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应用遥感技术发现新疆北部恰奔布拉克金矿区的过程以及该区遥感影像特征和成矿地质信息识别在找矿中的作用。在没有前人找矿地质资料的地区,从遥感分析开始,再结合遥感与其它资料综合分析研究,选择靶区最后经工程验证,达到了求出一定规模远景预测储量的程度。说明了以遥感解译为基础,综合应用地质学、矿床学等有关知识及物化探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取得快速高效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采用彩色红外航空像片和多种航天遥感资料,运用计算机和光学图像处理技术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的多源遥感信息对比分析、线性构造判读、主要含矿地质单元遥感影像特征及其机理分析等,以及据此建立的一套适于该区遥感找矿的工作方法。应用该方法圈定的遥感影像异常区,经野外验证,发现两处锡矿和一处金矿靶区,取得了良好的遥感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海洋水文气象数据为例,详细阐述了在ArcEngine开发环境下,根据不同专题要素动态加载ArcGIS制图模板,动态抽取计算空间数据库数据,并根据各专题要素相应修改模板信息,进而实现海洋观测数据专题图的自动批量成图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利用数字线划图(DLG)建库数据,以林业部门专题图制作项目为契机,研究了基于DLG建库数据自动生成林业专题图的方法。设计了可自由定制的转换规则,开发了自动转换程序,从而通过DLG建库数据和林业现状数据自动生成了林业专题图。研究成果在34个县(市、区)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现状图制作项目中得到了应用,转换程序还适用于其他专题图的制作,具有非常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根据地震应急专题地图的不同需求分别制定不同的应急专题地图出图逻辑流程。建立地震应急专题图基础数据库,并利用ArcGIS模型构建器对专题图数据库中的数据需求分类进行快速调取数据和处理数据。使用Arcpy自动出图脚本进行地震应急专题地图的自动批量制图,从而加快不同要求下地震应急专题图的制图速度,提高专题图的出图效率。  相似文献   

6.
金矿床遥感影像模式及证据权重法在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南熊耳山地区为我国金矿的重要成矿区,为加速金矿资源评价和找矿勘探工作,利用遥感技术对该区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金矿找矿靶区优选。首先利用多种方法进行TM数字图像处理,以获取理想的遥感图像,然后进行遥感影像信息解译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和典型金矿床解剖研究,确立主要控矿因素(如构造、含矿地层、岩体、蚀变等).根据金矿分布规律和从遥感图像上提取的综合影像特征,建立了不同金矿床类型遥感影像模式。  相似文献   

7.
遥感图像显示黔西南地区有两个地层区——台地相区和槽盆相区。复合内生微细浸染型金矿均产于短轴背斜、穹窿和与之伴生的断裂内,因此遥感解译的正向环形构造和环形影像对找矿有重要意义。另外,区内金矿与遥感解译推测的隐伏断裂也有一定关系。基于上述认识,以ETM+和GeoEye数据为数据源生成融合图像,进行遥感构造解译和分析,圈定了金矿找矿预测区,为进一步开展贵州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三维环境下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成果制图需借助第三方软件,难以自动实现的问题,介绍了基于三维GIS平台iTelluro(网图)的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成果的自动成图方法.以遥感解译专题图制图规范为依据,根据用户选择的比例尺和制图范围,从影像数据库和三维GIS图层中自动获取遥感影像图层、矢量图层、地质地理图层和解译专题图层数据,设置专题地图的渲染样式,并在基于iTelluro的地质灾害三维遥感解译系统上实现了该方法.该方法提高了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成果的制图效率,可及时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提供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9.
基于ArcViewGIS的最佳金矿靶区圈定及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已经成为预测全过程的一项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矿产勘查和预测的前期,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本文以研究区为样本,提取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遥感、物探、化探异常等多个图层,利用ArcView GIS软件对各种成矿信息进行叠加、分析、综合,实现最佳金矿靶区的确定及远景找矿区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专题多边形图幅的自动拼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题多边形图幅的自动拼接是计算机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或土地信息系统)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本文对现有的链式结构编码进行改进,提出相邻图幅拼接、跨图幅多边形顺序数据自动组织的原理和算法。运用本文提出的算法,在VAX3100工作站上实现了晋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拼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上黑龙江成矿带主要由早-中侏罗世河流-湖泊-洪积相含煤碎屑岩组成,目前已发现多个中小型矿床,在该区进行成矿预测意义重大。文章利用MORPAS成矿预测系统,采用证据权重法进行了成矿预测工作,在充分研究区内已知矿床的成矿规律基础上,以1:257Y地质图为背景,物化探异常分析子系统对1:20万区域化探数据进行C—A分形确定异常下限,综合现有的找矿标志,提取有利的成矿要素,进行针对处理,制成上黑龙江成矿带MORPAS金成矿预测分析图,提供成矿靶区,为森林高覆盖区提供找矿有利单元。  相似文献   

12.
指矿标志模型是指能够指示矿产赋存的特征标志。根据研究,本区共建立了8个指矿标志模型。  相似文献   

13.
围绕专题地图的异质同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针对传统地图整饰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版式关联模型的地图整饰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在地图模板模型的基础上,提炼专题图中辅助要素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参考面向对象设计原则,构建一套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二次逻辑关联的地图整饰方法与流程,可以实现专题地图的快速批量制作。实践表明,该方法较传统整饰方法更为重用和高效。  相似文献   

14.
张晓丽  游先祥 《遥感学报》1998,2(4):292-297
本文针对目的森林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从立地分类和评价的方法进行技术上新的探讨。研究中以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系统(ES)作为主要的技术手段,借助相关数学分析,对北京市森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和在此基础上的立地质量评价及多目标动态决策。通过对北京地区景观特征及其气候、地貌、地形、土壤、植被等各种因子的定性分析,以及一、二类调查数据的定性定量分析,结合实际应用,确定分类原则和分类系统。应用GIS建立各级分类的各因子专题数据库和图形库,通过各分类层次的主导因子及辅助因子的专题图叠加完成初分类。在此基础上,应用知识库中的专家知识及ES的推理机制对初分类结果进行综合,根据可信度理论,得出各级符合生产、造林规划和经营实际的立地类型图。对于最低一级的分类结果,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进行各类型立地质量的多因子综合评价,并编制立地质量评价图。在分类和评价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考虑选择目标集,进行面向目标的动态决策。  相似文献   

15.
专题地图集是关于某一区域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专题信息的地图图幅集合.将专题地图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发布,使专题地图信息服务于大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针对网络环境下的专题地图集存在结构组织不统一、地图表达不够美观、专题数据更新滞后等问题,引入网络动态专题地图集的概念,设计使用xml(Extended mar...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的是以研究地区金矿成矿规律、找矿前提为指导, 采用对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 提取与成矿有关的信息。通过建立综合解译标志和三维综合解 译, 分析成矿地质条件;通过控矿因素数理统计、定量计算, 确定成矿最佳因素组合及图像标志, 并圈定成矿远景地段, 指出工业矿床存在的可能空间位置, 经实地综合方法验证, 达到找矿的目的。同时, 对遥感技术勘查金矿的理论、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专题地图指标内容的选择是专题地图设计和制作的前提。本文从分析城市专题统计数据的内容、特点出发,综合考虑专题地图表达的可行性和多样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市专题地图指标内容分析和处理方法。提出并使用了"指标——空间——时间"模型来描述专题地图指标内容,该方法的确立是选定专题地图主题和确立专题内容结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已有的数据分级模型及分级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引导型专题数据分级处理流程。首先运用分级数确定模型给出分级数,再利用"秩和比法+熵值法"对系统中各个分级模型的分级结果进行评价,最后以向用户推荐分级数和分级模型的形式辅助用户选择合适的分级处理模型。结合实例,对引导型专题数据分级处理过程及关键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并通过原型系统显示实例结果。结果表明,此数据分级处理模式能让普通用户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9.
Data capture from paper maps remain a slow and costly part of man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rojects. In this paper a simple method is described which makes use of the facilities of desktop graphics software to capture raster data from scanned thematic maps. The first stage is to use the flood fill tool to identify the regions of the map that represent the data values and set them to a separate colour for each thematic category. This edited image is then imported into a GIS, where a specially written majority filter is used to classify any remaining pixels to produce a raster GIS layer. The technique is tested on samples from three maps, giving accuracy levels of over 90% in all cases when compared with digitising the same maps by hand. The technique could be useful for situations where a rapid and simple means of data capture is needed and could be developed further by drawing on techniques for contextual classification rather than relying on a general purpose flood fill algorit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