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永贺  关键 《吉林地质》1999,18(3):19-27
本文以“舒兰县幅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工作报告”为基础,着重讨论了九台上河湾局部区段内的1:20万布格重力异常场态特征,并依地,物,化,遥综合信息对九台上河湾环形构造的存在予以了确认;通过对地,物,化,遥特征的研究,指出了环形构造域内的含矿性和在该处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根据义敦岛弧造山带区域地层特征,将该区划分为六个构造地层带。根据区域地层的沉积演化序列和受构造改造作用程序,将该区域区地层划分为史密斯地层、有限史密斯地层和非史密斯地层三种类型。据此提出了在川西造山带地区进行1:5万、1:25万区调填图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分类及构造样式分析   总被引:72,自引:5,他引:7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和甫 《地球科学》1993,18(6):699-724
沉积盆地分类和构造样式分析应从(1)几何学,(2)运动学,(3)动力学和(4)时间等方面来进行研究,从动力学系统可以将盆地分为:(1)裂陷盆地,(2)压陷盆地和(3)走滑盆地3大类;随着时间进展从板块运动学系统可以划分出盆地的演化序列;在一定构造阶段可以形成一定的盆地几何特征,各类盆地相应地产生伸展构造体系,压缩构造学系统和板块构造理论为盆地分类提供理论基础,构造样式对比为预测和外推盆地的构造圈闭  相似文献   

4.
在西藏1:20万松冷幅,竹瓦根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对左贡县桂亚拉地区发现的岫玉矿的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雄恩错组的白云岩受岩浆热液作用形成的岫玉,为研究西藏非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和构造演化及寻找玉石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对岫玉与致密块状质纯的白云岩资源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藏羌塘特提斯域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演化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生  张修富 《地球科学》1996,21(2):147-151
羌塘地区特提斯域构造层大致分为两个:(1)株罗系构造层;(2)二叠-三叠系构造层前者以典型的阿尔卑斯式褶构造为主,构成了区内宏观的近东西向构造,它们形成于燕山运动(J3末-K1早),并经历了喜山期南北向叠加褶皱改造,使其东西向的枢纽出现波状起伏和局部防倾,地层走向和局部构造线呈近南北向;后者以线状紧闭褶皱和逆冲断层为特征,它们形成于印支期(T3末),并在燕山期进一步加强,上述研究对于初步确定羌塘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5万调资料为基础,对大港周地区滑脱构造的层块特征、岩石力学性质及物性特征,主骨石及次滑面的基本牺牲较详细的描述,把本区滑脱构造归属为萍乡式(叠瓦式)。从面对其成因构造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兰州-民和盆地1:5万区调成果及相关资料综合研究,笔者认为该盆地发生、发展演化严格受在底断裂构造控制,区域上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关系密切。本文主要就控舅断裂的运动学、力学特征及盆地不同发展演化阶段的充填序列、构造形变组合等特征进行总结,并对盆地侏罗纪以来的构造应力场特征加以分析,讨论了与新构造运动相关的地震、没坡、泥石流及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问题,为防患减灾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青海省德尔尼铜矿区的区域地质做了判释性研究:(1)判释出3条左旋平移断层及一组羽式构造,并测得其中一条断层的左旋平移距离为1250m,而在以往1:20万和1:5万的地质填图中均末发现这3条断层的平移性质;(2)判释出作为蛇绿岩组成部分的地幔橄榄岩呈现与一般岩浆岩不同的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发现付建明(地矿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在进行1:5万昌江县幅和邦溪幅区域地质调查期间,首次在海南岛发现加里东期花岗岩,这对研究海南岛构造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其特征简述如下。(1)地质特征:该期花岗岩仅见一个岩体,称为保梅岭岩...  相似文献   

10.
胶东地区滑脱构造与金矿成矿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滑脱构造对超大型金矿床的形成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根据对胶江地区蓬家夼、郭城和发云夼金矿的研究,结合国内外有关资料,分析了滑脱构造的地质特征及其所控制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的特征,提出了3点新认识:1)滑脱城沉积盆地的不同地域控制着不同的成矿类型,构成了完整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成矿系列;2)在伸展环境中形成的,伴有热液沉积矿层的滑脱构造在后期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常可复活,叠加后期成矿作用,并被构造推覆  相似文献   

11.
燕长海  刘良才 《河南地质》1992,10(4):251-258
通过对1:5万付店幅航磁△T异常的化极、延拓、求得等电算处理,在区域地质、矿产的先验前提下,侧重研究了区域物性特征及深部构造的基本轮郭,探讨了深部构造控制岩浆岩和铅锌多金属矿产的地球物理背景,推断出本区隐伏花岗岩、闪长岩带和断裂构造。本文还对成矿远景区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2.
余忠珍 《江西地质》1994,8(3):165-173
1:5万范家铺幅分布于江西著名的九(江)—瑞(昌)铜金成矿带上。区内各种构造相当发育,断裂构造与铜金成矿关系甚为密切。本文首次对区内主要断裂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不同深度。不同分带以及不同方向的断裂中不同成份的构造岩进行了对比研究,确定了构造地球化学与成矿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区内北东向组断裂构造是区内最有找矿远景的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13.
闽清测区1:5万区调在运用火山岩双重填图法过程中,进一步改进了工作方法和程序,深化了火山地质研究,取得显著成果。本区调工作以遥感地质为先导,在填图中从调查单个火山构造扩展到多个、多种火山构造组合叠置关系及火山群体的研究。从而填制出火山构造面貌清楚,具有较强立体感的古火山地质图,全面反映了不同时期(阶段)火山作用特点、演化规律及火山岩相扮布特征,合理地建立起火山岩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4.
李龙  张维灰 《地球科学》2000,25(3):227-231
临河-集宁深断裂是一条具长期活动历史的复杂断裂带的以往对其早期演化研究甚少。在1:5万区调工作基础上,测制了5条1:2000构造剖面,室内进行了大量的显微构造观察和组构测量。研究表明,该断裂太古宙末表现为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高温韧性剪切带活动。中元古代之后转化为脆性断层活动控制着不同时期的沉积和岩浆建造。  相似文献   

15.
论龙门山彭灌杂岩体的构造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位于龙门山中段的彭灌杂岩是一个巨大的岩性复杂的地质体,形成于前寒武纪时期。剖面研究和1:5万区域地质填图表明,它是处于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中的一个构造变形十分强烈 构造片体,是推覆过程中经受了强烈改造的一个古老杂岩体的外来岩块。其接触关系和侵位方式均属构造成因,仅在片体内部局部保留原始热侵位特征。杂岩体内部的变形特征均属印支-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形迹。  相似文献   

16.
从旺14井T1c5-1储层特征看旺隆构造T1c5-1气藏的勘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良军 《贵州地质》2000,17(2):137-141
通过对旺隆构造旺14井T1c^5-1储层特别是岩芯冒气段的分析评价,再对比分析构造上在T1c^5-1有油气显示井的储集特征,从而得出结论:旺隆构造T1c^5-1大面积含气,呈层状民面,有孔隙即见气显示,勘探前景极好。但要形成工业气藏需要有裂缝沟通。勘探目标应着重于裂缝发育部位。  相似文献   

17.
秦川  李敬波  郑立龙  白赟 《地质论评》2023,69(3):2023030007-2023030007
笔者等基于ASTER GDEM数据,提取莲峰、昭通—鲁甸断裂带集水区,计算该区亚流域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值,并结合野外剖面特征、历史地震、断裂构造特征及活动特征等,初步探讨了莲峰、昭通—鲁甸断裂带的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① 研究区除鲁甸盆地外,大部分地区的地貌发育阶段为壮年期;② 研究区面积—高程积分值(HI)主要受控于构造活动,岩性的抗侵蚀性和水系侵蚀发挥局部或次要作用;③ 面积—高程积分值(HI)对研究区不同构造抬升强度地区的响应方式不同:构造强烈抬升区,HI值反映了集水流域受到强烈的构造抬升和侵蚀的共同作用;构造抬升减弱区,HI值反映了缓慢的构造隆升和沉积作用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青城子多金属矿田的地质特征和勘查,提出了进一步勘查的某些具体建议:1)在Au(Ag)矿带及其外围勘查;2)研究矿田内的隐伏作构造;3)研究成矿元素分带,4)研究银金来源与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19.
秦川  李敬波  郑立龙  白赟 《地质论评》2023,69(5):1649-1660
笔者等基于ASTER GDEM数据,提取莲峰、昭通—鲁甸断裂带集水区,计算该区亚流域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值,并结合野外剖面特征、历史地震、断裂构造特征及活动特征等,初步探讨了莲峰、昭通—鲁甸断裂带的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研究区除鲁甸盆地外,大部分地区的地貌发育阶段为壮年期;(2)研究区面积—高程积分值(HI)主要受控于构造活动,岩性的抗侵蚀性和水系侵蚀发挥局部或次要作用;(3)面积—高程积分值(HI)对研究区不同构造抬升强度地区的响应方式不同:构造强烈抬升区,HI值反映了集水流域受到强烈的构造抬升和侵蚀的共同作用;构造抬升减弱区,HI值反映了缓慢的构造隆升和沉积作用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上饶地区1∶5万区调构造地质研究中,运用了航磁数据专业化处理及遥感—航磁数据图像融合处理方法,通过对融合图像深部构造和隐伏地质体的特征信息提取,增强了对区域基底构造的认识能力,揭示了该区中生代盆地下垫面的深部构造的产出状态特征,建立了区域深部地质构造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