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下水》2009,31(3):F0003-F0003
陕西省地下水工作会议于2009年4月14日在西安市隆重召开!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洪小康、各设区市水利(务)局、宝鸡峡、泾惠渠、交口抽渭、洛惠渠等单位、灌区的主管领导、各地下水管理监测机构的负责人和省水利厅人事教育处、规划计划处、水资源与科技处、宣传中心以及《地下水》编辑部等新闻媒体记者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05,27(3):F002-F002
陕西省地下水监测工作会议于2005年3月28、29日在渭南市隆重召开!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洪小康、渭南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石正福、各市(区)水利(水务)局、宝鸡峡、泾惠渠、交口抽渭、洛惠渠等单位,灌区的主管领导、各地下水监测单位的负责人和省水利厅人事教育处、办公室、划规计划处、防汛抗旱办、水资源科技处、水资办、宣传中心以及渭南日报、渭南电视台、《地下水》编辑部等新闻媒体记者8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本刊记者 《地下水》2006,28(2):76-76
2006年3月28日,陕西省地下水监测工作会在西安桃花园山庄顺利召开。陕西省水利厅水资源与科技处王恩庆副主任、各市(区)地下水业务单位的主管领导及泾惠渠、宝鸡峡、交口抽渭、洛惠渠等灌区的技术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地下水》编辑部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9,(6)
陕西泾惠渠灌区是我国著名的大型灌区之一。近年来,随着灌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对地下水的开采利用程度不断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不断威胁灌区的水文生态安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泾惠渠灌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选取三个代表年1990、2005、2020年,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灌区水文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为建设生态文明灌区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水资源安全度和土壤环境安全度都是从1990年到2005年降低,到2020年又升高;居民发展安全度则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7,(4)
泾惠渠灌区是陕西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在对灌区灌溉工程、水资源利用、节水管理三方面简要阐述的基础上,针对灌区农业节水中存在的水价标准过低、农民缺乏节水观念、水利设施薄弱等问题,结合灌区实际提出推进水价改革、水权制度改革、提高节水意识、实施节水改造等对策和建议,为相关灌区开展农业节水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崔晓亮  何亚歌 《地下水》2023,(4):122-126
为了对灌区整体农灌供水安全的形势进行定量评价,以陕西省直泾惠渠灌区各基层管理站的基础用水资料、地下水资料、实地调查资料及管理资料为基础,选择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地表水源供水安全风险、地下水源供水安全风险、渠系配套工程安全风险及管理经济安全风险这4个层面选择8个评价指标,对灌区各管理站的供水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泾惠渠灌区有6个站点无论是在水源供给方面还是在配套工程和管理及经济方面都存在较高水平的安全风险,为供水安全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灌区上游及中下游紧邻渭河北岸的灌区最南部区域;灌区中东部的高陵站、楼底站供水的安全风险处于较高风险水平;西张站、陂西站和阎良站供水安全风险水平综合评价为中等;三渠站及下游的栎阳站、新市站及徐木站的供水安全评价则为低风险。评价结果对加强灌区供水模式调整及管理,实现良好供水效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农业灌溉需水量有严格的时间性要求,在半干旱地区,常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相矛盾。作物需水低峰或不需水时,往往丰涝同步偶合;作物需水高峰时,却又旱缺并逢。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天然水资源进行时空再分配。本文拟以泾惠灌区为例,对泾惠渠灌区水资源利用途径作以粗浅的剖析。  相似文献   

8.
PDA和3S技术支持下的地下水水质调查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徐斌 《水文》2010,30(3)
地下水水质调查是研究地下水资源状况的基本工作,是地下水水质评价、地下水承载力研究、地下水污染研究等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运用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将新技术PDA和3S集成技术引入这一工作领域,构建了基于3S的地下水水质调查评价模型,并进行了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并在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地下水水质调查与评价工作中运用,较传统方法工作量小,调查精度高,评价结果可靠,数据管理可持续性强,提高了地下水水质调查与质量评价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秦三群  余军 《地下水》2012,(4):111-112
水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质。通过分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分析泾惠渠灌区水资源可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使灌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1984,(1)
八三年汛期,我省关中五大灌区在集中降雨之后,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不少村镇农田被淹,棉花减产,秋粮霉烂,群众生活遭受重大损失。现将关中五大灌区汛期地下水动态情况简报如下:一、灌区地下水动态泾、洛、东方红、宝鸡峡和冯家山灌区,是分布在关中渭河北岸的五个大型灌区。灌溉渭北28个县(市)的774.3万亩耕地,是我省主要粮棉生产基地。其中泾、洛、东方红及老渭惠灌区,为河流阶地型灌区,总面积447.34万亩,占五大灌区总面积的58%;冯家山和宝鸡峡灌区的原上  相似文献   

11.
西北、内蒙六省〈区〉第五次地下水观测研究协作会议,于八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在西宁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六省〈区〉水利〈水保〉厅、水文总站、水科所、地下水工作队和有关地、市、县的代表,以及甘  相似文献   

12.
泾惠渠灌区配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双  侯丽雅  张海宾 《地下水》2010,32(5):52-53,63
合理调配泾惠渠灌区水量,提高灌区灌溉效益。根据渠首来水量、含沙量与降雨情况,采取续灌调配水量、轮灌调配水量和应变调配水量三种方法。通过灌区配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在灌区的应用,三种水量调配方法提高了灌区供水调蓄能力,有效缓解灌溉用水供需矛盾。按不同情况调配水量,将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6,(5)
针对泾惠渠灌区徐木二级抽水站压力管道的选材进行研究,通过五种适用管材的优缺点和性能比较,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功能成本理论进行比选,最终认为徐木抽水站压力管道选用球磨铸铁管(DIP)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秦三群 《地下水》2005,27(4):278-279
灌区是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克服不利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农作物生产提供良好水、土、肥、气、热环境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设施,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交叉和融合.通过对泾惠渠灌区水环境分析,从消除其不利影响,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灌区和谐的目的出发,提出改善灌区水环境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国际水资源协会第五次世界水资源大会于1985年6月9~15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大会前夕及会议期间并召开了该协会执行局理事会。参加大会的有75个国家的代表共500人左右。中国水科院张泽祯、水电部水资源办公室杨守法及陕西省泾惠渠管理局李瑞庆等三同志参加了大会,张泽祯并参加了理事会。大会中心议题是“农村地区及其乡社的水资源”,并划分为21个跨学科、跨行业的专题,分别举行  相似文献   

16.
泾惠灌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雪静 《地下水》2000,22(4):164-165
泾惠灌区六十年代开展地下水动态观测以后,全年渠井庇例就逐步调整到6:4,使“三水”平衡。改革开放以来,体制和水价调整,致使地下水连年超采,水位持续下降,1985年至今累计降幅达8.85m。今后应重视“地库”调蓄作用,实行“两水”统管,增加渠水引入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同时应完善灌区地下水观测井等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6,(3)
分析泾惠渠灌区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骨干渠系工程的实施的效益,从管护费用、渠系水利用率、减少渗漏量、增引适时水量等方面分析工程效益,从农业增产、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经营方式转变等方面分析社会效益,从节水意识、农村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分析管理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21,(5)
以泾惠渠灌区绿化工作为例,对灌区骨干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绿化工作开展现状和取得成效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归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对策。分析结果认为:灌区骨干工程绿化工作实施成效显著,初步实现了"渠成风景线、库成风景区"的目标任务,对灌区骨干工程岸线保护和水域生态的治理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绿化工作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渠道工程线长面广,绿化工作实施和管护难度较大、管理维护经费不足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影响绿化工作的实施效果。针对存在问题从培养灌区群众爱渠护绿意识、加强日常管理和争取资金投入方面提出具体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1988,(1)
西北、内蒙六省、区第六次地下水观测研究协作会于一九八七年十月十四日至十七日在西安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六省区水利厅、水文总站、水科所、地下水工作队及有关地、县、灌区,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山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7,(4)
泾惠渠灌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属于泾河自流引水的大(Ⅱ)型灌区,涉及陕西省西安、咸阳、渭南三市的临潼、阎良、高陵、泾阳、三原、富平6县(区)。本文对泾惠渠灌区高陵县药惠段末级渠系现状进行分析,显示该区域预制板安砌梯形渠道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已运行二十多年,存在衬砌标准低,过流能力不足,渠系建筑物老化,桥孔下陷,渠道引水能力降低,斗渠及以下田间工程灌溉水利用率低,损失浪费严重等问题。已严重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应对末级渠系实施改造,对该区域斗渠、农渠进行必要的衬砌、整治,有效改善了原渠道状况极差的状况,经夏灌及冬春灌运行,渠道输水能力大幅提高,充分发挥出了骨干工程及末级渠系改造工程效益,灌溉周期缩短,灌溉保证率提高,特别是在夏季引水期间,灌溉水含沙量大,可有效减少渠道淤积,增加灌溉引水量,扩大灌溉面积,同时减少了渠道巡护用工,节约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