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辽西八家子斑岩成矿分带系列的应用及其找矿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富强 《矿产与地质》2004,18(3):252-255
为了在八家子铅一锌一银矿田寻找新的矿种——钼矿,通过对八家子一杨家杖子成矿带上矿床特征的对比研究,认为此成矿带上每隔10km就出现一个矿集区,每个矿集区由数个或数十个矿床构成;在同一个矿集区中,围绕岩体这个成矿中心,金属矿化和成矿元素出现明显分带性。而八家子铅-锌-银矿床具有此类似特征。因此,提出八家子矿田存在一个完整的成矿分带系列,其成矿中心是炉沟的花岗斑岩体,岩体具备了寻找兰家沟式大型斑岩钼矿床的各种地质条件。此后,经对物化探异常的验证,发现八家子铅-锌-银多金属矿田的Mo异常内存在厚大钼矿体。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三合圩锡矿区位于香花岭矿田北侧,为全隐伏锡铅锌多金属矿。通过找矿实践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三合圩矿床主要控矿条件是隐伏侵岩体及断裂扩容构造,总结了矿区找矿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找矿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3.
八家子银多金融矿矿田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厚满 《矿产与地质》2001,15(5):320-323
八家子矿田由NW、NE向两组断裂带与孤形推覆构造交织,控制构成银铅锌、银铁矿床成矿系列,基成矿组份具有组合分带特征。预测东山-冰沟银、铅、锌、炉沟钼和冰沟里银多金属找矿区,经验证,获得找矿成效。  相似文献   

4.
滇东南金石坡锌铜矿床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金宣 《地质与勘探》2009,45(5):524-529
金石坡Zn、Cu矿床位于著名的滇东南都龙环形旋扭构造西南侧,属都龙矽卡岩型锡石多金属矿田部份,矿质来源于老君山燕山早期的花岗岩基。文章通过对金石坡矿区大量探采工程及周边矿区资料的综合研究,深入剖析了构造、岩性,围岩圈闭条件对矿床规模大小、富集程度的制约;探讨了南北矿带中矿床沿平、剖面的总体展布规律与控矿特征;提出了金石坡锌铜矿床三位一体控矿组合,其中尤以层间滑动带通过碳酸盐岩不同岩石界面为最佳;在此基础上,重点指出了南北矿带中同类型矿床寻找的有利部位,同时对整个环形旋扭构造不同区域、不同矿种的构造控矿特征作了有益的探讨、预测。  相似文献   

5.
以湘西花垣铅锌矿田李梅矿区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剖面实测、构造测量,分别从成矿背景、赋矿特点、矿区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组构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李梅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对李梅矿区成矿控矿因素进行了相应探讨,分析了构造作用在矿床地质特征中的诸多响应,认为构造断裂和裂隙构成了矿区的主要导矿、容矿空间,是该铅锌矿区主要的控矿要素,而且很可能是区域成矿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东山钨矿位于我国南岭成矿带之一的香花岭矿田南东端。在总结分析前人关于该矿控矿因素的基础上,以系统论为指导,逐一分析研究了地层、构造、岩浆岩对矿床的控制作用,重点对矿床断裂构造控矿、岩溶构造控矿、断层+岩体接触带凹槽联合控矿等构造控矿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矿区深部的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毛坪铅锌矿构造控矿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彬  韩润生 《云南地质》2003,22(3):295-303
本文着重研究毛坪铅锌矿的构造控矿特征,认为猫猫山倒转背斜是NW—SE向构造应力作用的产物。矿床伴随褶皱的演化而形成。“多字型”构造是矿区主要控矿构造型式,NE向毛坪断裂是矿床的主要导矿构造,倒转背斜NW翼层问压扭性断裂是主要容矿构造。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红旗岭多金属矿区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北缘东坡矿田北东侧,是湘南脉状锡钨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具有明显的平/剖面矿化分带现象。本文通过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细解析,典型控岩控矿构造力学性质鉴定,查明了锡钨矿体、铅锌矿体的控矿构造特征,总结了该矿床的构造控矿规律,提出深部有利赋矿构造部位。结果表明:(1)4号和101、102、103号锡钨矿体受NNE向断裂控制,具倾向相反、下钨上锡和深部交汇的空间分布特点。(2)F4为4号锡钨矿体的主控断裂,倾向SE,主要经历了成矿前压性→成矿期压扭性的转变过程; 101、102、103号锡钨矿体受NNE向张性构造控制,倾向NW。(3)铅锌矿体(脉)空间展布总体受NE-NEE向断裂控制,具多期活动特征,经历了成矿期张扭性→成矿后左行扭性的转变过程,受其控制的3号矿体在平面上自南西侧至北东侧矿化元素呈现锡钨→铅锌过渡的分带规律。(4)矿区西侧NNE向控锡钨断裂向下延伸可与矿区东侧NE-NEE向控铅锌断裂联通。综合研究表明矿区东部控制铅锌矿体的NE-NEE向断裂深部具有较好锡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广西金牙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凤山县金牙金矿是我国滇黔桂金三角地区具代表性的微细浸染型矿床之一。文章通过地质构造调查,综合分析了矿床构造特征,控矿构造,矿区构造样式等,认为金矿体主要分布在背斜的转折端及东西两翼。矿区断裂构造有近SN向主断裂、近SN向次级断裂、以及顺层滑动破碎带等,它们均为区内控矿构造。其中近SN向次级断裂是主要的容矿构造,通过对其运动学特征研究认为它们为早期挤压过程中派生的X节理,次级断裂后期张扭性活动叠加成矿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牙金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这里主要从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构造、赋矿火山岩分布、矿床特征等宏观地质现象,结合岩矿石结构的构造与成份等微观特征的深入研究,首次确定了如金沟铜矿区赋矿次火山岩的存在.初步认为其主导矿床成因类型为次火山岩型,在矿区内形成次火山岩型→火山热液型→构造热液型较完整的矿化分带系列.  相似文献   

11.
下庄铀矿田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下庄铀矿田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期次、流体包裹体温度及成分特征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田不同类型的铀矿床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铀成矿作用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成矿年龄为138 Ma,矿化主要受东西向构造控制,为中高温碱性热液成矿;第2阶段成矿年龄为96.4~81 Ma,矿化主要受北东向构造控制,为中低温酸性热液成矿;第3阶段成矿年龄为61 Ma,表现为后期改造作用成矿。结合区域构造、岩浆演化历史,建立了下庄铀矿田的构造控矿三维成矿模式,认为铀矿床具有多阶段叠加成矿的特点,早期构造在晚期应力作用下派生的张裂部位是找矿的有利部位。希望铀矿床存在东西向基性岩脉充填构造,其深部具有寻找东西向矿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新疆东昆仑白干湖钨锡矿田矿化体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干湖钨锡矿田矿床类型属构造导控的高温热液型,矿化体几何形状取决于导控构造及容矿岩石的性质.该矿床容矿岩石有绢云石英片岩、石英透闪石岩、变质辉长岩、蚀变花岗岩等区内所有岩石类型.矿化是以均匀的微细脉浸染为主,矿化岩石与同类型未矿化岩石特征差别无几,矿化期交代作用十分微弱.矿石类型属于微细脉浸染及富细脉型.矿化体模型是在基本了解矿床地质特征,成控规律以及地表主要矿体形态数据基础上拟建的.理论上,矿化体是以导矿构造为骨架的简化板状矿化体,与易矿化岩层贯通所形成的似层状矿化体构成的复合体.这种复合体即使在高精度矿产勘查过程中也不能保证取得相对准确的数据.因此,准确识别矿化体性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甘肃代家庄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代家庄铅锌矿床位于下拉地—西成铅锌成矿带上,赋存于中泥盆统碎屑岩夹碳酸盐建造中。矿床受地层、岩性、岩相、构造等因素的控制,属沉积改造型矿床。本文通过对代家庄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综合研究,总结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以期为矿床评价和外围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沙坪矿田的综合找矿模式及其在隐伏矿床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恢绪 《湖南地质》1992,11(1):21-26
黄沙坪矿田的综合找矿模式可概括为已知黄沙坪铅锌矿床成矿模式、地质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找矿标志以及最优找矿方法。黄沙坪铅锌矿床成矿母岩与中酸性高侵位岩体有关,倒转背斜轴部及其纵横断裂交汇处控制矿床,走向逆冲断裂带、间层断裂或虚脱带、岩体侵入接触带等控制矿体;矿床范围内有重力、磁力、电性、放射性等异常,出现成矿元素及重矿物指示标志;探查岩体(探岩)、圈定远景区(圈区)找矿床赋存部位(找位)、寻工业矿体(寻体)是最优找矿方法。此综合找矿模式在隐伏矿床预测中的应用经钻探验证取得了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5.
江西冷水坑银-铅-锌矿田地质特征及构造控岩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迅  申世亮 《地球学报》1991,12(3):1-18
冷水坑矿田银-铅-锌矿床属于与斑岩有关的高-中温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在华夏系构造的基础上,新华夏系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湖石-岭西断裂(F,断裂)是重要的导岩导矿构造,矿田内主要成矿母岩银路岭花岗斑岩体产出于F_1与F两断裂之间的构造破碎带中。 本矿田内矿床、矿体主要受断裂控制。矿田内主要成矿元素在成矿期断裂附近的迁移趋势是:成矿元素向断裂中心运移,向断裂两侧成矿元素含量逐渐降低。同时,对比成矿元素含量变化曲线与节理裂隙密度变化曲线,两者基本上是同步起伏的,说明矿化与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也密切相关。 矿田内银路岭矿床不同中段各穿脉中的矿脉产状统计结果表明,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矿脉在整个矿床中占绝对优势;与其相配套的同一走向、倾向南东的一组矿脉,发育也很好;两组矿脉在剖面上构成“X”型。  相似文献   

16.
邓云  张兴恒  王华  付冬梅 《云南地质》2009,28(2):148-151
矿床产于上寒武统变质岩系中,形成与深部热液上升交代碳酸盐岩有关,明显受岩性、层位及构造控制。成因上与隐伏酸性岩体热液上升交代与有关,为矽卡岩型铁矿。  相似文献   

17.
二密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矿产以铜为主,矿床主要产于盆地中石英闪长岩岩体东段,矿体分布在石英闪长岩内外接触带,均以脉状、细脉状、细脉浸染状、浸染状矿体为主,成群成带分布.从岩体和矿脉原生硫化物同位素测定.显示成矿热液与花岗斑岩、石英闪长岩是统一的硫源.其成矿与岩体侵入作用有关.在研究铜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二密铜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东昆仑东段的钴矿床类型主要有喷流沉积型、矽卡岩型等。通过对典型矿床控矿条件的分析,认为钴矿的形成受含矿岩性、深大断裂构造以及提供成矿热液和矿源的岩体等多种因素控制。该地区寻找钴矿具有良好的前景,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