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油水相对渗透率确定镇泾油田长6储层的产液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水相对渗透率可以精确刻划出油、水二相流体在孔喉中的流动情况,通过阿尔奇方程准确求取储层的含水饱和度,建立适合镇泾油田的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并运用"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通过回归法,用实测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求取琼斯方程中的区域参数,最终建立适合本区的油水相对渗透率经验公式。结果表明,用测井数据可以进行油、水相对渗透率的计算,并且完全满足评价储集层的产液情况。由此建立的油水相对渗透率解释模型,可以进行镇泾油田长6储层的油、水层的划分,并对油、水分异不彻底的储层进行测井评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晓宏  任战利 《云南地质》2011,30(2):234-237
利用孔隙度和渗透率参数,将陕西定边张韩区块油藏储层分为4类流动单元.分析各流动单元的物性特征,阐明不同级别流动单元分布特点及其与沉积微相的关系,获得各类流动单元物性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Kozeny-Carmen方程改进的渗透率预测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复杂孔隙结构储层渗透率时,常规采用的孔渗指数方法或流动单元分类方法几乎很难准确评价渗透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引入修正迂曲度因子的改进的Kozeny-Carmen方程渗透率计算新方法。首先引入迂曲度因子修正Kozeny-Carmen方程,迂曲度因子可以表达为孔隙度与岩电参数的函数;然后对改进的Kozeny-Carmen方程进行推演变换,得到新的流动单元指数,能够更好地将储层进行分类;最后利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建立取心段岩心渗透率与测井曲线的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到非取心段的渗透率评价中。岩心渗透率与预测渗透率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且渗透率计算精度较常规孔渗指数方法和流动单元分类方法有较大提高。该方法在南海西部海域莺歌海盆地东方气田储层评价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多参数识别是流动单元研究的发展方向,判别参数选择是多参数识别流动单元的关键。以鄂尔多斯盆地W93井区延长组长6河流相储层为例,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对表征储层的11项属性参数判别流动单元的能力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选取渗透率、有效厚度、渗流系数、储能系数、流动层指数、油藏品质指数6项参数作为W93井区流动单元判别参数,建立了流动单元判别函数,研究了各油层组流动单元特征。研究表明,本区的河流相储层可以划分为为A、B、C、D 4类流动单元,分别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决口扇、分流间湾和水下天然堤微相中。不同的流动单元具有不同的渗流能力和储集能力,因此油田开发生产中应采取不同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毛管压力曲线分形分维方法研究流动单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取心井铸体薄片获得的图像资料和毛管压力曲线,通过图像分形几何学方法以分维数的形式定量地表征出了复杂的微观孔隙喉道结构特征,发现能够很好地划分和评价孔隙岩石中油、气、水的渗流差异,可以用于储层微观流动单元表征。文中阐述了岩石微观孔隙喉道结构分形的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和应用于表征流动单元的依据。建立了中国西部砾岩低渗透油藏微观孔隙喉道分维数与孔隙度、渗透率之间计算图版,据此在油藏中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获得的孔隙度、渗透率参数计算微观孔隙喉道分维数,开展全油藏流动单元划分与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毛管压力曲线分形分维方法研究储层微观流动单元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储层油、水两相渗透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认识、分析低渗透储层油、水两相渗流机理的重要途径,是合理开发油田的基础。本文在总结低渗透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的基础上,对以火山岩、凝灰岩岩屑为主的岩屑砂岩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低渗透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碎屑颗粒的成份、结构,其表面的粗糙程度,及其粘土矿物的产状对相对渗透率曲线有明显的影响。这一研究成果对合理开发此类低渗透油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宝浪油田粗粒低渗储层的精确渗透率解释模型,从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确定影响此类储层物性的关键属性参数.从表征岩石结构参数的流动带指数的角度建立了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模型,逐步建立以测井数据为基础的流动单元的判别函数.在流动单元判别的基础上,根据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模型进行了从测井数据到渗透率参数的计算.宝浪油田三工河组储层Ⅲ油组划分出5类流动单元类型,在流动单元控制下解释的储层渗透率值,经实际应用能够满足储层精细描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相对渗透率和饱和度定量关系是多孔介质多相流动系统中重要的动力学参数关系。使用设计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测定了一维砂柱中油水两相动态流动系统的相对渗透率及饱和度数据,由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所测得的相对渗透率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细砂的强亲水性对不同先湿条件下的油、水相相对渗透率及饱和度有较大影响,并造成了不同先湿条件下流体间驱替机制的差异;相饱和度是影响相对渗透率的主要因素,孔隙空间中两种流体的分布方式和流体的饱和历史也影响各相相对渗透率。对试验结果用VGM模型(Parker-Lenhard模型)进行拟合所得结果较好;在水先湿条件下,将van公式拟合毛细压力-饱和度数据所得拟合参数用于VGM模型预测相对渗透率-饱和度曲线,所得结果与VGM模型直接拟合所得结果有差异,但两者所得结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9.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是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发展趋势。采用灰色层次分析法(GAHP),选取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饱和度中值压力、退汞效率和泥质含量等6个参数,对丘陵油田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划分。研究表明,本区储层可以划分为E、G、M、P 4类流动单元:E类流动单元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中心部位,渗流能力最强,开发程度较高,但是易发生水淹;G类流动单元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渗流能力较强,水淹程度较低,还存有一定的剩余油,是丘陵油田目前主要的生产动用层系;M类流动单元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和河道的边部,物性较差,目前动用程度较低,剩余油富集;P类流动单元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间湾部位,岩性致密,注入水很难波及到,目前几乎不具备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依据尕斯库勒油田实际资料,分析了粒度中值、泥质体积分数、灰质体积分数、孔隙度与渗透率以及与测井曲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套直接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储层流动单元划分的技术方法,实现了流动单元纵向上的连续自动划分.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储层划分为E、G、M和P 4类,平面上流动单元的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E、G类流动单元主要沿水下分流河道的主流线分布,G类流动单元主要分布在河口砂坝和河道侧缘,M类流动单元分布在席状砂部位,P类流动单元零星分布在砂体尖灭的边缘部位.  相似文献   

11.
油气储层流动单元在高、中、低渗储层表征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但在特低渗储层研究中仍然很少涉及.以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升554断块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扶余油层特低渗储层为例,划分出E、G、P三种流动单元类型,从E类至P类流动单元,渗流能力逐渐减小.流动单元物性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均表明流动单元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分析了沉积相及开...  相似文献   

12.
多参数储层流动单元识别是深水浊积水道研究的发展方向,其中判别参数的选择是多参数流动单元识别的关键。以 西非尼日尔三角洲深水浊积水道储层为例,结合开发中的动态资料,优选了泥质含量、孔隙度和渗透率三个判别参数。运 用快速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储层划分为 A,B,C,D 四类流动单元,并通过判别分析建立了流动单元的判别函数。最后根 据流动单元的判别函数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单井解释,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深水浊积水道储层流动单元的剖面与平 面分布规律。研究表明: A 类和 B 类流动单元储层质量最好,一般在水道体系的中部和浊积水道的主体较为发育。在水道 体系演化过程中,不同期次的浊积水道迁移与叠置样式以及发育规模的不同,导致内部流动单元分布样式和类型存在差 异,平面非均质性很强。  相似文献   

13.
以黄骅坳陷王官屯油田官104断块为例,探讨辫状河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究方法。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包括两个层次,其一为渗流屏障和连通体分析,其二为渗流差异分析。研究区主要微相类型有心滩、辫状河道与河道间。渗流屏障主要为泥岩屏障和成岩胶结屏障。通过渗流差异分析将官104断块枣Ⅲ、枣Ⅱ油组辫状河储层划分为四类流动单元。其中,Ⅰ类流动单元以中高孔、中高渗为主要特征,主要分布于心滩与辫状河道主体部位;Ⅱ类流动单元属中孔、中低渗储层,主要分布于辫状河道;Ⅲ类流动单元以中低孔、低渗透率为主要特征,分布于河道侧缘及河漫滩溢微相;Ⅳ类储层流动单元主要为渗透性极差的非储集层。通过综合分析,建立了工区储层流动单元的分布模型。这一研究对于优化油田开发调整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Relative permeability of CBM reservoirs: Controls on curve shap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lative permeability to gas and water for 2-phase flow coalbed methane (CBM) reservoirs has long been known to exhibit a strong control on (gas and water) production profile characteristics. Despite its important control on both primary and enhanced recovery of CBM for coal seams that have not been fully dewatered, relative permeability in coal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in the literature in the past decade. There are few published laboratory-derived curves; these studies and their resulting data represent a small subset of the commercial CBM reservoirs and do not allow for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physical controls on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shape. Other methods for estimation of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s include derivation from simulation history-matching, and production data analysis. Both of these methods will yield pseudo-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s whose shapes could be affected by several dynamic CBM reservoir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The purpose of the current work is to perform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trols on CBM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shape, including non-static fracture 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 multi-layer effects and transient flow. To derive the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s, effective permeability to gas and water are obtained from flow equations, flow rates and pressure data. Simulated cases are analyzed so that derived and input curves may be compared allowing for investigation of CBM reservoir properties on curve shape. One set of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s that were input into the simulator were obtained from pore-scale modeling. Field cases from two basins are also examined and controls on derived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shape inferred. The results of this work should be useful for future CBM development and greenhouse gas sequestration studies, and it is hoped that it will spark additional research of this critical CBM flow property.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流动单元特征和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孔隙度、渗透率、储层品质指数(RQI)、流动层带指数(FZI)4个参数对XS1井区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的388个样品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对聚类结果与各井产气情况的对比将储层流动单元划分为4类,所占比例依次为39.2%(Ⅲ类)、33.2%(Ⅱ类)、25.0%(Ⅰ类)、2.6%(Ⅳ类)。Ⅰ类储层流动单元多为高孔高渗、高孔中渗和中孔高渗储层,厚度范围为10~20m;Ⅱ类储层流动单元多为中孔高渗、高孔中渗和低孔高渗储层,厚度范围为10~47m;Ⅲ类储层流动单元多为中孔高渗、中孔低渗和低孔中渗储层,厚度范围为11~86m;Ⅳ类储层流动单元为低孔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厚度小于10m。火山岩储层流动单元发育和分布受火山机构相带和火山岩亚相的控制,表现为火山口-近火山口相带成为Ⅰ、Ⅱ类储层流动单元的机率最大,近源相带成为Ⅱ、Ⅲ类储层流动单元的机率最大,远源相带成为Ⅲ类和Ⅳ类储层流动单元的机率最大。原生气孔发育的上部亚相和粒间孔发育的热碎屑流亚相形成Ⅰ类储层流动单元的机率最大,原生孔隙不发育的空落亚相和下部亚相形成Ⅲ类储层流动单元的机率大。实现了火山岩储层流动单元的单井识别,为其三维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古亚洲与特提斯交汇带盆地群油气资源潜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古亚洲与特提斯构造交汇带盆地群发育石炭系、侏罗系(中下统)、白垩系(下统)等多套烃源岩,具有厚度大、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的特点.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进入成熟-过成熟热演化阶段,侏罗系烃源岩有机质已进入大量生油阶段,白垩系烃源岩也处于生油高峰,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区内储集岩发育,石炭-二叠系储集层以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为特征,石炭系储集层主要为潮坪-泻湖相沉积的碎屑岩,二叠系储集层为一套河流相粗碎屑岩;侏罗-白垩系储集层物性相对较好,以中孔、中渗,或中孔、高渗为特征,为以河流-三角洲沉积砂体;在石炭-二叠系、中新生代地层中均见到了不同级别的油气显示或获工业油流.存在3种不同的生储盖组合,即①自生自储式组合.②下生上储的间隔式组合.③潜山型组合.预测油气资源量36.85亿t,目前已发现的油气储量仅为1亿t,具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7.
应用遗传神经网络研究碎屑岩储集层流动单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遗传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以文72块沙三中为例,在取芯关键井流动单元聚类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流动层指数、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泥质含量、最大孔喉半径6项参数,将取芯井流动单元划分为4类,采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通过建立遗传神经网络的学习及预测模型,对文72块沙三中油藏进行了流动单元识别,阐述了各类流动单元的特征,并应用序贯指示模拟,获得了流动单元的时空展布.流动单元与沉积微相空间分布的对比表明,物性和储集能力都较好的流动单元大部分位于水下分支水道微相中部及河口坝微相,水道和河口坝沉积是控制物性较好流动单元的主要沉积微相.储集层流动单元比沉积微相更精细地刻画了影响储集层流体流动的地下结构,通过流动单元研究可以预测剩余油的可能分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微观水驱油模型流动单元划分及评价的可行性和效果,应用灰色定权聚类方法,以吴起油田X井区特低渗透长63储层25块样品为例,采用真实砂岩微观水驱油模型实验,以测得的渗透率、水驱前含油饱和度、启动压力、1 PV驱油效率以及孔隙度5项参数为基础,将样品划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流动单元.Ⅰ类、Ⅱ类和Ⅲ类流动单元分别与水下分流...  相似文献   

19.
精细表征储层特征和储层结构是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中后期的主要技术需求。基于不同类型砂体的相似孔渗特征将辫状河沉积体系中河道充填和心滩砂体聚类为储渗单元,提出了储渗单元研究概念和研究思路,开展了辫状河沉积体系储渗单元发育模式研究。通过露头观测和测井相标志,识别出辫状河沉积体系中储渗单元发育四种叠置模式,即心滩叠置型、河道充填叠置型、心滩和河道充填叠置型、心滩或河道充填孤立型;基于储渗单元发育模式,提出了河流相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井型的适应性,指出辫状河沉积体系中河道叠置带是叠置型储渗单元发育的有利部位,是水平井开发的有利目标,辫状河沉积体系中的过渡带和洼地主要发育孤立型储渗单元,适合直井或丛式井组开发。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野外露头研究和苏里格气田加密井区井间干扰试验表明,辫状河沉积体系中储渗单元发育规模为顺古水流方向长600 m和垂直水流方向宽400 m左右,证实苏里格气田具备进一步加密到400×600 m的条件,预计可提高采收率15%~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