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统计分析南宁市的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及造成高温天气的三种影响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各种环流背景下,高温天气的短期预报着眼点,并为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2年7月11—15日洛阳市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2002年7月11~15日洛阳地区连续高温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演变特征,提出了洛阳高温天气、特别是连续性高温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2002年7月11~15日洛阳地区连续高温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演变特征,提出了洛阳高温天气、特别是连续性高温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4.
王静 《河南气象》2002,(3):18-19
利用1961-2001年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驻马店市高温天气分布特征和高温前期天气形势,提出了驻马店高温天气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区域性高温天气特征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5-2001年的高温资料,分析了河南省区域性高温的时空、地理分布和连续性高温天气特征及成因,确定了区域性高温的两种天气类型和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6.
利用1979-1998年新乡高温天气资料,分析了新乡高温天气的环流形势,寻找预报指标,建立预报方程,由计算机自动输出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7.
用营口市所管辖3个站1981~2000年的日最高气温资料,查找大于等于33℃高温个例,统计分析了高温当日的气象要素特征;根据近20年历史天气图等资料,系统总结了营口市高温的天气气候特征和高温出现的高空、低空及地面形势场特征。运用经验性预报方法,提取预报指标;结合各种数值预报产品,进行逐条检验是否符合条件,最后建立经验性预报模式。建立的大于等于33℃高温的预报方法,经近几年的检验,能够比较好地预测夏季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8.
应用1994—2003年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对石河子地区10a夏季出现的10次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石河子地区高温天气的主要环流及相关物理量的特征,提出了石河子地区夏季高温天气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北海市1953年~2003年共51a的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出北海市三个站达到高温天气的日期,并且按旬统计分类,用天气学原理对历史天气图和剖面图进行归纳,总结北海市高温天气过程的气候背景和环流形势分析,对今后北海市高温天气的预报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宇 《广西气象》2005,26(A01):44-46
通过对北海市1953年~2003年共51a的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出北海市三个站达到高温天气的日期,并且按旬统计分类,用天气学原理对历史天气图和剖面图进行归纳,总结北海市高温天气过程的气候背景和环流形势分析,对今后北海市高温天气的预报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61~2001年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驻马店市高温天气分布特征和高温前期天气形势,提出了驻马店高温天气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2001-2002年渭南市持续高温的天气气候特征及其产生持续高温天气的环境形势特征,结果表明,渭南市持续高温天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高温日数的地理分布特征南部渭河平原多,北部塬区少。导致渭南市持续高温天气的环流形势主要有:新疆高压脊前的西北气流型、大陆高压控制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型。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高温天气的环流特征及预报着眼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对1997、1999、2000年夏季青海高原发生的持续高温天气的高空环流形势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温天气预报中的实际经验,总结出在本省预报持续高温天气的短期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常规天气图、日本传真图、欧洲数值预报图,概括出漯河市高温天气过程的模型,确定了高温天气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5.
商丘地区高温天气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历史资料分析了商丘地区高温天气的气候特点和天气形势,对近十几年出现的高温天气进行了个例分析,总结了商丘地区高温天气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05年6月高温天气与转折性降水过程的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2005年6月21日~23日特高温天气过程和2005年6月25日~26日的转折性降水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数值预报产品、实况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出了此次高温天气的环流特点和转折性天气的转折机制,并提出了其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70~2000年安阳市高温天气资料和实时资料,分析了安阳市2000年6~7月两次区域性连续高温天气的天气形势、地面要素特征、地形影响及高温天气变化周期,揭示了高温天气的成因,找出了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8.
六安市高温特征及其预警信号发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统计1961~2000年地面观测资料和普查历史天气图,系统总结了六安市的高温气候特点和形势场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预报产品,提取非高温天气、一般高温天气(大于等于35℃)、橙色高温天气(大于等于37℃)和红色高温天气(大于等于40℃)的预报指标,建立了高温预报方法和预警信号发布流程。高温气象预警信号分为橙色和红色两级对外发布。2005年业务试用表明,本地高温预警信号预报和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79~1998年新乡高温天气资料,分析了新乡高温天气的环流形势,寻找预报指标,建立预报方程,由计算机自动输出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20.
长治市高温天气分析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长治市1977~2004年6~8月大于等于35℃高温天气的地理分布特征、时间和强度等进行统计,给出了高温天气的气候背景。从500hPa环流着手,分析了造成高温天气的4种环流形势(两槽一脊型、纬向环流型、大陆暖高型、副高控制型)和风、云、降水等气象要素与高温天气的内在联系。通过850hPa高温预报指标站的选取及数值预报产品的统计分析,给出了高温天气的综合预报模型,在防灾减灾中起到了积极的气象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