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下气体运移变化的物理化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清武 《地震地质》1997,19(1):54-58
在河北省怀来县后郝窑地区,对地下气体运移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野外模拟实验研究。选择3个试验点,对地下气体的扩散作用,物理化学影响因素及水压效应等进行了模拟实验,主要研究H2,CO2气体运移变化机制。实验研究表明,H2,CO2气体运移变化机制不尽相同,水压效应对H2,CO2等地下气体运移影响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2.
腾冲热海地区现代幔源岩浆气体释放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详细讨论了腾冲热海地区逸出气体的化学和氦、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在地表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地壳浅部存在幔源岩浆侵入活动;现代幔源岩浆挥发组分通过活动断裂带源源不断地向外释放,其主要成分是CO_2,还有少量的He,H_2,CH_4,H_2S和CO等.研究区内南北向断裂最深,它可能与得到幔源岩浆挥发组分直接补充的深部热储直接相通.逸出气体的氦、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现今在热海地区壳内活动的幔源岩浆与导致区内最新火山喷发的幔源岩浆之间可能存在着渊源和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3.
地球中含有丰富的气体.地气常随火山,地震和构造运动向地表逸出,有时也会伤人成灾.但是地气不管有毒无毒,都是能源和资源,一些含气泉还能治病;而且地气还是一种有希望的地震前兆.因此地气对人类来说,是功大于过的.  相似文献   

4.
断层气日变化及其和固体潮关系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断怪气的日变化,探讨地下浅部气体和固体潮的关系,在怀来后郝窑地热区进行了试验和观测。研究了地下气体H2,CO2Hg等的日变化以及气温、气压、风速等对其影响,探讨地下浅层气体和固体潮的关系,认为H2,Hg等地下气体的和固体潮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CO_2-H_2O平衡法分析常量水中氧同位素的一些计算问题刘士琳,严正(北京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101601)(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分析常量水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值通常采用CO2-H2O平衡法,是将一定量的CO2气体和水置于真空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中气体动态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位于北京城东光华热水井和城北小汤山温泉水中^4He/^20Ne、^4He/^40Ar、N1/Ar、H2/Ar和CO2/Ar比值监测资料的分析研究,阐述了气体在断层介质上的吸附与脱附的平衡原理,利用声发射振动作用合理地解释了地下水中的各若气体比值在地震前明显的异常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7.
红河断裂北段土壤中断层气含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作者在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区进行的土壤中断层气研究结果.沿红河断裂带断层气组分H2,CO2,Hg和Rn含量很高.沿该断裂洱源测线断层气H2,CO2和Rn含量最低,向南H2,CO2含量逐渐升高,其中以定西岭测线的H2,CO2含量最高.表明在该段断裂活动强烈,而洱源一带断裂活动较弱.  相似文献   

8.
张学敏  张洪斌 《内陆地震》1996,10(3):269-275
1995年3月19日,新疆和硕县那音克乡发生Ms5.0级地震。震前,乌鲁木齐地区地下水中溶解气体Ar、CH4、CO2、H2S等和库尔勒地区的断层气Rn相继出现明显的异常。异常具有短期临震性质,主要表现为短期趋势升高,临震突跳。  相似文献   

9.
缺氧环境与超大矿床的形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许多金属、非金属矿床的形成是与缺氧环境有关的成矿作用及其区域和全球背景耦合的结果 .两者相互作用并长期谐同和持续发展控制了矿床的大、超大规模 .建立了 3种缺氧环境成矿作用模式 ,确定了 3类重要的背景型式 .地史上的重大转折期是大、超大矿床形成的有利时期 .  相似文献   

10.
黄岗梁矽卡岩型铁锡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岗梁矿床矿物中见到两大类型包裹体:流体-熔融包裹体和气液包裹体.温度范围从流体-熔融包裹体的1050℃到流体包裹体的150℃都有分布,渐次远离花岗岩体的矿体中包裹体类型减少,温度、盐度降低,花岗岩体的作用减弱.成矿流体的多次 活动、成矿物质多来源和多次堆积、高度富F的环境、丰富的有机气体及CO_2,N_2等气体的活动,特别是花岗岩晚期残余岩浆-流体的再次参与成矿是形成黄岗梁大型铁锡共 生矽卡岩矿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胡东生 《湖泊科学》1995,7(4):327-333
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区外围沙下盐湖的卤水及沉积进行了综合研究。沙下盐湖卤水化学组成与地表径流和开放性盐湖卤水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高Na^++Cl^-、低Mg^2++Ca^2++SO4^2-、贫K^++CO3^2-+HCO3^-等特征。沙下盐湖析盐层位含有新生矿物并夹带碎屑矿物,其盐类矿物组合为:石盐+羟氯镁铝石+光卤石。25℃等温蒸发相图表明,其卤水演化方向往光卤石析出区迁移,在穿越上覆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是探讨标记乳糖基白蛋白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LAC-HSA-SPIO)作为配体与肝细胞膜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特异性结合可能性;评价LAC-HSA-SPIO增强磁共振受体成像对大鼠微小肝癌灶的显示能力。方法:将Fe3+Fe2+混合液与LAC-HSA在碱性条件下制备出LAO-HSA-SPIO;应用 二乙基亚硝酸胺建立大鼠肝癌模型;电镜及Perls(普鲁士蓝)染色,观察LAC-HSA-SPIO在肝组织的颁;并比较LAC-HSA-SPIO增强前后大鼠肝癌的显示情况。得到结果是(1)Perls染色证实有LAC-HSA-SPIO分布到肝细胞浆内;电镜下也显示肝细胞膜表面及胞浆内有电子致密SPIO粒子分布;(2)注射小剂量LAC-HSA-SPIO可观察到明显明显肝脏强化效果,大鼠肝癌检出率由平扫36.8%(7/19)提高到78%(15/19,P<001)。结论:LAC-HSA-SPIO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肝细胞ASG受体靶向性显影剂,对提高肝脏微小瘤灶检出率有章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深源二氧化碳预报地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官志冠 《地震地质》1995,17(3):214-217
深源二氧化碳预报地震研究上官志冠(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1前言在深源流体中,CO_2是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的化学组分之一。现代活动构造带上较大数量的CO_2释放均来自深部 ̄[1~3]。碳同位素证据揭示,深源CO_2在地表释放时通常仍保  相似文献   

14.
地气测量寻找深部隐伏金矿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9个地区4种不同的金和金多金属矿区地气研究、室内上升气流和纯扩散模拟模型实验以及地气采样片在高分辨显微技术(AFM,TEM,SEM)下观察的结果,讨论了地气测量的找矿机理,认为地壳内上升气流携带深部矿化元素的纳米级微粒垂直向上迁移至地表,形成地气异常.文中对地气法的方法技术做了概述和评论,并列举了应用实例,地气法兼有物、化探的优点,在寻找深部隐伏矿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铁炉坪银矿定位于河南熊耳山变质基底内NE向断层中,属蚀变破碎带型矿床. 矿化自早到晚分为3个阶段,温度集中在373°,223°和165°.早期流体δD=-90‰, δ13Cco2=2.0‰O,δ18O=8.94‰,源于富碳酸盐建造的改造-变质;晚期流体SD=-70‰, δ13Cco=-1.2‰,δ18O=-1.89‰,属大气降水热液:中期流体δD=-109‰,δ13co= 0.1‰,δ18O=1.79‰,是变质热液与大气降水热液的混合流体.中期矿物快速结晶于流 体沸腾与混合的复合作用下,捕获流体多,流体离子浓度、HO/CO和KN/MC等最高, 含矿性最好.中生代华北与华南古板块碰撞时沿马超营断裂向北的陆内俯冲诱发熊耳 山区大规模流体和岩浆作用,形成了铁炉坪银矿等10多处大中型矿床;铁炉坪银矿成 矿流体研究证实了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对青藏高原小冬克玛底冰川和古里雅冰帽上的数个雪坑和浅冰芯的观测,得 出其碱度(OH-)剖面、雪坑和冰芯的液态电导率(EC)变化与OH-之间呈良好线性相关 (r≥0.8)。分析表明,无论在季节、年际或百年际时间尺度上,EC与OH-间的相关性以 及EC与可溶离子总量(TDS)间的相关程度是大致相当的。EC的波动主要取决于粉尘来 源的碱性盐类(尤其Ca2+)的变化。因此,EC参量运用到深冰芯研究中,可反映历史时期 大气粉尘载荷的变化,对反演沙漠演化、大气环流有重要意义。古里雅冰芯记录表明, 大气粉尘的中、长期变化可能取决于气候参量的组合特征:“冷-干”气候阶段粉尘量 上升,EC和OH-值高;“暖-湿”阶段粉尘量下降,EC和OH-值低。20世纪初以来,随 着藏北高原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大气粉尘载荷明显下降。因此,EC可作为显示大气尘 埃载荷变化的宏观标尺,是气候波动的“指示器”。  相似文献   

17.
唐吉阳  唐采 《地震研究》1997,20(4):386-392
对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多年来观测的Ar、N2、CO2等断层气体及水氡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与朔望月密切相关的13.4-15天及27.7-30天周期。它是断层气体的潮汐响应,可称之为“断层气体潮”。这为研究地震异常提供了一项新的对比标准。  相似文献   

18.
在黑龙江下嘎来奥伊河上游铅锌多金属矿区应用VTEM系统开展航空瞬变电磁、航磁测量,对比分析航空瞬变电磁dB/dt、时间常数、视电阻率及航磁ΔT、反演视磁化率特征与已知矿体地质特征的关系,探索航空瞬变电磁、航磁测量在该类型矿床的探测效果.结果表明航空瞬变电磁、航磁异常与已知矿体吻合度高,在已知铅锌矿体位置,航空瞬变电磁dB/dt呈明显单峰异常,时间常数为高值区,视电阻率为低值区;在已知铁矿体位置,航磁异常明显,反演视磁化率为高值区.总结该矿床航空瞬变电磁、航磁异常特征,建立找矿标志,进行找矿预测,有效地指导了下一步外围找矿工作.本次研究为在大兴安岭高覆盖地区寻找同类多金属矿产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勘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四川黄龙沟、康定和云南中甸下给为例分析了地热CO_2-水-碳酸盐岩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碳稳定同位素特征及CO_2来源,发现该类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和碳稳定同位素特征与受生物圈强烈影响的表层CO_2-水-碳酸盐岩系统明显不同,前者具有较高的CO_2分压,并富集重碳稳定同位素.此外,该类系统与出露在火成岩地层中的地热系统也不同,后者水中缺少Ca~(2+),因而地表很少钙华沉积,且相对富集轻碳稳定同位素.进一步分析发现,该类系统CO_2来源于碳酸盐岩地层变质CO_2与幔源CO_2的混合.  相似文献   

20.
齐Ⅰ金矿产于中上石炭统海相基性火山喷发沉积岩中,典型中温热液矿床。成矿热液为Na^+-SO4^2--Cl^--HCO3^-型,主要来源于深部隐伏的花岗岩,部分来源于天水和变质水。矿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部分来源来热液对火山喷发沉积岩特别是玄武岩的萃取。成矿温度270~200℃。石英热释光特征是热液成矿活动分期和评价含矿性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