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钻探用的泥浆泵压力表,在现场很容易损坏。一只普通的压力表,有时使用几天就被破坏,防震压力表的寿命通常也不超过3个月。即使是质量好的防震压力表,其寿命也不过半年左右。为此,已研究出多种压力表防损装置,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不够理想。泥浆泵憋泵,是压力表损坏的主要原因。当泵压突然升高,并超过表的额定限度时,对表的损坏最大。本文介绍的安全装置,其结构如图所示。它由上腔体1、下腔体2、滑阀3、胶圈4等组成。将其装于泵空气室与压力表之间。当泥浆泵工作时,  相似文献   

2.
钻探用的压力表缓冲器有两个作用:一是隔离钻进冲洗液,不让其直接进入压力表的弹簧弯管内,以免堵塞弯管通道.二是减小压力表的压力波动,从而延长压力表的使用寿命.以前,我们曾在压力表下部设置过平板胶膜和胶皮囊作为缓冲器,但都因平板胶膜和胶皮囊寿命短(一般只能用一、两个星期),拆换麻烦而失败.原因是:膜(胶)皮囊变形大,平板胶膜受力不合理,从而使其产生疲劳老化而破裂. 去年,我们将平板胶膜改成波形胶膜(见图),工作时,波形胶膜变形小,受力均匀合理.机场试用了这种缓冲器,施工了两个工程孔,进尺1270米,终孔时,波  相似文献   

3.
在岩心钻探工作中广泛地使用着压力表,柴油机上有机油压力表和柴油压力表,水泵上有冲洗液压力表,荷重指示器用压力表,一些特种工作如水泥止水、预防井喷时都用压力表,所有这些压力表在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于钻探及采矿工程的机械式压力表,常因冲击和脉动压力而损坏。现在发展起来的一种压磁式压力传感器,具有结构坚固、寿命长、极高的过载能力、抗振耐冲击,几乎可以消除过去使用的各种压力表的缺点、为钻探、采矿、铁路等恶劣条件下测压提供了一种更为理想的仪表。 压磁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如图所示。传感器装在钢制壳  相似文献   

5.
樊腊生  王达 《探矿工程》2008,35(7):72-76
简单介绍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的钻探施工技术路线和钻探施工情况,提供了一些原始数据和科钻一井钻探施工完成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6.
《探矿工程》1976,(4):42-42
钻探用的泥浆泵由于缺少良好的缓冲装置,泵表损坏很多,而且严重影响工人同志及时判断孔底岩心堵塞和蹩水情况。后来采用了一种简易的缓冲接头,收效良好,甚至压力表使用一年也不坏,很受现场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部海区科学钻探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部海区科学钻探工程是我国海洋地质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施工环境复杂,钻探施工难度大。根据地质预测和环境条件,针对实际情况,分析海上钻探施工的难点,提出了钻孔结构、钻进工艺、取心方法、冲洗液使用等方面的技术方案思路,以指导和保障钻探施工。  相似文献   

8.
《探矿工程》1975,(1):31-35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开发矿业”的伟大号召下,为了加速地下资源的勘探,提高地质岩心钻探技术操作水平,湖北地质学院和张家口探矿机械厂进行了钻探压力表的研制工作。在北京市地质局一○一、一○二地质队和河南省地质局八队的大力协助下,经过两年来的调查  相似文献   

9.
宋继伟  徐伟 《探矿工程》2009,36(11):21-23,27
节水钻探是基于解决干旱地区和漏失地层钻探严重缺水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最新技术,其通过实现钻井液的孔底局部循环,使钻进过程中的用水量降为原来的5%~20%。节水钻探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孔内不返水,在地表只能通过观察压力表的变化量来判断孔内工况,精度不高。通过研究,最终解决通过地表压力变化值来判断孔内工作情况的量化问题,建立初步理论模型,从而更加准确地判断孔内的工况,使这套钻具更快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1977,(2):43-43
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水泵压力较大,需要通过水泵压力表随时观察孔内水量变化情况,以防止烧钻、糊钻及岩芯堵塞,保证正常钻进,提高钻探生产效率。目前我队使用的BW250/50型泥浆泵没有空气室,压力表直接接在安全伐上方,靠原有的减摆装置,压力表指针摆动很大,无法观察稳定的泵压,并且由于振动太大,压力表损坏也很多,这在泵压增大和孔深后尤为显著,因此不能满足小口径金刚石钻进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空气室原理,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型的泵压缓振器,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1.
四川华锋钻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具有甲级钻探施工和海外钻探工程承包资质,专业从事固体矿产勘查钻探施工服务、钻探设备修造、钻探备件销售及钻探技术咨询的专业公司。  相似文献   

12.
龙口海上煤田钻探施工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于2006年4月承揽了龙口煤电有限公司北皂海域及梁家西部海域海上煤田钻探施工项目。如何在海上设计一种合适的施工平台进行地质矿产勘查钻探施工成为本次施工的关键。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借鉴大型平台的设计理念,从节约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适合地质岩芯钻机应用的简易海上钻探平台,通过实际应用,效果良好。本文中着重介绍了海上钻探项目概况以及钻探施工平台的设计、安装程序和应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13.
供水是钻探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作。钻探供水的方法很多。在钻探施工前应根据勘探矿区特点,水源情况和钻探工作量,选择经济合理的供水方案,以保证钻探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坑道钻探在地质勘查、矿山勘探等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地表钻探工程受地形深切割而制约搬迁时,矿山企业为延长矿山服务寿命,坑道钻探就成为了首选的勘探技术。但由于其设备模块、作业环境、安全施工条件等特点,坑道钻探的施工安全、钻深能力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地质勘查和施工管理要求。同时,我国对坑道钻探的行业规范尚待补充、完善。正确评价安全施工条件、分析其施工特点,并制定相应的工艺方法,能有效保障坑道钻探的安全施工和钻探施工能力。本文以坑道钻探设备、工艺、施工环境、施工经验等为依据,结合多年的坑道钻探经验,整理了全液压坑道钻探施工特点,并将坑道钻探普遍的方法、公约整理成标准并形成规程,在指导坑道钻探安全、高效生产的同时,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为补充和完善行业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孔埋设双层长期观测管(见图)的施工方法,是一九六三年试验成功的。基本上满足了地质要求,缩短了施工时间,降低了钻探成本,为充分发挥一孔多用,并以少的钻探  相似文献   

16.
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海上钻探施工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治  孙宏晶 《探矿工程》2017,44(4):85-92
山东莱州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钻探工程项目从2012年开始,至2015年底结束。施工陆地与海上钻孔138个,总工作量15万余米,合同额2.4亿元。此项目属于施工周期长、工作量大、投资额高、施工机台多、施工管理难度大的超大型钻探工程项目。因其涉及海上钻探,施工环境、交通运输、实施手段都较陆地钻探有很大的不同。结合该项目海上钻探实际的施工管理情况,从设定组织机构入手,重点对工程的安全、进度、质量、成本等管理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细分各岗位职责,严抓重点工序与关键环节,提出了一套适合海上钻探施工的安全、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可为类似海上钻探项目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前,钻探队施工的特点是:流动分散、远嵩基地、工期短、施工条件变化多。建国以来组建的钻探队装备笨重,工器具不标准化,人员技术素质差,队伍臃肿,难于实现钻探队的机动施工。这成了当前钻探工作改革的一个障碍。为此,作者提出四条建议:①实现钻探装备轻便化;②使钻探工器具标准化,改钻探队机修车间自己加工为制造厂供应钻探器材和工具;③提高钻探人员的技术素质;④改善钻探队的生活装备。藉以提高钻探队伍的机动性,促进整个钻探工作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1 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及地质找矿市场的不断对外开放,未来地质找矿钻探施工的投资方式、组织管理形式等将发生较大变化。部门保护、内部承包的机制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引入竞争机制,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钻探承包施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许多外国矿业公司纷纷进入中国进行风险勘探,将有大量的钻探施工要采用被外国矿业公司认为钻探效率高、成本低、地质效果好、施工周期短的先进钻探技术来完成。外国矿业公司在选择钻探方法时将不受部门保护及内部承包施工的限制,他们首选的钻探技术将是中心取样…  相似文献   

19.
随着西部大开发及国家三五八工程的开展,新疆昆仑山脉高海拔无人区成为地质找矿的重点,如何提高昆仑山脉钻孔钻探施工的效率,是当前岩心钻探施工的重点。通过白干湖钨锡矿岩心钻探的施工情况论述了该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科钻一井”钻探施工技术概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达张伟 《中国地质》2005,32(2):184-194
文章介绍了中国第一个硬岩、深孔、连续取心钻探项目——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的钻探实施情况,涉及该井的钻探技术设计、钻孔结构和套管程序、进行取心钻进、扩孔钻进和纠斜钻进时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此外,还介绍了科钻一井的施工过程以及在钻进施工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和采取的解决措施、获得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的来说,科钻一井施工采用了许多特殊和新型的钻探技术,施工获得了高效、优质和低成本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