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运泰  吴忠良 《地震学报》2004,26(1):110-111
为纪念国际地震学会(现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IASPEI)成立100周年, 美国学术出版社于2002年和2003年出版了<国际地震学与工程地震学手册>上、下卷.  相似文献   

2.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分中心(CSNDMC)在管理好自己的网站的同时,还利用自身技术优势,负责第三届大陆地震国际会议(ICCE)等5个地震学学术性网站的建立与管理工作。其中,ICCE网站对ICCE会议的成功召开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地震局子站点是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对中国地震局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版网站;中国地震学会网站(中、英文版)搭建了宣传和推动学会工作的又一重要平台;IASPEI强地面运动委员会通过自己的网站实现了与全世界同仁的交流合作,并定期出版《电子通讯》,成为了IASPEI最活跃的委员会之一;地震灾害与减轻国际培训班网站的建立也有利于该培训班的顺利举办。这些学术性网站具有以下特点:①影响的国际性;②内容的专业性、时效性和联想性;③功能的实用性;④风格的简约性。  相似文献   

3.
二十多年来,仝世界地震学家的数量已经增加很多。许多新的科研人员对他们自己的国际组织——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的发展史以及该协会当前的一些学术活动还不太了解。由于国际上地震学的实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的工作上,故对此情况的匮乏是一大遗憾。IASPEI 的历史最近已由罗瑟(J.P.Rot-he)教授撰文详细介绍(该文已译载在本刊1982年第7期上—编者注)。他的文章极为生动详尽,该文回顾了1901—1951年间地震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在形成,以及某些伟大的开拓者正在  相似文献   

4.
为系统总结人类在地震学方面的已有认识 ,并纪念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成立 1 0 0周年 ,IASPEI的教育委员会组织了全世界近 2 0 0名知名地震学家 ,编写了综合性的大型《国际地震和工程地震学手册》(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arthquake andEngineering Seismology)。手册的总编辑人是李宏钅监 (William H.K.L ee)、金森博雄 (HirooKaramori)和詹宁斯 (Paul C.Jennings)。该手册试图在地震学家和地震工程师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编写目的是 :总结已确认的观测事实 ;评述有关理论 ;概述实用的方法和技术 ;汇编基本…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地震学未来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际地震学发展的前沿问题,结合目前我国地震学研究的具体状况,从地震观测技术开发与资料管理、地震的地震学研究、地球内部物理的地震学研究和地震的工程学应用研究几个方面,对我国地震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全球地震学是由观测所推动的一门科学 ,我们学科中较重要的进展大多数可与地震仪器质量的提高和仪器数量的增加联系在一起。简正模式地震学源于 2 0世纪 60年代初期 ,那时 ,加州理工学院 (Caltech)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U CL A)的地震学家们在 1960年 5月 2 2日智利大地震后记录到的时间序列中获得的波谱中发现了基波超环形模式和球状模式。在 80年代 ,哈佛大学启动了矩心 -矩张量科研项目 ,此外 ,国际加速度检波器部署计划(IDA)和全球数字地震台网 (GDSN )所记录的高质量数据 ,使得全球层析成像成为可能。如今 ,全球地震台网 (…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数字地震学发展战略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数字地震学无论是在观测技术方面,还是在基础研究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缩短数字地震学研究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数字地震学的发展战略:中国数字地震学的发展应该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中国数字地震学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必须充分重视与数字地震学有关的标准化问题;必须充分重视科研管理的现代化,以循序渐进地将我国数字地震学研究进程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8.
第二十九届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大会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大会(GeneralAssemblyof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SeismologyandPhysicsoftheEarth’sInterior(IASPEI))于(1997年)8月18日~28日在希腊第二大城市萨洛尼卡举行中国(包括台湾)、美国、俄国、英国、法国、德国、希腊、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等40多个国家约800多位学者出席了大会,我国国家地震局团组(24人)、中国科学院(4人)、地质矿产部(1人)、高等院校(1人)和山西省科委共引人前往参加大会共收到摘要约1500篇,其中我国67篇.大会…  相似文献   

9.
当前反射地震学研究中的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反射地震学作为地震学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分支学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在矿产资源勘探、工程建设与环境、自然灾害预测等各种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能源开发中功不可殁。另一方面,反射地震学在广泛的工业应用中全面地完善和发展了地震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时至今日,反射地震学的发展已经从经典理论方法的研究走向更加与客观介质密切相关的深层次研究新阶段,这些问题是,反射地震学从单纯的构造研究走向地层岩性研究,与此有关的是从偏移构造成像步入层析成像、利用单波单分量数据转向应用多波多分量数据、假设地层为固体弹性介质转向双相孔隙介质、各向同性研究转向各向异性研究以及经典的一些方法技术与现代新技术同时使用等。本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数理地震学是地震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研究内容是把各种应用数学方法及某些理论与实验分析方法应用于地震学的研究当中,它可以包括统计地震学和模糊地震学的大部分内容和计算地震学,理论地震学、实验地震学、非线性地震学等的一部分内容,侧重于数学方法与模糊研究和计算,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数理地震学研究的某些新进展,1995年5月3-6在杭州召开的中日数理地震学术研讨会,会后于5月7-15日在国家地震局杭州干部培训  相似文献   

11.
国际地震学     
引言 在众多学科中,地震学可能是由于人们的共同努力而受益最多的一门学科。在地震学发展的初始阶段,这种共同努力的必要性就已经得到了认识。19世纪晚期仪器记录的出现使得合作的必要性更为明显,对于地震学家来说,以下两种途径的合作是必要的:在实践方面,交换在不同国家所取得的地震记录,来确定地震发生的可靠位置;另外,地震学家们一起讨论活动计划和科研成果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由土耳其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国家委员会主办的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第二十五届大会将于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一日至九月一日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市举行。这次大会的主要议题涉及到以下十五个方面:1.IASPEI的科学水平。2.活动边缘的细结构和过程。  相似文献   

13.
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第23届大会定于1985年8月19日至30日在日本东京召开。预计将有来自世界各地50多个国家有关方面的600多位专家出席大会。这是第一次在日本召开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的大会。会议由  相似文献   

14.
地震学史     
引言 目前,地震学是指关于震源(主要为天然地震)、地震波及其传播所在介质属性的研究。在此定义下,地震学仅仅只有100年的历史,但是人类试图了解地震却可追溯到科学发展的初期。地震学这门学科,比之其他的学科更受到其研究对象的影响。从1755年葡萄牙的里斯本地震到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的发生,破坏性地震不断激发科学界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地震学进展     
简要回顾了当代地震学发展的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地震波探测地球内部.包括:现代测震技术的发展、数字地震学、地震层析成象、地震勘探和地下核爆炸侦查等;二是研究天然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灾害的预测和预防,包括:考古地震学的发展,地震活动的统计特征,地震模型、中长期地震预报等.  相似文献   

16.
统计地震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统计地震学"决不仅仅是统计学在地震研究中的简单应用.对这一点的忽视常常导致对"统计地震学"意义的低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是系统讨论"统计地震学"基本问题的时候了.这种讨论不仅对.统计地震学"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与地震预测预报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都是有益的.本文的注意力集中于"狭义的""统计地震学",即以地震预测预报为目标的、针对地震现象(主要是地震活动性)的统计研究.我们把"统计地震学"基本问题归纳为7个方面:①地震活动的统计规律及其独立性问题;②长期地震预测的统计方法的有效性问题;③中期时间尺度地震活动的"异常"问题;④可能的地震前兆和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的统计显著性问题;⑤地震的物理可预报性问题;⑥地震预测预报的地震活动性方法的能力和限度问题;⑦地震活动的物理模型的"真实性"问题.本文的目的不是对"统计地震学"提出一个"希尔伯特问题"的框架,而是试图引起更多的讨论,特别是引起人们对超越争论、超越算法的基本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数理地震学是地震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研究内容是把各种应用数学方法及某些理论与实验分析方法应用于地震学研究当中。它可以包括统计地震学和模糊地震学的大部分内容和计算地震学、理论地震学、实验地震学、非线性地震学等的一部分内容,侧重于数学方法与模型研究和计算。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数理地震学研究的某些新进展,1995年5月3—6日在杭州召开的中日数理地震学学术研讨会,会后于5月7—15日在国家地震局杭州干部培训中心举办的数理地震学新进展培训班,以及新出版的中、英文版专著《数理地震学进展》。  相似文献   

18.
地震学专题参加会议交流的论文共27篇,其中8篇论文进行了分会场口头报告。 地震学专题论文的报告内容广泛,涉及到地震学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ismology and Physics of Earth's Interior,IASPEI)为纪念协会成立100周年,决定出版一部大型参考书以反映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在探索地震与地球科学、地震工程科学与技术以及防震减灾理论与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从1995年开始,在该协会的一个下属教育委员会具体策划和组织下,组织了全世界60多个国家2000多位科学家及工程师历经了8年的努力,编著成了总量相当于30万页的大型参考书。该书集中地反映了上个世纪以来,人类在上述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台阵地震学、地震台阵与禁核试条约监测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郝春月  郑重  牟磊育 《中国地震》2007,23(3):233-244
本文介绍了台阵地震学的发展,国内外地震台阵的建设和工作进展以及地震台阵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国际监测系统(IMS)的关系。另外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台阵地震学在地震精确定位和地球内部构造反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