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泥湖钼多金属矿田是中国重要的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产地,已探明超大型钼(钨)矿床3处,大型钼(钨)矿床3处,中、大型铅锌银(金)矿床10余处。矿田具有优越的地质成矿条件,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现有矿产勘查深度主要是500 m以浅范围,深部(500~2000 m)找矿工作基本为空白,需要使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研究深部成矿规律,预测新的矿产资源。文章通过研究该区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和典型矿床物探异常特征,取得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1)确定了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隐伏岩体侵入模型:将全区隐伏岩体从南至北分为3个区,Ⅰ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0~800 m,分布面积约125 km~2;Ⅱ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0.8~1.5 km,分布面积约158 km~2;Ⅲ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1.5~3 km,分布面积约233 km~2。(2)建立了立体成矿模型(根据成矿空间位置的不同从地表向下分为4个空间成矿区)和综合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包括隐伏岩体、隐伏岩体顶上带、岩钟和斑岩体、矿体和矿化体的地球物理场标志)。(3)指出隐伏岩体顶上带及其上方的岩钟、岩脉、岩枝和小斑岩体等是成矿有利部位。(4)预测了找矿潜力;总结了寻找钼钨铅锌银金矿产的勘查方法技术组合。研究成果对在该区和类似矿区进行深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达龙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为一大型钨钼多金属矿床,工程控制其倾向延伸超过1000m。文章系统总结了达龙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类型为受构造控制的脉状矽卡岩型钨钼多金属矿床,研究发现其垂向上蚀变与矿化分带明显,蚀变分带为(硅化)辉石石榴子石磁黄铁矿矽卡岩化带→(绢云母)磁黄铁矿石榴子石辉石矽卡岩化带→石榴子石黄铁绢英岩化带→黄铁绢英岩绿帘石化带→(石榴子石)绿泥石绿帘石化带,矿化分带为:块状钼钨矿化带→脉状钨(钼)矿化带→细网脉状(铜铅锌)钨矿化带→网脉浸染状铅锌矿化带→脉状铜铅锌矿化带,该矿床蚀变与矿化分带的划分可指导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同类型矿床的深部找矿。  相似文献   

3.
湖南黄沙坪铅锌矿蚀变-矿化区的划分及找矿远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黄沙铅锌矿已具超大型规模,具有矿化集中、矿化类型多、矿体多、矿种多,有用组分多,可利用元素多的特征.在不足3 km2的范围内,已查明500多个矿体,铅锌金属量170×104t,钨锡钼铋金属量40×104t.本次在初步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分带规律及找矿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依据地质、矿化特征、产出部位、蚀变情况等将区内...  相似文献   

4.
东秦岭大别山段中酸性小岩体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秦岭大别山段矿化中酸性小岩体集中分布在秦岭钼(钨)成矿带东段,是我国重要的钼(钨)矿带之一。矿化中酸性小岩体多是受北北西向和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的复式杂岩体。形成环境从浅成—超浅成—深成相,Mo元素丰度由高—低,分为浅成—超浅成斑岩钼(铜)矿化、中—深成斑岩—矽卡岩型钼(钨、铜)矿化和浅成斑岩型钼矿化三种类型。小岩体主导的钼(铜)矿床具有明显的金属(元素)或矿物组份分带,表现为各带间金属元素含量递变及不同矿物组合按序析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  相似文献   

5.
<正>麻花坪钨铍矿矿区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境内哈巴雪山南侧的麻花坪村一带,是一个钨、铍、水晶、萤石多矿种的综合矿床,其成矿时代为喜山早--中期,矿化主要产出在下泥盆统变质碎屑中--上泥盆统大理岩接触界面附近,矿带南北长约3 km,宽约0.4~0.5 km。矿化带总体上沿虎跳峡背斜西翼F11断裂带呈南北向展布(图1),长约2.5 km,由于F11上下盘的岩石类型和成矿地球化学环境不同,造成矿物组合、含矿特征存在明显差异。F11下盘的下泥盆统  相似文献   

6.
滇西北香格里拉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铜钼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区内的燕山期岩浆岩带呈南北向纵跨义敦岛弧、甘孜-理塘结合带及扬子西缘坳陷带,并伴随着钨钼多金属矿化,形成了休瓦促、麻花坪等大中型钨多金属矿床.区内的钨矿床与花岗岩有直接成因和空间联系,具有剩余重力低异常、弱正磁异常、钨锡钼铋组合异常及钨锡自然重砂异常特征.本文通过...  相似文献   

7.
寨凹隐伏岩体是豫西南地区利用重磁资料解释推断的8个隐伏、半隐伏岩体之一,分布面积约310km2。豫西南地区主要钼(钨)铅锌银(金)矿床均分布于这8个隐伏、半隐伏岩体区及其边部附近,二者具有非常明显的时空关系。研究隐伏岩体分布形态、深度、产状和深大断裂构造分布,对指导深部找矿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寨凹隐伏岩体重、磁场变化特征和分布规律,并通过相关定量计算,确定了隐伏岩体的侵入模型。将全区隐伏岩体分为三个区,Ⅰ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0~0.8km,分布面积约71km2,Ⅱ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0.8~2.0km,分布面积约153km2,Ⅲ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2~4km,分布面积约86km2。根据隐伏岩体侵入模型和典型矿床物探异常特征,建立了立体成矿模型(从浅至深从中低温成矿元素到高温成矿元素的过渡模型)和综合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包括隐伏岩体、隐伏岩体顶上带、岩钟和斑岩体、矿体矿化体的地球物理异常标志);预测了找矿潜力,总结了勘查方法技术组合;指出在Ⅰ、Ⅱ隐伏岩体分布区银(金)铅锌矿床的下部有寻找斑岩型钼、钨、铜矿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翠宏山铁钼多金属矿田属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铁多金属成矿带,发育铁、铅、锌、钼、钨等多金属大规模成矿作用.尤以钼矿化最具特色,出现矽卡岩-斑岩型钼钨矿化、斑岩型钼矿化和隐爆角砾岩型钼矿化等多种类型的钼矿化在单一矿田中并存的现象.但三种钼矿化类型的矿化特征和时空关系等缺乏系统梳理,钼成矿事件尚未清晰厘定.选取该矿田...  相似文献   

9.
新疆西昆仑库科西鲁克多金属矿集区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发现西昆仑库科西鲁克一带有数个矿(床)点,涉及的矿种较多,有金、银、铜、铅锌、钼、钨和铁等.这些矿(床)点受区域性成矿断裂--库科西鲁克断裂的控制,分布在岩体边缘接触带的元古界-古生界变质岩中,分布区呈带状展布且较为集中,长约14 km,宽约6 km,包含2个矿床和6个矿点,构成了一个多金属矿集区,具有较好大中型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下桐岭钨矿床成矿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江 《地质论评》1986,32(1):50-58
下桐岭钨矿床位于武功山混合岩田边缘,两个褶皱构造的交汇处,矿区地层为震旦系浅变质岩。该矿床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化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为一花岗岩化钨矿。主要特征有:矿化类型多,矿石组分较单一;从花岗岩内带到外带均有矿化发生,并形成规模较大的钨矿床。沿着岩体内带→外带的方向,成矿金属元素具有钨、钼、铋(铍)→钨、钼→钨水平分带现象;矿床是在一个钨背景含量很高的地球化学环境中形成的,并受裂隙构造、矽卡岩、花岗岩多种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1.
重熔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具有明显的蚀变、矿化分带性,由含矿岩体向外(或从深部到地表)蚀变分带依次为:碱性长石化带→黑鳞云母云英岩化带→黄玉云英岩化带→绢英岩化带→硅化带→似青盘岩化带;矿化分带为:钨(锡、钼、铜)→锡(钼、铋、锌)→钼(锡、铅、锌)→铅、锌(银、锡)。前两个矿化带与黄玉云英岩化带关系十分密切,钼矿化带与绢英岩化带和硅化带有关,铅—锌矿化带主要产于硅化带与似青盘岩化带叠加部位。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湘南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南约15km处的南岭中段,是东坡矿田中最重要的钨锡钼铋矿床之一。该矿床发现于1957年,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采,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具有矿种多、规模大、共生组分丰富、成矿条件复杂等诸多特征,尤其是以其巨大的金属储量、充足的矿源补给、完善的成矿机制及其十分独特的成矿方式(Lu et al.,2003),在我国华  相似文献   

13.
陕西柞—山地区冷(水沟)—池(沟)—色(河铺)金钼铜矿带地处陕西柞—山地区南部,位于小茅岭—陡岭元古宙岛链状隆起带中段,中、南秦岭接合部。该带东西长35.7 km,南北宽7.6 km,已在其中发现多处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金钼铜矿床。对带内的冷水沟金铜矿床、池沟金钼铜矿床、色河铺铜矿等主要矿床的地质、矿体、蚀变、矿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发现矿化受主斑岩体控制,总体上,往往从斑岩体向围岩,出现内钼、外铜、远金的多金属矿化空间分带性,构成了斑岩型-矽卡岩型-隐爆角砾岩型-构造蚀变岩型金钼铜成矿系列。冷-池-色金钼铜矿带的发现,为中、南秦岭寻找斑岩型钼铜矿床提供了直接证据,拓宽了柞(水)—山(阳)地区的找矿思路和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4.
1 矿化区发现概述 马尼图-查干花大型钼-铋-钨矿化区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境内(图1),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9'00"~107°30'00"和北纬41°47'00"~42°00'00",分布面积590 km2.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矿集区新发现钨多金属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庐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重要的铁铜矿集区,产出一系列典型的玢岩型铁矿床和斑岩型铜矿床。最近在庐枞矿集区北部东顾山地区,首次发现了钨多金属矿床,这是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长江以北首次发现的钨矿化,为矽卡岩型。钨矿化主要呈浸染状或脉状产于东顾山岩体(黑云母花岗岩)与奥陶系(白云质灰岩)的接触带或大理岩层间破碎带中。矿石矿物主要为白钨矿及钼、铜、铅锌硫化物。钨矿化主要发育在华南地区,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过渡带及以南的扬子地块如江南隆起等地发现多个新的大型钨矿床,但在长江以北地区一直未曾发现。庐枞矿集区北部东顾山钨矿床的发现,指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燕山期除铁、铜大规模成矿作用以外,也有钨的成矿作用,指示该区具有良好的钨矿找矿前景。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其他矿集区要重视和加强钨矿化的成矿作用研究和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上饶县金竹坪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江西省上饶县金竹坪钼多金属矿区位于北武夷梨子坑(铜钹山)火山岩盆地,该火山岩盆地是北武夷地区火山岩分布区,本区新发现了较大规模的钼多金属矿化。金竹坪矿区位于该火山岩盆地的近中心位置,钼(钨)多金属矿体又主要赋存于隐伏(半隐伏)花岗岩与其上覆火山岩的接触带,矿化与接触带产状一致。文章通过在该接触带的蚀变花岗岩型矿体中采集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铼-锇同位素定年测试,获得了辉钼矿等时线年龄为(135.5±5.7)Ma,其加权平均方差(MSWD)为16,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中生代白垩纪。由于矿体赋存于岩体顶突部位的蚀变花岗岩中,预示成矿为花岗岩侵入的同期或稍后,即钼钨铅锌银成矿与燕山期花岗岩侵入活动密切相关,这对于火山岩内寻找与侵入岩有关的矿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蒋国豪  胡瑞忠 《矿物学报》2007,27(Z1):271-272
大吉山钨矿床是一个石英脉型钨矿床,同时伴有铌、钽、铍、钼等矿化,是南岭成矿带典型的钨多金属矿床.隐伏于大吉山钨矿深部的白云母花岗,具有钠长石化和云英岩化,是钨、铌、钽等稀有元素矿化花岗岩.白云母是一个含矿化剂(F、Cl等)的矿物,矿物中矿化剂的多寡可以反映岩浆体系矿化剂的含量.因此通过对花岗岩和矿脉中自云母成分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岩石成因、岩石形成的构造背景以及体系挥发分或矿化剂的地球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18.
西秦岭造山带是中国重要的金成矿带,已发现几十处大型、特大型金矿床。当庆沟脑位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南带印支褶皱带西段,积石山复背斜之当庆沟脑次级背斜核部,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具有良好成矿前景的新区。当庆沟脑与玛曲县大水大型金矿床位于同一层位和同一构造带中,但该区地质工作程度低。通过对当庆沟脑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4个组合异常,其中HS-1异常为Au、Bi、Cu、As、W组合异常,异常面积约11.5km2,5种元素异常套合较好。通过1∶10000土壤测量和探槽工程揭露对HS-1组合异常开展异常查证,发现一条长约1.5~2km、宽约0.6~0.7km的金、钨矿化带,带内圈定3条金矿(化)体,2条钨矿(化)体,显示了良好的金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胶东邢家山钼钨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邢家山矿床是胶东地区一特大型矽卡岩-斑岩型钼钨矿床,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与扬子板块对接地带,在成因上与幸福山似斑状含角闪二长花岗岩密切相关,归属于该区与燕山早期花岗质岩浆作用有关的特大型、大型和中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本文对该矿床透辉石榴矽卡岩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范围为156.91±1.78Ma至160.70±1.66Ma,加权平均值为158.91±1.91Ma,对应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58.70±2.06Ma;这些年龄数据与区域上的燕山早期花岗岩锆石U-Pb年龄(158.53±0.79Ma)相近,指示区域上该期铜钼多金属矿化与区内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时间和成因关系。中、晚侏罗世华北东部广泛的地壳增厚作用和地壳重熔导致的大规模地壳重熔型花岗质岩浆活动为该区钼钨多金属矿成矿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和流体。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胶东地区中生代以来岩浆活动及相应的成矿作用可能主要存在4期,即:约165~155Ma的铜钼多金属矿化期、约137~110Ma的金矿化期、约120~110Ma的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化期、和约100~75Ma的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化期,分别对应于燕山早期-燕山晚期的各期次花岗质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东秦岭大别山段斑岩型钼(钨、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东秦岭大别山段矿化中酸性小岩体集中分布在东秦岭钼(钨、铜)矿带东段,呈带状沿深大断裂两侧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已发现主要钼矿床属斑岩型,成因多与中生代中酸性花岗质斑岩有关.根据斑岩型钼(钨、铜)矿床地质特征,通过控岩控矿构造、围岩蚀变、矿体特征、矿石物质组份及其成矿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把东秦岭大别山段斑岩钼(鸽、铜)矿划分为浅成-超浅成斑岩钼(铜)矿床,中-深成斑岩-夕卡岩钼(钨、铜)矿床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