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引黄灌区节水灌溉分区与节水途径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依据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地质等自然地理条件的基本一致性、水资源条件基本相似、水资源利用水平大体相当、农业自然条件和作物布局基本一致、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和照顾行政界限、流域边界等固有分区等 6个基本原则 ,将黄河流域引黄灌区节水灌溉分为河源至兰州、兰州至河口、河口至龙门、龙门至花园口、花园口至河口等5个大区 ,并对各分区的基本特点和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和主要途径作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华北平原农业节水与水量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系统观点出发,提出节水农业的系统框架,并针对华北平原农业用水情况,就各种节水措施的应用与潜力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节水管理,讨论了水量调控的若干原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雨养农业是一种汇集雨水发展农业生产的干旱地区农业类型。本文通过对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条件的综合分析,提出利用这个地区光热潜力大、坡地广布、耕地较多的潜在优势来发展雨养农业的初步建议,并且从雨水的收集、贮存、节水灌溉系统出发,阐明了不同降水量地区的雨养农业开发区划。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水分耗散特性与农业节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凯  陈建耀 《地理学报》1997,52(5):455-460
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1986年-1996年蒸渗仪农田水分模拟试验资料统计;冬小麦全生育期耗水量可达482.5mm,缺水率可达69.3%;冬小麦全生育不分耗散过程有两个明显的需水峰区和3个关键需水期,为实施节水灌溉提供了实验依据;冬小麦耗水量与环境因子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其统计规律可供地下水浅埋区区域灌溉预测参照应用。  相似文献   

5.
西北干旱区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的意义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西北干旱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和潜力。阐述了发展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高效农业的意义和任意,并指出了节水灌溉农业的前景所在。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之一,但是受资源条件和工业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大耗水的钢铁、石化、火电等工业将继续发展。本文认为,调整空间结构,将大耗水型工业布局推向滨海以大规模利用海水,建设滨海节约淡水产业带是解决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短缺间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滨海的大规模开发有利于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8.
以色列解决水资源问题的经验对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本文分析了以色列的水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结合我国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西北水资源开发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省节水农业技术研究项目的实践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河南省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在综合分析研究全省的气候、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之后,结合水资源、经营规模、管理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把全省划分成若干个节水灌溉的类型区,同时分别提出节水灌溉和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质,中国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为缓解中国水资源供求的矛盾,只有“量水而行”,使水资源的利用符合自然资源法则,开发利用不可超过水资源可利用量,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必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这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目标的基本条件,能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关键是运用新思想、策略,强化水资源管理,即要控制水的需求,节约用水,加强源头控制,防治污染,开发非传统水源,多元发展,从而实现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等,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城市节水潜力估算与用水管理水平评定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陈建辉  刘昌明 《地理学报》1998,53(2):141-148
本文在城市节水潜力和用水综合评定两个方面给出定量化模式,并给洛阳市为例,这些模式对一航城市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亏缺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从地理学的综合性视角出发,提出区域农业耗水与生产、生态效益关系的概念模型,拓展了“土壤—作物—大气系统界面节水调控理论”,构建了节水与适水并重的农业综合节水研究体系及其理论框架。并以华北平原为例,探究了中国缺水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基于田间水循环及节水潜力的研究表明,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农田年水分净亏缺220 mm,要实现农田尺度水平衡,需改为二年三熟,甚至一年一熟;京津冀区域尺度模型模拟表明,若通过调整农业种植规模和结构来平衡区域地下水超采,则小麦产量只能满足75%的口粮需求,要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下的粮食自给,需要外部调水来补足水资源亏缺;基于农田耗水结构的节水试验表明,与地面灌相比,地下滴灌的小麦季、玉米季蒸散分别减少88 mm、60 mm,年均可节约耗水1480 m3/hm2。因此,深度田间节水技术会对种植结构和种植制度调整的节水效应产生显著支撑,从而实现稳定农业产能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双重目标。从地理学综合视角出发,未来应更多关注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的形成、转化和利用,从水量和...  相似文献   

13.
沙漠边缘地区苹果园节水栽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长增 《中国沙漠》1996,16(1):65-70
对沙漠边缘地区苹果园进行地面覆盖,可明显地减少水分蒸发和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从而促进果树的生长发育.覆盖措施以地面覆草效果最好,可提高土壤含水量50%,新梢生长量、单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高57%、30%和59%,并提高了苹果的品质和产量。因此,覆盖是沙漠边缘地区果园重要的节水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梁季阳 《自然资源》1997,(1):23-27,34
农田节水灌溉的重点在两方面:一是灌溉技术;二是科学的灌溉管理制度。本文构造了节水灌溉系统框架;供水子系统,农田需水子系统,农田水分动态子系统和节水灌溉决策支持系统。论述了节水灌溉的管理信息系统,最后给出了在限制供水条件下最优灌溉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系统求解。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工业用水节水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讨论目前几种常见节水潜力测度方法,选择定额比较法作为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用水节水潜力的方法.提出了珠三角地区工业节水参考指标体系,剖析了该区各工业行业的节水潜力.认为珠三角地区工业行业的节水潜力较大,在今后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工业节水方案.  相似文献   

16.
17.
甘宁蒙陕农牧交错区的水资源及节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曲耀光 《中国沙漠》2002,22(5):516-519
甘宁蒙陕农牧交错区干旱缺水,黄河是惟一的过境河流和水源,但河水资源在该区已开发,利用过度,已造成了断流灾害和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南水北调"西域工程调入黄河的水量,主要是保证黄河流域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建的需水,水源分配也基本上未考虑农业用水(兰州-河口镇段只安排了2亿m3农业用水)。显而易见,该区水资源的利用,主要是节水。尤其在甘宁蒙陕农牧交错区建成的几处扬黄灌区,普遍存在重开源轻节流,重骨干工程轻田间配套工程建设,重工程轻管理的思想,起点低工程不配套,水资源浪费损失严重,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节水高效农业建设的紧迫性及途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流域由于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本文在分析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建设高效节水农业紧迫性的基础上,对黄河流域建设节水高效农业的潜力进行了评价,并根据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特点和农业生产现状对其节水高效农业的建设途径进行了探讨。建设高效节水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是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战略的必然选择。研究结果和结论对该区域维持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冯静  张云帆 《西部资源》2013,(1):99+117-99,117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目前以稀缺的水资源和最脆弱的水生态环境,支撑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发展节水农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现代化的节水高效灌溉方法中,由于滴灌所具有的独特优点,其地位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0.
张立文 《西部资源》2014,(2):219-220
阿拉善盟是一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及全国的1/8,干旱缺水是制约当地经济和生态发展的关键因素。阿拉善农区长期漫灌,灌溉效率不高,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又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引发了新一轮的生态经济危机。本文以阿拉善百日调研活动为契机,通过深入调研,浅谈阿拉善盟如何通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