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饮用水消毒方式与消毒副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辉  薛科社 《地下水》2011,(4):177-178,194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DBPs)是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消毒剂和一些水体中原有的天然物质反应生成的新化合物,目前发现的DBPs主要有三卤甲烷、卤代乙酸、卤代乙腈、致诱变化合物和溴酸盐类。本文根据饮用水消毒方式分别对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存在形态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行了研究,最后归纳了DBPs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中氯代烃的格栅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刘菲  钟佐燊 《地学前缘》2001,8(2):309-314
挥发性氯代烃是地下水中检出率较高的有机污染物 ,同时也是饮用水氯气消毒的副产物 ,而它对人体的危害也已经得到了USEPA等机构的认同。文中主要从格栅材料、降解机理、影响还原性脱氯效率的因素、实际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 ,对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烃的处理技术进行了阐述 ,介绍了格栅处理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烃的最新进展和实际意义 ,提出了格栅系统的实际应用潜力和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双金属系统的催化机理和催化剂失活问题 ,给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型饮用水除氟吸附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馈足  陈慧  李洋 《地下水》2008,30(5):85-87
吸附法是目前饮用水除氟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而吸附剂的特性是决定除氟成本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将工农业废弃物、天然矿物及生物制剂作为除氟吸附剂,可简化吸附剂加工环节,减少环境污染,降低除氟成本。基于对国内外新型除氟吸附剂研究现状的介绍,提出新型饮用水除氟吸附剂的后续研究应侧重预处理和使用后的处置方法,以及工业化应用理论基础研究,以寻求经济、高效的治理工艺,早日大规模应用于饮用水水处理中。  相似文献   

4.
在环境检测和饮用水的卫生分折中,硝酸盐的分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检测硝酸盐的方法中最广泛应用的是酚二磺酸法,但严重干扰测定的氯离子,必须用硫酸银沉淀氯的方法来除去,这样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系统的介绍饮用水的各种深度处理技术及其基本原理,对饮用水处理技术的选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航磁调查工作中,研究区断裂构造与成矿关系密切,为了确定断裂构造的分布,尝试使用多种边界增强法。笔者介绍了三种边界增强方法,包括Tilt-Depth法、非绝对值斜导数水平导数法和Theta图法。通过实例探讨各种边界增强法与向上延拓联合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各种边界增强法均可识别断裂构造位置,Tilt-Depth法在判断断裂构造埋深上具有优势;非绝对值斜导数水平导数法更能突出一些细小的异常部分,可以判断断裂构造产状;Theta图法效果要优于其它的边界增强法,识别精度较高。应用研究表明,与向上延拓联合使用更能充分体现边界增强法在航磁资料综合解释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常规饮用水净化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我国饮用水水源的污染现状,指出我国一直沿用至今的常规饮用水处理技术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对人们健康造成的潜在影响。结合优质饮用水的概念,提出饮用水水质指标体系的发展方向。根据世界各国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的研究现状,认为吸附、氧化和膜技术及其结合是当前较有前途的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8.
水体系中高砷去除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砷的赋存状态及理化特性入手 ,探讨了除去水中高砷的各种方法及特点。结果表明 ,硫化铁、海泡石法去除砷效率最高 ,曝气法、铁盐法以及粉煤灰法处理成本相对较低 ,而海泡石法成本最低廉 ,且不带来二次污染 ,是处理饮用水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特别是重金属铊的污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铊通过水生植物或地下饮用水进入食物链而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原位生成的二氧化锰比表面积大,具有对重金属的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的优点,是良好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工业锰矿渣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锰、铁、铝氧化物可以作为吸附、絮凝沉降重金属离子的材料。本研究以工业锰矿渣为原料,分别利用高锰酸钾和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原位生成二氧化锰,通过对水中Tl+除去效能的对比,选取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原位生成二氧化锰为最佳方式。采用单因素法探究了原位生成二氧化锰的投加量、p H值、温度、时间、起始浓度等因素对原位生成二氧化锰吸附沉降铊效能的影响;以韶关冶炼厂含铊废水为对象,分别探究了双氧水-锰矿渣法,高锰酸钾-锰矿渣法对工业废水中铊去除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随着原位生成二氧化锰投量的增加,水中金属铊的去除率逐渐增加,最佳吸附温度为20℃,最佳吸附时间分别为1、2h;含铊废水中适宜吸附条件为:p H为10,双氧水-锰矿渣法最佳理论生成二氧化锰投加量为15 mmol/L、高锰酸钾-锰矿渣法最佳理论生成二氧化锰投加量为O.5 mmol/L,反应时间为2 h,吸附率均达到97%;双氧水-锰矿渣法、高锰酸钾-锰矿渣法原位生成二氧化锰吸附废水中铊,初步实现了以废弃锰矿渣为原料治理重金属污染废水,是含铊废水处理的一种有效、经济、环保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震反射勘探法是当前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的主要方法,它在厚覆盖区探测断层及其上断点的效果取决于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和技术参数。桥北镇—宿迁断裂是郯庐断裂带在江苏境内一条重要的隐伏断裂。以宿迁市活动断层探测项目中针对该断裂敷设于厚覆盖层地区的QL14测线为例,为了查明测线控制地段内断裂的空间展布形态、性质以及活动性,针对不同目标、目的层深度和精度要求,作者按照组合、分步探测的工作思路,采用了不同的地震勘探方法技术和采集参数对其进行了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成像,解决了地质任务要求与野外资料采集方法之间的矛盾,从而获得了埋深约16~450 m范围内高分辨率的地层结构和非常清晰的断裂构造图像,为钻孔联合剖面位置的布设、钻孔深度的设计以及断裂活动性的评价提供了地震学依据。最后经高精度钻孔联合地质剖面证实,地震勘探方法反演得到的主要地层界面和构造特征都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吻合较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探测的方法能够获得断层在不同深度的产状、展布以及由深至浅完整的分布图像;地震勘探法在厚覆盖区确定隐伏断层具体位置和判定断层活动性具有可行性以及地震勘探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