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五台山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素珍 《地球化学》1988,(2):118-128
五台群和滹陀群变沉积-火山岩系,可能发育于岛弧带-不稳定大陆的成岩环境中,是经受区域变质作用的中-低级变质岩石。五台群的石咀亚群和台怀亚群具有太古宙稀土地球化学的基本特征,而滹陀群(包括五台群高丸亚群)则具有后太古宙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新太古界五台岩群分布于五台山及恒山南部,以往研究程度高,认识分岐大,划分方案多,研究表明五台山花岗绿岩带是被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韧性剪切带分隔成一系列的北东东向的构造片体,这些韧性剪切带多数情况下主剪切面与上下盘岩层平行,构成不同的构造层或不连续变质地体单元的界面,五台岩群本身属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并将其划分为:石咀亚岩群、台怀亚岩群、高凡亚岩群,三者合称五台山绿岩带。  相似文献   

3.
山西五台山区甘泉一带呈层状夹于五台岩群中的变质砾岩,曾作为五台岩群划分为中、下亚群的重要标志。该变质砾岩层布丁状,沿着五台岩群大型复式向斜核部呈“之”字形断续出露,区域上呈一强变形带。砾岩胶结物为强烈糜棱岩化、构造片岩化的中基性火山熔岩。砾石成分为强烈塑性变形的五台岩群不同层位的滚圆度好、分选性差的复杂成分陆源物及构造、热液成因的假砾石。研究确认,在这套变质砾岩层的两侧分别存在以五台岩群不同层位为底界、以该砾岩为底砾岩的甘泉不整合和宽滩不整合,变质砾岩层分别切割所谓五台岩群下亚群和中亚群的地层。因此,甘泉变质砾岩为叠置于五台岩群之上的地层单元,不能作为五台岩群中、下亚群的界限标志,甘泉变质砾岩应从五台岩群剔除,归属于滹沱群四集庄组。  相似文献   

4.
早前寒武纪地层发育并广泛出是华北地层区的一大特色。较老的一套以迁西(岩)群为代表的、高级变质的、太古宙早期绿岩带组成的一些岩群,之上一套以阜平群和集宁群为代表的、角闪岩相变质的、沉积岩层为主的或称孔兹岩系的一些岩群;中部(也是分布最广泛的)为一套以五台群为代表的、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的、太古宙晚期绿岩带组成的一些岩群;上部为一套以滹沱群主体-豆村亚群和东冶亚群为代表的、低级变质的、沉积岩层为主(夹少量火山岩)的一些地层(群);最上部为一套以滹沱群郭家寨亚群和白云鄂博群为代表的、轻微变质的、属山间坳陷磨粒石堆积以或山前坳陷浅海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地层(群)。  相似文献   

5.
五台山东部吕梁期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台山东部石咀—口泉一带,发育着一系列北东—南西向的韧—脆性逆冲推覆构造,将五台山花岗绿岩带分隔成叠瓦状的构造片体。断裂破碎带岩石在先存的五台期角闪岩相交质岩之上,叠加了绿片岩相动力退变质作用,普遍出现绿泥石、直闪石、绢云母、堇青石等新生的变质矿物。许多运动学指向标志指示上盘由北西向南东方向逆冲推覆,从而使滹沱群形成一系列北东向次级倒转向斜,并在大甘河以西与滹沱复向斜贯通。该逆冲推覆构造出现于吕梁运动的晚期,记录着五台山东部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最后一次构造热事件。  相似文献   

6.
武铁山 《地质通报》2001,20(2):116-127
早前寒武纪地层发育并广泛出露是华北地层区的一大特色。较老的一套为以迁西(岩)群为代表的、高级变质的、太古宙早期绿岩带组成的一些岩群,之上一套为以阜平群和集宁群为代表的、角闪岩相变质的、沉积岩层为主的或称孔兹岩系的一些岩群;中部(也是分布最广泛的)为一套以五台群为代表的、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的、太古宙晚期绿岩带组成的一些岩群;上部为一套以滹沱群主体--豆村亚群和东冶亚群为代表的、低级变质的、沉积岩层为主(夹少量火山岩)的一些地层(群);最上部为一套以滹沱群郭家寨亚群和白云鄂博群为代表的、轻微变质的、属山间坳陷磨拉石堆积或山前坳陷浅海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地层(群)。  相似文献   

7.
五台花岗-绿岩带中王家会花岗质深成岩体中普遍发育的片麻理、矿物线理等内部构造是岩浆侵位晚期岩体处于宾厄姆体状态下形成的流动变形构造。它们切割了捕虏体中的先存构造,但岩体对围岩的作用较弱,且岩体与围岩间不存在强变形带。围岩至少经历了三期区域变形和两期区域变质作用。研究认为:五台运动末期,阜平古陆与恒山古陆发生的碰撞,造成了深部走滑作用和活动带中地层(五台群)褶皱,为岩浆的形成、演化提供了构造环境,并为其定位提供了空间。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花岗绿岩带中花岗岩定位的新机制──深部地壳块体间走滑作用控制花岗岩体定位模式。  相似文献   

8.
五台山早元古代变质砾岩型金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台山早元古代沉积盆地分布于五台-花岗绿岩带穹隆南翼,沉积了巨厚的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系,同位素年龄2306Ma(U-Pb),与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盆地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因此,可在该区寻找金-铀砾岩型金矿。随着五台花岗-绿岩带金矿找矿工作的不断进展,砾岩型金矿的寻找也有重大发现,已相继发现十余处矿床、矿(化)点。该类型金矿产在滹沱群的下部,即盆地较陡侧的冲积扇中部或底部,严格受层位控制。含砾变质砂岩为金矿的容矿岩石,自然金均为中粗粒,可能存在古砂矿,属太古宙绿岩带金矿的剥蚀搬运产物。金矿床受褶皱倒转和与之相关的脆-韧性剪切带控制,是构造作用的变质热液活化、迁移和富集的结果,脆-韧性剪切带是其容矿构造。本文初步建立了砾岩型金矿的成矿构造模式。这种砾岩型金矿的新发现对我国早元古代砾岩型金矿的找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五台群长期被多数学者作为新太古代地层,自下而上分为石咀亚群、台怀亚群和高凡亚群,但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给出了一些古元古代年龄,致使五台群形成时代及地层划分对比方案悬而未决.全面收集了五台群已有同位素年龄数据,仅锆石U-Pb谐和年龄数据就有800多组.数据显示,高凡亚群包括洪寺组和羊蹄沟组,沉积时间不早于2331±38 Ma...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繁峙县龙池河矿区铁矿成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论述,针对五台群石咀亚群金刚库组(W1j)火山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的赋矿特点,明确了条带状磁铁石英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层。磁铁石英岩层紧闭式褶皱部位与呈东北-西南走向、形状较为规则且有宽缓变化趋势的磁异常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五台群“板峪口组”形成环境与变形特征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台群“板峪口组”形成环境与变形特征的新认识田永清,彭齐鸣(山西省地质科学研究所)(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板峪口组”是夹于五台群金岗库组含铁岩系与龙泉关眼球状片麻岩及阜平灰色片麻岩之间的一套沉积变质岩石地层单元,主要分布在山西五台县石咀至繁峙县神堂堡...  相似文献   

12.
阜平岩群下部Sm—Nd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阜平岩群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北段,是我国太古宙重要的地层单元,并构成阜平深变质绿岩带的岩石组合。前人认为阜平岩群及其区域变质时代主要为新太古代。本次对阜平岩群下部含辉石斜长角闪岩Sm-Nd同位素年代学的详细研究,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3352±50Ma和平均模式年龄3374.5Ma,说明阜平岩群底界年龄接近3400Ma,从而也反映阜平深变质绿岩带形成在古—中太古代,是我国目前最老的绿岩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绿岩带之一。  相似文献   

13.
龙泉关韧性剪切带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泉关韧性剪切带五台山花岗岩-绿岩地体与阜平高级变质地体的接触部位,它不仅改造了“阜平群”而且也改造了“五台群”宏观构造,显微组构和矿物组合研究表明,龙泉关韧性剪切带经历了两期变形作用,早期发生于恒山古陆块-车厂弧地质体-阜平古陆块碰撞过程中,形成低角度逆冲型韧性剪切带,使地壳显著增厚,晚期发生于增厚同的纵向伸展过程中,使地壳得以均衡发展,形成低角度伸展型韧性剪切带,龙泉关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反映  相似文献   

14.
该航磁异常位于黄土覆盖区,通过分析区域地质资料,认为该航磁异常对应地下岩性为五台群的石咀亚群金岗库组地层,金岗库组地层是五台地区主要的含磁铁石英岩建造,结合该航磁异常形态规则,强度较高,推断为隐伏磁铁石英岩矿致异常,通过地面磁法扫面结合典型剖面测量,推断了磁性体的产状、埋深等特征,用钻探进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5.
恒山绿岩带的构造特征—晚太古代大陆裂谷作用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恒山太古宙绿岩带呈断片或复式向形穿插于片麻岩基底内,绿岩带地层连续性较好,可以恢复出完整的沉积-火山地层序列。主要经历二期变形,早期逆冲褶皱变形和晚期右旋走滑变形。为绿帘角闪岩相-角闪岩相变质。构造恢复表明,绿岩带的形成明显晚于基底,并整合其上,且在其演化过程中对基底产生叠加影响,最合适的构造环境为大陆裂谷,在大陆裂谷闭合过程中。绿岩带及克拉通基底曾发生双向的逆冲作用,基底发生重新活动,并且受到开裂时形成的正断层的控制。当裂谷闭合到一定程度,由于受北部刚性基底的制约,横向挤压不再能调节压应力时,发生了右旋走滑变形,并使早先构造线向NEE-EW向偏转。恒山绿岩带对应于五台山区、太行山北段、灵丘南山等地的五台群,有力地证明绿岩带形成于太古代末期-早元古代陆内裂谷环境,代表华北克技通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标志着晚太古代华北克拉通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并发生NE向的刚性破裂。  相似文献   

16.
大量准确度很高的单颗粒锆石迅谱(SHRIMP)年代学数据表明,五台山-恒山绿岩带形成于2500Ma之前,五台山-恒山绿岩带形成后即与较老的阜平块体拼合。因此,该过程中有大量火山,深成活动及变质作用,是一次重要的造山运动。在1800Ma之前,本区还经历了一次明显的构造热事件,主要表现为在地壳较深水平上大规模的冲断作用,使原来为不同地壳水平的块体处于同一地壳水平。本文还对原五台群下部层位板峪口组和金岗库组的归属及铁堡不整合面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五台山早元古代碰撞造山带初步认识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五台山地区分布着复杂的变质杂岩。过去人们把这些变质岩作为地层分成群组段。龙泉关剪切构造岩的发现突破了这种传统观念。野外工作中发现所谓五台群主要包含了三个蛇绿混杂带;阜平群和恒山群的主要成分是灰片麻岩,它们构成两个太古代陆块的基底。五台地区的花岗岩类由代表弧环境的双花岗岩带的I型和S型花岗岩组成,它们与变质的钙碱性火山岩代表了古代的岩浆弧。滹沱群的豆村和东冶亚群以及过去划入阜平群和五台群的某些变沉积岩是阜平陆块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滹沱群的郭家寨亚群则是前陆盆地的磨拉石沉积。因此可以认为,这是一个由恒山仰冲陆块、北台-车厂弧和阜平俯冲陆块构成的碰撞造山带,碰撞时间大致是距今2050Ma。闭合的弧前大洋和弧后盆地形成了三条蛇绿混杂带。  相似文献   

18.
五台山区五台晚期韧性剪切带主要发育在五台山花岗绿岩带内,为区内规模最大、影响广泛的区域性构造。总体呈北东-北东东向展布于五台岩群与花岗质片麻岩的接触带上或变质地层的接触带上,延伸长达200km以上。受吕粱期褶皱叠加改造呈“之”字型展布,是五台山花岗绿岩带南北向两个巨型岩片的分界构造;变形以花岗质岩石强烈片理化、糜棱岩化、绿泥石化为特征,发育糜棱岩、糜棱片岩、角砾状糜棱岩;剪切带内矿物拉伸线理及各类旋转应变标志指示上盘相对由北西向南东逆冲推覆;从剪切带所涉及的地质体为五台岩群及北台片麻岩,王家会岩体,并被吕梁期褶皱叠加,说明其形成于新太古代五台运动末期的造山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五台山及与之毗连的太行山、恒山,发育着四套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浅变质的滹沱群以巨厚的底砾岩不整合在五台群之上.高角闪岩相的恒山杂岩是五台群深变质及部分熔融的产物,以火山岩为主体的中浅变质的五台群向东推覆在浅海碳酸盐建造的经受高角闪岩相变质的阜平群之上,两者属同时异相的沉积.它们之间的推覆韧性剪切带被过去认为是五台群底部碎屑岩(实系滹沱群下部地层)所沉积不整合。 恒山杂岩和阜平群中大面积分布着五台期侵入的灰色片麻岩.有证据表明五台群、阜平群及恒山杂岩都是在2800Ma结晶基底上发育起来,同时在2500Ma遭受褶皱,变质并被灰色片麻岩所侵入。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吉林省早前寒武纪地质包括太古宙花岗-绿岩带、早元古代集安群和中元古代老岭群。太古宙花岗-绿岩带,划分为早太古代和晚太古代花岗-绿岩带,二者在岩石组合、变质变形特片,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别,为不同火山-沉积旋回产物,花岗质岩石属高铝型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类;早元古代集安群,通过构造解析和变质变形的研究,从下至上重新划分为蚂蚁河组、荒岔沟组和大东岔组,为解决地层重复划分和金属找矿工作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