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1城乡一体化建设与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1)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城市发展进入最快时期。据统计,2006年我国城市人口约4.1亿,城乡一体化程度大约为30.4%。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城乡一体化水平将提高到7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粮价飞涨,粮食危机蔓延全球,粮食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确保粮食增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耕地抛荒问题.它不仅影响粮食生产安全,而且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业现代化和实施城乡统筹的进程.那么如何治理农村耕地抛荒?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是党中央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按照中央的部署,既要注重耕地数量上的保护,也要注重耕地质量上的保护,只有提高耕地质量,才能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粮食质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实施海洋开发”,这是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部署。海洋事业正面临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产业总产值10年左右翻一番,从60年代末的1100亿美元增加到目前的约1万亿美元。2000年海洋产业对全球GDP的贡献达到了31万亿美元。据预测,海洋产业对全球经济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将从1991年的10%上升到2011年的20%。2000年广西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110.45亿元,  相似文献   

5.
广西桂平市耕地变化态势与粮食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人均耕地、粮食单产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生产波动系数、粮食自给率5个评价指标,采用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法,对广西桂平市及所辖26个乡镇2005—2016年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桂平市的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存在一定的粮食安全危机。制约桂平市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分布不均衡等,并认为应从严格保护耕地、提高现有耕地质量、加大农业科技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难以扭转,粮食供求不平衡的态势难以改变。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耕地保护话题再次引发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耕保不能有一丝放松”“要保粮食总产量,先要保粮食播种面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盛国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中,若没有耕地保护的支撑,要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作为一个粮食产销大省,国家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搞好耕地保护十分重要。耕地生态保护是耕地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从分析全省耕地数量及特点入手,阐述耕地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耕地生态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2008-2009年度矿业投资环境调查简况2009年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发布了2008-2009年度矿业公司关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矿业投资环境评价的调查结果。调查涵盖全球658家矿业公司,2008年这些公司勘探总额为34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量(2008年全球非铁矿产勘探  相似文献   

9.
由覃志豪博士主持.农业部发展计划司资助的“重大农业自然灾害监测评价方法研究”项目即将启动。我国每年旱涝等主要农业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达4000~5000万t,比一个农业大省如山东3290万t的粮食总产量还多,接近于两个中等农业省如湖南2500万t和湖北2050万t)的粮食总产量之和。农业灾害损失之严重程度已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我国资源环境人口问题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在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叫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放在了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的第一位:“耕地不断减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粮食安全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11.
耕地保护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意义.2005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重申:"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则是我国目前耕地保护最重要的政策之一.  相似文献   

12.
1.我国西部能矿资源丰富,煤、石油、有色金属矿产等等,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加以开发.将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支柱。但是,由于干旱缺水,这些资源无从开发。 农业是我国的基本问题,粮食是关键。按目前亩产400公斤粮食的全国平均水平,只能养活12.5亿人,到下个世纪人口高峰期,现有耕地将无法满足生活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日前警告称,到2030年,全世界近半数人将生活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这份题名为“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的报告明确指出,目前全球人口总数为66亿,预计到2050年将新添25亿人口,增长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其中很多地区已出现水资源稀缺局面。  相似文献   

14.
正"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目前已有多个国家传出限制粮食出口的信息。眼下,粮食安全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疫情面前,我们更能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论述是多么具有远见卓识。因此,要时刻绷紧耕地保护这根弦,才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相似文献   

15.
<正>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措施,已成为中央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高标准农田建设背景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自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后,2009年到  相似文献   

16.
《青海国土经略》2004,(1):42-44
为切实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国务院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2003]7号)的要求,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必须进一步落实严格保护耕地的措施。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农业问题放在基础和战略地位高度重视,从保持良好发展局面、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对农业和粮食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针对当前一些地方盲目设立开发区、乱批滥占耕地等严重问题,国务院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对保…  相似文献   

17.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基。对世界任何国家或地区而言,粮食历来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耕地保护也随之成为粮食安全战略的重大部署。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城市化进程加快,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长,供需关系渐趋紧张,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变得十分突出。本文对世界各国保证粮食安全战略和耕地保护政策进行深入对比分析,以期对完善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2013,(8):25-27
新兴经济体需求旺盛据联合国估计,全球人口到2050年将增长到90亿以上。大部分人口增长将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将与大型新兴经济体(金砖四国"BRIC")的经济快速增长齐头并进。到2050年,金砖四国的GDP之和可能超过七国集团(7G)GDP总和的64%。这将部分地体现在这些国家人均收入的增长上,反过来导致住房和生活消费品(如汽车和电器产品)对原料消耗的大幅增加。到2025年,中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将有221个,而欧洲只有约35个这样的城市。这相当于在这段  相似文献   

19.
正"忆昔虞舜德动天,象为耕地鸟耘田。"从三皇五帝时的上古传说,到商周礼乐下的井田风韵,华夏农耕文明像一首悠长而厚重的古曲,萦萦然飘过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粮食是民生之本,农业是立国之基,而土地则是农耕之根。无论是盛世明君,还是乱世枭雄,保护耕地、培育良田、发展农业、储粟囤粮,一直是历代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目前已有多个国家传出限制粮食出口的信息。眼下,粮食安全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