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资源》2014,(4):75-77
<正>自然金:多为分散的粒状,或不规则的树枝状集合体。金黄色,随其成分中含银量的增高则渐变为淡黄色。条痕与颜色相同。有强烈的金属光泽。硬度2.5~3。具强延展性,可以锤成金箔。纯金的比重为19.3。导电性良好,化学性能良好,除溶于王水外,不溶于任何酸类。熔点1062℃。用于货币,制造精密仪器及装饰品。主要产于石英脉中,自然金常富集成沙金矿床。石墨:常呈鳞片状、块状或土状集合体。颜色和条痕均为黑色。半金属光泽。极软,硬度1~  相似文献   

2.
青金石历史     
《西部资源》2014,(6):73-75
<正>青金石又称天青石,是一种罕见的宝石。青金石主要由青金石、方解石和黄铁矿组成,是一种不透明或半透明的蓝色、蓝紫色或蓝绿色的半宝石。呈蓝色的青金石古器往往甚为珍贵。青金石色是藏传佛教中药师佛的身色,常戴可保佑平安健康,无病无灾。青金石是方钠石的蓝色变种,其属架状结构硅酸盐中的方钠石族矿物,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呈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结构。如果含较多的方解石时呈条纹状白色,含黄铁矿时就在蓝底上呈现色星  相似文献   

3.
青海表土花粉分布规律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青海地区63个样点进行植被调查及表土样点分析结果显示:青海地区山地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灌丛-灌丛草甸、温带草原、灌木-半灌木荒漠及高寒荒漠植被区均有相对独特的花粉组合特征。乔木类中桦呈超代表性,云杉、柏、杨属呈低代表性;灌木、草本中白刺、沙拐枣、柽柳呈低代表性,蒿、藜、麻黄呈超代表性,蔷薇科金露梅、银露梅在自身为优势种的落叶灌丛群落中呈低代表性,在针阔叶林、灌丛草甸过渡带中呈适中代表性。禾本科、莎草科、菊科、豆科、十字花科呈低代表性。A/C值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变化幅度较大,但数据组显示A/C值中位数值由半干旱向干旱植被区逐次降低,如草甸和草原为4.14,高山灌丛为2.93,荒漠草原为1.22,荒漠灌丛为0.13,荒漠戈壁为0.05。可见,A/C值能很好地反映环境干湿程度,是环境干旱程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萤石     
《西部资源》2013,(4):80
萤石也叫氟化钙,是一种常见的卤化物矿物,它是一种化合物,它的成分为氟化钙,是提取氟的重要矿物.萤石有很多种颜色,也可以是透明无色的.透明无色的萤石可以用来制作特殊的光学透镜.萤石还有很多用途,如作为炼钢、铝生产用的熔剂,用来制造乳白玻璃、搪瓷制品、高辛烷值燃油生产中的催化剂等等.萤石一般呈粒状或块状,具有玻璃光泽,绿色或紫色为多.萤石在紫外线或阴极射线照射下常发出蓝绿色荧光,它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个特点而来.  相似文献   

5.
矿体位于"大渡河金谷"成矿构造带,直接产出于石英闪长岩体的东西走向断裂破碎带中,严格受东西向构造所控制。金主要呈明金和游离微细金(97.53%),常赋存于黄铁矿、方铅矿和石英晶隙、裂隙中:少量包裹于黄铁矿、石英及硅酸盐矿物中的包裹金(2.47%)。总结双牛棚成矿规律,探讨其深部及外围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选矿试验样主要按照矿区平均品位的5%-10%进行贫化配制.矿石样分别经过粗碎-中碎-细碎后,经磨矿制备入选试料,并制备化学分析、矿物成分分析样品.磁选试验前对矿石中的主要有用、有害元素进行了分析,矿石属低硫磷氟、高硅磁铁矿矿石.矿石中铁的独立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赤铁矿、褐铁矿,另有微量黄铁矿.矿石矿物主要为粒状变晶结构,呈灰-灰绿色块状构造,局部呈片麻状构造.铁矿物主要呈稀疏浸染状分布.原矿真比重:3.36,堆比重:2.13.矿石加工的最终流程与验证试验条件分别为:磨矿细度:-200目占67.2%;磁场强度:120KA/m.最终精矿全铁作业回收率为73.41%,矿石中磁性铁被有效回收.从多元素分析结果看,铁精矿中硫、磷、硅、氟、钾、钠等杂质含量很低,均符合冶金要求.从物相分析看,铁精矿中铁主要为磁性铁.铁精矿质量达到C65标准.该磁选试验对原矿中磁性铁的回收率为95.93%,表明选矿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荞酥仅产于威宁县,是贵州省的特味糕点,也是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 “荞酥”,又名“金酥”,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其形为扁圆或扁方形,色呈金黄、酥软细腻、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它的生产原料粮是威宁苦荞,其制作过程是:把苦荞磨成苦荞粉,将白糖、红糖、猪油、鸡蛋及香料与苦荞粉调  相似文献   

8.
沙子岭煤矿位于贵州省纳雍县城以西,M1煤层属全区可采、较稳定煤层。经过对煤质资料的整理和分析,M1煤层以粉煤为主,沥青至玻璃光泽,粉煤呈粒状结构,参差状断口,煤层内生裂隙发育,宏观煤岩类型为暗—半亮型,属中灰分、中硫、低挥发分、中高发热量无烟煤,可用于动力用煤,民用煤。  相似文献   

9.
查干哈达金矿区位于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镇境内,矿区含矿岩性为三叠纪中细粒蚀变闪长岩和中细粒蚀变英云闪长岩中。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及透镜状产出。金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与硅质脉、多金属硫化物关系十分密切,含矿主岩为硅化破碎蚀变闪长岩。该矿床属“中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龙特铜金矿位于赛什塘—兴海碰撞造山带和阿尼玛卿碰撞造山带之间的泽库前陆盆地中,属苦海-作母沟印支中期汞(锑、钨、金)成矿亚带西段,其含矿层位为三叠系隆务河组中段与古浪堤组下段砂板岩破碎蚀变带中,主要构造为层间压性断裂,多见于变质粉沙岩和绢云母化泥质板岩中,由于粉沙岩、泥质板岩性脆、易碎,多形成断裂破碎带。矿体以脉状、细脉浸染状产出,矿石主要成分为黄铁矿、辉锑矿、黄铜矿、磁铁矿及孔雀石、蓝铜矿等,其中以黄铁矿、毒砂、辉锑矿最常见。主要结构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交代残留结构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白云母、绿泥石、绢云母、高岭石等;主要蚀变特征为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角岩化蚀变;矿床成因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11.
翡翠的英文名称为Jadelte, 是几乎全部由晶形为粒状、柱状或纤维状的极其微小的钠铝硅酸盐矿物—硬玉的集合体组成的最珍贵的玉,致密块状,质地坚硬,硬度6.5 -7,半透明到不透明。  相似文献   

12.
查干哈达金矿区位于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镇境内,矿区含矿岩性为三叠纪中细粒蚀变闪长岩和中细粒蚀变英云闪长岩中。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及透镜状产出。金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与硅质脉、多金属硫化物关系十分密切,含矿主岩为硅化破碎蚀变闪长岩。该矿床属"中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夏天  鲁成龙  朱灿豪 《西部资源》2022,(1):130-131,134
邓家冲石膏矿床位于江汉盆地西缘石膏成矿带内,属内陆湖相蒸发式沉积石膏矿床.下第三系分水岭组为区内的含膏岩系.矿区内的石膏层可划分为7层,膏层基本呈层状产出.区内石膏可分为纤维状石膏、块状石膏(包括结核状石膏)和粒状石膏三种矿石类型.矿体顶、底板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含膏泥岩及石膏质泥岩.存在分水岭组上、中含膏段是石膏和硬...  相似文献   

14.
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关系密切,且发现了很多大型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研究区后石花——酒馆韧性剪切带,属朱拉扎嘎——甲生盘元古代、古生代金、铅、锌、硫、铁、铜、铂、镍成矿带,书记沟——西乌兰不浪铁、金成矿亚带。通过对后石花——酒馆韧性剪切带研究与分析,并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研究区共圈定了9处金元素异常,金异常浓集系数大,异常强度高,浓度分带明显。异常浓集中心与研究区内后石花小型金矿及3处金矿点套合良好,显示研究区具有良好的金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盘关向斜金佳煤矿勘查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煤层分布、储层特征、含气性等进行研究,并对区内煤层气赋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煤层气赋存条件良好,张性断层附近不利于煤层气保存,含气量低;在一定埋深范围内含气量随埋深增加呈线性增加,在500m~1000m埋深范围内煤层渗透率相对较高;煤层围岩泥质含量较高,岩性致密,煤层气易于富集和保存;龙潭组的弱水动力条件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  相似文献   

16.
孟恩套力盖大型银铅锌金属矿床,伴生矿种有锡、铟、镉、镓、铜、金,为岩浆热液型矿床。成矿围岩为三叠纪黑云英云闪长岩,矿体主要分布于岩体内部近东西向的断裂带内,呈脉状产出。成矿时代为中—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17.
近来在德尔布干成矿带发现了四五牧场金(铜)矿床和红旗村金矿点,矿床地质特征显示,成矿与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火山活动有关,是次火山热液作用的产物。四五牧场金矿和红旗村金矿化点等,均赋存在中生代火山盆地的火山岩、火山角砾岩、次火山岩中,四五牧场和红旗村火山岩型金(铜)矿床的发现,展现出该地区在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寻找金(铜)矿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青海红石沟多金属矿分布于昆中断裂带以南,呈北西向或北西西向展布。在对研究区地质背景和控矿条件分析基础上,认为红石沟金矿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构造运动与成矿关系极为密切。成矿作用始于印支早期,印支晚期达到高峰,为主要成矿期。成因属中—底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具有金、锑找矿潜力。通过加大对红石沟多金属矿勘查力度,有望可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9.
造山过程中会引起金、银、铜、铅锌、钼等成矿元素发生一定程度的活化、迁移和富集矿化。形成造山型矿床—以金矿床在表层,银、铜、铅锌、钼等矿床在深部或金与银、铜、铅锌、钼等成矿元素伴生的金多金属矿床。大场地区的大场、加给陇洼等金矿床均属于造山型金矿床,但未发现银、铜、铅锌、钼矿床的伴生,该区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元素组合以金砷锑为主;说明该区剥蚀作用较弱,研究该区各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图发现,铜钼两种元素在该区呈高背景,为造山作用引起。通过降低铜钼的异常下限,圈出一些铜钼异常,根据这些异常结合已有成矿事实、地质构造,圈定出两处隐伏矿预测区,预测区内发现弱化探异常与弱物探异常套合较好,在预测区内寻找造山型铜钼矿床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0.
矿区位于南秦岭早古生代被动陆缘褶皱带北侧,三叠系三渡水组是主要的含矿地层,矿区内断裂构造主要有北西向、北东向、近南北向三组断层,是矿床最重要的控矿因素。岩浆岩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为金成矿提供一定的成矿物质。圈出金矿化体4条,金矿化体多呈北西向产出,倾向北东和南西,含矿岩性主要为砂质板岩。地球化学、构造、蚀变等找矿标志明显,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研究结果为以后的地质勘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