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宁夏测震台网的大震应对改进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后,根据现行测震台网运行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就仪器及服务器机柜加固,通讯信道备份,测震虚拟台网的组建,测震台网中心备份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以保证宁夏数字化地震观测台网在大震来临时或出现突发事件时仍然能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震台网网络技术平台,分析其系统构成及虚拟台网、3G无线传输、远程网络监控等技术在陕西测震台网的应用.该平台的建成,提高了测震台网运行质量及流动测震台网的快速响应能力,实现省、市测震台网观测数据的实时共享,对进一步提升地震部门地震响应能力、完善监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如何通过评价区域测震台网方式,改善与提高我国区域测震台网监测效能,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提出的一个省级区域测震台网监测效能评价体系基本思路是,通过建立台网监测效能评价子系统,引入动态统计,指标分析,目标评价,公众评判的综合分析与关联评价方法,探讨我国省级测震台网系统性能与台网运行,维护能力及资料产出、数据服务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安徽区域测震台网为例,检验区域台网监测效能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广西数字测震台网建设成果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鑫  姚宏  孙学军  徐宁 《华南地震》2010,30(2):79-87
介绍了"十五"广西数字测震台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台站布局、观测动态范围和台基环境地噪声水平对台网地震监测能力的影响。实现与邻省台网和地方社会台网的联网与数据共享后,台网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广西数字测震台网投入运行前后记录到的地震情况,阐述了广西数字测震台网技术成果及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介绍我国“十五”期间建设测震台网专业软件评测平台基本架构及原理,举例描述了专业软件评测平台运行效果.认为,测震专业软件测试与评估对我国“十五”测震台网建设项目实施和提高台网运行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晋冀蒙交界地区微震事件监测能力,以现有固定测震台站为基础增设临时地震台,并组网形成高密度临时测震台网;本文系统介绍了该临时测震台网的架设、运行方式、数据产出等关键环节。通过1年多的运行,该临时台网的组建使晋冀蒙交界地区的监测水平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河南省地震局在“十五”期间建成的数字测震台网组成及主要功能,对系统日常维护、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方法和积累的经验进行详细阐述,可对测震台网整体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震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地震监测和速报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对防震减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测震观测资料为研究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测震台网运行率、波形可用率、台基背景噪声、干扰以及台网布局合理性,对测震观测数据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上海测震台网总体运行稳定,数据连续率较高;部分地震台站背景噪声偏大;受基岩出露影响,上海东部和西北部地区布设台站较少,导致地震监测能力较弱,测震台网布局有待优化。本项工作的开展对今后地震台站改造以及新台站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佑龙  金艳  夏仕安  李发 《华南地震》2012,32(1):99-106
安徽测震台网"十五"期间通过升级、改造、新建24个子台并汇集周边6省19个测震台站的数据,建成安徽省省级测震台网,极大提高了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速报能力、数据产出能力。综合分析了安徽测震台网"十五"项目建设后的监测效能,并对进一步提高测震台网效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地震监测工作的需要,继全国地震基本台网之后,在我国及各地区又相继建立了一批区域测震台网、流动测震台网、大震速报台网、763长周期台网等。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又出现了数字地震台网。数字测震观测技术与系统的出现无疑在测震技术与测震观测上是一次巨大的变革与进步,对各类测震台网的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吉林省地震局建成了由1个区域台网中心,36个数字化地震台站组成的测震观测台网和火山观测台网。应用SDH光纤实现数据实时传输,有效提高了吉林省区域地震监测、应急速报能力,填补了吉林省数字化测震台网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利用俄罗斯科学院比什凯克科学站地震台网中3个台站资料和新疆地震台网12个台站资料,分别用不同地震定位方法,对2009年4月19日中国新疆阿合奇5.4级地震和其3个余震震源参数进行重新定位。并且将其结果与新疆地震目录、中国地震台网统一地震目录进行了比较,对其宏观震中、发震构造、震源机制及地震类型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地震预警试验台网是在成都市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基础上进行台站加密和系统升级建设而成的,完全兼容成都市地震烈度速报台网的数据和功能。其目标是进一步提高成都市地震烈度速报台网所提供的地震参数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系统的建成提高了成都市地震灾害信息的获取能力,为地震预警信息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建立了平台,为成都市地震应急处置和抗震救灾快速决策提供服务,提升了成都市防震减灾服务能力。该台网的建成也为国内同类台网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中的山东数字地震台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东数字地震台网承担山东地区及附近海域的大震速报和微震监测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在“八五”期间建设了济南无线遥测地震台网;“九五”期间改造建成了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十五”期间山东数字地震台网建设后,台站布局、监测能力、大震速报效能得到加强,为地震研究、地震速报、地震应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Google Maps的地震信息节点显示地震震中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秀敏  柴荣建 《华南地震》2011,31(1):104-109
Google Maps API是Google公司提供的免费WebGis电子地图应用服务.本文根据地震信息节点的网络状况,以Google Maps为开发基础,以地震信息通道为载体,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建立面向信息节点服务的地震震中地图发布中心,为市、县地震机构提供一个实时地震信息展示平台.一方面提高了信息节点的地震数据...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十五"数字测震台网的建成并投入运行,极大地提高了陕西测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速报能力,并成功地经受了四川汶川8.0级地震的考验。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地震后至5月31日,陕西测震台网速报地震669个,其中在地震速报规定范围内速报5级以上地震11个。在应对2009年11月5日陕西高陵4.4级地震(Ⅰ类速报地震)和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6.6级地震(Ⅲ类速报地震)及余震序列时,两个主震各种速报参数偏差全部符合地震速报规定对相应类别地震速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测震台网定位存在偏差的问题,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08—2019年9月内蒙古测震台网及周边台站记录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4410个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研究表明,利用双差定位方法重新定位后地震分布更集中,更符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定位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大地震前近台背景噪声的频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了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前12天四川测震台网震中附近三个台和2010年玉树地震前14天青海测震台网震中附近三个台的地震仪连续记录进行功率谱密度的分析。结果表明,近台背景噪声频谱与其它台站的记录存在差异,并且两次大地震的近台记录特征具有相似性。这种特征表达了震源区的岩层活动的物理过程与其后发生的大地震是有关联的。这些信息的提取和研究有助于对构造性地震的发震机理研究以及地震预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地脉动噪声计算方法,以呼伦贝尔市地震台网8个台站连续波形资料为基础,对地震观测台网监测能力进行评估,同时开展台网优化和科学布局研究。通过累计的历史噪声数据,用来评估台站观测环境的变迁,及时掌握地震监测能力的变化。该成果将为地震速报、重点地震危险区震情跟踪、强震后现场应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