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海洋调查船是专门进行海洋调查研究的工具,研究内容囊括了海洋气象、水声、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和水文等诸多学科,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以及"一带一路"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海洋调查船按照使用的目的分为综合调查船、渔业调查船和极地调查船等。文章在各类调查船中分别选取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船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国内各类型调查船的优势和不足,对我国各类调查船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同时,文章根据对国内外调查船调查能力的对比,提出了我国调查船发展的建议:(1)完善调查船类型;(2)提高各类型船舶调查能力;(3)增加相应类型船舶数量,达到我国海洋调查需求;(4)推动海洋调查仪器设备的国产化进程;(5)加强国家海洋调查船队运行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2.
电子、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测量船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安装了多种声学设备的综合调查船,在设计建造的开始就必须引入电磁兼容以求得最高效能比.以某综合调查船为背景,分析了主要干扰源、耦合路径,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海洋调查船是开展海洋调查观测的必需工具,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实行海洋调查船分级制度对于提高中国海洋调查船管理水平,合理安排调查船航次并有效指导国家海洋调查船新建规划具有积极意义。欧美均有系统完善的海洋调查船分级制度,而中国目前还没有。文中在借鉴美国调查船分级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地理位置以及调查船参数将,中国调查船分为全球级、大洋级、区域级和近岸级4个级别。分级依据选取船舶注册总吨、续航力、自持力、科考定员和实验室面积。在此基础上采用该分级方法对中国现有调查船进行了等级划分,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另外,还探讨了选取船舶满载排水量和续航力进行调查船分级的可能,为今后完善调查船分级方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海洋调查船是进行科学调查的平台和必要工具,它的建设、管理与一个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美国调查船以及调查船管理机构的调研,分析其海洋调查船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以及调查船队的管理经验,提出值得我国海洋调查船学习和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青岛海洋大学的“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是一艘在我国海洋界乃至世界海洋界知名度颇高的海洋调查船。这艘船的建造和开发使用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这艘船的开发使用逐步走出困境,奔向繁荣的过程。“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开发使用的实践给我们留下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对这艘船的开发使用的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促进我国海洋调查船管理使用的改革进一步深化。 1.投入巨资建造的“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缘何一度大部分时间停泊码头,生存难以自保…  相似文献   

6.
海洋调查船是了解认知与开发利用海洋的关键基础设施。欧洲海洋调查船运作组织(ERVO)推动这一关键基础设施协同的努力颇具代表性。它面对欧洲海洋调查船多元化且无权威主体的境地,通过会员制构建协同平台,明晰了业务主导、可持续发展的协作目标;它通过年会聚焦海洋调查船及相关仪器装备,交流运行管理,研讨技术创新、改造更新以及与海洋调查船相关的共性话题,以促进欧洲海洋调查船和相关装备具有最佳的运行成效;它与相关海洋调查与研究组织机构联动,跻身于欧洲海洋调查船发展战略层,推动欧洲海洋调查船在项目层面组队共享。文章解析了欧洲海洋调查船运作组织的背景和运作模式,同时针对我国海洋调查船协作多头发力缺乏合纵连横的状况,提议发起中国海洋调查船协同论坛,组建联合工作组做好长期务实的基础性工作,筹划中国及关系国调查船协调计划,以建立我国海洋调查船协同机制并逐步跻身国际海洋调查船战略协同层。  相似文献   

7.
海洋调查船是海洋科研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整体性能直接影响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文章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海洋调查船的发展阶段,依据我国海洋调查船的现状,总结其在数量、吨位以及科考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并针对我国海洋调查船的建设发展,提出5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海洋科学的发展和海洋战略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对海洋调查船的业务化运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国内外海洋调查船运行和关键技术两方面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出发,提出了我国"十三五"期间海洋调查船业务化运行保障关键技术的发展建议。为解决海洋调查船需求不断增大与船舶建造运行成本限制的矛盾,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均采取措施提高调查船的使用效率,组建海洋调查船队,实行船时统一调配。另一方面,多学科多任务的海洋调查方式的发展,以及新型调查观测设备的应用,促使调查船运行保障关键技术趋向于普适性和更强的现场支持功能。据此,在我国海洋调查船业务化运行发展原则、关键技术发展方向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现我国海洋调查船的合理、科学管理对我国海洋科学事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将美国、欧洲与我国的海洋调查船管理与使用现状进行对比,总结目前我国海洋调查船管理使用中的突出问题,为着力解决问题,探索了组建国家海洋调查船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思路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21世纪来临之际,国际海洋界正在探讨海洋调查船应有哪些设计变革,才能满足21世纪海洋科学调查研究的需要。其中,海洋学者们一致认为,调查船计算机网络化设计是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当前新建调查船普遍采用这一最新设计,调查船因而具备了良好的操纵性能、动力定位和站位保持性能;海水采样、地质采样、生物采样等自动进行,各类测量仪器的投放、回收等受海况影响较少;各学科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我国海洋调查船的使用和管理水平,文章根据相关评估报告和统计数据,概述美国UNOLS船队和我国海洋调查船的营运成本情况,分析海洋调查船日均营运成本的计算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UNOLS船队将海洋调查船按级别管理,同时对研究项目和船舶使用实行独立核算,从而在保障海洋调查任务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和降低船舶营运成本,值得我国海洋调查船队借鉴;通过计算海洋调查船的日均营运成本,可用于船舶技术经济论证、船舶年度标准可用天数确定和相同级别船舶对比,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洋调查船是专门进行海洋调查研究的工具,涉及船舶设计、建造、海洋调查技术、航海管理和海洋调查实验管理等领域,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文章梳理欧美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海洋调查船的发展历程,选取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船舶,总结其特点和最新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海洋调查船的设计建造思路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国家海洋局于1976年3月至1978年10月先后四次由《向阳红5号》海洋调查船对西南太平洋局部地区进行了综合调查,具体调查范围分为三个区(参看图1).  相似文献   

14.
WH ADCP主要用在沉底式潜标观测和锚系式潜标观测,在以调查船为平台的海洋调查中则常用UCM、SLC等海流仪.由于WH ADCP具有体积小,可同时观测多层的优点,可考虑将其用在以调查船为平台的海洋调查中.介绍WH ADCP以调查船为平台的海洋调查中的使用方法,并与OSADCP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对比,证明WH ADCP...  相似文献   

15.
“亚特兰特”号海洋调查船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调查船之一。除在法国管辖海域进行海洋调查活动以外,还在世界各海区与有关国家合作,进行海洋科技调查。该船1996年4月22日至5月20日与我国国家海洋局一所、二所合  相似文献   

16.
《海洋科学》1986,10(6):54-54
根据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技术发展部(以下简称“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签订的并经双方上级机关同意的科研合作协议的规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调查船两次来南海进行区域性工程地质调查。1986年5月2日,“科学一号”调查船胜利完成全部调查任务后靠抵南油码头。 “科学一号”调查船上次作业的主要任务是土质力学调查和局部地球物理调查,本次作业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监船队的前身是1964年底先后组建的国家海洋局北海、东海、南海的海洋调查船大队。这支调查船队曾谱写了光辉的历史:四下太平洋、航程数万里;为我国第一次远程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提供了准确的现场保证;克服各种干扰与阻力,在我国的南沙建  相似文献   

18.
杨治家 《海洋科学》1982,6(5):48-4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地球物理为主的综合调查船“科学一号”,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于今年第一季度又对船上的全套地震系统进行了海上实验,围绕科研课题进行了系统的剖面测量,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和地震记录。  相似文献   

19.
金翔龙 《海洋科学》1981,5(4):59-60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当前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的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在一九七九年决定建造一艘现代化的海洋地球物理调查船,并委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具体执行。 这艘海洋物理调查船命名为“科学一号”。  相似文献   

20.
作者鉴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金星”号调查船于1975及1976年在东海大陆架区进行综合海洋调查所采的底栖生物标本时,发现近丽海葵属(Paracalliactis)的一个新种一一中华近丽海葵(Paracalliactis sinica sp. nov,)。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