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里特维尔德,荷兰著名建筑师、设计师,"是1928年‘现代建筑学会’最初创始人之一"[2],也是荷兰"风格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将"风格派"应用到建筑设计的首位建筑师[3]。他虽然没有接受过建筑学或者设计方面专业的系统训练,但他注重对生活实际的探索,并总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喜欢用单纯的色彩和线条进行设计。他在设计方面的想法具有革命性,也可以说他是  相似文献   

2.
序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2015年3月是殷鸿福院士80周岁华诞,也是殷先生在地球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上不懈追求、勇于创新和成果倍出的第60个春秋.1935年3月15日,殷鸿福出生于浙江舟山定海.1952年,他以高分、第一志愿从上海育才中学考入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北京地质学院.由于其"超俗"的专业选择,1953年他受邀为《中国青年报》撰写了题为"正确选定志愿,使我学习得好"的文章,他写道"我以自己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为祖国服务而感到幸福和自豪".献身地质科学事业是殷鸿福从小就立志追求  相似文献   

3.
"毋庸置疑,建筑学和都市化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特里·法雷尔[1]英国建筑师特里·法雷尔(Terry Farrell)(图1)[2]是一名浪漫且富有个性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大师,他独特和充满创意的设计风格使他在英国乃至世界建筑设计界享有盛名。法雷尔有着与众不同的建筑设计观点,他一直着迷于历史、文脉。  相似文献   

4.
<正>巴塞罗那帕塞奥·德格拉西亚坐落着一幢闻名全球的纯粹现代风格的建筑—米拉之家。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石头房子",这栋建筑出自西班牙著名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蒂之手(图1),其作品也已成为巴塞罗那的城市名片。安东尼·高蒂是"西班牙加泰隆现代主义"(属于新艺术运动,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并不相同)建筑师,是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他被称作巴塞罗那建筑史上最前卫、最疯狂的建筑艺术家,他的设计风格独立、大胆、特异,他极  相似文献   

5.
正他的建筑创作宗旨是明确的、不同于传统的,他认为原创性根本就是欺世之谈,只能不断突破,寻求创新。这就是菲利普·约翰逊。菲利普·约翰逊(图1),美国建筑师、建筑理论家以及现代建筑设计的领军人物。1979年,菲利普·约翰逊成为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第一人,获得建筑界"教父"的名号[1]。菲利普·约翰逊曾说:"其实我从未改变,因为我只相信变化"。[2]一生都在追求突破和变化的菲利普·约翰逊,始终站在建筑界的最前端,开  相似文献   

6.
作为世界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被认为是最具创新能力、最有个性的平面设计师,他的大量平面设计作品在国际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在他的平面作品中,简洁的视觉语言、玩味十足的幽默感以及用线、面等简练的表现手法构成了其独特的作品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充分地显示了他驾驭空间和图形语言的能力。笔者通过对福田繁雄的作品和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在设计元素的提取及创作手法中进行借鉴,总结出适用于开拓首饰设计思维的方法及设计理念,创作出具有时代风格及个人艺术表现力的设计作品,以此.来满足现代社会人们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为首饰设计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忆明镇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1998,18(3):193-193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周明镇院士(1918~1996)逝世两年多了。大家都很怀念他对中国第四纪研究的积极倡导和热情的支持。谨写一点往事作为对老友的敬意。明镇和我,家庭、学历、情趣和风格都不一样。他是一个潇洒的人,我重苦于;他很聪明我则迂缓;他从不勉强人,对人不疾言历色,我往往控制不住自己。但明镇和我的性格互补,使我们很谈得来。这也可能是我们年龄相仿,走过的历程有许多相同之处的缘故吧!50年代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建立和以后的工作中他曾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这时他已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工作,成为杨钟健先生十分得力的助手。在50年代到60年代,他业务精进,关于早期哺乳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羊城桃红柳绿,姹紫嫣红。记者慕名来到广州市设计院,采访了我国工程设计大师郭明卓。郭明卓目光炯炯,谈话思维敏捷,不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神情举止一点也不像是个68岁的老人,倒像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他说:"我的建筑设计生涯走过了30多个年头,我的每一点成就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取得的。30多年来,广东的建筑设计,可以说是从最初的格律诗发展到了目前的自由诗,经历了多种格局和风格的变化和发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大国,北京是一个很大的城市。它是中国最后一个皇朝所在地,它有非常丰富的景观,正如紫禁城一样风格独特。这个城市拥有很庞大的建筑结构,而很多的建筑都是四散在城市当中。目前,投  相似文献   

10.
正"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1]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图1)~[2]是20世纪现代建筑有机功能主义代表人物,他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均有所成就。"埃罗·沙里宁的父亲伊利尔·沙里宁是现代建筑的先驱者之一"~[3],他在接受父亲建筑设计影响的同时开创了自己的风格,成为现代国际主  相似文献   

11.
"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的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地下岩浆通过火山管道喷到地表的这一运动形式——火山作用,与其它地质作用相比,同样有着特殊的喷发机理和喷发产物.空间上与火山管道有关、时间上属同一火山喷发时代的各种火山一侵入作用的产物,以及这些产物在火山中所占据的特定的位置和构造等,统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勘察设计》2005,(10):48-48
美丽的英国Milestone饭店与肯辛顿宫殿相对而立.在这里你不但可以欣赏到肯辛顿花园的美景而且还可以将皇家绿地尽收眼底.包括12个套间在内,这家饭店共有53个房间,每个房间都用古玩和精美的家具装饰,且都有不同的设计风格,有的房间还带私人凉台.饭店餐厅的设计也很独特,设有精雕细刻的天花板,别致的壁炉和装饰豪华的窗户.  相似文献   

13.
孙大中同志逝世以后,他的身影常在我脑海中浮现。有时在梦中相见,他还是那样采奕奕,英姿勃勃。醒来方想起我们已经隔世,不禁悲从中来,怅然若失我和大中在1963年相识,但真正了解他、认识他却是从1972年始。在“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和我一样历经磨难。那年,我们得以“准阶级敌人”的身份被“宽大”、“用一技之长”,参加了中条山铜矿地质研究工作。他在50年代我在60年代都曾到这里工作过。此时在一种特殊的气氛中,以一种特殊的身份来旧地共事,别有一种心态。我俩不仅在许多地质问题上有共同的兴趣,在心倩上也是相通的。“四…  相似文献   

14.
<正>"未来的人类应该以艺术来铺路,建立新的世界观和创造新生活,经由真实的自然本质,将人类从悲剧的社会中释放出来。"[1]——蒙德里安(图1)概述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是荷兰著名画家,同时也是20世纪著名的几何抽象艺术大师,与凡·杜斯伯格、胡萨等人一起创立了"荷兰风格派"。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出版了大量著作,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15.
所谓项目型企业是指那些以项目管理为主要生产模式的组织,为了追求特定的项目结果而组建的企业,如勘察设计院、监理公司、系统集成公司等等。因为"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独特的性质:每一个项目都是惟一的、不可重复的,  相似文献   

16.
我记得刚来所时,是1955年年末,正至深秋,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东四牌楼沙滩后街老北京大学的地学楼,它建于1923年,院内古朴大方,院中央一座圆形的花坛,坛前是一栋灰色有点欧式风格的小楼,楼大门的左侧有一尊白色大理岩雕刻的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的半身像,但他躲在了楼前一片迎春花的后面,似乎凝视着什么,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庄重而又和谐.  相似文献   

17.
江欢成大师事迹   江欢成同志是上海现代集团总工程师,他从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与研究四十年,成功地设计了许多重大工程项目.设计创新是他的追求.作为结构设计负责人,第一次成功地将30米天线卫星地面站设计在软土地基上,荣获我国第一届科学大会奖状;作为设计总负责人,设计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m,是目前亚洲第一高塔,造型完美、结构独特,成为上海市标志著称于世界,获建设部优秀设计奖、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相似文献   

18.
<正>"我乐意用记者的眼光来观察世界、观察我们的周边环境,然后选择一个更好的时机参与其中,这就是我要做的。"——雷姆·库哈斯雷姆·库哈斯(图1)[1]是一位从记者转行"半路出家"的天才建筑师。他是《疯狂的纽约》《小、中、大、特大》的作者,是饱受争议的CCTV新大楼的设计师,是OMA建筑事务所的灵魂领袖。他的作品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以他独有的叛逆风格不断挑战着人们对建筑本身的认知。作为在业界近乎偶像的存在,雷姆·库哈斯是当今最振奋人心的  相似文献   

19.
现为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九队副总工程师、地质勘察研究院院长柏形世,自1985年西安矿院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即树立了扎根基层,以队为家,默默奉献地勘事业的决心和意志.所以他从最初的大班记录、地质鉴定员、室内"三边"到项目负责,再到地质勘察研究院院长,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工作,跑野外,搞设计,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撰写提交地质报告,再去闯市场、找项目……,对此,他都始终无怨无悔,深情倾注和热爱地质勘探事业.也正因如此,他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局、队"先进工作者"、"岗位能手"、"技术标兵"、"四德模范",特别是2012年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谱写了一位煤勘人非凡的人生之歌.  相似文献   

20.
序言     
<正> 李继亮研究员是著名大地构造学家。李君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他受业的老师中有一些也是我的老师;他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原地质研究所后,起先我们都在沉积学研究室工作,后来虽不在同一研究室,却仍在同一研究所。所以他同我是"同门",又是同室和同所的同事,而且常有一些合作的工作。40多年来他为人做事实事求是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