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概况 哈萨克斯坦幅员辽阔,分布着各种各样地质成因独特的矿床,其天然铀的储量B类和C1类约为50万吨,约占世界铀总储量的25%,居世界前列.可地浸砂岩铀矿可靠储量和估计附加资源-1的总量,加上潜在的资源量总数接近百万吨,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可地浸砂岩铀矿的第一国.  相似文献   

2.
概况 哈萨克斯坦幅员辽阔,分布着各种各样地质成因独特的矿床,其天然铀的储量B类和三类约为50万吨,约占世界铀总储量的25%,居世界前列。可地浸砂岩铀矿可靠储量和估计附加资源-1的总量,加上潜在的资源量总数接近百万吨,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可地浸砂岩铀矿的第一国。 哈萨克斯坦境内所发现的上百个铀矿床多集中在5个铀矿省,其中3个铀矿省(楚-萨雷苏铀矿省、锡尔达林铀矿省和伊犁铀矿省)以外生铀矿床(点)为主;另两个铀矿省(肯斗克斯-楚伊犁-别特巴克这拉成矿省、北哈萨克斯坦铀矿省)以内生(热液的)铀矿床(点)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前,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投资并组织实施的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国内目前最大规模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连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该地区累计控制铀资源量已经跻身世界级大矿行列。  相似文献   

4.
正砂岩型铀矿,简单来说,就是形成在砂岩中的一种铀矿床。成矿作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原本在地表附近分散的铀,经过一系列氧化还原作用,由地下水携带汇聚然后沉淀,逐渐形成了有工业价值的矿床。而砂岩通常具有较大的渗透率,是自然界中地下水迁移的主要通道,所以这类铀矿床也就常常形成在砂岩之中,称之为砂岩型铀矿。矿体形态通常呈板状或卷状,  相似文献   

5.
一、铀矿现状 苏联解体使原来属于前苏联的大部分铀矿床落入了“外国” 的版图,这里包括世界最大的中亚砂岩型铀矿省(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乌克兰的碱交代岩铀矿省,使俄罗斯突然从铀资源丰富的国家沦为相对缺铀的国家。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核能机构及铀协会资  相似文献   

6.
460铀矿床是我国华北地台北缘一个有代表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该矿床研究对我国北方火山岩型铀矿找矿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从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铀钍演化、共生与伴生元素、稳定同位素、成矿温度及成矿年龄等方面研究了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矿床的成矿机理,建立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
陆家堡凹陷1∶20万带钻区调、钻孔岩芯编录、岩石鉴定及分析测试表明,该区铀矿化具多层位特征,只有赋存于第三系泰康组细砂岩中的铀矿化具有可地浸意义。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系数和浸出率、矿化岩石有害组分等参数符合地浸开采要求;但地表水中钙含量较高,对地浸开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云南洱源县邓川中和钛铁矿为例,研究基性岩浆岩风化壳型钛铁矿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矿床开采和矿石加工技术条件。提出该类型矿床找矿勘探较易,开采和选冶条件较简单,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9.
1青海省铀矿地质工作程度低。进一步找矿空间大 1.1铀矿地质工作简史 青海省铀矿地质工作始于1956年,主要由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前身为核工业部182队、核工业部西北地勘局652队,1999年属地化后改为现称)、青海省地矿局承担和实施。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在1956年-1985年间,利用放射性物探、铀水化学测量、山地工程等手段进行了29年的放射性矿产勘查工作,重点研究了主要成矿有利地区,对其中重要矿产地进行了检查评价;1985年-2008年间,开展了零星的综合研究、地浸砂岩铀矿调查及花岗岩型铀矿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常规物化探方法对寻.找砂岩型铀矿几乎无效这一现实,初步探讨了土壤元素有机结合态形成机理,并应用土壤有机结合态铀、钼测量法在新疆伊犁盆地南缘扎基斯坦地区进行了寻找地浸砂岩型铀矿试验.与全铀及210Po法测量结果对比表明,土壤有机结合态铀、钼异常能较好地反映埋深200m以内的铀矿化,而全铀及210Po测量结果对深部砂岩型铀矿化几乎无任何显示.因此,土壤有机结合态铀、钼测量法有望成为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腹地,铀矿资源丰富。在总结乌兹别克斯坦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基础上,将其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6个二级构造单元及部分三级构造单元,综合分析认为,其中9个构造单元具有铀成矿物质基础。砂岩型铀矿床和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主要在新构造期成矿,集中分布在中克孜勒库姆地块志留系-石炭系被动大陆边缘。火山岩型铀矿床在早二叠世成矿,集中分布在库拉明石炭纪-二叠纪火山盆地。在中克孜勒库姆地块志留系-石炭系被动大陆边缘、库拉眀石炭纪-二叠纪火山盆地、前咸海地块、吉萨尔地块、阿姆河古近系陆表海盆地构造单元还发现了8种非常规铀矿化。研 究 乌 兹 别 克斯坦南天山砂岩型铀成矿特征对中国境内天山小型山间盆地寻找铀矿具有指导作用,火山岩型铀矿床对广泛发育火山岩的中国西北地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积极参与乌兹别克斯坦的非常规铀矿研究,对拓宽常规铀矿认识及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成岩型铀矿床,在国外被称为"页岩铀",是一种被认为有可能改变当今世界铀矿格局的铀矿类型,是由沉积作用在沉积成岩过程中直接形成的矿床。湘西南地区是我国成岩型铀矿唯一的集中分布区。通过对成岩、成矿的研究,初步认为湘西南地区成岩型铀矿是在伸展构造环境条件下,中基性岩浆活动产生的多期的、间歇性海底喷流将地壳深部的铀等成矿物质带到沉积海盆,在粘土吸附作用下形成的矿床,海底热水喷流成矿作用是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煤、油气、铀等资源的重要勘查基地,东北部、西部和东南部地区先后发现了数个超大型、大中型砂岩型铀矿床,西南部地区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则一直是该盆地铀资源勘查的难点。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镇原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地层结构、岩性岩相、水文地质、古气候等基本特征开展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下白垩统洛河组具备有利于砂岩型铀成矿的地质条件,包括早白垩世以来适宜流体运移的构造背景,洛河组风成相砂岩厚度稳定、渗透性较好,泥-砂-泥或泥-砂-钙(钙质砂岩)/泥的地层结构,蚀源区和盆地盖层较高的U含量,连通的地下水补-径-排体系,干旱—半干旱为主的古气候条件,丰富的油气还原介质等。通过对铀矿物类型及赋存状态研究,提出研究区主要为沥青铀矿,部分为含钛铀矿物。铀矿物赋存状态与盆地东北部直罗组具有较大的差别,主要与针状磷灰石、长石、绿泥石、伊蒙混层、白云石、黄铁矿等伴生,与炭屑等还原介质没有直接的伴生关系。其中砂岩型铀矿与磷灰石伴生关系尤其重要。通过成矿条件的分析,指出断裂构造控制的油气上升部位可能是下一步的有利勘查区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扩大柯柯地区铀矿勘查成果,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取样方法,综合分析柯柯地区的铀矿地质、物化探等资料,发现F4、F5构造带控制着柯柯地区铀矿床的分布和规模,云母石英片岩是铀成矿的有利围岩,变砂岩是成矿条件最好的含矿主岩,红化是最明显的找矿标志,伟晶岩脉、煌斑岩脉及闪长玢岩脉等脉体与铀矿化关系密切,也是较好的找矿标志.F4构造带下盘和F5构造带上盘之间是本区找矿潜力最大的区段.  相似文献   

15.
非洲中南部是世界上铀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地区铀资源量约占全球铀资源总量的14%,主要分布在南非、纳米比亚、坦桑尼亚和马拉维,矿床类型以石英—卵石砾岩型、侵入型和砂岩型为主。通过对非洲中南部铀矿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别解剖了南非德里霍特恩砾岩型金(铀)矿床、纳米比亚罗辛白岗岩型铀矿床和马拉维卡耶勒克拉砂岩型铀矿床。通过对上述典型矿床解剖,对非洲中南部铀矿床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总结,并分析了该地区铀资源成矿潜力,圈定了5个找矿远景区。南非、纳米比亚、赞比亚和坦桑尼亚是国内企业赴非洲中南部开展铀资源勘查的重要目的地。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孝义市西辛庄铝土矿预查区位于孝义市240°方向,直距28km处的孝义市西辛庄镇一带,周围矿区成矿条件较好,矿体平面形态较规则,厚度较稳定,矿石的A/S值中等,矿区水工环地质条件中等。通过对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矿床成因及水工环条件的分析研究该矿区铝土矿可勘查开采利用。本矿区周围成矿条件较好,经预查地质工作后,预计可提交铝土矿(334)?资源量7622万t,有望提交一大型铝土矿矿床基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广西铜矿地盾普查勘探资料和科研成果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和总结,将广西铜矿床划分为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铜镍型和砂岩型等四个成因类型,侧重对两个主要类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铜矿床的主要成矿地质特征进行概括归纳,并论述其典型矿床实例。初步分析铜矿床成矿条件,进一步探讨找矿方向,提出了具体找矿意见。  相似文献   

18.
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西北利亚、塔里木、中朝四大板块的拼合部位,砂岩型铀矿成矿构造背景、矿体形态和目的层岩石学特征独特。以野外岩心观察、钻孔对比分析、镜下微观研究和同位素分析测试等为手段,从构造、铀源、古气候、沉积砂体特征和氧化流体活动等方面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控制条件,认为丰富的铀源、含矿层形成后的构造反转、辫状三角洲前缘互连通砂体、古气候转变和层间氧化带的发育等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后期热液活动促使铀矿化的富集。根据矿体形态与空间分布、矿石组成成分等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成矿模式,认为塔木素地区铀成矿以层间氧化作用为主,后期热液改造叠加使矿化进一步富集;同时推断在南部层间氧化带尖灭的地方,应该存在富大矿体。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钱家店铀矿床为国家超大型砂岩型铀矿床,具体成因及其与辉绿岩的关系有待研究。综合利用岩心、镜下薄片、包裹体测温、U-Pb同位素定年、背散射电子成像、电子探针分析、测井和地震资料等,对松辽盆地钱家店地区上白垩统辉绿岩岩体进行系统识别,探讨辉绿岩侵入在铀成矿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松辽盆地钱家店地区上白垩统广泛发育辉绿岩侵入体,辉绿岩呈块状,致密坚硬,局部角砾化,岩性以基性斜长石和单斜辉石为主,发育高角度构造、溶蚀缝;测井曲线表现为低自然伽马和声波时差、高电阻率的"两低一高"响应特征;地震剖面呈树状结构,地震反射与围岩差异明显,岩株主体表现为杂乱反射,枝干以强振幅、中—低频和同相轴连续性好为特征。辉绿岩侵入与铀矿成矿关系密切,部分铀成矿年龄与辉绿岩活动时期相当,辉绿岩岩浆活动参与部分铀矿床的形成,且铀矿床具有后期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的特点。另外,辉绿岩树状空间分布可为铀矿形成提供氧化性水体隔挡作用,促使铀矿在隔挡侧富集。  相似文献   

20.
砂岩型铀矿是一种水成矿产,研究盆地水文地质条件与铀成矿的关系对揭示铀成矿规律和预测铀成矿靶区十分重要。以伊犁盆地为例,根据盆地地下水系统演化特征分析了不同地质时期铀成矿的水动力条件,运用水文地球化学测试技术分析了地下水化学特征及铀成矿的水化学条件,结合铀矿勘探钻孔资料,统计分析了铀储层及其内部层间氧化带的发育特征与铀矿分布的关系,揭示了盆地内部不同部位、不同时代铀储层的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以及铀成矿的有利区段。结果表明:空间上,盆地西南部构造稳定,铀储层规模大、连续性好,铀成矿作用的持续性好,具有最有利的铀矿富集的水文地质条件;东南部次之,北部的铀成矿条件最弱。各铀储层中,西山窑组的铀成矿条件最好,八道湾组次之,小泉沟群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