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低压管道出水口型分析当前机井灌区田间输水工程,都从地上防渗垄沟,转向地下低压防渗输水管道,全国已拥有各种不同型式、不同管材的低压管道约几千万米。但是低压管道在浇地出水口的设计上,则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从其构造型式及其使用价值来讲,都不十分理想,都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现将北方地区目前使用的几种出水口型式述评如下。一、盖板式砼园形出水口这种出水口型式,是由三部分组成。即盖板部分(包括启闭丝杠),水池部分,园形槽出水口部分,这种出水口多用于预制的砼管、水泥土管以及石棉管等较大口径的地下输水管道,优点是孔口出水量大,阻水损失小,水泵扬程较低的情况下比较适用;缺点是只能和土垄沟相联接,不能配用地上输水软管,水冒出后即进入土垄沟成为明渠,均  相似文献   

2.
冷传仁 《地下水》1990,12(1):51-53
一、优点塑料软管外护三、七灰土浆地下防渗输水管道,灌溉农田,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防渗性能好,易于在农村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我们建成后一年多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其效果良好,确有不少优点和独到之处。其优点是: 1、防渗效果显著。地上渠由于渠底渗漏和水面蒸发,渠系水利用系数低,而地下低压管道采用改性聚乙烯软管作内衬,在外护上半管之前充水作内膜时,就已经受考验故不存在渗水问题,渠系水利用系数几乎达到100%。 2、工程经久耐用。据科学预测,地埋塑料软管由于不受气温变化影响(外护0.5m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到1988年7月底,全省已埋设地下软塑管道30多万米,控制浇地面积11万亩。各地在软塑管道施工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就调查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以便各地在今后管道施工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灌溉农田节水增产对地下水开采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实际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滹沱河流域平原区粮食产量持续增加导致农业区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大,同时灌溉节水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地缓解了地下水开采量增加的速率。若按1953-1970年期间平均每公斤粮食生产耗用地下水开采量(3.11 m3/kg)推算,现状粮食生产规模下地下水开采量应为142.3亿m3/a,较实际开采量(24.4亿m3/a)多117.9亿m3/a,平均每5年递增11.74亿m3。以2001-2005年平均耗用地下水开采量(0.53 m3/kg)计算,粮食增产促使地下水开采量平均每5年递增2.45亿m3,平均每5年少递增9.45亿m3。因此,大力发展抗旱节水作物及高产节水技术,合理调控农业种植结构,对于缓解研究区地下水不断恶化态势具有实质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1986,(4)
近年来,塑料薄膜管道以其价廉、轻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渠道防渗。但在使用之中,人们日益发现,它也存在着诸如易损、易老化等一些致命弱点。因此,有必要对渠道防渗材料作进一步探索。我县自1982年开始试用布输水管道,至今铺设长度已达8万多米。实践证明,布管道除具有节水、  相似文献   

6.
张娜  景孟旗  陈彪 《地下水》2020,(1):98-99
结合贵州省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布局及优化输水系统工程方案等相关问题,对杜仲河水库灌区两种输水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管道输水较渠道输水,大大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输水效率达95%以上,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占地面积小,且多为临时用地。管道输水运行期管理方便、有压输水速度快、省工省时。为地形起伏较大的灌区运用管道输水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石灰土盐基离子迁移对模拟酸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炜  周运超  张春来 《中国岩溶》2018,37(3):336-342
为揭示酸雨条件下石灰土盐基离子迁移特征及其缓冲性能,对石灰土进行了室内模拟酸雨淋溶试验,探讨酸雨酸度、土层厚度、土表覆被对石灰土酸化/石灰土抗酸性以及盐基离子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pH=3.5、4.5、5.5的酸雨淋溶下,石灰土盐基离子迁移量差异不显著,对酸雨具有极强的缓冲能力。期间,Ca2+与Mg2+释放呈显著线性相关。(2)土壤厚度对石灰土抗酸性有极显著影响,土壤越厚,对酸雨的抗性越大,反之越小。(3)土厚比1∶2.5∶5的石灰土盐基离子淋失状况为K+淋失量1∶1.43∶2.06,Ca2+淋失量为1∶1.63∶3.13,Mg2+淋失量为1∶1.64∶3.15,表明土厚的增加能大大降低酸雨对盐基的淋溶。(4)石灰土土表覆盖不同,其盐基离子迁移淋溶量差异明显,但并不对土壤酸化效应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岩溶区典型土壤对Cd2+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采用有序批试验,就岩溶区两种典型石灰土(棕色、黑色石灰土)对Cd2+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石灰土对重金属Cd2+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平均吸附率范围89.84~98.84),黑色石灰土的吸附能力高于棕色石灰土,吸附量随平衡浓度的增加而增大;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两种石灰土对Cd2+的等温吸附过程,Freundlich方程拟合最优;两种石灰土吸附镉的动力学特征相似,吸附过程可分为快速反应、慢速反应和吸附平衡3个阶段,棕色石灰土对Cd2+吸附动力学的最优模型为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R>0.9),黑色石灰土仅在Cd2+初始浓度为100 mg/L条件下,Elovich方程、双常数方程和W-M方程的模拟达到较显著水平(R>0.8);有机质、碳酸钙含量及CEC值是影响石灰土对Cd2+吸附能力的主控因素,铁、铝、硅氧化物含量对Cd2+吸附影响不大;综合热力学、动力学及影响因素分析认为石灰土对Cd2+吸附机理包括土壤颗粒表面官能团的专性吸附及不均匀粒内扩散、静电作用等非专性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9.
节水灌溉是一种能够尽可能多地获得农作物增产增收并取得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灌溉模式。开原市近年来通过开展节水灌溉项目来促进灌溉作物增产增收。通过对节水灌溉项目区7个乡镇45个村灌溉用水合理性、用水指标合理性进行分析,确定节水灌溉项目区采用地下水井作为灌溉水源,实行低压管道灌溉的输水方式。根据农作物实际需要,通过采用合理节水灌溉模式对农作物进行适时灌溉,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废碱液污染侵蚀对土的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福建省中部山区某造纸厂在1971年建成投产,1976年秋某车间数根管道开裂漏气,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检查发现地下废液管道断裂,碱性废液逸出渗入地基土中。周围土体呈黑灰色,有异嗅,由坚硬状态变为软塑甚至流动状态。地基土受碱液侵蚀后其组份及性质的变化的研究分析是构筑物加固补强设计的依据。经现场钻探取样、室内分析鉴定以及废液对土体侵蚀的模拟试验证实系地基土受侵蚀所致。  相似文献   

11.
马振庆 《地下水》1992,14(1):28-31
低压管道输水工程是一项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它具有节水、节能、省地、省工、运用管理方便等特点。因此,在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推广应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1 经济管径的选择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中,管经选择至关重要。当流量一定时,管径小,则工程投资虽少,但管内流速大,沿程水头损失大,相应运行费也大;相反,管径大,工程投资亦大,但管内流速沿程水头损失、年运行费用等都相应减小,因此经济管径的选择应本着管道工程投资与运行费之和最小的原则进  相似文献   

12.
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沿线属于低山地貌及河谷地貌类型,最高峰位于主输水洞前部的三架岭一带,山顶高程657 m,一般山体高程均在300~500 m间,洞室埋深多在100 m以下,通过对细河输水管线、本钢输水管线及新区输水3管线工程地质分析,满足设计要求,适合埋设输水管道。  相似文献   

13.
华北平原区域水资源特征与作物布局结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据野外调查、遥感和综合研究表明, 近50年来华北平原粮食产量持续增加导致农业区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大, 同时灌溉节水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地缓解了农业开采量增加的速率。在1977年之前, 每增产10000t小麦和玉米, 多年平均实际开采量增加0.14?108 m3; 在1978年以来, 每增产10000t小麦和玉米, 多年平均实际开采量增加0.04?108 m3。以2001~2005年平均耗用地下水的开采强度(0.53 m3/kg)计算, 粮食增产促使地下水开采量平均每五年递增2.45×108 m3/a, 实际平均每五年少增加9.45×108 m3/a。降水量减小, 补给量变少, 开采量增大; 降水量增大, 补给量较多, 开采量减小。在连续枯(丰)水年份, 当年降水量减少(增加)10%时, 地下水系统水量减少7.98% (增加7.67%)。因此, 需要大力发展抗旱节水作物及高产节水技术, 合理调控农业种植结构, 对于缓解研究区地下水不断恶化态势具有实质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岩溶区石灰土中重金属Cd形态分配特征及富集情况,在桂林毛村采集了3种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黑色、棕色和红色石灰土进行研究。通过原子光谱仪测试了Cd质量分数,运用改进的Tessier分析法测定了3种石灰土中Cd的可交换态(EXC)、碳酸盐结合态(CAB)、铁锰氧化物结合态(OXI)、有机结合态(ORG)、残渣态(RES)5种形态,并对其指示意义及风险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3种石灰土中Cd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早期黑色石灰土、中期棕色石灰土、晚期红色石灰土。形态测试结果表明:黑色石灰土和棕色石灰土中Cd形态以铁锰氧化态和残渣态为主,占土壤Cd质量分数的63%以上,且5种形态质量分数从大到小顺序均为铁锰氧化态、残渣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红色石灰土Cd形态以残渣态为主,占土壤Cd质量分数的76%,形态分配特征从大到小为残渣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Cd稳定度和富集程度评价结果表明:在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中Cd稳定度逐渐减小,环境二次释放风险逐渐降低;富集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其中Cd在黑色石灰土中呈显著富集状态,在棕色石灰土中呈中度富集状态,在红色石灰土中呈轻微富集状态。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由早期黑色石灰土到中期棕色石灰土和晚期红色石灰土,土壤中Cd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均逐渐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岩溶区土壤重金属Cd污染修复与治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引黄灌区现状以及灌区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建立水量、水沙、地下水位的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集成渠道防渗衬砌与管道输水两项节水灌溉技术,开发暗管排水盐碱地改良技术;建立基于公共通信网络的多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开发基于三维虚拟仿真技术的灌区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几种技术的集成,可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化灌区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选取桂林典型石灰土不同发育阶段土样(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对土壤中腐殖质组成、土壤钙的形态及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石灰土发育过程中,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总碳量分别为230.15mg/g、37.49mg/g、17.94mg/g,胡敏酸所占比例分别为31.94%、9.44%、7.25%,富啡酸所占比例为1.04%、36.14%、66.16%,胡敏素为67.02%、54.41%、26.59%;(2)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中土壤钙全量分别为21486.66mg/kg、6913.33mg/kg、5540.17mg/kg,且三种土壤中均是酸溶态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57.58%、74.69%、80.83%,其次为可还原态、残渣态和可氧化态;(3)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钙及其各形态均与土壤有机碳总量、胡敏酸、胡敏素成正相关关系,与富啡酸成负相关关系,土壤腐殖质组成及其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钙含量及赋存形态。   相似文献   

17.
新乡市发展节水灌溉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武生  吴敏  王皎皎  贾宪武 《地下水》2009,31(4):109-111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实施农田节水灌溉是保障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节水工程取代了以前"粗、笨、跑、漏"的土渠灌溉,提高了渠道输水能力,节水、节地效果明显,缓解了水资源矛盾,降低了灌溉成本,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粮食产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灌区提出其适宜的节水灌溉途径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远距离输水管道的探索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青  燕海波  顾会玲 《地下水》2006,28(1):77-79
远距离管道输水,作为一种快捷、高效、安全的输水方式,早在二十世纪初期就已经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应用,目前在我国也得到了推广和普及.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远距离输水管道的特点及聊城市在远距离输水管道建设方面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9.
薛长青 《地下水》2014,(5):163-164
康家沟水库是解决延安黄河引水工程中高延线供水管道及泵站事故检修时受水区用水的事故应急水源工程。通过输水建筑物左右坝肩位置的比选和输水方式选择隧洞和坝肩埋管两种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确定将输水建筑物布置于大坝右岸,采用隧洞输水方案实现康家沟事故应急水库的导流、放空、充库、放水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杨春雁 《地下水》2018,(5):212-213
大口径长距离输水管道是当前水资源调配的主要手段,在保证水质、管材及线路选择、施工灵活性等方面相对于渠道输水有着较大优势。文章以新疆某开发区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为实例,对输水管道的优化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管材的选取、干管条数选择、最优管径的确定等环节进行计算,通过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最优管道选取参数和组合方案,保证了未来二十年发展需求,取得了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