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对5口流体观测井使用的3种数字化水位仪的校测对比实验及与气温、气压、供电交流电压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对数字化水位仪的零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水位仪的零漂变化呈非线性的特征,每种水位仪、甚至每台水位仪的零漂变动规律均不完全相同,相比较而言,SWY-1A型水位仪的零漂变动更平稳,变幅较小;2水位仪零漂与气温、气压和供电交流电压的相关系数较低,基本可以排除气温、气压和电源电压对水位仪零漂的影响;3水位仪零漂源于探头,主要受探头老化等因素的影响。探头安装时对探头线测量的精准度、探头线因重力作用的拉长、调整探头埋深时对探头线测量的精准度以及水位校测的人为误差等,往往会导致零漂计算结果上的偏差;4数字化水位观测应定期、规范化地进行水位校测并根据零漂变化对观测数据予以校正,以确保观测数据真实、可靠,能更好地发挥地震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水位观测仪零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水位LN-3型观测仪器存在一定的零漂问题,并通过宁德1号井实验结果表明,仪器室温度、气温、井水温、传感器埋深变化是数字化水位仪器零漂的重要原因,而水位仪器的零漂与湿度、公共数采无关,据此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提高水位观测资料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投入式水位仪存在稳定性差、零漂大等缺点,研制浮子式JS-1数字水位仪,基于观测原理和仪器结构,在苏18井开展动水位观测实验,结果发现:JS-1数字水位仪在动水位观测中可行,产出数据质量优良,并且在对零漂控制、观测数据质量、观测精度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山西孝义地震台晋9-1井的观测概况,对2015年12月数字水位仪校测时发现的测量误差增大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可能存在仪器零漂问题。通过与模拟观测资料对比,明确数字水位仪零漂特征,为今后观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于地下流体水位观测中的投入式水位仪存在稳定性差、零漂大等缺点,研制采用智能型绝对值多圈光电编码器的浮子式数字水位仪,介绍其工作原理和仪器结构,并给出仪器性能的实验测试结果,发现其具有高分辨率、高稳定性和低零漂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龚永俭 《华南地震》2012,(4):102-108
介绍在静水位井中观测的数字化水位仪探头的两种现场检查方法及结果 ,讨论这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点及不足,提出现场检查方法的改进意见和允许特殊井孔内观测的数字化水位仪现场检查频率降低和定期消除数字化水位仪零漂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位调和分析(M2波计算)”程序,对天津张道口地震台张道口-1井模拟、数字化水位内在质量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从高频干扰、周围井孔的地下水开采、仪器零漂、探头位置与观测精度变化的关系、仪器自身原因5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张道口-1井数字化水位内在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数字化水位在日常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苏其辉  吴康森 《地震研究》1995,18(3):272-281
重力固体潮观测资料中的零漂项,从整体上看,在缓慢地变化着,本文以朔望月的一半作为时间长工,分段对零漂进行线性模拟,之后,再进一步消除长周期潮汐波对零漂的影响,提出了零漂的变化,这是一种低频非潮汐信息,它负载于零漂之上,可能含有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9.
消除零漂是应用重力观测资料研究、预报地震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通常采用别尔采夫15数据组合法消除重力观测资料中的零漂。本文应用自适应技术提出了一个新的消除零漂的方法。此方法能够进行实时计算,并且比别尔采夫方法计算简单。本文应用自适应消除零漂的方法,对武汉台记录的1985年8月—10月三个月的重力资料作了消除零漂的处理,得到了非常满意的零漂曲线。同时还对原始重力数据和经过消除零漂处理后的重力数据作了傅里叶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自适应方法在消除零漂过程中没有损失重力资料中的潮汐变化成分。  相似文献   

10.
台站使用现代重力仪观测固体潮时,其观测值中的零漂反映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台站条件和地球物理场等变化的影响)。研究零漂与地震的关系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本文用滤波方法实现重力观测值中零飘的组合,分析零飘及其组合值的几何意义。利用此法有可能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检验或判别是否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十五”水位动态干扰调查和分类总结,得到一类受周期性干扰的水位动态曲线。通过对该类动态的水位序列进行小波分解,得到其水位时间序列的不同分解层次的干扰特征;利用小波重构剔除干扰信息,得到水位动态的重构时间序列;通过对多个台站的水位序列进行小波分析,得到该类干扰的典型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2.
The survival of waterbirds depends heavily on habitat, particularly aquatic plants. For each kind of aquatic plant, there are specific water level regime requirements to meet its germination and growth. Previous studies usually focused on the use of water level management to achiev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aquatic plants. However, the water level regimes in many wetlands have been greatly changed and their ecological objectives usually cannot be achieved by water level management alone. Accordingly, this study combined water level management and artificial planting for waterbird habitat provision in wetlands. The Hongze Lake National Wetland Nature Reserve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area. In this study, we considered the needs of waterbirds for nesting and foraging, and determined the aquatic plant species to be planted. According to the seasonal water level requirements of these plants, we simulated the plantable areas of different aquatic plants under different water level regimes. We then further optimized the water level regime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waterbirds, and determined the optimal water level management scheme. In addition, we formulated planting principles, explored the planting structure under each water level regime, so that the plant structure can better serve the waterbir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rrent water level regime of Hongze Lake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growth rhythm of aquatic plants. Because of the human regulation, the water level of the wetland is high in winter and low in summer, 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requirements of aquatic plant growth. A combination of water level regimes and plant structure management, however, could effectively expand the area for waterbird habita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help wetland managers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bout how to restore the waterbird habitat in other similar regulated wetlands.  相似文献   

13.
水位电信号干扰识别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十五"台站水位数据干扰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得到一类受电信号变换干扰影响明显的台站。通过对该类台站的水位数据进行小波分解,利用小波模极大值原理,得到水位受明显干扰的时刻。通过对多个台站不同时段内电信号变换影响的水位数据分析,得到该类干扰的典型动态,以及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超采区水位长趋势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地下水多年过量开采水位持续下降, 不仅在观测资料中叠加了大量的疑似地震前兆, 严重地压低了来自孕震体的信息, 而且使正常的地震长、 中、 短周期变化背景扭曲, 前兆异常更加难辨。 本研究采用“线性拟合去趋势方法”对水位多年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线性拟合去趋势后水位10年左右的准周期结构清楚, 能有效地排除地下水超采的影响, 突出正常趋势变化背景, 放大潮汐信息量, 便于识别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0月以来昌黎井水位趋势上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0月昌黎井井口装置进行改造,改造之后排水口变小,引起了水位趋势上升变化.进入2003年4月以来,该井水位继续上升,无转折迹象.与往年同期比较,2002年10月以来的上升呈现上升幅度大、上升速率快的特点.由此对"改造出水装置引起水位上升"提出疑问,该井水位目前上升幅度大和上升速率快,到底是否地震异常?针对这一关键问题,做了以下分析工作地下水储量变化对井水位升降的影响;同一观测井多个测项的对比分析;解释了井孔出水管变细引起水位上升幅度大、上升速率快的机理,认为是地震短临异常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6.
水震波是地震波引起的井孔水位的振荡现象.利用同一地质单元内的水震波与地震面波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出水震波与地震波数据上的异同.同时运用地震波与水震波的数据异同,探求两者数据在应用方面的联系,以更好理解两者的对比关系,本课题估算出水位对含水层应力应变的响应"格值",通过对庐江地震台等井的井水位观测资料分析,结合白山数字...  相似文献   

17.
收集归纳了昌黎井1983年至2009年的水位资料,通过分析水位变化动态及年变动态规律特征,利用不同时段的降雨资料与该井水位年变幅及水位升降幅度进行相关分析,得出水位变化趋势与降水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与近几年的地震活动情况相比较,得出水位与降水量不匹配的年份地震活动水平较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固原体应变与水位、气压等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以及对M2波潮汐因子相对误差等参数的计算,结果显示体应变观测与水位变化长期存在高度反向相关,与气压短期存在高度正相关,且体应变随气压变化在时间上存在40分钟左右的滞后效应。并利用回归相关分析消除水位、气压影响,探讨了体应变与水位、气压相关系数以及响应系数在宁夏地区小震前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隆尧地电阻率与地下水位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线性回归法,分析河北省隆尧地电阻率和地下水位的关系,发现该地区地电阻率季节性年变和近年来显著的趋势上升变化与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相关.调查发现,年降雨量减小和农业用水量增大引起该区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导致地电阻率发生趋势上升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