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名教授加德纳在他所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力的理论,加德纳认为,传统的智力观过于狭窄,把智力主要限于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方面,而忽略了对人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其他方面,他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显著特点就在于信息、知识等各种类型的智力资源取代工业经济的资本上升成为新的、决定性的终极资源和核心生产要素。在研究智力资源涵义的基础上,选取了投入、产出、环境支持、智力资源4个系统30个不同指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来定量研究中国智力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从而进一步分析出影响中国智力资源的空间分布的4个主要因素:经济发展程度、行政区标准问题、历史因素和区域文化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3.
海底扩张     
海底扩张海底扩张(seafloorspreading)是关于岩石圈发展的一种假说。1961年由美国赫斯(H.H.Hess)和狄兹(R.S.Dietz)提出。为板块构造的重要理论支柱,也是大陆漂移的新形式。正因为由于地幔对流,变化了的地幔顶部的玄武岩熔...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竞争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几十年的高强度开发利用,东北地区传统意义上的自然资源优势日趋丧失,区域竞争力下降。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东北地区应把智力资源开发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对策之一。该区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是总量大,质量高,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聚集,科技进步基础处于全国前列。智力资源开发现存的突出问题是科技经费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企业未能成为研究与开发(R&D)的主体,科技体制改革落后,科技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东北地区智力资源开发存在巨大潜力,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采用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表明,智力资源开发潜力分5个等级。基于智力资源的开发潜力,东北地区可在如下4个方面提升区域竞争力,即加快改造传统工业优势部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竞争力;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中国科研和高等教育基地之一;积极发展城市服务业,增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东北地区智力资源开发应采取综合性对策,迫切需要在体制、投资、人才政策和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5.
我在教学中,把过击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读为主,读讲结合。通过指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音乐家洗星海说:“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脑两半球是分工协作的,二半球同时或交替使用,更有利于人类智力的发展。根据这一原理,我在地理教学中常常以音乐为背景来配台常规教学,帮助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常常达封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目前已在众多领域取得广泛应用.该文对虚拟现实技术作概括性介绍,并讨论和评述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理学中三个方面的应用:一是在地学理论研究及环境动态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二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三是在旅游中的应用。同时展望其前景.  相似文献   

8.
郑明进 《福建地理》2001,16(3):59-60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在地理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也是地理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智能因素的载体。作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全面回顾了国内外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的理论进展,从农业可持续发展(SAD),农村可持续发展(SRD)到两者的结合--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SARD)。内容包括SAD、SARD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评价方法及其区域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迎接中国地理学进入发展的新阶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古代、短暂而平淡的近代和复兴昌盛的现代3个阶段,为了迎接中国地理学进入21世纪发展的新阶段,作者认为必须强调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改革地理教育;(2)提高资源与环境的研究水平;(3)认真为农业服务;(4)重视区域研究;(5)加强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每个青少年都有创造的潜力,如何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积极发展智力和创造力,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巧设实验题目,由学生独立思索、设计、完成实验,可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以湖南省解放以来几次严重干旱出现的年份作为指标,建立GM(1,1)模型,预测模型为:X^(1)t=18.0155e^0.3811t-14.0155及X^(1)t=32.8846e^0.3395t-25.8846,后验差检验该模精度为第一级“GOOD”,预测下次干旱年份将在1996-1997年出现。  相似文献   

13.
湖南农业抗旱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建立了湖南农业抗旱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密切值法对湖南14个地州市的抗旱能力进行了综合排序。其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州市的农业抗旱能力差异较大,其中:衡阳(0.03)、常德(0.32)密切值小,抗旱能力强,株洲(3.14)、张家界(3.34)密切值大,抗旱能力弱。并根据湖南的实际为其抗旱减灾、提高抗旱能力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瑞典已成功地将柳树矮林用于城市废水、垃圾沥出液、工业废水(如贮木厂喷浇原木后的废水)、下水道污泥和锯沫等处理.主要是通过植物吸收来减少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和过多的养分,促进土壤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这个过程被称为植物整治(phytoremediation)。  相似文献   

15.
本区段S3盐层晶间卤水在铅直方向上的均一性,是用瓦里亚什科(М.Г.ВаЯШКО)的“重力垂直分异”观点解释本湖晶间卤水分异问题时,遇到的不可克服的困难之一.本文用统计分析和系统理论的方法,研究了本地段S3盐层晶间卤水分异特征及成因,结论表明:“阶段性淡化”说在本区段也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人文地理学重要分支之一的文化地理学,在我国出现晚但发展快。纵观十余年来的发展情况,可大致概括为:(1)文化地理学理论从引进到消化进而有了较大的发展,(2)区域文化地理的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3)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从断代走向区域,(4)专题性文化地理的研究从单一走向多元,(5)综合性文化地理的研究从核心扩展到边缘。其总趋势是逐渐走向具体化、区域化、综合化。  相似文献   

17.
杨玉东 《地理教学》1997,(4):38-38,21
“快节奏”就是培养学生快看、快说、快做、快思的习惯,以便提高教学速度,扩大知识容量,加大难度,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在教学中,组织教学和复习提问宜快,讲授课中的背景知识宜快,只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宜快,复习巩固阶段宜快……。施行快节奏的条件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27个紫色土丘陵区土壤样品的机械组成,运用分形模型计算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D=2.817—3.030),探讨了分形维数D与土壤粒度组成、土壤抗蚀性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与土壤有机质含量(O.M)、土壤容重(B.D)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能够很好的表征土壤质地,重点反映〈0.05mm的细颗粒物质,尤其是粘粒,其次是粉粒;与土壤有机质含量(O.M)、土壤容重(B.D)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次分形维数D还能作为评价土壤水土流失和土壤生态恢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金沙江下游河谷地为例,系统地论述了山地土地生态建设的研究步骤和方法。山地土地生态建设工作包括理论研究工作和生产实施工作两个环节。理论研究工作主要是:(1)土地生态系统的划分;(2)土地生态结构、功能及演替的评价;(3)土地生态规划和设计。以此为据,进行土地生态建设的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20.
徐少康 《盐湖研究》1996,4(1):22-28
本文据阶段性淡化说观点,分析了晶间卤水(简称晶卤)演化过程中各类化学组分分异机制,建立了预测方法,进行了预测。分折了影响预测结果的主要因素,预测结果的验证,表明预测是成功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