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区域地质调查的不断深入,安徽省的基础地质研究水平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又编著了《安徽省区域地质志》,系统地总结研究了全省区域地质特征,提出了新的见解和认识,在此作些简略介绍,以资交流和研讨。一、地层安徽省兼跨华北、北淮阳、扬子三个地层区。晚太古代以来各时代地层均有发育,累计厚度约60000m。全省共建立230个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2.
周世泰 《地质论评》1983,29(5):456-456
我国北方太古代地层从其原岩建造和同位素年龄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套。一套是早太古代地层,其原岩为一套基性-超基性火山岩建造,变质年龄大约为31亿年。这套地层包括辽宁的下鞍山群,冀东的迁西群、山西五台的阜平群和龙泉关群、山西吕梁的界河口群、河南的登封群、安微的霍邱群、内蒙古的集宁  相似文献   

3.
孙玉宝 《矿产与地质》2007,21(5):532-537
霍邱铁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处于北淮阳山字型构造脊柱部位,李老庄铁矿-菱镁矿床置于霍邱铁矿田中部。该矿床主要产于上太古界霍邱群变质岩系中,矿体赋存于富镁碳酸盐岩中,矿石类型可以分为菱镁矿磁铁矿石和蛇纹石磁铁矿石,各占25%。成矿物质来源于这些变质岩系的多层、分散的含铁建造矿源层中。依据矿床地质特征,结合矿石同位素地质和测年结果,并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李老庄铁矿-菱镁矿矿床为-晚太古代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安徽地质》2013,(4):282-282
华北地台南缘的安徽霍邱地区,地层区划属于华北地层区淮河地层分区霍邱地层小区,南、北分别以固始一合肥断裂和寿县(颍上一定远)断裂为限。该区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在安徽龙潭一河南陈集一带,发育青白口纪一寒武纪地层。其中,在安徽一河南交界的安阳山发育一套厚达1000余米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传统上被归属新元古代,称为八公山群,或者被称为白大山群。  相似文献   

5.
陈跃志 《地质论评》1980,26(6):499-504
安徽西部霍邱地区,为大片第四系掩盖区。自发现前震旦纪变质铁矿以来,通过大量的磁异常验证和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1978年,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铁矿专题组对霍邱地区变质铁矿进行了研究,将晚太古代霍邱群变质岩系,自下而上分为下部花园组:由斜  相似文献   

6.
鲁西前寒武纪岩石地层清理意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述了鲁西前寒武纪地层清理意见。其一,鲁西前寒武系厘定为中太古代沂水岩群、晚太古代泰山岩群、早元古代济宁岩群及晚元古代土门群四个群级岩石地层单位;其二,晚太古代泰山岩群雁翎关组之下建立孟家屯岩组;其三,将晚元古代土门群浮莱山组厘定为砂岩夹页岩组合,石旺庄组厘定为含砂质灰岩、灰岩、白云岩组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概述了前寒武纪地层划分(表1),同时对板块构造进行了综合对比,表现板块多次碰撞和俯冲。太古代绿岩系属金矿的矿源层:包括迁西群、鞍山群、胶东群、太华群和阜平群等地层。晚太古代至元古代地层共同特征是:遭受多次旋回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它们均与金矿关系密切,矿床类型有石英脉型、火山岩型、变质热液型等。  相似文献   

8.
四川境内扬子地台的基底可划分康滇运动形成的结晶基底和晋宁运动形成的褶皱基底。结晶基底地层为康定群,时代属太古代—早元古代。褶皱基底优地槽型地层有恰斯群、盐边群、黄水河群、盐井群、碧口群、火地垭群;冒地槽型地层有会理群、峨边群、登相营群以及板溪群。除板溪群、盐井群时代为晚元古代外,其余均为中元古代。组成结晶基底的变质地体,花岗岩化和混合岩化作用强烈,属多相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类型。组成褶皱基底的变质地体,属单相区域动力变质作用类型。  相似文献   

9.
刘超辉  蔡佳 《岩石学报》2017,33(9):2867-2880
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内的胶-辽-吉带是一条古元古代构造活动带,其是否向南西穿越郯庐断裂带延伸至徐州-蚌埠一带还存在着争议。蚌埠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包括晚太古代早期的霍邱群、古元古代五河群、凤阳群以及少量的古元古代花岗(片麻)岩。其中低绿片岩相变质的凤阳群自下而上被分为白云山组、青石山组和宋集组,原始沉积物分别为石英砂岩-砂、粉砂泥质及富镁碳酸盐岩交替-粉砂泥质、泥质和少量泥灰质。本次研究对采自凤阳群底部白云山组的2个石英岩和1个长石石英岩样品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研究表明,3个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图谱十分相似,最重要的年龄区间为2.57~2.46Ga,峰值年龄约为2.52Ga,εHf(t)值在-7.39到+7.37之间,其中有大约90%具有正值,来源于蚌埠地区的晚太古代末期的花岗质岩石。另一个重要的年龄区间是2.98~2.66Ga,峰值为2.94Ga和2.69Ga,εHf(t)值在-11.8到+7.24之间,其中超过90%为正值,来源于蚌埠地区的霍邱群以及晚太古代早期花岗质岩体。此外,还有少量具有负εHf(t)值的3.61~3.34Ga的古太古代碎屑锆石被发现。这些古太古代碎屑锆石的εHf(t)值(-6.34~-1.05)以及两阶段模式年龄(3.75~4.07Ga)与华北克拉通南缘邻近地区(登封、焦作、信阳以及胶东)发现的古太古代锆石特征相似,说明华北克拉通南缘可能存在过古太古代,甚至冥古宙古老陆壳。5颗最年轻的锆石可以将凤阳群白云山组的最大沉积年龄限定在2.37Ga左右,而前人报到的白云母K-Ar年龄1878Ma与蚌埠地区1.88~1.80Ga的主期变质时代为其形成时代的上限做出了限制。结合胶-辽-吉带老岭群和北辽河群大石桥组中具有相似碎屑锆石年龄图谱的变质沉积岩,我们认为在2.3~2.1Ga裂谷发育早期活动带内沉积了海相碳酸盐岩及新太古代陆壳来源的碎屑岩。  相似文献   

10.
孙玉宝 《地质与资源》2007,16(3):183-188,195
霍邱铁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处于北淮阳山字型构造脊柱部位.李老庄铁矿-菱镁矿床置于霍邱铁矿田中部.该矿床主要产于新太古界霍邱群变质岩系中,矿体赋存于富镁碳酸盐中,矿石类型可以分为菱镁矿磁铁矿石和蛇纹石磁铁矿石,各占25%.成矿物质来源于变质岩系的多层、分散的含铁建造矿源层中.依据矿床地质特征,结合矿石同位素地质和测年结果,认为李老庄铁矿-菱镁矿铁矿床为一新太古代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正>1矿区地质概况研究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槽台交界处台区一侧,EW向超岩石圈断裂与NE向新华夏构造体系交汇处。研究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太古代色尔腾山岩群地层和晚朱罗世玛尼吐组以及白音高老组一段(J3b1)。第四纪冲积物主要分布在几条沟系中。研究区侵入岩发育,侏罗纪侵  相似文献   

12.
皖西霍邱群条带状硅铁建造成因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霍邱群的一般地质特征霍邱群分布于安徽西部霍邱、颖上地区,是一套晚太古代的含铁变质岩系(图1),经铷-锶全岩等时线法测得其同位素地质年龄为27.44±0.64亿年和27.58亿年。霍邱群自下而上分为三组:花园组、吴集组、周集组(图2,3)。花园组主要是角闪钾长眼球-变斑状混合岩,是角闪斜长片岩等岩石混合岩化的产物,厚度大于300米。吴集组分三段,下段系混合岩段,为条痕条带状混合岩及部分均质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拉扎嘎金矿是在华北地台北缘中上元古界地层中首次找到的大型金矿。该金矿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左旗,距巴彦浩特镇西北约220km。金矿体产于中元古宙浅变质碎屑岩中,初步确定的黄金储量约为33t,远景储量大于50t。朱拉扎嘎金矿的发现是我国华北地台北缘中晚元古宙地层找金工作的重大突破,对此开展详细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对于提高我国中晚元古宙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的理论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4.
鲁东前寒武纪岩石地层清理意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厘定后的鲁东前寒武纪地层分区以王台-五莲为界,分为胶北地层小区和胶南地层小区。胶北地层小区层(岩)序为:晚太古代胶东岩群、早元古代荆山群、粉子山群、芝罘群,震旦纪蓬莱群。胶南地层小区层(岩)序为:晚太古代大山沟岩组,早元古代胶南岩群,震旦系朋河石组。对原胶南群作了重新厘定:原甄家沟组因其岩石属变形变质的二长花岗岩而被废弃;大山沟组绝大部分为变形变质二长花岗岩体,而仅将原划大山沟组一段的部分斜长角闪岩和黑云变粒岩厘定为大山沟岩组,隶属晚太古代;原划邱官庄组底部变质含砾砂岩新建为朋河石组;邱官庄岩组和于家岭岩组合称为新义的胶南岩群,荆山群与粉子山群和胶南岩群可能属同时异相沉积变质产物。五莲群与粉子山群为同物异名因而废弃。  相似文献   

15.
华北—江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格架的再认识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近年来, 在华北古陆中、新元古代地层中不断获得新的锆石U-Pb年龄, 为华北中、新元古代高精度年代地层框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当前国际前寒武纪地层精确对比的依据主要是高精度的同位素测年数据, 因此, 系统的锆石定年研究仍然是目前国际前寒武纪地层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报道蓟县剖面中元古代地层的基底迁西杂岩(群)锆石SHRIMP U-Pb年龄2534?9 Ma和串岭沟组中的辉绿岩(床)1638?14 Ma新的数据, 结合大红峪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1625.9?8.9 Ma和侵入到太古代地层中密云环斑花岗岩锆石U-Pb年龄1685?15 Ma, 认为华北中、新元古代年代地层框架的优化和长城系盖层沉积的起始时间在1.75~1.70 Ga。在中国地层格架中, 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之间有一明显呈带状分布的元古代轻微变质的沉积地层和一系列岩浆岩单元, 被称之为“江南造山带”, 这套地层的定位对于确定中国古大陆晚寒武纪地层构造格局极为重要, 本文结合双桥山群的最新年龄和邻区的SHRIMP U-Pb年龄数据探讨其构造地层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   总被引:51,自引:5,他引:51  
华北中、新元古代地层一直是建立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标准剖面的主要目标,其年代地层位置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基础地质问题。然而,许多关键层位仍缺乏高质量同位素年龄的约束。首次在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凝灰岩中获得大量岩浆型锆石,利用SHRIMPII技术进行了高精度定年,测得凝灰岩层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68Ma±12Ma。进而结合区域资料讨论了锆石年龄的地质意义。该同位素年代学资料为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最新的资料,不仅准确地确定了地层的形成时代,而且对整个华北地台中、新元古代地层地质演化史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旗 《甘肃地质》2011,(2):1-10
为华北克拉通缺失晚奥陶世—早石炭世地层的记录,岩相古地理解释为一个古陆,我们研究认为它可能是一个高地。寒武—奥陶纪时华北克拉通为广泛的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指示为海台地势,地壳厚度〈30km。志留—泥盆纪时为一高地,地壳厚约〉40km。晚石炭世发育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壳厚度也在30km左右。高地的形成与构造挤压有关,...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固阳地区发育高镁闪长岩(赞岐岩,sanukitoids)-角闪花岗岩类。其中高镁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晚太古代形成于板块消减带之上的地幔楔的sanukite(赞岐岩)。Sanukite以富MgO、Mg#、Cr和Ni为特征,在国外许多太古代地体中均有发现。本文报导了固阳地区高镁闪长岩(2556±14Ma)和角闪花岗岩(2520±9Ma)的SHRIMPU-Pb年龄。这一研究表明华北块的消减作用可能始于晚太古代晚期。国外报道的太古代sanukite出现在3.0-25Ga之间,最晚的为印度Dharv(?)ar克拉通的sanukites(2.51-2.55Ga)。因此,华北与印度可能是地球上板块构造发育时间最晚的。  相似文献   

19.
阜平(超)群是华北克拉通中段变质基底的代表性“地层”。阜平柳树黑云斜长片麻岩常规微量锆石U-pb法(2800-150^+230)Ma的年龄,既是阜平(超)群底部可能为中太古代、也是华北克拉通变质基底为一统太古宙的主要年龄依据。然而,阜平(超)群传统的地层、年龄和性质一直不断地受到后续研究者质疑,现已为许多文献证实不是有序的群级地层而是中-下地壳性质的杂岩。阜平杂岩种类繁多,除了一些学者提出的构造成  相似文献   

20.
宝音图群是华北地台北缘分布较广的地层单元之一,记录了华北地台北缘晚元古代—早新元古代期间的地质历史演化信息,研究宝音图群大理岩对于重建华北地台北缘的古地理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霍各乞宝音图群大理岩和地层组构特征研究显示,大理岩的Z值(121~130)、Sr/Ba比值(1.90~55.8)、m值(25.7~1973)、C同位素组成(δ13CV-PDB为1.25~4.79)以及地层中发育的变余层理和浪成波痕指示其古沉积环境为海相环境;大理岩弱的负Ce异常(δCe为0.78~0.97)、弱的正Eu异常(δEu为0.93~2.75)、V/Cr比值(0.46~4.09)以及地层中原生黄铁矿风化孔洞和碳质的存在指示原始沉积水体呈次氧化状态;大理岩的哈克图解、Y/Ho比值(27.2~45.0)、δLa-Yb图解及硅铝质矿物的发育指示原始沉积过程中有丰富的陆源碎屑物质输入。晚中元古代—早新元古代时期华北地台北缘为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