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调查分析顺义区的湿地资源现状,发现存在湿地水量减少、水质恶化、保护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开展生态补水、水源涵养等工程项目,实现湿地系统的水量保障;通过污水处理工程、河道整治项目等改善水质;开展湿地保护、恢复项目以及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构建连通的水系网络,完善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湿地保护体系,实现顺义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南京市湿地保护规划(2018—2030年)》出台。规划期内,确保全市湿地总量不下降,修复湿地面积2?133?hm~2;新建溧水东屏湖、六合池杉湖、六合兴隆洲、长江(鱼嘴)4处省级湿地公园,同时还将新建石臼湖小天鹅湿地自然保护区。根据《规划》,南京市将重点开展石臼湖、固城湖退田(圩、渔)还湖(湿)工程,开展长江、入江河流及主干河流生态修复,建立和实施栖息地修复等工程,建设水源涵养林,到2020年,修复各  相似文献   

3.
对沙家浜湿地景观进行了分析,并从湿地总体布局、地形与水系、水质净化、湿地景观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与恢复、科学研究与检测等方面进行了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探索与规划,为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规划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松花江流域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将流域内多因子生态地理综合分类单元和12种水鸟分别作为湿地生态系统和物种层次的保护对象,依托系统保护规划Marxan 1.8.2软件,开展了松花江流域湿地优先保护格局的构建和保护空缺识别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系统保护规划优化后,松花江流域受保护湿地面积占该流域湿地总面积的比例将由目前的10.0%增大为23.6%,受保护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面积占其总面积的比例明显增大;确定了松花江流域的主要湿地保护空缺区域,在大兴安岭松花江源区,湿地保护空缺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和黑龙江省的呼玛县,在松嫩平原地区,湿地保护空缺区域分布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和哈尔滨市附近,在三江平原地区,湿地保护现状较好,未来需要加强对现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临沂城市湿地的水系水质、水岸、栖息地(生境)、湿地文化4个方面的保护规划,旨在探讨一个符合临沂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模式,实现临沂城市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旅游给湿地保护带来的出路与威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开展生态旅游末促进湿地的保护在中国当前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生态旅游的开展有助于引起人们对湿地保护的关注,有利于改善与社区的关系,并能为湿地保护提供经费,从而对湿地保护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增加的旅游设施与游客的到来也可能给湿地保护带来威胁,湿地在开展生态旅游时,应该从湿地规划与管理的多个角度入手来发挥生态旅游的积极作用并防范生态旅游可能带来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杭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现状,在总结杭州市湿地保护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指出杭州市在湿地保护工作中存在规划不合理、管理力量薄弱、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杭州市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提出推进保护地整合优化、提高管理水平和理顺管理体制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围绕马鞍山江心洲湿地的发展规划,分析了湿地现状及因港口、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以当今湿地与水资源保护为前提,探讨了江心州湿地开发利用战略与保护措施,提出了湿地保护与发展兼容的若干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出现的库周村民生产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植被群落单一等问题,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为湿地公园后期建设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85—2010年)》日前已正式启动。根据《规划》,今后5年国家将投资90亿元优先启动湿地保护,湿地恢复等4项重点建设工程,使我国50%的自然湿地、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规划》将全国湿地保护按地域划分为8个类型区域,安排  相似文献   

11.
城市湿地公园是践行“节约型园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公园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以苏州市虎丘湿地公园为例,系统梳理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理念: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分期建设、休养生息的建设理念,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开展虎丘湿地公园和虎丘风景区一体化区域设计和圈层渐进开发建设模式,采用低干扰的多样化生境营造、低成本维护的植物景观设计等技术,以期为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和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评价了新疆湿地资源现状和河流及库塘型湿地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玛纳斯湿地风景区为例,提出新疆河流及库塘型湿地风景区生态规划,倡导湿地在改善环境、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际湿地保护策略及模式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汪达  汪明娜  汪丹 《湿地科学》2003,1(2):153-158
没有湿地就没有水,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和保护。根据国外湿地保护的经验教训,热带雨林的保护,国际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模式,提出因地制宜的适合本国国情的保护措施和保护策略,以及制定有关的、系统性的法律、法规,以便操作掌握。探讨了我国湿地的现状,为保护湿地,挽救生态环境危机的紧迫而有效的措施和制定有关政策、规划;提出了保护湿地的原则意见。  相似文献   

14.
郗敏  张晓云  袁军  孔范龙 《湿地科学》2012,10(3):371-377
山东寿光滨海国家湿地公园中,湿地类型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濒危物种和特有种多,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该湿地公园中的湿地为典型的人工湿地,在经历了人类活动的高强度干扰后,人工湿地明显退化,亟需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的湿地进行恢复和保护.通过分析区域现有湿地水文、水质条件以及湿地类型、资源现状和目标保护物种分布,综合考虑水源地,以湿地资源有效保护为根本出发点,运用生态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水系贯通、湿地功能恢复、水质和动植物生境改善等一系列生态重点工程和措施,优化该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环境,使该公园的湿地充分发挥它的多种功能,为该公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以辽河流域为研究区,分别以流域内湿地类型和湿地中的水鸟物种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目标和物种保护目标,利用系统保护规划工具Marxan 1.8.2软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等因素,最终构建了能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达到最大程度的湿地保护优先格局,并识别出现有湿地保护空缺。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已经纳入保护体系的湿地面积占湿地总面积的12%,将保护30%的湿地作为保护目标,通过调整后的湿地优化保护格局,将被保护湿地的面积所占的比例提高到32.98%;就各类型湿地而言,辽河流域内的滨海湿地和沼泽湿地保护现状较好,而广泛分布的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的保护现状较差,具有较大的湿地保护空缺空间;在各子流域湿地的保护方面,除了辽河干流流域和东北沿黄海、渤海诸河流域内的湿地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外,其它各子流域的湿地仍然具有较大的保护空缺,东辽河流域和鸭绿江流域的湿地仍未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沼泽湿地恢复规划、实施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联邦政府与佛罗里达州政府共同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大沼泽湿地恢复计划和措施,特别是在2000年通过的《大沼泽湿地恢复综合规划》。该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南佛罗里达大沼泽湿地的洪涝灾害、供水不足、水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通过水利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保护、恢复与治理大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在规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应用科学战略、生态系统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该规划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大沼泽湿地恢复的背景、工程实施过程和措施、科技支撑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大沼泽湿地恢复综合规划要点实施情况及效果,总结了该项目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区域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依据2009年全省湿地资源调查成果,从湿地类型、面积、分布、动植物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江苏长江流域湿地资源现状与基本特征,探讨了江苏长江流域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建议通过加快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推进江苏长江流域湿地保护与管理规划编制,加强流域湿地保护体系建设等措施,遏制流域内湿地整体生态质量退化、生态功能下降的趋势,实现江苏长江流域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的2008年湿地遥感数据,对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基于滨海湿地生态地理分类体系构建的湿地类型、保护状况和目标保护物种分布,综合考虑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因素,以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运用系统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Marxan软件作为空间优化模型,构建中国滨海湿地保护优先格局,建立优先保护单元150个,面积共有49 109.24 km2。已有湿地保护体系中的滨海湿地面积仅占不到中国滨海湿地总面积的10%,许多重要滨海湿地生境在已有保护系统之外,需要依据优先保护格局,对已有滨海湿地保护体系进行调整,最终形成合理保护网络,这对中国滨海湿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惠安县湿地功能和湿地资源的介绍,针对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从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湿地管理体制、开发利用管理与污染以及湿地保护区建设等方面,揭示了湿地保护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展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依法管理湿地资源能力、加强研究湿地重建技术、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建立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点等几点建议,从而进一步保护和维护湿地的生态平衡,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太湖流域湿地资源丰富,多年来在湿地保护修复上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保护体系尚不完善、生态质量仍需提升等问题。为促进流域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开展,基于流域湿地现状和存在问题,以改善太湖水质、保障太湖供水安全及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探索提出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湿地“一核两圈三片四廊”的湿地保护与修复空间布局,通过大力实施流域内“点-线-面”相结合的湿地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工程,全面提升太湖流域湿地生态系统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