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现在大量遗留系统中存在的非信任组件会造成终端安全操作隐患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可信系统的可容忍非信任组件的计算平台,该平台在不改变现有终端硬件结构以及上层操作系统的前提下,允许非信任组件的存在,并采用虚拟机等技术保证非信任组件不会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另外,基于IMA与SB两种度量模型为该平台设计了新的完整性度量模型,该度量模型借鉴IMA对嵌入式系统进行度量,而对于上层平台则使用由虚拟机支持的SB模型,以保证平台的可信启动、进程的可信加载、程序的可信运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移动终端软件下载方案缺乏信任度量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利用身份管理的信任机制、可信计算安全存储和远程平台验证等安全特性,提出了基于信任度量的软件下载服务模型,设计了软件下载服务流程,研究了软件下载服务协议,分析了协议的安全性,比较了不同软件下载方案的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地提高了软件下载服务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3.
操作系统信任基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操作系统中为计算平台的可信性提供支持的元素的集合定义为操作系统信任基(TBOS),建立了TBOS的设计思想,提出了TBOS的体系结构,重点诠释了TBOS体系结构中的基本信任基、可信基准库、控制机制、度量机制、判定机制和支撑机制等关键成分的核心思想、TBOS的隔离与交互能力以及动态扩展特性,同时讨论了TBOS实现中涉及到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可信密码模块软件栈的兼容性设计方案,采用软件工程中的策略模式,在软件栈TSS基础上内置兼容解释器,对应用和TCM的交互进行数据流解析以及数据结构和授权协议的转换,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该方案使得基于TPM开发的可信应用不需修改或只需少量修改就可以应用于TCM。测试表明,可信密码模块软件栈完成了应用层调用可信功能的透明转换,实现了应用兼容。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可信平台模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可信平台模块(TPM)的结构和技术,指出了TCG的可信平台模块存在的一些不足.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研制的一种新型可信平台模块.它在资源上是丰富的,在功能和性能上是先进的,符合TCG的技术规范.经过实际测试,其密码运算速度是高速的,完全可以满足可信平台模块的各种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贸产品物流领域的数据溯源、可靠性、安全性和运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将众包的思想和区块链技术融入到物流领域中来,设计和实现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众包式农贸产品物流平台.结果表明,该平台实现了可溯源的农贸产品物流信息,打造了一个透明可信的农贸产品物流平台.  相似文献   

7.
基于状态机理论的可信平台模块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信平台模块(trusted platform module,TPM)作为可信计算关键部件,对其进行规范符合性测试非常有必要.基于TPM规范进行了一致性测试建模,提出了相关测试策略和测试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8.
针对宿主式云计算在可信服务中缺乏高可用性的特点,从可信服务评价的角度,提出了基于宿主云时效策略,并建立了时效模型。通过采用阈值分隔、诱导有序加权平均(IOWA)算子、透明信任评价和动态优先级调度思想,对宿主云服务节点的可信度做出动态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宿主云时效策略能优先选择可信度高的服务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宿主云服务安全应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从图像中快速提取并构建三维模型是GIS空间数据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数据,如何度量和控制图像三维模型质量成为阻碍智慧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以立体像对为数据源,在研究三维点云重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矩阵微分理论和协方差传播律构建了双目视觉三维点云误差度量模型及量化表达方法,为图像三维建模质量控制和精度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工作量证明共识算法. 指出了时空歧义会引起共识分歧,并导致效率降低、算力浪费. 提出了通过北斗短报文服务传输共路信令,可以构造无尺度网络,规避网络异步生态,并在区块链应用方面做了较深入地探讨. 指出了所有分布式的行为都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信任问题. 论述了将区块链技术用于现实世界时应该同时保证账本可信、物理可信和时空可信. 提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作用不仅能便捷可靠的采集时空标签,而且更深层的意义在于BDS定位、导航和授时(PNT)服务具备时空可信性,具体包括:服务泛在性、基准统一性、时空自洽性、因果必然性和共识同步性. 最后,对北斗时空区块链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类和介绍,包括流程全链监管、资源高效共享和任务众创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