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蓝颖春 《地球》2013,(12):62-63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监测、监督地下水过量开采,防止地下水污染,  相似文献   

2.
格尔木河流域属干旱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决定了水资源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资源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必需的宝贵资源,也是维持绿洲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制定中、远期流域用水规划,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工业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是格尔木河流域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探索适合于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确保水资源长期可持续开发利用,对格尔木河流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太湖流域水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继昌 《湖泊科学》2005,17(4):289-293
系统回顾了太湖流域自古以来的治水历史和经验教训,详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太湖治理进展和取得成就,分析 了当前流域存在的主要水问题,指出流域仍存在防洪减灾能力偏低、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和水环境 承载能力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成为今后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在此基础 上,提出了要加快构建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流域水资源调控体系、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流域现代化管理和调度体系 等四大体系的对策,实现太湖流域水资源“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的目标,以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 和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是水生态系统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美发达国家水环境管理政策开始强调生态保护,重视流域水生态质量,先后开展了以水生生物为核心的河流水生态监测与评价研究计划。然而我国目前流域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指标主要以传统的理化监测指标为主,缺乏指示水生态变化的水生生物指标,单一的水质改善无法反映水生态环境好转这一长远目标,不能满足“十四五”水生态环境管理由以水污染防治为主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转变的总体要求。本研究系统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与业务化运行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梳理我国水生态监测与评价试点已有的工作基础,分析制约我国当前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的关键问题,从保护目标、管理模式、监测网络、科学研究和公众参与五个方面,提出开展我国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构建和业务化运行的有关建议,为准确评估和预测流域水生态质量状况的变化、开展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提供决策支持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生态监测(2005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调查基础上从微生物学、理化及叶绿素a指标等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进行了生态监测.结果表明,水源区为寡污型水体,水体基本处于贫-中营养状态,水源区指标除TN为Ⅲ类水质外,其它监测指标均符合Ⅰ类水质标准.是理想的水源地.本研究为建立中线水源区长期生态研究数据信息库及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6,(3)
正专家简介:苏杨,环境科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评审专家组成员。研究方向聚焦保护地、环境与健康等综合性较强的领域,主持的课题包括环境与健康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研究、主体功能区划相关资源环境战略研究等,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经营技术"、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课题"中国水资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方案研究"、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课题"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经济、生态是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助力水资源、经济、生态高质量协调发展,以河南省黄河流域为例,收集了3个子系统27个指标的长系列资料,阐明了指标现状值与目标值的关系,探究了 27个指标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组合权重法确定27个指标权重,建立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并应...  相似文献   

8.
生态需水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崔瑛  张强  陈晓宏  江涛 《湖泊科学》2010,22(4):465-480
生态需水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涉及生态学、水文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生态需水的研究进展,较为全面的介绍了生态需水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并在将区域生态需水的定量计算分为河道内和河道外两部分的基础上,总结并介绍了河道内(包括河流、河口、湖泊)和河道外(包括植被、动物、湿地、城市和回补超采地下水)生态需水的各种计算方法.特别是对国内外河流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的基本思想、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做了重点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计算方法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对过去生态需水研究的总结与分析认为,我国研究目标多集中在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以及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和问题严重的干旱、半干旱和季节性干旱的湿润区,且以河流生态系统的需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但由于起步晚,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生态需水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均未有统一的定义;同时,在借鉴国外生态需水各种计算方法来进行我国的生态需水研究时,应考虑是否符合我国国情以及气候水文特征,不能机械照搬.再者,笔者认为:①在考虑各种方法联系机制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合理耦合,取长补短,并进一步加强3S等新技术的应用;②加强对水资源虽相对丰沛,但由于水污染严重而存在水质性缺水的湿润地区,如华南珠江流域的生态需水研究等,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滇池流域水生态功能一二级分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喆  曹晓峰  黄艺  李发荣 《湖泊科学》2015,27(1):175-182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流域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恢复的基础,尤其是与人类活动紧密相连而又矛盾重重的湖泊流域,其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如何科学合理地对湖泊流域进行水生态功能分区,成为流域综合管理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滇池流域为例,立足于滇池流域水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流域一、二级水生态功能区的主导功能;以水文完整性为基础,分别针对一、二级分区划分子流域单元;以生态功能区划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尺度效应、地域分异规律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识别影响滇池流域水生态功能的关键因子,构建滇池流域一、二级水生态功能区的指标体系;对多指标进行空间叠加聚类,并根据滇池流域的水量水质特征对分区边界进行微调,将滇池流域划分为5个一级区和10个二级区;同时采用着生藻、水丝蚓的生物密度对分区结果进行合理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水生态功能分区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郑新强  张俊锋 《地球》2019,(7):90-91
现如今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到了相对较高的阶段,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似乎是存在着对立关系的。城市发展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相应地也就下降,引发人们的不满,造成社会恐慌。水污染、环境污染以及大气污染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之中最典型的几个问题。其中,水资源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水资源遭到污染对我们的生活也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游通江湖泊江湖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自然通江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与长江之间形成复杂的江湖水沙交换关系,其变化影响着区域洪水灾害防治、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安全维护,是长江中游水问题的核心.从长江中游大型通江湖泊江湖关系的概念与内涵、江湖关系演变过程、江湖关系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等方面,系统梳理了长江中游通江湖泊江湖关系研究的进展.针对当前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江湖关系表征指标体系是正确认识江湖关系的前提;定量区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贡献率是江湖关系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深入跟踪研究三峡等重大工程对江湖关系变化的影响是一项长期任务;评估江湖关系调整背景下江湖关系的健康状况,研究以江湖水系重大水利工程群联合调度为核心的江湖关系优化调控原理,维持江湖两利的长江中游健康河湖系统格局和相互作用关系是江湖关系研究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7,(2)
<正>国务院不久前审议通过并印发了《全国"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就《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编制《规划》具有重大意义。赵英民表示,《规划》是"十三五"统筹部署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依据。我国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实施大  相似文献   

13.
监控水体污染保护江河湖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属水资源短缺国家,又因水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以及水体污染呈加剧趋势,作为改善水环境的第一步应是能对水面污染情况经常,适时,准确地进行监测,并及时做出区域性评价。目前环境保护部门拥有的技术手段还难于达到这一要求,解决问题的方向之一是将应用地球物理学科中的有关技术及方法生态环境领域移植,依托于资源勘测和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应用地球物理学科向资源问题的继续一生态环境问题转移,即是需要,也是应用地球物理学科学  相似文献   

14.
段雯娟 《地球》2016,(4):38-41
正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态之基,解决好水资源问题事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水利部部长陈雷近日表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水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7,(6)
当前中国的环境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也是急需整治的重要方面。2017年"两会"代表们聚焦环境质量改善,集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两个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下面对照两会内容讨论分析我国环境保护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段雯娟 《地球》2015,(4):40-43
近日,山东省500余无人岛公开招拍挂,出让使用权,掀起岛屿热。其实,无人岛开发需要有法律、规划和生态保护上的配套建设,中国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存在法律规定不细致、规划不严谨、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等问题,加大海洋资源开发力度也加剧了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担忧。怎样才能使无人岛生态监管落到实处,也成为民众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7,(11)
<正>10月23日,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记者招待会,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向媒体介绍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关情况。在回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介绍了未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并着重介绍了备受关注的中央环保督察和治理雾霾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林雨荘  焦自美 《湖泊科学》2005,17(3):269-274
河川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河川主支干道即为系统中的主要动脉,各种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物种讯息传输,均依赖河川水系为之.但因人类迁入活动及过度利用水资源,干扰了水的自然循环,土壤与微生物的自然演化,生物的迁徙与演替平衡等.且目前河川治理大多以取水、防洪为优先,忽略了景观生态原则在河川中的作用,致使城市与水环境关系日益疏离,物种的栖息地逐渐被破坏.本研究以台湾北部淡水河流域为例,探讨河川流域中之景观生态功能,并将景观生态原则纳入流域治理的综合目标之一,研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刘正文  苏雅玲  杨柳 《湖泊科学》2020,32(5):1244-1253
湖沼学是研究内陆水体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科学,自从Forel F.A.于1892年首次对湖沼学做出定义以来已有近130年历史.湖沼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包括地质湖沼学(包括古湖沼学)、物理湖沼学、化学(生物地球化学)湖沼学和生物湖沼学.湖沼学的关键自然属性是通过跨学科的整合,从水生态系统水平综合分析相关过程与机理,并对生态系统变化进行预测.因此,湖泊学也是支撑水资源与生态系统保护、管理与修复的核心科学.然而,目前我国湖沼学发展面临分支学科发展不平衡、研究碎片化等问题,而人类活动加剧和气候变化对内陆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管理对策是湖沼学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我国湖沼学研究亟需围绕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影响,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水动力与水文地貌特征变化及其环境生态效应; 2)营养盐和有机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生态效应; 3)食物网结构与功能; 4)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与控制对策; 5)与水环境有关的传染病防治; 6)地表水生态评价; 7)生态系统演变机理与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5,(8)
<正>地质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大背景下,必须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资源管理对自然生态的源头保护作用,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尽快形成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的矿产开发新格局。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