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无锡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范围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贝贝 《地理研究》2013,32(7):1209-1219
半城市化地区是近年国内外城市地理研究的新焦点。半城市化地区处于城市、乡村的模糊界限之中,受城乡共同作用,具有显著的过渡性、动态性和不稳定等特征,是发展变化最大的区域,对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半城市化地区空间范围的确定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分析的实证与理论研究,并且大部分拘泥于行政边界限制。本文在探讨半城市化地区内涵基础上,建立包含建设用地占比、景观紊乱度、人口密度和二三产业增加值四个指标的指标体系,以无锡市区为例,借助ArcGIS 软件运算分析指标在360 个方向上的距离衰减突变值(DDV),结合“断裂点”方法,界定出无锡半城市化地区的范围,为未来半城市化地区空间演变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层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发展质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见证。从人口、经济、空间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和质量与速度协调测度模型,对城市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测度,测度结果表明:①从阶段类型看,沈阳处于后期完善阶段,大连、长春、哈尔滨处于优化提升阶段,12个地级市处于加速提升阶段,18个地级市处于低质量阶段;②从质量与速度协调度上看,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属于质量超前型,大庆、辽阳、绥化为速度与质量协调型,其余27个城市为质量滞后型;③从子系统的城市化质量主导类型看,辽宁省属于经济导向型城市化,吉林省城市化主导类型特征不明显,黑龙江省属于空间导向型城市化;④城市化发展质量空间分异呈现出由南向北依次递减的趋势。其次,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城市化发展质量划分成核心城市区、周边城市区、外围边缘城市区3个层级,并从经济地理学角度探讨了每个层级的特征。最后,从国家执行政策、人口迁移、区位优势、计划经济时期的遗留问题4个角度探讨了城市化发展质量产生地域层级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3.
张荣天  焦华富 《热带地理》2014,34(5):627-634
以中国31个省域单元为例(未涉及港、澳、台地区),从城市投入和产出2个基本维度上建立效率指标体系,应用改进DEA模型计算2000―2012年的省际城市化效率;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效率重心模型等方法对转型期中国省际城市化效率格局演变及成因展开实证探讨。研究表明:1)2000年以来中国省际城市化效率区域不均衡性显著,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技术效率驱动模式,而中西部地区表现为规模效率驱动模式;2)2000―2012年省际城市化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全局上均呈现出正的空间自相关性,而局部上综合效率及规模效率具有相似集聚演化特征;城市化综合效率与技术效率的重心主要向东南方向偏移,而规模效率的重心主要向西南方向偏移;3)区位条件及禀赋、产业结构差异、区域发展政策及其市场化水平是影响转型期省际城市化效率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4.
半城市化地区作为城乡景观混杂交错、城乡功能相互渗透的过渡性地域,推进这类地区的良性发展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对半城市化地区空间范围的精确识别是对其实施精准管控的基础前提,对半城市化地区演变规律的科学把脉可为其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然而,由于半城市化地区的复杂性、动态性和模糊性,目前对该类地区的精细尺度定量识别研究不多。基于此,论文综合考虑半城市化地区的复杂多维特征,在多源遥感数据支持下,建立了一种高精度的半城市化地区识别方法体系:① 构建了一套覆盖社会经济和空间格局2大维度的半城市化地区识别综合指标体系;② 运用空间网格化技术和线性加权建立了半城市化特征值的计算方法; ③ 结合滑动t检验与概率密度分析实现了半城市化特征临界值的确定。最后以苏州市为实例,运用建立好的方法体系,在1 km×1 km尺度下识别出了该市2010、2015和2018年的半城市化地区空间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时空演变规律,以期为苏州市以及其他地区未来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参考。实证结果显示,苏州市的半城市化地区在空间上围绕中心城区不连续分布,在时间上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尤其是2015—2018年间下降幅度明显,表明苏州市城镇化发展趋于有序,乡村工业化与城市的无序蔓延有所放缓。  相似文献   

5.
半城市化地区因其在社会、经济、景观等方面的过渡性、多样性和动态性,从而得到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及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学者的关注。本文重点研究城市化近域推进过程中半城市化地区城乡聚落的消长规律,探讨保留村落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在综述半城市化地区和乡村聚落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西安市南郊大学城康杜村为例,综合运用遥感影像解译、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近15年来的聚落空间格局及其演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康杜村在2001-2015年间共经历了4次建房高峰和2次显著的就业变迁,绝大多数原住民的房屋租赁始于2006年;原住民的就业变迁时间与主要的城市化时间节点高度一致;就业变迁与建房高峰之间呈现出“刺激—反馈”的系统演化特征。城市化近域推进的外部驱动和村庄原居民的自我调适是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1—2016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31个细分产业的创新产出数据,利用空间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空间转移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创新结构稳定性不强,中创新产业数量偏少,缺乏“中坚”力量支撑。(2)长江经济带下游创新发展态势优良,但缺乏创新合作;中游地区创新发展稳定,各省优势互异,但须提升区位优势,加强产业竞争力;上游地区产业创新发展态势减弱,而云南后发优势明显。(3)高创新产业的创新发展呈现出向长江经济带整体逐渐扩散的趋势;中创新产业呈现出向长三角区域集聚,以医药制造业为主的部分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规律;低创新产业呈现出从零星分布到片状集中于内陆地区的转移规律。(4)经济基础、创新投入和基础设施水平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创新能力增长的影响较大,信息化程度、教育水平、经济开放程度以及人力资本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半城市化地区的识别方法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半城市化地区是动态变化的区域,许多国家的半城市化地区是发展最快的区域,在空间、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半城市化地区显著的过渡性、动态性和不稳定等复杂特征已得到地理学、城市规划、经济学、生态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半城市化地区”概念内涵,重点辨析了城市边缘区、Desakota、城乡结合部等概念与半城市化地区的异同,并尝试提出了本文对半城市化地区的定义。而后梳理了国内外“半城市化地区”空间识别、类型识别和驱动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研究方法的演变、争议或薄弱之处。最后,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进行了简要述评,并提出未来研究需要更多关注中国半城市化地区的形成机理、人文思想与计量方法的深入融合以及半城市化地区内部类型研究。  相似文献   

8.
东莞半城市化地区发展透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东莞半城市化发展过程。将东莞半城市化区划分为不同的地域类型,分析这些地区空间发展的差异及其驱动力,认为区位、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和外资对其影响程度最大。从土地扩张、人口流动和经济结构重组的角度分析东莞半城市化过程的特征,认为4大因素将影响其发展,即:尚不明晰的土地租赁和土地流转政策、社会保障不足导致的技工短缺、社会歧视引起的工人流失和各地区为吸引外资不明智的竞争。提出相应建议:1)进一步促进社区建设以提升城市发展的软环境;2)探索土地股份制以加快半城市化地区户籍人口的城市化进程;3)降低户籍门槛以鼓励已就业流动人口成为本地居民;4)通过政府提供的各种培训,培养更多的技工。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半城市化地区空间分布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盛和  张擎 《地理研究》2008,27(5):982-99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许多大城市周边发育和形成了大量的半城市化地区,其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剧烈、城乡职能与土地利用混杂交错,是乡村向城市转变过程中的新型地域类型。选取杭州市开展案例研究,探讨我国半城市化地区判别指标的选择与判别标准的确定,实证分析1990年和2000年杭州市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分布及其在1990~2000年期间的变化,进一步辨识出半城市化地区的不同类型,并以萧山区和富阳市为例,对持续半城市化地区和新增半城市化地区在发展程度、工业与建设用地规模、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推进对半城市化地区动态变化及其内部差异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驱动-压力-状态-响应(DPSR)分析框架建立结构因素图,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中国东、中、西、东北4个区域的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资源消耗和污染强度以及地区贫困不均等因素正成为限制东部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2经济稳步发展和空间逐步扩张是积极推动中、西部2个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主要因素;3东北地区相对于中国其他3个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形成过程有很大不同,人口增长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等特征因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李奇  董晔  刘云刚 《热带地理》2021,41(2):290-302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自然环境、经济产业及交通路网等公开数据,运用城镇体系金字塔、城镇规模基尼系数以及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巴基斯坦城镇体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1)规模结构方面,城镇规模分布较集中,表现为“大城市化”与“小城市化”并重的特征,中间级别城市发展滞后,城镇人口金字塔大致呈现沙漏形态;空间结构方面,整体呈现分异与整合共存的局面,一方面形成东密西疏的城镇密度格局以及各具特色的省级城镇体系,另一方面东南—西北地区城镇空间结构呈现整合趋势,沿东南—西北形成卡拉奇—拉合尔—伊斯兰堡及拉瓦尔品第都市区—白沙瓦“7”型城镇发展轴线;职能结构方面,形成3个全国性中心,2个地区性中心和多个重要工业、交通节点城市。2)城镇体系在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交织影响下形成。内生因素方面,自然环境的差异是形成东密西疏城镇空间格局的基础条件,经济产业因素决定城镇体系的基本格局;地形与交通的共同作用改变城镇间的时空距离,造成东西部城镇体系的差异;各省相对独立的社会因素和行政因素造成各省城镇体系的分异。这个过程受国际投资与贸易、地缘政治和中巴经济走廊等外生因素的间接影响。3)中巴经济走廊将促进“7”型城镇发展轴转变为“两纵三横”城镇发展轴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回流城镇化:中部地区城镇化开启新路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对流动人口流向变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部地区的实地走访和问卷调研,兼与沿海地区对比分析,提出中部地区城镇化正在开启新路径,即回流城镇化。研究总结了回流城镇化的新特点,包括县级中心城市成为回流城镇化主要载体,城乡之间出现了摆动的“两栖”人口,地级市中心城区也是回流城镇化的重要选项。回流城镇化主要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亲情社会网络、回流创业内生动力的发展等驱动。最后,论文在理论层面总结了回流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路径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理解,从人口、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生态、空间发展、发展效率、城乡统筹8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4年成渝地区13个城市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采用协调度模型对成渝地区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协调状况进行评价,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探讨成渝地区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城镇化质量整体不高;区域内各城市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差距明显,空间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成渝地区13个城市划分为四大类型区:高质量类型区、质量较高区、质量一般地区、质量较低区。成渝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协调度地域差异较大,整体水平较低。经济、人口、基础设施是成渝地区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人口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下,人口非对称流动引致的城市间集聚差异不断循环累积而产生空间极化现象,研究极化形成的格局及其空间效应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以长三角地区的41个城市为研究案例,构建人口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测度2000—2019年人口集聚指数的基础上,运用极化指数和变异系数等,探究长三角人口城镇化空间极化的演变过程、空间特征及其正负效应。研究发现:① 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人口城镇化的时空分异逐年上升,空间极化度提高近40%,城市发展的非均衡性不断增强;空间极化表现出随尺度放大而递增的趋势,呈现出长三角地区整体大于长三角城市群的极化特征,形成“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的“多中心”空间极化格局,核心区已演变为空间正极化区域。② 随着人口集聚程度的变化,不同维度的空间极化时空分异不断扩大,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以上海—南京为中心的长三角沿江轴线上,由此向安徽、江苏北部、浙江南部等区域递减,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形成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潜力的空间极化态势。③ 研究期内绝大多数城市的极化水平发生了的跃迁,正—正型和负—负型城市的增多加剧了区域的空间极化效应,呈现出“哑铃型”分布特征。④ 在人口城镇化中,人口结构是长三角地区空间极化的主要驱动力,未来不断提升人口素质,并调控正—正型和负—负型城市分别向正—负型和负—正型城市转型将有助于推动长三角地区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快发展背景下,中亚地区的城镇化问题受到关注。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检索1980—2017年间中亚城镇化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中亚城镇化研究的文献分布特征与热点变化态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1)国内外期刊对中亚城镇化研究的数量均快速增加,国外期刊对中亚城镇化的研究多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和机构,国内期刊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疆的大学和科研机构;(2)国际期刊对中亚城镇化的研究热点与中亚城镇化所处阶段特征相呼应,依次关注居民生活与健康问题、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工业发展与污染问题、国际合作与人口迁移,其中环境健康是常年关注的核心问题;(3)国内期刊对中亚城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2000—2009年间对能源合作特别关注,2010—2017年间对政治、经济、社会和交通多元合作开始全面关注,能源合作是长期关注的焦点,“一带一路”成为近期研究的重点领域;(4)综合来看,国内外对中亚城镇化问题的关注面较广,对城镇化问题的聚焦度不够,全球化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亚城镇化问题研究会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国内外城市更新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威  王晓楠  盛科荣 《地理科学》2020,40(8):1300-1309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利用Citespace工具对国内外城市更新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从演化过程、发文期刊和研究机构的特征、研究热点等方面对比国内外城市更新研究的差异。研究表明:① 国内外城市更新研究的发文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在快速发展阶段尤为显著,每年发文量分别达到117篇和238篇;② 研究文献多集中在城市规划、区域研究、城市设计、建筑学等期刊。相对于国外,国内发文期刊更集中。国内排名前10的期刊发文量占比达46.65%,国外仅29.84%;③ 国内外的研究机构间初步形成合作网络,但网络联系与合作程度依然较低。相对于国外,国内研究机构间联系更紧密。④ 国外研究热点集中在伙伴关系与公众参与、绅士化、可持续发展、城市转型和文化创意等方面,国内研究热点体现在旧城改造与房地产开发、历史街区和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广州?深圳城市更新的探索与实践、公众参与的初步探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张敏  甄峰  张晓明 《地理研究》2008,27(4):927-937
基于半城市化相关理论回顾,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半城市化现象,以我国东南沿海发展相对滞后的福建沿海城市——莆田市中心城市外围地区为例,提出中国沿海欠发达地区所呈现的半城市化现象。运用309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资料,通过人口、用地和基础设施等要素的分析,揭示了该地区半城市化的特征与机制及其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长期序列统计数据分析,指出战后日本城市化具有如下特征:(1)战后日本城市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人口30万以上的大城市在城市规模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3)城市化在地域上高度集中,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集中了半数以上的人口;(4)都市圈之间基本不存在工作机会差别所导致的人口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