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M图像自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以来,对其应用潜力争议很大。鉴于此,本文以河北省南皮县为研究区,利用常规方法,分析、评价了TM图像在县级土地利用制图与农业分区中的应用效果,并与SPOT图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TM图像进行县级土地利用制图与农业发展分区,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借助TM图像包括中红外在内的多波段光谱信息的优势,可以达到SPOT多波段图像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为我国应用TM图像进行县级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定发展规划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海岸线遥感调查和近期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调查和分析珠江三角洲海岸线近期演变情况,利用TM,ETM,ALOS等多源多时相遥感图像对珠江三角洲海岸线进行遥感调查和近期演变分析,通过几何纠正与图像配准,得到具有统一投影和坐标系统的基础图像;根据不同海岸类型特征和所建立的解译标志,采用人工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珠江三角洲1998,2003和2008年3个时段的各类海岸线,提取精度优于80%;借助GIS的叠加和统计工具,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海岸线近期演变特点、变化趋势和原因.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海岸线长度在1998-2003年间几乎没有多大变化,而在2003-2008年增加较多,其中人工岸线的增加比例最高(达50%以上),其次是基岩岸、河口岸、沙砾质岸和淤泥质岸,而红树林岸的增加比例最低;珠江三角洲海岸线变迁趋势以向海延伸为主,主要是沿岸工程建设、滩涂围垦、围海造地和人工养殖等所致,而人为造地是海岸线变迁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3.
模式识别技术在贵州岩溶山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TM图像和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对我国南方一个地类多、地块小而分布零散的岩溶山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并简介了提高计算机模式识别精度的几个措施。通过工作,建立了相应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证明调查精度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下龙湾西岸是越南北部沿海的养殖大区,随着水产养殖用地规模的逐渐扩大,周边三生用地(生产用地、生活用地、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受到影响。本文以下龙湾西岸的5个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利用1990、2000、2010、2015年4期无云Landsat TM/OLI遥感数据,采用分类回归树方法,对1990—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通过土地利用净变化量、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养殖塘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对三生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5年间,养殖塘面积呈“单峰”式先增后减变化,净增加66.65 km2,2000年面积为156.65 km2,较1990年面积增长113%,2015年较2000年面积减少11%。总体呈现数量上“北增南减”、速率上“东快西慢”的面积变化特征。②养殖塘转入面积中,生产用地对养殖塘转移面积占31%,生活用地占4%,生态用地占65%。空间格局整体以白藤江及陆地中轴为界线,呈南北分区、东西分界的转入转出规律。③养殖塘占用生活用地7.24 km2,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2为0.46;养殖塘分别占用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55.14、115.14 km2,并与两者成负相关关系,R2分别为-0.96和-0.81。由此可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养殖塘时空变迁对土地资源的规划配置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土地资源调查。为了探讨利用遥感技术及时、详细、准确、经济地进行大面积土地资源调查,本文想以利用彩色红外航空象片完成天津市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和对北京地区TM图象初步分析的结果为例作些讨论。一、彩色红外航空象片和TM图象在地类识别中的应用 (一)彩色红外航空象片的应用 通过利用1:5万放大至1:2.5万的彩色红外航空象片进行天津市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工作,我们认为,大比例尺彩色红外航空象片,可以满足我国东部农业区土地利用现状详  相似文献   

6.
应用计算机增强和特征信息提取技术,结合航空摄影图像的立体观察对比,对卫星TM数字图像地学信息进行解译研究,并通过野外调查验证,对深圳-大亚湾沿海高速公路沿线工程地质环境进行了迅速评价,经计算机不同处理方法处理获得的TM专题信息图像在进行地质构造解译和岩土体分类中均起到重要作用,而航片在地质体边界圈定和详细定位以及灾害地质现象分析方面效果较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该项目从图像处理、解译到野外调查和成图及报告编写的全过程工作,节约勘察资金50%以上,满足了公路勘查前期工作的需要,也充分体现了遥感技术的优越性。遥感解译研究与常规地质调绘方法相结合,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公路勘察手段现代化的标志和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区域平差技术在南沙群岛TM卫星图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TM图像区域平差技术的方法原理,并对南沙群岛的TM图像数据进行了区域平差处理和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TM图像和相关的控制点资料可以得到较高精度的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阿城市为监测试验区,采用1:5万的TM假彩色合成图像,对该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解译调查,并与历史资料比较,对该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同时对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该市地类变化情况以及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TM资料在中国南方土地利用调查中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具有典型南方特色的杭州市郊遥感试验区,对TM资料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精度进 行了分析。试验选用了夏末时相的TMCCT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外拍扩印成1: 5万图像,采用目视 综合解译、微机-数字化面积量测,其结果以大比例尺图件上量测的面积为基准,对TM资料的调查 精度作定性、定量的分析,最后得出有可能利用TM资料进行中国南方县级土地利用监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利用陆地卫星TM/ETM遥感图像,调查了长江流域主要地貌类型,对流域地貌结构、分布及成因作了较系统的分析,结合地貌遥感形迹对地貌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利用Landsat(TM/ETM)遥感图像,对安徽省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基本掌握了安徽省各类土地面积与分布特征,对土地资源做出相应评价,对今后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宝鸡市金渭两区土地利用信息遥感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宝鸡市金渭两区利用TM遥感图像,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法,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的实践,对图像类型与时相的选择、图像处理、监督分类和分类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分类精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典型丘陵沟壑区——陕西省米脂县为试验区,用TM磁带、TM假彩色合成影像、SPOT多光谱影像和彩色红外航空像片同时对试区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制图的比较研究。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TM图像计算机增强处理与自动分类、TM最佳波段组合、三种影像的目视判读与制图、以及遥感信息源的综合评价等多方面的试验研究,为遥感技术在黄土高原1:5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制图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套技术数据及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苏州运河水质的TM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苏州地区陆地卫星TM数据和同期的地面水质监测资料建立了TM图像遥感水质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TM可见光彩色合成图像的分割处理,得到苏州地区水质空间分布图像。结合苏州运河水网的水文及水污染特征对遥感水质空间分布图像作了分析。结果表明TM数据真实地反映了苏州地区水质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得到当地环境监测部门的验证。  相似文献   

15.
应用航空象片进行土壤系统判读,就是根据土壤分类系统的相应级别的主导判读指标,结合有关成土因素,通过综合分析,对土类、亚类、土属等逐级判读。1981年以来,我们在“珠江三角洲土壤资源及其利用”的研究中,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航空象片判读方法,编制了1:20万“珠江三角洲土壤图”。现将土壤系统判读的一些粗浅认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TM和SPOT图像是目前航天遥感的主要数据源。由于数据获取方便,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不断完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TM和SPOT图像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的应用。在测绘部门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土地利用图的制作。利用计算机自动分类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17.
陕北黄土高原地形破碎、交通不便、土地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查清区内土地资源的类型及其分布状况,以便合理地评价和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和生态环境。 本文以陕北11个县(市)为例,对利用TM图像进行1:10万土地类型遥感调查与制图的工作方法和程序进行了讨论,对区内土地类型区域分异因素和分异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地类型分区及分区治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广西岩溶石漠化变化规律及强弱程度遥感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杨传明 《国土资源遥感》2003,14(2):34-36,63
利用美国Landsat-5TM7、TM5、TM3波段假彩色合成图像,对广西岩溶石漠化分布特征和形成条件进行遥感综合分析.结合石漠化发育严重的平果和大化县,用不同时相的TM图像进行对比,查明岩溶石漠化的萎缩原因.在总结石漠化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对石漠化强弱程度的划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利用TM高光谱图像提取青藏高原喀喇昆仑山区现代冰川边界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阈值法、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谱间关系法对冰川的TM图像进行了分类,证明利用比值图像取阈值是对冰川区图像分类的有效手段。对图像处理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2000、2001和2008年黑河流域ASTER与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综合RS和GIS技术,通过在ENVI平台编写IDL程序,并利用6S模型进行大气校正,反演得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此基础上定性了分析该区域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格局,定量研究了2001~2008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比ASTER和TM传感器进行植被覆盖度反演结果,并结合研究区域土地覆盖调查数据资料,说明ASTER传感器较TM传感器在局部土地利用调查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