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重庆经济增长和交通建设的日益发展,隧道工程建设引起的地面塌陷灾害已经成为中梁山地区最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之一,给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以2017年高分二号卫星高空间分辨率影像数据为主要信息提取源,在建立塌陷灾害遥感解译标志的基础上,对中梁山地区的塌陷灾害进行遥感调查和野外验证,共解译岩溶塌陷点120处。研究表明,中梁山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隧道两侧的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大冶组地层,人为因素(修建隧道)是塌陷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2.
柳江盆地是秦皇岛市的重要水源地,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在隐伏岩溶发育区将引起地表塌陷。笔者通过对多波段、多时相的卫星图像、计算机数学处理图像及不同比例尺的黑白、彩色航空像片的解译研究,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及钻探、物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该地区隐伏断裂构造、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的分布及其含水性、地表岩溶及隐伏岩溶区的分布作了研究分析,并分析了引起地表塌陷的各种地质因素,进而预测了几个开采地下水后将可能引起地表塌陷的危险区,为制定预防塌陷灾害的措施提供了必要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3.
来宾市岩溶塌陷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塌陷是广西重要的地质灾害现象,对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危害极大。本文借助于GIS技术分析研究岩溶塌陷的时空分布特征。首先,分析了来宾市塌陷区的形成条件因素,塌陷形态特征;其次,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分别做断层、塌陷坑缓冲区,分析断层、地裂缝与岩溶塌陷坑的分布规律特征,并就这些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受断层影响分布的塌陷坑发生条件、塌陷坑和地裂缝的关系;最后,分析塌陷坑、地裂缝变量随降雨量控制的时间延续性特征,实现对研究区岩溶塌陷的时空分布特征的可视化表达。实验证明,该方法是GIS技术在岩溶塌陷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中的有益尝试,为后续塌陷灾情评估提供了辅助性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岩溶地貌发育强烈的广西省来宾市吉利村为研究实例,首次借助于GIS缓冲区分析方法,通过对其塌陷程度的调查,结合研究区的地质状况,分析塌陷点分布位置与地质要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塌陷点的分布位置主要与岩溶发育程度、地下河和断裂构造有关,与其他地质要素关系不大。这项研究为下一步岩溶塌陷成因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为当地经济发展布局和岩溶塌陷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岩溶地貌发育强烈的广西省来宾市吉利村为研究实例,首次借助于GIS缓冲区分析方法,通过对其塌陷程度的调查,结合研究区的地质状况,分析塌陷点分布位置与地质要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塌陷点的分布位置主要与岩溶发育程度、地下河和断裂构造有关,与其他地质要素关系不大。这项研究为下一步岩溶塌陷成因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为当地经济发展布局和岩溶塌陷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在岩溶漏斗解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溶漏斗是碳酸盐地区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查清其数量和分布特征对工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传统的岩溶漏斗调查主要通过地面实地考察,工作量大、周期长,本文基于高精度地形图(1∶2 500)和遥感影像,实现了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真实地再现了地表现实景观,对漏斗调查具有较高解译效率和精度,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相对准确可靠的地质灾害信息,可有效指导工程设计与施工,对岩溶地区岩溶漏斗调查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恩口煤矿区茅口灰岩岩溶发育程度的遥感信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宏观综合、高度概括的遥感影像信息,结合恩口煤矿区有关水文地质资料,分析了该地影响地表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与岩溶地貌的影像特征,进而提出了岩溶发育程度的综合解译标志,并指出这种定性解译可作为岩溶发育程度定量调查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平面遥感通过阴影体现立体感,其立体效果一般较差;卫星三维遥感通过DEM体现立体感,有较好的立体效果,但由于卫星平台太高,难以体现较小的地形起伏,而且陡坎处影像容易出现拉伸变形;无人机三维遥感立体效果最好,由于获取影像的平台较低,细微的地形起伏均可以较好地反映.本文针对传统方法在构造解译上的不足,利用无人机获取岩溶隧址区遥感数据建立三维遥感影像模型,进行岩溶构造解译,并与传统构造解译方法做了对比.结果 表明,无人机三维遥感解译可以大大提高隧址区岩溶构造解译的精度和可信度,可为岩溶地区的隧道施工提供准确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首次应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巴资源卫星影像数据对煤矿矿区采煤地面塌陷进行遥感调查研究。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随着时间日趋严重,面积不断扩大,兼有渐变和突变的特点,用常规方法定点观测难以适应其发展,确定其边界分布非常困难。文章应用中巴资源卫星HR高分辨率影像数据,以六道湾—铁厂沟煤矿矿区为例,通过已知塌陷区的基本特点,建立塌陷区的遥感影像地物解译标志体系,通过人机交互遥感影像解译,圈定地面塌陷的边界并获得塌陷区的有关数据,为该地区环境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聂跃平 《遥感学报》2009,13(S1):353-363
应用遥感技术结合地面调查在贵州南部岩溶地貌发育区, 找到了适合建造目前世界最大的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的岩溶洼地。并在此基础上, 对大窝凼洼地的地质地貌进行了遥感解译、开挖量计算和土地森林损失评估, 为该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郭达志  盛业华 《测绘学报》1994,23(2):113-119
岩溶陷落柱是煤矿生产中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本文研究了陷落柱的遥感图像特征,从中提取了矿山环形和线性构造及热异常区,并结合实际地质,采矿资料,应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多因素复合分析,预测陷落柱的可能分布区,进而实施探验证,结果表明,这种综合探测技术方案效果好,费用省。  相似文献   

12.
模式识别技术在贵州岩溶山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TM图像和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对我国南方一个地类多、地块小而分布零散的岩溶山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并简介了提高计算机模式识别精度的几个措施。通过工作,建立了相应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证明调查精度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3.
热红外遥感技术在演马矿水害防治决策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矿坑突水资料分析入手,了解到矿坑直接充水水源为L8灰岩岩溶水,间接充水水源为奥陶系岩溶地下水(简称奥灰水).因此,探明L8灰岩岩溶水补给通道及地下水渗入L8灰岩的进水口是防治水害的关键。鉴于岩溶水活动往往会导致地表覆盖层热辐射特征发生变异,为此,选择热红外遥感方法探测与地下水活动有关的冷、热异常,对发现矿区地下水活动特征有一定意义。通过对演马矿井热红外遥感图像的解译,发现了两个L8灰岩进水口,即泄入第四系底砾岩层中的奥陶系灰岩岩溶水运移到第四系覆盖的L8灰岩层露头处时渗入L8灰岩的部位,该两个进水口已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4.
沿海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中遥感影像自动配准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遥感影像解译角度出发,浅析遥感影像解译在沿海矿山生态修复调查中的作用,概略梳理沿海矿山生态修复遥感解译的基本方法,针对基于光学遥感图像配准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对象区域形状特征的配准方法。本文采用分割方法提取基准图像和待配准图像中具有结构性的小区域,按照小区域的属性与几何形状特征进行匹配,利用空间关系做控制约束,查询正确的同名小区域对,提取小区域的中心点作为匹配控制点对,解算仿射变换模型参数,有效解决影像间的自动配准问题。采用该方法对实际光学影像进行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与实用价值,为沿海矿山生态修复调查工作中确定矿山空间位置与设计方案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Land use/land cover investigat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Varaha river basia (VRB)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of 1986 and 1992 and the changes in land use/land cover during the period are estimated Visual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followed to delineate various land use/laad cover categories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land use/land cover pattern of the area is controlled by local topography, climate and resourees, The tesults reveal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area of built-up land irrigated land, plantation degraded forest and upland over a period of six years.  相似文献   

16.
A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was undertaken of the area around Broken Hill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New South Wales, where Australian plague locust (Chortoicetes terminifera) nymphal band control took place during September ‐ November (spring) of 1987. Processed Landsat‐5 multispectralscanner data for March 1987 (autumn) were used to locate the likely spring/summer locust infestation areas using habitat type, condition and soil type as the delineating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vegetation index (indicating the degree of vegetation greeness in an area) is useful for predicting where locusts are most likely to aggregate, a classification of vegetation types is needed for determining likely breeding sites, and that there is an addi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s/geology and the location of locust infestations.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future operational use of the techniques in the Australian Plague Locust Commission.  相似文献   

17.
在岩溶洞穴的旅游开发中,传统的地形图无法描述洞穴内部的钟乳石等细节,难以满足溶洞开发中的规划、设计及施工要求。本文以某中型溶洞的三维重建项目为例,提出了一种以三维激光扫描数据为主、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数据为辅的多源数据融合的钟乳石三维重建方法。首先,完成了多源数据的融合配准,其次,对配准后的数据进行了模型重建并利用多种不同方法进行空洞区域修复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数据融合方法有效补充了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在空间狭小区域的盲区,提高了三维模型的精细程度,对岩溶洞穴的开发、保护、三维重建与可视化等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Water shortage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Iran rapidly diminish groundwater supplies. Thus, finding the techniques such as GIS that can be used as powerful tools in groundwater management, and predicting groundwater potential is required.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tatistical index (SI), frequency ratio (FR) weights of evidence (WoE) and evidential belief function (EBF) models for groundwater potential mapping at Kuhdasht region, Lorestan province, Iran. For this purpose, 12 groundwater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considered in this investigation. From 171 available wells in the study area, 114 wells (67%) and 57 wells (33%) were used based on random selection in SI, FR, WoE and EBF models as training and validation data-sets, respectively.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AUC) for SI, FR, WoE and EBF models was calculated as 91.8, 91, 93.6 and 93.3%, respectively. These curve values indicated that all four models have reasonably good accuracy in spatially predicting groundwater potential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