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传感器、传感器系统和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传感网应运而生。现实中,各种传感器监测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提供各种服务,也给我们带来挑战:怎样对分布式传感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将其用来发现和实现更高级的信息与资源共享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OGC提出的SWE架构,研究SWE的核心组件传感器观测服务SOS流程,设计基于SWE的SOS服务架构,并利用Python,Tomcat结合Istsos技术对该SOS架构进行了实施部署,测试结果表明该整合服务架构可以有效获得所需传感器数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洪涝灾害频发且危害巨大,为有效防灾、减灾和救灾,需建立洪涝灾害事件信息模型,表示和共享洪涝灾害信息。然而,目前事件信息模型主要是表示静态信息,缺乏对洪涝灾害事件动态过程的表示。本文从观测角度出发,建立顾及洪涝灾害事件阶段和动态过程的洪涝灾害事件信息模型。围绕洪涝灾害事件信息模型,提出了10类需建模的元素,并以MOF(Meta Object Facility)建模框架构建了十元组模型,通过映射方法实现模型编码方案与事件模式语言的映射。最后,以2010年梁子湖洪涝灾害模拟为例,开展了模型分阶段建立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表示洪涝灾害事件的动态信息和实现洪涝灾害事件的动态建模。  相似文献   

3.
对地观测传感网融入语义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明确详尽描述和一致性表达,有助于资源的精确发现和自动组合,实现机器的自动理解。本文回顾了语义传感网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概括了对地观测语义传感网的基本概念、架构和主要作用,指出对地观测语义传感网提高了其资源的利用率,有助于时空信息的表达、查询和推理。同时分析了以传感器和观测数据为中心的典型本体模型,概括了语义技术在传感网资源的表达、注册、查询、推理和服务5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和具体应用。针对空天地传感器对地观测和信息聚焦服务等发展需求,提出了对地观测语义传感网的挑战与发展趋势,有助于建立事件驱动的时空多尺度对地观测信息获取与智能服务。  相似文献   

4.
由于传感器的感知能力受天气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传感器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获得的信息具有不确定性。从信息覆盖的角度考虑,针对传感器网络的不确定性信息覆盖问题,提出了基于云函数的传感器区间值模糊信息模型,利用可接受函数确定传感器模糊信息覆盖阈值,研究了传感器模糊信息覆盖模型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确定部署情况下的模糊信息覆盖情况,仿真实验论证该模型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地学传感器种类与数量日益增加,为了高效管理对地观测传感网中的传感器资源,以及分析对地观测应急事件的特点和传感器应急观测规划的需求,本文提出面向应急观测规划的对地观测传感器资源集成管理方法。其包括对地观测传感器信息资源组织与索引、天基传感器对地观测覆盖计算、面向应急协同观测的元数据查询设计。鉴此,本文以Java平台和传感网信息模型规范SensorML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面向应急观测规划的对地观测传感器集成管理工具GeoSensorQuery。最后,以长江流域中游洪涝监测传感器规划为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灰色GM(1,2)建模方法,提出了水质富营养化单项指标的一种新的预测模型。该模型用于湖水总磷度的预测实例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较好。本文还将GM(1,2)预测模型与 Vollenweider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管线三维建模是构建数字城市的重要内容,目前,管网建模技术主要是基于手工或标准连接件的半手工建模,而三维管网的全自动建模存在建模过程复杂、效率低、模型质量差等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管线路径扫略、形体放样及布尔运算的复杂三维管线模型自动生成算法。根据截面形状参数曲线,运用图形变换,沿路径确定内插截面法线实现管线路径扫略三维模型构建;形体放样则是以放样截面间以各自顶点组成三角形为基元的小平面来构造管线表面,采用逼近方式拟合三维管线的整体形状;布尔运算的联合、交、差几何计算实现管网交叉贯通复杂模型的三维建模。通过实例验证,表明了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实现任意复杂管网高质量三维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图像是视觉所及环境的自然再现,具有表达直观、内容丰富的特性,其已成为GIS空间数据采集与应用中一种重要的可视数据源。随着硬件终端的高速发展,集成的传感器愈加丰富,多源传感器信息融合已成为移动GIS数据釆集的发展趋势。针对移动终端获取方位角偏差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基于移动终端的重力传感器与磁力传感器获取镜头拍摄朝向的算法,并基于EXIF图像格式实现了图像元数据、定位信息、方位信息一体化采集生成可定位图像。针对现有可定位图像以点代面建模方式的不足,本文以镜头视野范围AOV(Angle of View)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以图像元数据、位置信息以及方位信息构建图像可视域的方法,并采用多级网格方式对图像可视域面状特征建立空间索引,实现基于可视域的图像检索。在此基础上,针对福建省野外遥感核查采集的8022幅可定位图像,采用点建模及可视域建模2种方式建立检索图像集。从检索速度、检索结果2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基于可视域图像检索方法不仅能检索出拍摄位置在检索区域内的图像,还可检索出拍摄位置在检索区域外但实际拍摄场景在检索范围内的图像。同时,通过多级空间网格索引可提升6.22-8.64倍检索速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灰色模型的固有缺陷,通过白化方程与灰微分方程之间的参数变换实现了三类灰色模型的无偏性。通过3个实例对比分析了无偏灰色模型和Origin拟合函数在变形监测预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少数据建模”情况下,无偏灰色模型拟合预测精度与Origin拟合函数相当;当建模数据较多时,则不及Origin拟合函数。无偏灰色模型建模原理简单,可用于处理小样本变形监测数据。Origin拟合函数不需要考虑数据量和变形监测时间间隔,可用于处理变形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位置服务的迅速发展,位置地图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图产品,相比一般地图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从而拓展了位置地图的研究领域和适用范围。为此,首先,本文通过情境理论,分析了其与位置地图之间的联系,指出情境建模在位置服务特别是位置地图应用中的重要意义;然后,针对目前的情境模型在移动地图服务中存在不同情境信息之间关联度不强、情境推理难以实现的问题,重点剖析活动信息在情境建模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活动分层的位置地图情境三层模型,研究了活动模型、行为模型和情境信息模型的研究内容及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活动模型与不同行为、行为模型与多种情境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形式化描述语言(本体)建立了位置地图情境模型的逻辑结构;最后,以用户去机场登机为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位置地图情境建模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大量随机部署导致冗余节点的存在,寻找冗余节点并使它定时休眠,可以减少网络冗余数据和信道拥塞、降低节点能耗,从而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现有的CCP算法、圆周覆盖算法在去除冗余节点后网络产生覆盖盲区;基于Voronoi图的算法计算量大且只能用于同构网络;节点时间表制定算法在判定过程中只考虑部分邻居节点,不能完全消除冗余节点.提出基于网格划分的冗余节点判定方法,并且将网格算法与EECRS协议结合,建立基于冗余节点消除的路由协议.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网格算法冗余节点判定的准确性优于圆周覆盖算法和CCP算法的;网络生命周期比圆周覆盖算法的延长22.2%,比CCP算法的延长30.5%,该路由协议能够有效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2.
Three-dimensional ocean sensor networks: A surve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ast decade has s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 ocean sensor networks because of their wide applications in marine research,oceanography,ocean monitoring,offshore exploration,and defense or homeland security.Ocean sensor networks are generally formed with various ocean sensors,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surface stations,and research vessels.To make ocean sensor network applications viable,efficient communication among all devices and components is crucial.Due to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water acoustic channels and the complex deployment environment in three dimensional(3D) ocean spaces,new efficient and reliable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protocols are needed in design of ocean sensor networks.In this paper,we aim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most recent advances in network design principles for 3D ocean sensor networks,with focuses on deployment,localization,topology design,and position-based routing in 3D ocean spaces.  相似文献   

13.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中,针对一个具体的模拟任务来探讨传感器节点测量数据(二进制数据)错误出错识别和纠正问题,并给出一种可行性算法(阀值推论)来检测和纠正此类错误.理论分析和仿真显示,在少量传感器节点(<15%)出错情况下,系统能够检测和纠正其中的80%~90%错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静态传感器网络实现方法,它利用可移动的中继节点来收集静态传感器网络的数据,有效的节约各传感器节点的能源,延长整个传感器网络的有效工作时间。也可以对该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应用到某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中去。然后介绍了应用该原理实现的一个通讯协议。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由水声传感器网络信道带宽小、传输延迟长等特性引起节点使用信道时出现的时—空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念状态空间的水声传感器网络MAC协议(BSPMDP-MAC)。该协议将传感器的接收节点时间轴平均划分n个时隙,按照每个节点的链路质量和剩余能量的等级划分传感器发送节点的动作状态信息,接收节点依据信道占用的历史观测和动作信息的联合概率分布,得出传感器发送节点竞争信道使用权的决策策略序列;根据决策策略序列,发送节点在所分配时隙内依次向接收节点发送数据包,根据当前的信念状态和动作,接收节点对信道的占用进行预测,感知下一个周期的信念状态和接入动作。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可以降低数据包冲突率,提高网络吞吐量与数据包传输成功率,从而降低网络的能量开销。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Biogenicsulfideproducedbybacterialsulfatereductionisoneofthemostimportantindicatorsinanoxicmarineenvironments,particularlyinconfiningbays,pollutedestuariesandaquaculturear eas.Theincreaseofitsconcentrationusuallyindicatesworsened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s are typical geo-hazards which occur in hilly or mountainous regions. Debris flows may result from landslides. Geotechnical instrument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nitoring and warning of landslides and resulted debris flows. Traditional technologies for monitoring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s have certain limitations. The new optical fiber sensor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an overcome those limita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new optical fiber sensor systems: one is the Fiber Bragg Grating (FBG)-based in-place inclinometer for monitoring landslides and the other is the FBG-based column-net system for monitoring debris flow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alibration results of FBG-based in-place inclinometers in laboratory. It is found that the calibr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oretical results. Both the FBG-based in-place inclinometers and the FBG-based column-net system have been installed at a site in Weijiagou valley, Beichu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of China.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and reported in the paper. The advantages of the FBG monitoring systems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