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玻璃温度表的计算机视觉检定系统的任务及软、硬件构成;并具体就温度表图像中刻度线的特征和图像识别作详细分析,以体现系统程序的关键算法思想和编辑特征;最后阐述了系统对温度表的适用范围,指出今后需向减少人工干预读数的数量,增加对温度槽其它参量的控制功能,增加摄像机的垂直移位控制机构以简化人工装表的复杂性,采用性能更优良的照明系统,将图象测量系统与温度槽统一设计形成一体化的自动温度检定设备,采用更好的摄像控制技术提高测量精度,采用数字式标准表提高检定速度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性能.  相似文献   

2.
李翠翠  周枫  杨亭  杨震  曹水 《贵州气象》2015,39(3):51-55
针对贵州省温度表检定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发和建立了基于Web的温度表检定系统。系统界面美观,操作简便,能批量、高效、准确地处理温度表检定数据,自动生成检定记录表及检定证书,并具有局部打印功能。通过使用该系统,计量管理人员可对温度表未检、已检、到检信息进行查询与合格率统计。自投入业务运行以来,有效提高了贵州省温度表检定工作现代化水平,实现了对标准温度表、送检温度表、检定工作量考核的统一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上海医用仪表厂整顿气象温度表的质量,重点抓了以下四个质量问题:一、曲管地温表及地面温度表的水银氧化;二、最高温度表的最高性不良;三、最低温度表的最低性不良;四、温度表套管内凝结水汽。经多年的努力,这些质量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现介绍如下。一、水银氧化问题:引起曲管地温表及地面温度表水银氧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毛细管内的清洁程度、水银中的微量杂质、灌充气体的纯净  相似文献   

4.
从众多的地面温度观测记录来看,发现了很多地面最高温度表的记录和地面最低温度表的记录,分别比下午和上午地面0cm的值偏低和偏高许多,或者下午(上午)地面0cm温度表与地面最高温度表(地面最低温度表)读数相差较大的异常情况.以下就对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提出一些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5.
气象台站的百叶箱里面挂着构造完全相同的两支温度表:东边的一支用来测定气温,叫做“干球温度表”;西边的一支,球部缠上用蒸馏水湿润的纱布,称为“湿球温度表”。这两支温度表合起来可以测定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6.
冬季出现积雪时 ,应把地面 3支温度表放在未被破坏的雪面上进行观测。若继续下雪 ,或者天气放晴 ,温度表重新被雪埋或下陷积雪内时 ,均应在巡视仪器时把温度表重新放置在雪面上。否则 ,若扒雪观测 ,读数就会偏高 ;若是晴天积雪融化 ,温度表球部下陷雪内 ,0cm和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则会偏低地面温度表在雪面上的观测@冯昌运$台前县气象局!河南台前457600  相似文献   

7.
冬季出现积雪时,应把地面3支温度表放在未被破坏的雪面上进行观测.若继续下雪,或者天气放晴,温度表重新被雪埋或下陷积雪内时,均应在巡视仪器时把温度表重新放置在雪面上.否则,若扒雪观测,读数就会偏高;若是晴天积雪融化,温度表球部下陷雪内,0 cm和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则会偏低.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 ,现用最低温度表的感应液是酒精。由于酒精受热后易于蒸发 ,因此规范规定在夏季高温的日子里 ,为了防止地面最低温度表失效 ,应在早上温度上升后观测一次地面最低温度 ,随后将表收回立放在室内或荫蔽处。据了解 ,目前多数台站收回的最低温度表没有立放在室内 ,而是在地温场旁边专门埋设了一个不透明的硬塑料套管 ,把收起的地面最低温度表立放在其内。笔者认为这样做不妥 :一是在太阳的暴晒下套管中温度较高 ,易造成地面最低温度表失效 ;二是由于尘土的填埋 ,套管深度变浅 ,最低温度表的尾部 (甚至半截表身 )常暴露在套管的外边 ,在…  相似文献   

9.
王世赞 《气象》1978,4(11):9-9
温度表读数要避免视差,这对观测员来说,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是不是所有温度表的读数视差都一样呢?由于温度表的结构不同,读数视差是不一样的。套管型温度表,它的刻度是在水银柱(或酒精柱)的后面底板上,观测温度时,视线先通过水银柱才看到刻度。所以读数视差是眼睛位置偏高,读数偏低;眼睛位置偏低,读数偏高。而对于棒状温度表来讲,因为它的  相似文献   

10.
地面测报使用各种温度表。按照计暈器具检定管理办法规定,温度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必须经过重新检定。因此,台站更换各种温度表、换用检定证和修改DMCX中有关订正值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气象台站使用DMCX后,要将各种温度表的订正值写入程序中有关行由机器进行计算。有关温度表订正的语句和数据按排在570—587行,其中575—578行为各种温度表的订正值数据。要使程序执行正确无误,必须了解和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