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观测值的非稳定流求参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多段降深单孔抽水试验观测值的非稳定流求参方法.在刘庄西区风井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不仅求参精度较高,而且还可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的观测值定性地评价含水层的储量性质,因此比常用的非稳定流求参法具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BP神经网络在BOULTON法确定潜水含水层参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具有迟后排水的N.S.Boulton第二潜水井流模型解析解的基础上,利用复合高斯求积法和学习速率、动量因子自适应的BP神经网络相结合对该模型数值求解,提出了确定潜水含水层系统参数的Boulton BP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用Boulton BP法求得参数正演出的降深—时间过程与抽水试验所得降深—时间过程拟合很好。该方法简单,快速,不需要将抽水试验所得降深—时间过程分为前、后两段分别求参,不仅简化潜水含水层的求参过程,而且有良好的求参效果。  相似文献   

3.
1980年5期发表的《用非稳定流混合抽水试验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一文(以下简称《方法》),作者应用非稳定流定降深抽水试验的理论,推导了非稳定流定降深混合抽水试验求各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若干公式。但对混合抽水试验过程中,各含水层的水头降深是否能同时保持恒定的实质问题未予证明。本文拟就这个实质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指出承压含水层盖层的弯曲变形与开采井周围的径向地下水运动存在相互作用, 而这一效应在传统的井流理论中没有被认识到.通过引入弹性薄板理论, 建立了无越流的承压含水层井流-顶板弯曲效应的解析模型, 同时考虑了含水层和水的压缩性, 结果表明Theis井流方程给出的抽水降深偏小.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有越流承压含水层井流-盖层弯曲效应的偏微分方程, 求出了解析解, 并与传统理论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表明Hantush-Jacob公式计算的降深也是偏小的.在抽水井附近和抽水初期, 传统理论可能导致显著的相对误差.   相似文献   

5.
确定含水层参数的全程曲线拟合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含水层参数的确定是地下水资源评价、数值模拟、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抽水试验法是确定含水层参数的主要方法。根据含水层抽水试验的泰斯(Theis)公式,运用优化理论,结合计算机技术,提出利用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含水层参数的全程曲线拟合法。该方法充分考虑抽水过程中水位快速下降段、水位缓慢下降段和水位恢复段的观测资料,满足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之间的误差平方和最小、计算的水位过程线与抽水过程的实测曲线最佳拟合。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速度快、精度高、求参结果最优,既适用于承压含水层求参,又可推广到潜水含水层求参。  相似文献   

6.
根据流体运动的能量变化计算单井稳定流抽水涌水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抽水过程中,如果已知某一降深地下水通过井壁周围岩层的孔隙和裂隙流入井内的速度V、过水断面W,可以求出这一降深的涌水量Q=WV。就如图1所示承压井而言,此承压井含水层厚度为M,井半径为v,水位降深为S,抽水前的稳定水位距含水层底板的距离为H_1,抽水后井内的水位距含水层的底板的距离为H_2,设含水断面的有效孔隙率为n_e(即多孔介质  相似文献   

7.
文章  刘凯  陈晓恋 《地球科学》2015,40(5):918-924
抽水井附近由于流速过快往往发生非达西流,而远离抽水井随着流速下降又变为达西流.为了描述这些特征,建立了承压含水层中非完整井附近“非达西-达西”两区渗流模型,即距离抽水井较近的区域由于流速较快假设发生非达西渗流,并利用Izbash公式刻画,而距离抽水井较远由于流速较慢假设仍然满足达西定律,含水层中垂向流速较小也利用达西定律描述.通过线性化近似方法结合Laplace变换和有限Fourier余弦变换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探讨了该两区模型下水位降深曲线特征.结果表明:抽水初期,非达西渗流区域水位降深与全非达西渗流模型结果吻合,而抽水后期两区模型非达西渗流区域的水位降深与全达西模型水位降深基本一致,但大于全非达西渗流模型的水位降深;抽水初期,两区模型中达西渗流区域的水位降深比全达西渗流模型结果大,但比全非达西渗流模型结果小;对不同时间的水位降深随井距变化曲线分析发现非达西渗流区域水位降深随Izbash公式中的幂指数n增大而减小,而在达西渗流区域水位降深基本不受n值的影响.研究成果对非完整井抽水试验参数反演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具越流补给的承庄含水层参数计算的常用方法,是双对数量板法与半对数拐点法。拐点法主要利用观测孔S=f(lgt)曲线拐点的一系列特性来计算含水层参数,它要求降深达到稳定。若未达最终稳定,需由S=f(lgt)曲线外推最大降深,其值就有一定的随意性,拐点位置亦难正确标定。当含水层越流系数较小时,为求得观测孔的稳定降深,往往耗时很长,  相似文献   

9.
工程建设中当距离抽水井r=rb处水位基本没有变化或不受抽水影响时,或当此处存在止水帷幕时,含水层系统视为侧向有限延伸,rb为有限半径。为此,构建更加符合工程实际的侧向有限延伸的典型弱透水层-承压水层系统中非完整井非稳定流计算模型,同时考虑井径和井储效应的影响,应用Laplace变换和分离变量法得到了水位降深在拉氏空间下的解析解,并应用拉氏数值逆变换Stehfest法得到真实空间下的水位降深。新建立的解析解可以进一步退化为诸多已有解,并进一步将其与已知解和有限元数值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得解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基于新建解重点分析了侧向边界和井的完整性对承压水层水位降深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层系统的侧向有限边界仅对抽水后期的水位降深影响明显,含水层系统侧向无限延伸情况下的水位降深要大于情形1(在r=rb处为定水头边界)且明显小于情形2(在r=rb处为不透水边界)下的水位降深,rb越小,两者之间的误差越大;抽水井的完整性对整个抽水期间不同情形下的水位降深均有明显的影响,承压含水层顶板处的水位降深随着抽水井滤管的长度和埋深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单井稳定抽水试验是水文地质勘察中取得含水层参数的重要手段之一。依照裘布依水井理论,承压井的降深与流量成正比。但是,在水井动力场中,由于径向流速的不断增大,过滤器的阻力以及三维流等作用,使两者之间往往呈非线性关系,形成不同的涌水量曲线类型,即产生所谓井损。因此,利用单井抽水资料计算含水层参数,首先必须消除井损。单井抽水的井损消除,目前一般采用抛物线方程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和环境工程中水平井研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红兵  万军伟 《地球科学》2003,28(5):511-516
简单介绍了水平井在水资源和环境工程中的近期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在不同含水层(如承压含水层、潜水含水层、越流含水层及河下含水层) 中, 水平井抽水条件下降深的半解析解, 同时分析了降深随抽水时间变化的标准曲线和微分标准曲线.这些半解析解可用于分析小流量水平井在中长时段的降深特性.分析了用于排水和供水的大流量水平井的水力学特征, 并介绍了求解渗流-管流耦合井流系统的一种新方法.同时介绍了在非饱和含水层中水平井抽取气体的动力学特征, 并分析了地面覆盖和未覆盖2种情况下的气体清除效率, 报告了在不同饱和含水层条件下水平井的捕获区和捕获时间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Chac.  AG 刘予伟 《地下水》1994,16(1):27-30
本文用离散影响函数核(discrete kernel)方法分析了在承压含水层非稳定流的井径经验井损问题。并得出如下结论:井的容量可以减小井损量,且井容量对抽水初期是有影响的;增大井径可以克服井的无效性;大井径经验井损的比降深与抽水量呈非线性关系;在大井径中的无量纲时间降深曲线(其井损分量遵循Jacob方程)不是唯一的,它与抽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旭升  陈崇希 《地球科学》2002,27(2):199-202
传统承压含水层井流理论都假定承压水层顶面总应力不变,其隐含的意义是忽略含水层顶板的刚度,从而忽略了顶板弯曲对含水层释水的影响。指出考虑顶板弯曲时,抽水井周围承压含水层顶部的总应力将减小,从而产生比传统理论估计更大的地下水降深,并结合弹性板理论对Theis井流模型作出了改进,新模型的解析解证明Theis模型计算的地下水龙头降深偏低。  相似文献   

14.
承压水降压引起的地面沉降由含水层、弱透水层和潜水层的变形组成。当承压层降压时间短、弱透水层固结变形较小时,可以假设弱透水层为严格的隔水层。采用层状弹性体系理论,基于位移协调条件分别建立了单井抽水以及第三类基坑工程降水(隔水帷幕插入降水含水层)引起的土层变形分析模型,与数值模拟和现场抽水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上覆土层弹性参数变化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可以忽略;抽水井附近的土层变形呈现“上小下大”特点,一定距离以外含水层与地面沉降大致相等,根据承压含水层降深要求,可估算出基坑外的水位降深。  相似文献   

15.
曹振东  谭廷静 《地下水》2012,34(6):46-47,84
贵州岩溶区地下水勘查中,勘探开采井往往采用抽水试验中抽水量与水位降深关系的经验公式计算工作区地下水资源量及水文地质参数。评价勘探开采井水资源量可以用稳定流经验公式,但是含水层必须各向同性、均质、产状水平。在贵州岩溶区属于非均质含水层,产状一般不水平,因此利用稳定流经验公式进行计算资源量,会产生相应的误差。通过贵州省毕节地区13口井的抽水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其产生误差的原因,同时对岩溶区水资源的评价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五沟煤矿第四含水层下正常开采及提高回采上限提供科学的水文地质依据,根据伸直法原理,在建立参数模型和曲线模型的基础上,判别出1016-1孔第四含水层抽水试验Q-S曲线类型,建立了抛物线方程,换算出井径为91mm、10m降深时的q值,精准地评价了第四含水层富水性,消除了野外施工中机械设备、降深等一些因素对抽水试验获取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广泛了解求水文地质参数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VisualBasic程序设计理论,用解析法、标准曲线比拟法和直线图解法求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原理和程序设计步骤。以鄂尔多斯盆地某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勘查的完整井和非完整井以及稳定流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为依据,分别计算了该矿床含矿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并对几种方法的计算原理、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水力层析法(hydraulic tomography,简称HT)是一种高精度刻画含水层非均质性的抽水试验新技术,通过在不同地点及深度进行多组抽水试验并收集含水层水位变化资料,进行地下水流数值反演,对水文地质参数的空间分布做详细的识别。由于观测水位数据随着时间变化与渗透系数K、储水系数S的相关性不断变化,因此运用不同时刻水位数据反演参数K与S精度不一样。基于水力层析理论,采用剖面二维承压含水层数值模型研究了时间采样对估计参数K与S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采样时间的增大,渗透系数K的估计逐渐变好,最后趋于一个稳定值;在K已知条件下,采样时间t0(t0定义为JACOB直线图解法中s-lgt曲线直线段的延长部分与lgt轴的交点所对应的时间)时刻之前,储水系数S的估计随着采样时间的增加而变好,t0之后随着采样时间的增加反演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q/s曲线长度A和单位涌水量q、水位降深s之间关系,用达西渗透公式诱导和假设建立了求地下水向井q/s曲线及q/s曲线段间渗流速度公式,并用q/s曲线段间渗流速度Rs求得含水层渗透系数K,又用渗透系数K建立了反求影响半径R的假设公式。所建立的公式只适用于稳定流抽水试验中计算含水层的K和R的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20.
李霞  文章  梁杏  马腾  陈晨 《地球科学》2017,42(5):743-750
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是进行地下水资源计算、地下水污染防控等所必需的基础数据,结合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含水层参数反演很有必要.按照1: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在江汉平原仙桃市杨林尾镇复兴水厂不同含水层位开展抽水试验,包括深层含水层单孔抽水试验以及浅层含水层中群孔(2孔)抽水试验.对于单孔抽水试验,应用第1类越流系统井流理论进行参数反演;对于群孔抽水试验,推导了特定综合井函数,并利用特定标准曲线匹配法和直线图解法求解了含水层参数.随后利用FEFLOW软件建立了相应数值模型,拟合了含水层参数.结果表明:浅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变化范围为21.66~54.00 m/d,贮水率变化范围为1.28×10-5~8.00×10-4 m-1;深层含水层渗透系数变化范围为1.27~7.00 m/d,贮水率变化范围为3.90×10-6~5.00×10-6 m-1.对于深层承压含水层而言,越流补给量较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抽水试验数据求参,综合考虑了含水层结构,拟合效果好,所得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