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密集召开及《关于推进建@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我国建筑业迎来实现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机遇。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聚焦建筑产业现代化"专题,刊登了有关领导、领军企业高管及行业专家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思考,探讨了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的方向、路径,分享实践经验,以期为行业、企业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浪潮中快速适应、准确决策、稳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应用与设计,加深广大结构设计人员对结构体系的认识及结构设计方法的了解,前不久,云南省勘察设计质量协会在昆明举办了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与设计交流会。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建筑技术处处长叶明作了题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其发展》的演讲。他指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路是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将住宅建设作为重点,依托技术和管理创新,使新型建筑工业化成为途径,并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模式,将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最终实现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进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效益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密集召开及《关于推进建@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我国建筑业迎来〉实现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机遇。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聚焦建筑产业现代化"专题,刊登了有关领导、领军企业高管及行业专家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思考,探讨了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的方向、路径,分享实践经验,以期为行业、企业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浪潮中快速适应、准确决策、稳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面临重大突破和根本性变革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行业项层设计上有一个明确的宏伟目标,在引领建筑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内涵更深刻、视野更宽阔、范畴更广泛的构架,我认为,在推动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建筑业转型的实践中,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是极为重要的内容。项目管理现代化也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应有之意,创新既是项目管理本身的需要,更是实现项目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及其新型工业化体系现状 从20世纪世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来看,住宅工业化发展都是以先进的建筑工业化技术转型和革新为基础,通过采用新型工业化生产建造方式,实现建设发展从数量阶段到质量阶段的剧变。  相似文献   

6.
近期,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布了《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改革发展目标,为经历了多年高速发展却仍停留在粗放式发展中的中国建筑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预示着传统建筑业将迎来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传统建筑应该走怎样的再生之路?这是一个摆在当代建筑师面前的严肃问题。在近日举办的"当代新中式建筑设计高峰论坛"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朱小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当代中国在现代化发展上投入了很大精力,但在传统建筑保护上投入却不够。"如今,"所谓  相似文献   

8.
产业为依托,产业基础成为它们崛起发展的必由之路。欧美城市的发展过程无不印证了这一理论。因此,产业地产为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小城市发展提供了另一种想象空间。开发企业的加入将使产业地产格局更加精细立体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当地住宅开发和商业地产经过多年城镇化演进与发展,各个领域的开发价值已面临局限,但是产业地产仍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城市原先所有已建成住宅商业建筑、产  相似文献   

9.
正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建筑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需求、新动力。装配式建筑的多种优势符合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和节能减排的要求,能有效地解决"粗放"建造方式带来的资源、能源过度消耗和浪费,促进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勘察设计》2009,(8):I0001-I0002
在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之际,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主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纪念活动暨营造技术的保护与更新学术论坛”于2009年7月11、12日在京召开。本论坛的主题是中国营造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旨在宣传中国营造学社对中国建筑界和文物保护界的影响,弘扬中国营造学社发掘与传承中国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功绩,宣传其营造理念和技术上的成就,从而为探索传统民族建筑现代化和现代建筑本土化,保护民族建筑文化遗产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建筑业要从传统产业提升成为现代产业,实现产业现代化,必须具备哪些前提条件?在此过程中,勘察设计行业应该怎么做,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很重要,值得认真思考。我认为,建筑业要实现产业现代化,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组织编制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表示方法及示例(剪力墙结构)》等9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获批,填补了以装配式住宅为核心的民用建筑领域工业化标准空白,为建筑产业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据介绍,在国内外多地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标准院按照主体工业化和内装工业化相结合的思路初步梳理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针对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论述了步入信息时代工业建筑变化的特征,反映了其在功能、环保和建筑艺术方面的创作趋势。作者以中国电子工业建筑为你,叙述了电子工业建筑早期发展的状况,近期工业时代工业建筑发展的模式和相关问题,强调了建筑师在工业建筑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门理论的发展都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上,建筑理论也不例外。我们今天所说的“现代建筑理论“是由过去的传统建筑理论发展而来,我们今天的“现代建筑理论“也终将被“传统化“,逐渐的成为未来建筑理论的发展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凸显。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指导下,我国先后在天津、上海、深圳、青岛、无锡等地开展了生态城区规划建设,并启动了一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是转变我国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大问题,也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建筑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实现美丽中国、永续  相似文献   

16.
建筑基础工程市场不断发展,技术装备随之也不断更新、改造。地矿部在工程装备的更新改造上有着周密的部署,因而工程施工单位应遵循这一部署,适当引进先进的工程技术装备,作为“龙头”带动常规的设备投放市场、改善、扩展基础工程市场的活动空间,提高工程市场的占有率和设备的开动率,使工程勘察这个支柱性产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勘察设计》2011,(11):93-93
近日,"2011·中国首届保障性住房设计竞赛"在京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在本次设计竞赛中凭借其"公共租赁住房整体解决方案"荣获大赛一等奖,并获得最佳公租房设计单项奖;该院的"标准化设计工业化建造的公共租赁住房"方案也凭借其创新性的探索荣获二等奖。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作为我国现代建筑产业最具实力的综合性科技研发企业,多年来凭借其独特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始终致力于积极推动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其住宅产业化研发团队,集技术研发、标准编  相似文献   

18.
南昌市2010年规划中心城区建筑密度遥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南昌市建筑密度调查的技术方法,阐明了城市建筑密度的现状分布和分区,分析了建筑密度对 城市发展的影响,探讨了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诸多因素中,建筑结构设计是关键环节。笔者认为,应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合理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使技术与经济得到了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建筑部件工厂化预制和装配产业化施工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装配式建筑产业化是世界性的大潮流和大趋势,同时也是各国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而美国在这方面无疑代表了目前世界的最先进的水平。"美国建筑管理局国际联合会(ICBO)副主席凯文·伍尔夫教授认为,"美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装配住宅建筑市场,装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