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前言     
《现代地质》2015,(2):227
<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015年,也迎来了两年举办一次的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的召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青年地质工作者是地质战线上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是地质事业的未来。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青年工作委员会自2012年4月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积极组织学术活动,发现、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地质科技工作者,促进他们早日成才"的建会宗旨,积  相似文献   

2.
<正>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的矿床学专著《中国磷矿床》已于2012年5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为889mm 1194mm 1/16开本,150万字,图版18面。书号ISBN978-7-116-07596-2。我国磷矿工作者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注意磷块岩矿床的研究。以叶连俊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地质工作者为磷矿床学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磷矿地质事业进一步蓬勃发展,当时的化工部专门成立了化工矿产地质研究的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3.
《地质与资源》2011,(1):26-26
<正>铁岭市昌图县古榆树地区发现了逾10×108t储量的大型煤田,并有超过50×108m3的煤气资源.其为辽宁省1960年以来发现的最大煤田,也是东北地区近20年来发现的最大煤田之一.2008年,地质工作者探明煤田位于地下1200~1500m,煤层厚度为0.8~9.13m,其中70%为长焰煤,30%为气煤,均为优质煤.  相似文献   

4.
<正>化工地质研究项目(2001~2005)成果汇编是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承担的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化工地质研究项目中的部分成果。20001~2005年中化地质矿山  相似文献   

5.
段晓微 《地质论评》2010,56(4):604-608
现代地质学科的出现,在欧洲是近200年的事,我国地质学科开端于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当时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矿政司设置了地质科,后来实业部分为农林、工商两部,地质科隶属工商部.这是我国第一个官方地质机构,由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地质学系毕业的章鸿钊负责.虽然现代地质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更是初创,但我们已落后100年,在我国早期的地质科学工作者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地质科学研究机构,地质科学调查机构和地质科学教育机构相继建立,从事地质科学研究和工作的人员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6.
1995年化工地质系统在福州召开了改革会议,围绕“深化改革,加强地质找矿,加强结构调整,以规模化经营,集团化联合,加速实现化工地质企业化”这一主题,明确了化工地质改革的思路,确定了化工地质改革要以“减少管理层次,弱化行政干预,强化产权关系,精干找矿队伍,全方位推向市场,联合发展,组建集团公司,实现企业化为目标”。提出了“加速内部机制转换,组建化工地质集团公司和地区性集团公司”的改革总体方案,总的设想是:用六年时间,分二个阶段进行改组,改造现有的地勘单位。组成  相似文献   

7.
华丽娟 《地质论评》2017,63(4):63040954-63040954
<正>近日,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荐工作。这也是国内首个为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单独设立的奖项。经中国地质学会第39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设立的中国地质学会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将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出不超过十名获奖者,每人次颁发1万元的  相似文献   

8.
盼望已久的《云南地质》在有关方面的赞助、支持下,现在正式发刊了,这是我省广大地质工作者的一大喜讯,也是我省地质战线的一件大事。它是一个公开发行的以地质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我省地质战线上地质科技人员、探矿工程技术人员、地质工作管理人员和地质技术经济人员学习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互  相似文献   

9.
王涛 《地质论评》2019,65(6):65069301-65069301
正2019年10月11日,中国地质学会召开第二届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评审会议,评选产生了10名第二届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获奖者候选人。中国地质学会决定授予常红梅等10名同志"第二届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荣誉称号(名单见下)。此次评审经申报、推荐、形式审查、申报者公示、评审等严格的评选程序,从全国地质行业各部门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地勘一线企事业单位推荐的84名候选人中评选产生10名获奖者,她们是我国地质科技和地质找矿战线中的杰出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2012,(1):13-13
本刊讯2012年元旦前夕,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代表局党组,向局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向奋战在地质调查战线的广大地质工作者,致以新年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1.
2008年9月12—18日,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翟裕生、李廷栋院士来山东进行地质考察并作学术报告。来自国土资源、地矿、冶金、化工、建材等系统的200多名地学工作者聆听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2.
《地质论评》2018,64(1):6401028-6401028
正2017年10月29日,中国地质学会召开第一届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评审会议,评选产生了10名第一届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获奖者候选人。10月31日~11月6日,在中国地质学会网站对10名获奖者的申报材料进行了为期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不同意见。中国地质学会决定授予苏文等10名同志"第一届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横向量边视差导线曲结构、外业操作步骤、内业计算方法、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使用条件、精度分忻方法、能否满足地质工程的精度要求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和推导。结果证明,横向量边视差导线这一特殊的测量方法,在其它控制测量困难的地区,有其独特的使用价值,为地质工程测量的控制方法,打开了一个新路子,可供地质战线上的广大测量工作者参考使用,对其它如道路、城建、永利建设等方面的测量同行们,也可根据所碰到的类似外业条件面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吉林地质》2004,23(1):1-13
地质资料是在地质矿产工作中积累的各种资料,是我们认识地球、保护和合理利用地球资源的基础。自建国以来,国家在吉林省投资70多亿元资金开展地质工作,形成了6000多档地质资料,这些资料既是广大地质工作者几十年艰辛努力取得的宝贵成果,也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使地质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近年来 ,化工地质勘查队伍 ,紧跟国民经济调整的步伐 ,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中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取得了一定成绩。在2 0 0 0年 3月分召开的“全国化工地质工作会议”上 ,对化工地质行业的一些成功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交流。现将会议中的几份典型材料在《化工矿产地质》上公开发表 ,为的是使其在地质勘查行业实现更广泛的交流 ,同时也意在营造一种对管理科学的研究气氛 ,以推动化工地质事业的更进一步发展。化工地勘队伍在面对市场 ,深化改革的进程中 ,进了多方位的探索 …  相似文献   

16.
2013年4月1~2日,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海峡两岸"东海及台湾海峡从源到汇研究"伙伴科学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海峡两岸17个单位的近70名科学工作者与会,其中12位来自台湾。该研讨会由台湾中山大学海洋地质及化学研究所的刘祖乾教授与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杨守业教授联合召集。  相似文献   

17.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015年,也迎来了两年举办一次的全国青年地质大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大地质工作者责无旁贷,应积极投身到地质找矿、地质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8.
秦明宽 《铀矿地质》2005,21(5):F0004-F0004
2005年8月18-21日,第八届国际矿床地质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共有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700位专家学者出席,其中,外国专家学者有350余人。这是矿床地质研究领域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召开的最高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9.
<正> 由化工部地质研究院团委和学术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院第2届青年学术会议于1992年4月8日至10日召开。会议共收到院内26名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论文30余篇,有24名作者的27篇论文参加了大会宣讲交流。论文的内容涉及各主要化工矿产的基础地质、矿床地质、数学地质、选矿工艺以及矿产开发和科技档案管理方法探讨等科技领域。此次学术活动得到全院广大青年科研人员的积极响应,提交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较往届有所提高,这是我院青年科技工作者几年来立足化学矿山地质科研事业,刻苦钻研,  相似文献   

20.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多种矿产富集,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经过近20年的建设开发,已初步建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和大型煤化工基地。但该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相对资源开发增长速度较快的煤炭生产和转化来说,其环境压力巨大,暴露出的矿产地质与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已影响到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了如下应对措施: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提高煤炭资源保障程度:加强多种矿产并存区的综合地质勘探、评价和规划,推进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加强生产矿井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资源采收率;开展矿区水资源的勘察评价,加强水资源的规划和协调管理;深化《保水采煤技术研究》,推广实施矿井水及工业、生活污水的综合利用;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做好矿区地质灾害监测、评价及治理工作;加强矿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工作;建立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煤炭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