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阳图像中包含明显的太阳活动区域,以及无现象的太阳宁静区。从太阳图像中识别有效的太阳活动区域,是图像处理技术在天文研究中的典型应用。得益于美国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的日球物理学事件知识库提供的实时太阳观测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日球物理学事件知识库的太阳活动识别方法。此方法获取6种太阳活动的信息(发生时间、位置、区域面积),建立对应时间的全日面图像的尺度变换模型。结合位置与区域面积信息,对不同太阳活动进行梯度阈值分割,边界识别方法被用来定位和识别太阳活动的区域。然后,对太阳图像特征参数相关性的研究,得到每种太阳活动的最佳特征参数组合。方法实现了对太阳活动的精确定位和有效识别,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此外,对不同太阳活动区域提取特定组合的特征,可以为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建立精简的图像特征集提供一种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2.
太阳活动周的半球耦合现象早在20世纪中叶就被发现,是太阳长期时空演化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但其观测特征和形成机制仍未彻底理清。由这一现象驱动的太阳发电机理论模型,有助于研究太阳活动周随着时间和空间演化的基本信息,也对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的中短期预报有重要价值。首先回顾了太阳活动周半球耦合现象的发现和观测历史;接着综述了不同时空尺度磁活动半球耦合现象的基本观测统计结果,以及国内外对半球耦合理论的研究成果;最后讨论了这一重要领域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太阳活动预报或太阳预报是太阳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应用课题。其任务是提供对各种太阳活动现象及其直接后果的预测。云南天文台的太阳预报,现在包括质子事件预报和电离层D层突然骚扰预报二个方面。此外,还进行一些有关太阳活动长期预测方面的研究。 太阳除了发出人们熟悉的可见光和红外、紫外辐射以外,还发出无线电辐射,X射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地球上绝大部份能量来源于太阳。太阳活动对地球上的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存在着广泛的影响。太阳与地震的关系最早被人们注意的是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对地球产生的固体潮,认为它可能是地震的一种触发机制。随着太阳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太阳活动产生的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流对地震的发生可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物理作用。太阳活动  相似文献   

5.
分形和混沌理论在太阳物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非线性科学的两修发支-分形和混沌-在太阳物理学中的应用情况作了综述,主要内容包括;太阳活动混沌性的揭示;对太阳活动混沌的可能解释-太阳非线性发电机;一些太阳现象的分形描述;耀斑的自组织临界行为研究。最后给出了作者对这一领域工作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非线性科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分形和混沌-在太阳物理学中的应用情况作了综述,主要内容包括:太阳活动混沌性的揭示;对太阳活动混沌性的可能解释-太阳非线性发电机理论;一些太阳现象的分形描述;耀斑的自组织临界行为研究。最后给出了作者对这一领域工作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太阳物理学中的分形和混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非线性科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分形和混沌在太阳物理学中的应用情况作了综述信要内容包括;太阳活动混沌性的揭示;对太阳活动混沌性的可能解释-太阳非线性发电机理论;一些太阳现象的分形描述;耀斑的自组织临界行为研究,最后给出了作者对这一领域工作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太阳活动区光学射电形态分析会于1981年8月21日至9月2日在昆明云南天文台召开.十三个单位的三十六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紫金山天文台陈彪同志主持,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副院长鲜春同志首先致辞,云南天文台张柏荣同志作了会务报告.会议期间收到有关报告及论文共49篇,代表们就太阳峰年期间太阳活动区形态及太阳物理问题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和热烈的讨论,总结和交流了我国太阳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太阳活动区光球横向磁场观测资料推算纵向电流密度分布,论述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取得的结果,并简要讨论了太阳活动区电流计算在太阳物理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太阳表面小尺度磁场,是指太阳活动区之外的小尺度磁结构。它们目前被区分为网络磁场、网络内磁场和瞬现活动区(或瞬现区)三类。小尺度磁场遍及太阳表面,在太阳活动的任何位相都组成太阳表面磁通量的主要部分,其生消变化可能对上层大气的加热有重要影响。 瞬现区的浮现是小尺度磁通量产生的重要方式。瞬现区组成了太阳活动区在小尺民一端的谱的延伸。网络内磁场的产生和演化的研究,仍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初步研究表明,网络内包含的总磁通量比瞬现区的总和多两个量级。最近被广泛证认和研究的磁场对消现象,可能首次提供了磁力线重联的观测证据,被证明是磁通量从太阳表面消失的主要观测模式。对消磁结构与日冕X-射线亮点相关的间接证据已为Harvey给出。由于浮现、对消、分裂和聚合等各种动力学过程的存在,网络磁场不再被认为仅仅是衰减活动区的残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