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青海省“九五”新、改建数字地震台地震数据传输方式的研究,用X.25组建数字地震台网广域网,可方便地实现数字地震数据的准实时传输,其组建简单,台站终端设备接入方便,运行成本低;同时,数字地震台网广域网也可用DDN、RF组建,使“九五”已建台站和“十五”待建台站数据传输良好地衔接。  相似文献   

2.
唐明帅 《高原地震》2003,15(2):54-58
数字地震资料是以一种无量纲的“数字数”(Counts)形式记录的,但在数字地震资料的应用中,却需要实际的物理量;而“数字数”与实际的物理量联系的桥梁是数字地震仪传递函数。根据这一实际需要,分析了数字地震资料的产生过程、数字地震仪传递函数的幅频特性以及“数字数”与数字地震仪传递函数的关系。这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引言 目前,NCDSN台站已经并入中国数字台网的运行之中,由于系统稳定,数据质量高而受到国内学者的青睐。当前,NCDSN台站多采用一台微机进行SEED数据的实时记录(REALTIME),实时监视(REALPLOT),SEED格式与WGSN格式的转换,地震分析(DIMAS)和速报,为此,效率十分低下。系统经常死机,难以保证地震数据的连续记录万无一失。针对这个情况,我台利用WIN98的局域网互联技术,对我台NCDSN的分析系统进行了优化配置,组建了基于NCDSN的网络分析系统,实现了SEED数据的共享,互联网路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地震…  相似文献   

4.
叶建钢 《地震学刊》2001,21(2):63-66
“九五”期间,我国建立了数字地震观测台网。在模拟地震观测向数字地震观测的转变中,从仪器的管理维护到地震的观测分析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我台用数字地震仪观测一年多来,积累了一定经验,摸索了一些排除故障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于此,以便于借鉴。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数字地震学发展战略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数字地震学无论是在观测技术方面,还是在基础研究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缩短数字地震学研究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数字地震学的发展战略:中国数字地震学的发展应该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中国数字地震学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必须充分重视与数字地震学有关的标准化问题;必须充分重视科研管理的现代化,以循序渐进地将我国数字地震学研究进程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6.
青岛市数字遥测台网是地方地震台网。台网2003年建成伊始,即经受了2003年6月发生在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境内的4级震群,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快速了解震情、震情趋势判定、政府应急决策、稳定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科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本文从台网概况、台网设计和建设、台网运行和管理、地震监控能力、监测效能等方面介绍了该台网。  相似文献   

7.
DDN作为一种传输实时数据的通信途径,已被广东数字遥测地震观测台网用来传输地震数据3年多了,本文介绍了DDN业务及其特点,总结了广东省数字化地震观测台网在使用DDN方面的经验,包括安装、故障排除。另外还介绍了一些新的数字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8.
浅谈水化数字观测仪器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朝阳地震台水化观测实践为基础,对使用水化数字仪器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9.
从现代移动通信短信息业务SMS出发,思考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的应用新领域。介绍了DsnSMMS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分析了OCX短信控件、系统软件、地震信息处理程序、台网实时监控程序的开发,各模块实现的功能。通过系统软件开发和短信收发设备的集成,实现了地震信息的快速群发、触发报警及台网运行状态的监控,并可以采用移动设备远程控制台网软硬件。从无锡市数字地震台网的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智能化的交互操作与远程监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姑咱台前兆观测数字记录与模拟记录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姑咱台DSQ水管仪和SS-Y伸缩仪仪器“数字化”改造过程,以及模拟与数字化2种仪器并行记录的情况,并对模拟记录和数字记录的内在精度、漂移量、记录形态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数字化观测与模拟观测的差异,为地震台站进一步搞好数字化观测,提高观测精度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自制地磁,地倾斜观测用数字时号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制地磁、地倾斜观测用数字时号钟目前,我国地磁、地倾斜观测用时号钟各式各样,优劣不一。以昌黎地磁台为例,以前使用带触点的机械钟,故障较多,稳定度低,一旦忘记上弦,即造成时号短缺。后来使用SY-2石英钟,精度稍高,但有偷停、时号触点接触不良等现象。为此...  相似文献   

12.
青岛市数字地震台网技术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引言 青岛市是沿海开放、经济发达城市,是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唯一协办城市。而1992年南黄海5.3级地震以来,一系列的有感地震波及青岛市,在政府、民众中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为此,青岛市地震局抓住有利时机,于2001年向市政府申请建设“青岛市数字地震遥测台网”,项目年底立项,总投资476万元人民币。 1 台网概况 青岛市数字遥测台网是集短周期地震仪、宽频带仪、强震仪于一体的综合性地震观测系统。台网由6个遥测子台、1个强震台和1个台网中心组成(图1)。台网孔径约100 km,能实时检测青岛市区范围内ML≥1…  相似文献   

13.
李道贵  李世林 《地震研究》1994,17(4):402-406
本文介绍的多功能数字时号钟(Digital Hour Mark Clock简称DHC)消除了SY2石英钟机械触点的缺陷,具有市电变化范围,抗干扰性能强,提供脉宽按需可调的时号。故障时可自动切断时号输出,确保不丢记录,各项保护、报警电路完善,还能远距离监听记录器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美国对全球数字化地震台网所做出的贡献,并提供了有关台站安装的一些经验。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网联合会(FDSN)负责对全球这项工作进行协调,它的成员包括全球各国负责宽带数字地震仪安装和维护的小组。第81章对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网联合会给出了简短概述,有关该联合会的详细情况可以访问其网站:http://、www.fdsn.org/。任何仅为描述性目的的商业、公司或产品名称的用途不必经美国政府认可。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数字地震观测资料应用中的实际需要,阐述了数字地震学中元数据的定义、作用、意义、组成部分及其常用格式,分析了元数据与数字地震记录相互间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利用广州地震台测震数字记录资料与模拟记录资料,对数字记录的震相到时、震级、地震波形清晰度、连续率与模拟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数字记录与模拟记录的震相到时、震级差别不大,而地震波形清晰度、连续率则数字记录优于模拟记录。  相似文献   

17.
辽宁台网记录爆破、矿震与地震的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99年6月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正式采用数字记录与模拟台站资料结合,编报辽宁省地震月报目录和地震观测报告,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具有宽频带、动态范围大、分辨率高而且便于用电脑处理等优越性,改变了传统的模拟台网在地震图上识别和辨认震相,取而代之利用人机交互实时处理地震系统在计算机上识别和分析震相。每天有许多触发事件显示在屏幕上或存储在计算机里,这其中有相当多的事件不是地震事件,需要人为加以排出。有些事件是典型的、具有显著的震相特征,是便于识别的。而这些事件缺乏典型特征,不易识别,需要用多台记录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最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地震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将原始的震源信号从其他影响中分离出来。讨论了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引起波形变化的一些因素以及记录系统和采样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介绍了地震信号处理中的一般原理和概念,通过对简单的RC滤波器的讨论,揭示了系统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线性时间不变系统、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褶积、频率响应函数、传递函数和极点等,为讨论数字地震信号的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MC1微功耗宽频带数字地震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数字地震记录设备——MC1微功耗宽频带数字地震仪. 它的最大的特点是系统功耗小于300mW,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廉,非常适合于天然地震的野外流动观测,也可应用在人工地震和工程地震等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20.
将同一台址同一地震不同观测系统所测的数字震级与模拟震级进行统计,作回归分析,计算两者之间的相关值,比较它们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模拟震级与数字震级相关程度较好,数字震级完全可以替代模拟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