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古生物学会昆明组及云南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受中国古生物学会及云南省地质学会的委托,于1982年11月23日至27日在比明召开了“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云南部分)地层古生物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摘要63篇,论文全文16篇。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内外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代表79人,列席代表32人,共111人。由于广大代表对三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古生物学会成立大会”和“古生物学地层学研究和发展方向学术讨论会”,三月五日至十日在武汉地质学院举行。来自湖北省和全国其他省市90多个单位从事地层古生物工作的武汉地质学院校友及特邀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地质矿产部、中国古生物学会和兄弟省古生物学会都派代表光临。大会由学部委员、武汉地质学院前院长王鸿祯教授主持。大会共收到论文及摘要110多篇,在会上宣读了60多篇。  相似文献   

3.
全国古遗迹学及层序地层学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 0月 2 8日至 3 1日在河南省焦作市焦作工学院召开。会议由焦作工学院、中国古生物学会、河南省古生物学会、湖北省古生物学会、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大学 (华东 )、西北大学、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调局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心、湖北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主办 ,到会专家约 50人 ,宣读论文 3 6篇。会议期间参观了焦作工学院古遗迹学陈列室并考察了河南济源中生代剖面 ,会后考察了河南嵩山地质。会议上宣读的优秀论文将在《古地理学报》上刊出。这是我国古遗迹学领域的一次难…  相似文献   

4.
由四川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古生物学会四川 -西藏联合组联合召开的 2 0 0 1年地层古生物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1年 11月 2 4— 2 6日在成都举行。会上有来自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地勘局、西南石油学院、四川地调院、西藏地调院、四川地勘局科研所、四川区调队、川西北地质大队、长安大学等单位的代表 5 2位 ,提交交流的论文 2 7篇。会上有 13人作了报告 ,内容涉及当代地层学研究的发展方向、造山带地层学、青藏高原大地调及地层古生物新进展、热河生物群的发现、层序地层、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等方面。2001年…  相似文献   

5.
浅谈鄂北豫南界区的几个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银胜 《河南地质》2001,19(4):264-272
笔者以近30年来的地质成果资料,从鄂北地层层序与成因,古生物类型与生态,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重矿物特征,岩浆岩分布,地球物理异常及类蛇绿岩,蓝片岩和榴辉岩带的存在等,将鄂北地区划分出三个古生物地层构造单元。以枣阳市鹿头镇-广水市郝店镇剪切带,连接新城-广济断裂为界,之北是桐柏古生物地层构造区,之南是扬子北部边缘古生物地层构造区。以襄樊-广济断裂为界,之北是扬子北部边缘一物地层构造区,之南是扬子地台古生物地层构造区。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华北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讨论会”1984年9月16日在山西太原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89个单位135人。山西省科协、省地质学会、省煤炭学会、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的领导到会祝贺。会议收到论文及摘要86篇,  相似文献   

7.
1999年3月27日至30日,四川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会同中国古生物学会四川、西藏联合组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共同举办了’99地层古生物学术讨论会。四川省科协主席刘宝院士和四川省地质学会焦家义副秘书长到会祝贺。会上有来自四川、陕西、西藏及重...  相似文献   

8.
王友勤  刘尔义 《吉林地质》1996,15(3):111-117
概要的总结了东北区中生代地层中古生物群,以及它们在岩石地层单位中的分布,借以说明岩石地层的时代,为地层多重划分对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北区中生代生物群特征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的总结了东北区中生代地层中古生物群,以及它们在岩石地层单位中的分布,借以说明岩石地层的时代,为地层多重划分对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7月18-20日,由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四省古生物学会、山东省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馆、临沂大学及江苏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地层古生物研究与科学传播研讨会"在山东临沂市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  相似文献   

11.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7,31(2):189-189
盛金章先生是中国科学院的资深院士。1921年5月15日出生于江苏靖江。2007年1月7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在南京逝世,享年86岁。盛金章院士1946年毕业于国立重庆大学地质系。从1949年至今,历任前中央地质调查所技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1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担南京市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副主席和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及荣誉理事长,中国古生物学会荣誉理事,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微体古生物学报》主编;国际地层委员会委员,二叠系分会选举委员,二叠系分会主席,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工作组选举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12.
地层古生物研究工作对促进基础地质发展,指导矿产勘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通过对全省地层古生物化石研究,在生物地层、年代地层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开展全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规划研究、山东省重要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研究、胶莱盆地白垩纪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开发方案与规划研究等,为古生物化石保护、开发规划及其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济南、临沭、诸城、莱阳、临朐、莒南等地质公园古生物化石的调查研究,为地质公园的科学定位、科学研究、科学普及以及地学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指导,对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通过开展地层古生物研究,为相关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通过以上工作,为山东省培养了一批地层古生物人才,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专家团队。  相似文献   

13.
陈锦海 《地质论评》1985,31(4):354-359
自从全国第一次地层会议以来,南方二叠系的划分与对比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发现了不少新的古生物和古生物组合,建立了许多新的地层名称,有力的推动了地层古生物工作的开展。但目前由于在少数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地层中发现了Altudoceras,Paraceltites等生物,而引起  相似文献   

14.
肖劲东  辛建荣 《地质论评》1985,31(4):377-379
3月5日至10日,湖北省古生物学会成立大会和古生物学地层学研究及发展方向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地质学院召开。会议由湖北省古生物学会和武汉地质学院共同组织。湖北省古生物学会代表,全国九十多个单位从事地层古生物研究的武汉地质学院校友应邀参  相似文献   

15.
由江苏省古生物学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古生态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古生物学会、安徽省古生物学会、湖北省古生物学会和江苏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协办的”地质历史上的大规模海进和生命演化过程研讨会”于11月12日至15日在河南省焦作市召开,来自9省、市28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博物馆、石油、煤炭与地质生产单位的10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古生物化石是鉴定地层时代,了解地层沉积环境和地壳演变、生物进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开展的我国第一轮地质大调查时,地质部为了顺利地开展这项工作,首先在北京地质部地质所成立了地层古生物室,并按古生物门类聘请苏联专家来华培养学生,地质所古生物人员最多时达七十多人,同时各  相似文献   

17.
交有对本区三叠纪地层作了大量地层古生物研究工作先后创名2群23组共25个地层单位。作者综合研究该区三叠纪岩石、岩相、古生物化石等资料后发现:1.岩石地层属稳定的大陆架沉积,可划分为岩性稳定连续、界线清楚的三套穿时地层体即三个岩石地层单位:下部土隆群,中部曲龙共巴组和上部德日荣组。2.生物群属典型特提斯动物群,化石丰富,属种繁多,尤以菊石,双壳,腕足类及牙形刺最丰富。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4月是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许德佑、技佐陈康、练习员马以思三位地质古生物前辈在贵州普安遇难70周年。笔者基于缅怀他们、学习他们,尤其是他们为事业献身的精神而将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如下。1944年,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地质古生物工作者仍坚持自己的岗位在荒山野岭里工作。在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李春昱的带领之下,职员尹赞勳、许德佑、王超翔、朱夏、陈康、李广源、马以思等人参加中国地质学会在贵阳召开的第20届年会。在4月3日上午举行的地层及古生物论文会中有宣读第102篇许德佑"中国之海相上三叠纪问题"以及第103篇许德佑、陈康"贵州青岩化石群之检讨",并且宣读论  相似文献   

19.
确定地层划分和对比,是做好地质工作的基础,是当前科研结合生产工作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一般认为古生物是解决地层时代主要的手段,只要地层剖面测得详细,古生物采得系统和深入,鉴定得正确,地层的时代就可迎刃而解。我们认为这是解决地层时代的必要手段,但是仅做到这点是不够的。目前在地层古生物工作中争论的问题很多,都各有一定的古生物和地层的依据,有些甚至罗列许多古生物名称,但地层时代仍然未获解决。不但不同门类古生物的研究者之间各有不同的论断,就是对同一门类、同一种群、在同一剖面所采的化石,各研究单位和人员,亦未必能取得一致的意见。这种矛盾是科学发展中难  相似文献   

20.
姚树帆 《地质论评》1959,19(5):227-228
常安之同志曾在古生物学报6卷1期发表了“大兴安岭海神石灰岩地层古生物群和古地理的研究并讨论中国南部上泥盆纪后期的间断”一文,文中对中国南部上泥盆纪地层的划分及对比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按笔者理解,常安之同志在这篇论文中主要阐述了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