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王瑞军  王永军  孙永彬  王诜 《地质论评》2019,65(Z1):233-234
正红山铁矿床位处北山成矿带,在铁矿床及周边分布有较多的铁、铜、镍、金等矿床或矿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前人在该区已开展较多基础地质、多光谱遥感应用、科研和铁矿勘查工作,发现了多处铁及多金属矿床(聂凤军等,2001;左国朝等,1990)。该区地表基岩裸露,围岩蚀变发育,有利于发挥高光谱遥感的技术优势,利用高光谱蚀变异常进行综合剖析,圈定找矿远景区,缩短找矿进程,实现红山地区找矿快速突破。  相似文献   

2.
王瑞军  张春雷  王诜  孙永彬  王永军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67-67z1168
正明舒井地区位于甘肃省北西侧,敦煌市北侧、瓜州县北西侧。前人在该区及周边区域开展了区调、矿调及相关多金属矿的勘查工作(王瑞军等,2014,2017),在遥感地质方面,仅开展了多光谱遥感的应用工作,而针对高光谱遥感的研究工作还未开展。明舒井地区基岩出露好、地形起伏小、切割弱,地表蚀变发育,矿床、矿点分布较多,具备开展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地质和自然地理条件,有利于发挥高光谱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3.
《四川地质学报》2015,(4):522-526
根据白银矿田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等方面的特征,对矿田及周边地区进行了遥感地质解译,通过对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因素的综合分析,圈定了遥感找矿靶区,初步建立了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遥感找矿模型,对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了遥感示范研究。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22-526
根据白银矿田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等方面的特征,对矿田及周边地区进行了遥感地质解译,通过对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因素的综合分析,圈定了遥感找矿靶区,初步建立了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遥感找矿模型,对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了遥感示范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光谱遥感技术找矿应用是当前遥感地质领域研究的前缘和热点,国内外都在积极进行探索。本文依托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高光谱遥感地质找矿项目,利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拥有的国内唯一一台CASI/SASI/TASI航空高光谱成像系统,在甘肃北山柳园-方山口地区,共采集了3500km2的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遥感数据。经数据预处理,光谱重建和蚀变矿物填图,开展了航空高光谱遥感固体矿产的探测研究。从航空高光谱遥感的新角度,研究了柳园-方山口地区的区域成矿背景,构建了研究区成矿构造格架(非构造格架),提出黑石山-花牛山深大断裂带为柳园-方山口地区的区域控矿断裂,其呈EW向区段为该区最佳找矿地段的新认识。探讨了固体矿产高光谱遥感矿床定位模型的建模思路、方法,构建了研究区金属矿产的矿床定位系列模型。强调模式找矿是高光谱遥感找矿的有效途径,在研究区开展了模式找矿的示范应用,发现了7处找矿靶区,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实践表明,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是可快速、大面积地提取蚀变矿物,特别是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由于可以获得高空间分辨率(可达亚米级)的高光谱遥感数据,从而可以识别规模小的近矿围岩蚀变,找矿实际上就是找近矿围岩蚀变,从这层意义上讲,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具有直接找矿的效果。航空高光谱遥感的快速、大面积地提取蚀变矿物的技术优势是迄今为止其他地质勘查方法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地质找矿中应充分发挥高光谱遥感技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CASI/S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对新疆红柳泉地区进行了航空高光谱遥感构造解译,修正了部分线性构造及环形构造。基于航空高光谱遥感提取的蚀变信息,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验证,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内祥云金矿、盘龙沟金矿与构造、蚀变之间的关系,结合已有的矿产地质特征、航空高光谱遥感地质特征,在该区圈定5处找矿预测区,预测矿种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研究成果为相同地区的成矿预测与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遥感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疆东戈壁地区还未开展高光谱遥感方面的相关研究问题,提出利用地面和航空高光谱遥感蚀变异常特征,进行蚀变异常带分析及找矿应用的工作思路,系统剖析蚀变矿物异常特征,圈定蚀变带,野外查证新发现多金属矿化线索,取得较好的找矿应用效果。东戈壁地区周边分布有较多的铁及多金属矿床、矿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且属准平原状的丘陵地貌,植被覆盖少,基岩裸露好,围岩蚀变发育,具备开展地面和航空高光谱测量的地质和自然地理条件,可获取高质量的高光谱遥感数据并为找矿勘查服务。文章选择新疆东天山成矿带的东戈壁地区,利用FieldSpec Pro FR地面波谱数据和HyMap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解析地面各地质体所反映的蚀变矿物异常特征,系统剖析褐铁矿+赤铁矿、绢云母、绿泥石、角闪石等蚀变矿物的异常分布规律和反映的地质意义,综合区域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圈定高光谱遥感蚀变带,开展蚀变带的野外查证,新发现赋存于石英岩化(含)铁碧玉岩、变细碧岩、石英脉体中的铁、钼等多金属矿化,结合地质、蚀变矿物特征,初步预测东戈壁地区具有形成火山-沉积-后期热液改造型铁矿床、石英脉型钼矿床的成矿潜力,后期应开展以钼、铁矿为主的资源评价,重点开展石英岩化(含)铁碧玉岩、变细碧岩、石英脉体与褐铁矿+赤铁矿、绢云母、绿泥石、角闪石等蚀变矿物叠加地段的地质找矿。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异常信息和精确定位矿化异常信息部位,可发现较好的多金属矿化线索,为东戈壁地区下一阶段地质找矿和资源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ETM,ASTER卫星遥感数据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我国周边地区开展的1︰100万遥感地质矿产解译,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该区进行大地构造格架遥感解析,提取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和与成(控)矿作用相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蚀变信息,并根据控矿地层、控矿岩体、蚀变异常与线环构造等信息建立典型矿床遥感找矿模型;以找矿模型为指导,结合矿床类型、成矿地质背景、主要控矿和成矿要素、遥感地质解译信息、遥感异常信息等多源信息对研究区进行成矿预测及战略选区。  相似文献   

9.
航空高光谱遥感固体矿产预测方法与示范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光谱遥感是当前遥感地质领域应用的前沿和热点,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进行探索。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为遥感的直接找矿带来了新的希望,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由于可以获得高空间分辨率(可达亚米级)的高光谱遥感数据,能够识别规模小的近矿围岩蚀变,从而具有直接找矿的效果。直接找矿的核心是对矿产的预测,预测效果是矿产勘查取得突破的关键环节。本文利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CASI/SASI/TASI(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航空高光谱成像系统,在甘肃北山柳园—方山口和新疆雪米斯坦地区获取的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对固体矿产预测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航空高光谱遥感的成矿环境分析法、矿床定位模型识别法和含矿构造追踪法等预测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了应用示范,共发现7处金属矿化地段,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该项成果不仅为研究区的进一步找矿提供了新的有利地区,而且建立的预测方法,将会助力于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其它地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Landsat-8多光谱数据,在西藏自治区狮泉河地区开展了尕尔穷式铜(金)矿遥感找矿潜力分析。根据尕尔穷铜(金)矿床的成矿规律分析研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在研究区内进行遥感矿产地质特征解译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并综合遥感地质解译结果和蚀变信息提取结果,以该区成矿要素为指导,圈定了11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1.
NNE向走滑断裂系统控制着湘南桂北地区铀矿分布及铀矿水地球化学环境,本通过总结湘南桂北地区铀矿地质,铀矿水地球化学特征,提高该区地质-水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及其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12.
海登金矿位于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佛雷斯特尼亚绿岩带,属于澳洲三级金成矿远景区。综合矿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圈出异常靶区。通过槽探验证,确定了化探靶区具有直接找矿意义,为本地区寻找石英脉型金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阿尔金成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尔金成矿带介于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之间,呈北东向带状展布,长约600km。该带以北东向带状分布的太古宇-古生代变质地层为特征,同时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中分布有弱至未变质的沉积岩。该区经历了多期造山运动和岩浆热事件,遭受了多期的抬升、走滑和变形作用。研究表明具有漫长地质演化历史的阿尔金成矿带发育类型较为齐全的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矿床,其中金、铜、铅、锌等矿种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区内金属矿床可划分为9个矿床类型,典型矿床如采石沟、大平沟、祥云金矿,拉配泉、索拉克、喀拉大湾铜矿床等。在对地、物、化、遥、区域成矿特征、控矿因素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基础上,采用GIS技术进行了矿产预测,将阿尔金成矿带划分为5个成矿亚带、10个找矿远景区和25个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4.
深部重力、磁力测量数据子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季生 《地球学报》2001,22(6):501-506
为了保证入库数据质量的可靠和所包含信息的完整,首先将入库的数据按照重磁数据入库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查,对于符合重磁数据入库技术规定的数据才能入库。同时,为了对入库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了数据表。在深部重力测量和磁力测量数据子库中建立4个模块:浏览模块,维护模块,报表模块和数据处理与反演模块。文中对每个模块的功能加以介绍。建立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用户能够使用它,并为自己的工作服务。为了便于用户使用,在深部重力测量和磁力测量数据子库中充分利用了ACCESS提供的窗体技术,并在窗体中显示大量的提示信息。由于采用了对用户友好的图形界面,用户可以很快地掌握并使用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高建阳 《福建地质》2010,29(3):224-231
以遥感地质方法为主导,结合运用地质矿产、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多元地学数据,对泗洋铅锌矿点成矿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建立遥感信息找矿标志,并通过顶宅银矿点的验证,最后以该标志圈定了3处找矿有利地段,为泗洋—凤迹晚侏罗世火山喷发盆地的找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实现找矿突破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毓川 《矿床地质》2011,30(5):767-772
作者从事地质找矿工作实践和人类找矿历程的演化,提出522找矿模式.其中的5包括:地质工作程度和已有地质资料、地质找矿理论、探测技术方法、多元信息综合分析与预测、资金与工作量投入;第一个2是指政府政策与管理和工作区社会环境;第二个2是指科学组织管理和工作人员及团队素质及创造性的工作.共有九大找矿突破因素,九大因素分三类,...  相似文献   

17.
相山铀矿田深部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相山铀矿田控矿因素的综合研究,笔着认为断裂构造是其关键的控矿因素,提出断裂构造与组间界面(变异部位)及基底界面复合、热液酸碱蚀变叠合、晚期花岗斑岩脉发育是深部的找矿标志。其中,碱性蚀变、晚期脉岩为该区构造带深部盲矿预测定位的重要标志。在空间上,该区存在上部第1成矿空间(组间界面控矿)和下部第2成矿空间(基底界面及晚期花岗斑岩控矿)。指出深部具有很大的成矿潜力,外围存在很大的找矿空间,并由此预测了新的铀成矿远景区和重点工作区。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了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铝土矿的11个找矿标志:层位标志、底板岩性标志、含矿层标志、古侵蚀间断面标志、褶皱构造标志、地貌标志、植被标志、铝土矿标志、伴生矿产标志、脱硅、排铁标志、民采标志,进而初步建立了该区铝土矿的四个典型找矿模式:"瓦厂坪模式"、"新木—晏溪模式"、"新民模式"、"三清庙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松潘-甘孜和西秦岭造山带地球物理特征以及基底构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松潘-甘孜地块与西秦岭造山带的基底性质相似,均具有扬子块体的构造属性。褶皱基底的分布范围为:西南部以二道沟-玉树-理塘为界;东至青川-都江堰,即龙门山断裂带;北部边界由西到东,沿昆仑南缘至花石峡,然后转向北东,沿兴海-夏河-西和展布。在深地震测深和高温、高压岩石密度研究结果的约束下对重力资料进行反演,得到该地区的基底起伏。反演结果表明:松潘-甘孜-西秦岭地区的基底深度为1.3~8.6km(以海平面起算)。阿坝-甘孜-道孚以及夏河-泽库-兰州一带为基底隆起区;若尔盖-唐克-红原、花石峡达日和-达日东南一带为基底凹陷区,其中红原附近基底深度达8.6km,为全区基底深度最大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浅论勘查砂岩型铀矿的物化探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勘查砂岩型铀矿的主要物化探方法的应用概况 ;根据赋存砂岩型铀矿的地质背景 ,提出了若干适于勘查砂岩型铀矿的物化探方法 ,论述了这些物化探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所适用的铀矿勘查阶段 ,同时列举了部分找矿实例。地质科研生产实践表明 ,因地制宜地选用和合理配置高效的物化探方法是成功寻找砂岩型铀矿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