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何熙平 《华南地震》1993,13(1):95-99
广东省八九五一系统系广东省各级政府组织、领导、协调防震抗震救灾工作的机构。防震抗震救灾一体化,省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合作,省、市、县分级负责是该系统的指导思想和运作特色.该系统决策层次高,协调能力强,日常工作有保障,建立以来在防震减灾的组织、规划、宣传、实施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促进了广东省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重新认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战略地位,确定珠江三角洲的震情和震害特点,调整广东省防震减灾的战略重点,提出了实现战略重点的三项保证措施,并根据珠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重点考虑工程防震和抗震,中心城市防震建设,地震速报及防震减灾宣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主要阐述了提高能力、强化管理、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抓好防震减灾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密切关系,介绍了厦门市委市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成功作法,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创建一个防震安全、有备无患的经济特区提供有力的服务与保障。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震预报的防震减灾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地震预报与防震决策从机制上融为一个动态整体,对提高预报精度、降低决策等做了深入探讨,并建立起一个实用性很强的操作系统,使防震对策的生成有了更科学的基础,可供各级政府及防震指挥部门试用。  相似文献   

5.
浅谈加强广东防震抗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加强广东防震抗灾工作的意义和对策二部分进行分析,指出在致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重视防震减灾工作,使防震减灾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从增强意识、以防为主、综合防御、落实措施这4方面详述加强广东防震抗灾工作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防震减灾工作汇报会侧记1994年1月10日,广东省防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8951工程办”)在省地震局召开了省防震减灾工作汇报会。参加会议的有省政府、省军区、国家地震局、省89511程办、省地震局领导等16人。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常委、...  相似文献   

7.
日本加强防震减灾研究今年1月17日阪神大震灾后,日本有关机构和部门汲取这次地震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除设置了地震预报新观测网和新管理体制外,还加强了防震减灾的研究工作。1.确定防震研究课题日本科学技术厅结合阪神大地震情况,根据“防灾研究基本计划”...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历经数次调整,形成了符合当前实际的工作思路.本文阐述了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针对我国城市防震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工作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朱泽 《地震学刊》1999,(B02):23-26
回顾两次溧阳地震,总结两点经验教训:1.地震监测预报应与防震减灾一起抓;2.抓防震减灾工作应;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而提出现在的防震减灾工作应加强地区的地震监测工作,应强化防震抗震措施以及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制订震前预案震后救护救灾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本身是一个涉及因素众多的复杂体系,对它的评估也是涉及到地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问题. 本文首先提出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概念,把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震后恢复时间等3个方面作为衡量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准则;围绕这3个准则,从影响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众多复杂因素中抽取出六大因素,并用一些简单、可测量的指标来代表这六大因素,建立起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指标体系;然后建立起指标体系与上述3个方面评价准则¾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恢复时间的联系;最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将3个评价准则综合成一个防震减灾能力指数.从而为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提供了一个较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框架. 理论体系的建立能够在绝对上、定量上评价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从而指导城市进行防震减灾决策.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单元,社区防震减灾能力的提高对于推进城市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重要作用。社区防震减灾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地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发展。本文结合沈阳市防震减灾日城市社区宣传活动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目前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上的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社区防震模式”的一些新的理念和相应的一些工作方法,可以看出推进“社区防震减灾”工作有利于地震部门更好的服务社会,有助于推动全社会防震减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普及地震知识,搞好防震减灾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地震知识宣传教育在防震减灾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通过防震抗震的宣传教育,使人们了解地震科学一般性常识,增强全民防灾意识,尽可能使地震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if匝利进行,制定本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活动,适用本法。第三条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第四条防震减灾工作,时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防震…  相似文献   

14.
为落实《安徽省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实施纲要》(皖政办[1996]26号文)关于建立防震减灾示范企业的精神,选择马鞍山钢铁公司(以下简称马钢)为对象,进行了企业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工作。马钢公司是我国特大型钢铁企业之一,地处安徽省马鞍山市,位于扬州-铜陵地震带中段,郯城-庐江断裂带南侧。公司占地面积约16 km2,拥有职工10万余名,居住人口17万,固定资产值达46亿元。为使企业在受到破坏性地震袭击时,有较强的地震应急反应能力,快速评估震灾损失,我们依据企业的特点,结合企业的日常管理,研制了本系统,实现了企业防震…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广东省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群众对自然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防御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为广东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安定环境,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地震局于7月22—23日联合召开了广东省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会议。国家地震局陈颙副局长、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欧广源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6.
大庆油田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近年来,GI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或区域的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本文着重论述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及建成后的系统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所能实现的功能。应用GIS技术建设大型企业防震减灾系统是一个新的尝试,所完成的系统不但能对企业在地震应急中起到辅助决策作用,而且对于日常管理也是十分方便的。该系统的运行为大型企业防灾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0号),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于2000年9月8日在广州召开.全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各市分管防震减灾工作的副市长、建设部门负责人,各市科委(深圳民防办)负责人、地震局(办)负责人,省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直属、省属有关大企业负责人以及省地震局各处室负责人等共约140人出席了会议.欧广源副省长、中国地震局陈章立局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主要议题是传达贯彻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 研究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和部署我省今后的防震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8.
日本兵库县南部大震灾对太原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阪神地区和太原市的活动断层、地震活动、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老旧城区、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震灾预测、防震意识等9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提出太原市在防震减灾中应引以为鉴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统计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农村民用建筑物在抗震设防方面存在诸如:①缺乏震灾意识,防震观念淡薄;②房屋结构简单,抗震性能低;③有女儿墙、高门脸、高屋脊等不利抗震的建筑形式;④省投资,省材料,无技术,房屋工程质量差;⑤建筑材料质量差,影响工程抗震性能;⑥缺乏管理,施工质量低等薄弱环节。鉴此,提出下述一些对策及措施:①加强地震知识宣传,提高防震减灾意识;②加强对农村民用建筑的抗震研究,探索设计推出防震抗震示范建筑物;③加强农村建材市场和施工队伍的管理;④加强农村建筑施工队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质量意识;⑤加强农村震害预测和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工作;⑥在抓好在建、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的同时,要重视原有建筑物的抗震鉴定;⑦研究制定农村民用建筑抗震设防法规;⑧建立健全各级防灾机构,强化各级政府减灾职能。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抗震救灾的角度概述了减轻地震灾害的基本:强防震减灾的法制建设;城市工程建设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坚持建筑物的抗震标准;普及防震知识;建立抢险救灾的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