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鄂豫皖桐柏—大别山重点片地质找矿工作会议,于1989年12月12日至15日在河南郑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安徽、湖北、河南三省地矿局(厅)和在重点片内工作的地质队、区调队、物探队、科研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郑州地质学校的代表,以及地矿部直管局、江苏省地矿局等单位的特邀代表共58名,参加单位计22个。会议由河南省地矿厅总工程师罗铭玖同志主持并致开幕词,强调了这次工作会议的目的、内容及议程。会议期间,先后由各省地矿局(厅)及有关院校14位代表通报交流了桐柏—大别山  相似文献   

2.
3月 2 0日下午 ,河南省地矿厅区域地质调查队16 6名地质队员从平顶山市出发 ,他们将奔赴号称“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 ,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在平顶山市地质工作者纪念碑前 ,为远征的地质健儿举行了隆重的出征议式。10年来 ,河南省地矿厅区调队年年挺进西藏高原 ,找到了尼玛热嘎巴等 3处砂金矿、尼玛乌素拉岩金矿、科波熊铜锌矿、江达铅锌矿、八达菱镁矿、丁青象牙玉矿等矿产地。他们凭着地质队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 ,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年初又在国土资源大调查中中…  相似文献   

3.
从地质矿产经济管理角度,简要叙述和分析了河南省地矿厅“八五”前期金矿储量承包现状、作法及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差异。指出了因承包储量价格偏低、资金到位率低和拨款滞后,给地勘单位造成的困难和损失;提出了净化环境、有效利用资源、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9年11月9日-11日,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在西安召开了“全国遥感信息综合研究与深化应用交流研讨会暨专家委员会常务扩大会议”。全国参加这次大会的共有40多个单位80多人,收集论文约50篇,其中16篇在大会上作了报告。大会正值专家委员会主任陈述彭院士逝世一周年,与会代表深表怀念和铭记。会议由协会专家委员会刘德长秘书长主持,胡如忠常务副主任致开幕词,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董宇阳副理事长代表栾恩杰理事长和顾行发秘书长宣读了贺信,传达了协会秘书处的有关精神。协会专家委员会挂靠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英俊和东道主西安煤航局谭克龙副局长作了热忱的讲话。交流会上,十几位代表对遥感在地质铀矿、煤层、油气等矿藏找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国际上先进的CDS/ISIS文献管理软件及其与“中文地质文献库”的接口试验。作者在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中文地质文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南省地矿厅的中文地质文献库,成功地将微机应用于中文地质文献检索中。利用微机进行文献检索可大大提高文献检索的查准率和检索速度。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地质学会于1986年7月1日在省会郑州市为我省地质战线上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地质学家韩影山高级工程师,隆重举办从事地质工作五十年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河南省科协、河南省地矿局、安徽省地矿局、南京大学、河南技术经济研究会、河南地质技术经济研究会、鹤壁矿务局、浙川县矿产管理站以及河南省地质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计160余人。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地矿厅总工程师学习《找矿哲学概论》研讨班于1993年7月4日至13日在信阳召开。会议讨论了当前地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明确了今后的方向。认为必须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把地质找矿作为地勘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并与地勘队伍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要认真学习《找矿哲学概论》,把找矿哲学思想贯穿于地质找矿的全过程。在新形势下各级总工程师要拓宽工作领域,做到生产技术、预算内外工作一齐抓,更好地发挥技术管理作用。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三队,是全省煤炭地质系统的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地勘单位,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煤炭地质勘查先进单位”、“全省地质勘查先进单位”、“新乡市文明单位”。2006年,我队在全省煤田地质行业首次突破生产总值和对外创收“双过亿”,成为全局同行中唯一达到这一水平的地勘单位。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宝玉石研究联谊会、河南省地质学会宝玉石专业委员会、南阳地区科学技术协会、南阳宝玉石学会四个单位联合发起和组织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宝玉石学术交流会暨产品展销会于1988年10月5日—8日在玉石之乡——河南省南阳市胜利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省4名),计有单位310余个,代表590人。会议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与热情关怀。各有关新闻单位,如中国地质报、矿产开发报、科技信息报、南阳日报、南阳电视台等派记者参加了会议。10月5日南阳电视台对会议作了电视报道。这次会议得到了全国宝玉石工作者的热烈响应。参加会议的代表都是从事宝玉石工作和热爱宝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已有的百万分之一重磁测量结果,对整个秦巴及其周围地区的基底及深部构造、成矿远景做了较深入仔细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使用了构造频谱法和矩谱法,并注意将人工智能贯串于解释中,从而保证了解释结果的可信度。整个秦巴地区缺乏全面系统地研究,以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局部地区,难以由此全面地认识和评价秦巴地质。本文的工作填补了这一空白,可以作为研究秦巴地质的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据国务院领导批示,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国家地理信息协调委员会”的组成、任务和职能和近期工作安排提出如下意见,现发表基本内容,供研究讨论。 1 “关于国家地理信息协调委员会”的组成 据“批复”精神,“国家地理信息协调委员会”将由国家有关部委(办)等单位组成。 “国家地理信息协调委员会”挂靠国家计委,并建立“国家地理信息协调委员会”的协调制度,设立办公室,挂靠国家计委国土地区司,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12.
8月4日,河南省地质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号召全省地质工作者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的优良传统,努力实现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和地质工作的全面振兴,为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河南国土资源》2010,(7):50-50
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各相关单位:自2010年1月6日河南省首届“十大最优美的地质景观”和“十大最具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评选通知下发以后,各有关单位和相关部门热烈响应、踊跃报名参加评选。通过相关单位自荐和有关部门推荐,截至2010年6月底,共收到各地地质景观申报(推荐)材料43宗、地质遗迹申报(推荐)材料33宗。  相似文献   

14.
近日,由河南省地调院承担的“新疆1:5万空贝利幅、霍什别里幅、阔勒阿依尔克幅、木吉幅区域地质调查”等4个项目顺利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的野外验收,新发现一批矿化点,为进一步查清该地区铜铅锌铁等资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三门峡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省地质环境治理专家和市财政局、陕县国土资源局、陕县财政局、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部门,对"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陕县段)沿线矿山地质环境及地貌景观修复工程"项目进行了终验。该项目于2012年3月开始实施,总投资1122.78万元,分为3个标段,一标段施工单位为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二标段施工单位为河南省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三标段施工单位为河南省豫龙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6.
近日,经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评比验收,"河南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成果获评优秀等级。据介绍,河南省对地质钻孔基本信息进行清查始于2011年10月,该项工作由河南国土资源厅资源储量处指导协调、省地质博物馆技术支撑、49家地勘单位共同参与完成,全面清查了河南省"三项调查"及省级馆藏成果地质资料和49家地勘单位保管的钻孔资料,清查出有"钻探工作  相似文献   

17.
由河南省地质学会岩矿测试委员会和省地矿局职工学校联合组织,于1987年11月12日至26日在郑州举办了“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第一期短训班。聘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成因矿物研究室主任、著名的矿物学家陈光远教授和孙岱生副教授、藏维生讲师主讲。参加学习班的有我省地质、冶金、化工、煤田、教育系统十九个单位的地质找矿工作者、岩矿工作者、院校教师、科研人员共70余人,他们中有年过半百积数十年经验的老工程师,也有年青一代的新生力量,是一个老中青共聚一堂的学习班。由于老师们的精心讲授,课程内容的  相似文献   

18.
1995年7月11日—12日,广西地矿厅和河池地区行署首次联合举办矿产资源勘查成果展销会,会址设在河池市,与会代表130余人。展销会提交大会展销的矿产资源勘查成果38项,引资勘查项目38项。经买卖双方三天的洽谈,涉及到的项目25项,会议期间签订矿产资源勘查成果合同协议4项,愈千万元,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地勘资金多渠道来源开辟了新路子,对促进地勘单位地质找矿工作及勘查成果有偿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地矿局15个单位目前在20多个国家从事地质勘查、工勘施工、找水打井等。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这些单位“走出去”带来新的困难和问题,但河南省地矿局局长唐全国表示——  相似文献   

20.
广西地矿局在2月下旬召开全局计划会议,部署“八五”计划和1992年工作任务时,紧紧围绕实施地矿部“四二二工程”,结合广西地矿工作的实际,作出了具体实施计划 该局经过上下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已制订出“搞好地勘单位实施办法”和“八五地质找矿规划”等6个专题办法,使实拖“四二二工程”提出的目标任务,有了明确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