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9 毫秒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购一台精确性、可靠性和耐用性都很好的GPS接收机不只关系到当前投资多少,更重要的是关系到能否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因此,购置时务必慎之又慎,切勿掉以轻心。选购时首先面临的选择就是,引进双频机还是单频机?现将二者的优缺点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NemeriX公司推出一种名为NB1050的新基准设计,该技术有助于原件和设计厂商或第三方开发商在为手持机创建蓝牙GPS应用时减少时间、费用和复杂性。该机装有NJ1836、一个含有射频接收机、基带处理器及闪存的单片GPS接收机和一个STM2500C蓝牙接收机。NB1050接收机是一小型印制电路板,最终结果是低电流消耗(〈40mA),用一个电池,它可工作几天时间。  相似文献   

3.
GPS接收机     
本文介绍了GPS信号接收机的类型及在选型考虑到的几个实际问题,强调了GPS处理软件的重要性及应具备的功能,提出了GPS接收机的基本选型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GPS接收机的分类和各种机型的性能,技术指标和参考价格,同时介绍了当前各类GPS接收机的特点和工作模式,并对窄距相关技术,MET-MEDLL技术,P-W跟踪技术作了简要介绍,文后的用户根据经费,任务特点,精度要求,选择机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指出自1994年1月31日开始,美国在GPS卫星上实施了永久性的AS政策,接着阐述了Z-12接收机的抗AS功能,并用较大篇幅介绍美国FGCS对AshtechZ-12GPS接收机的检验结果,从静态,动态,快速静态等项目的检验成果得知,即使在AS起作用的条件下Z-12仍能获得高质量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GP接收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了GPS接收机的检测内容及过程,并给出一些检测的结果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GPS接收机性能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GPS接收机的硬件性能,软件功能,单频接收机与双频接收机,单星座接收机与双星座接收机,静/动态接收机与RTK接收机,部件的通用型与专用型,固定型接收机与升级型接收机及售后服务等问题用了扼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9.
NavSync公司推出一种CW12型GPS定时接收机。据报道这种接收机可提供5m(rms)定位精度,小于25毫微秒世界协调时的授时精度和-158dbm的跟踪灵敏度,这种低信号强度的接收机在定位精度、授时和灵敏度性能上都有很大的改进。它可以每秒1个脉冲和可变频翠输出提供一个标准的NMEA0183数据流。  相似文献   

10.
《全球定位系统》2003,28(6):14-14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GPS和GLONASS系统不同点后,论述GPS+GLONASS兼容机的技术优势。精度高、抗障碍性好、并有抗美方垄断的可能性,对民用用户十分有利,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Ashtech厂GG24接收机是世界上第一台较完善的且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兼容机。文章评述了它的功用和性能。结论指出兼容机将是未来卫星定位接收机的主要发展方向,将对卫星定位技术应用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Ag接收机     
《全球定位系统》2003,28(4):49-49
  相似文献   

13.
Santer  R 郑国忠 《测绘通报》1995,(3):39-50,38
本文提出将多副天线连接到一台公共接收机的GPS测量方法、此法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几公里基线的高程测定精度,这一技术的优点在于消除两天线之间单差观测值的相对钟参数,因为单差观测值不受钟差影响,对测定基线分量能保持更好的几何强度,只要各电缆之间的偏差能被小心地检验,则这一陈述就是有效的,在这一假定之下,同标准的GPS数据处理相比较,总的说高程标准偏差要改善的二倍,使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标准数据处理方法相比  相似文献   

14.
谢世杰 《四川测绘》1995,18(2):82-83,65
近年来,GPS接收机硬件技术发展迅猛,而窄距相关技术则是一重大创新。本文概述了窄距相关技术的简单思路,诺瓦泰接收机的十大特征,应用范围和实例。  相似文献   

15.
美国加州Javad导航系统公司推出两种新的GPS接收机,一种是OEM板GGD-112型接收机,另一种是Maxor—GGD型接收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 GPS接收机的硬件性能、软件功能、单频接收机与双频接收机、单星座接收机与双星座接收机、静 /动态接收机与 RTK接收机、部件的通用型与专用型、固定型接收机与升级型接收机及售后服务等问题作扼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GSS1型GPS接收机主要技术数据,功能特点。经实测试验,并与Trimble4000SST GPS接收机测量的基线向量和ME-5000测距仪实测的弦长比较,以及复测边较差,同,异步环闭合差和网平差结果等精度分析。GSS1接收机定位内、外符合精度均达到±(5mm+2ppm·S),完全适用于短距离精度定位测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GPS接收机使用的各种形式天线,GPS接收机的相位中心,以及如何减小相位中心偏差,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
Cannon  M 李学逊 《武测译文》1994,(3):22-25,29
本文论述了采用NovAtelGPSCard型接收机(单频、10通道、C/A码)窄频相关技术进行精密静态定位的性能。为了进行这种评定,于1992年12月在美国东部实施了一系列测试。在数天时间里观测了0.5-320km的若干条基线,据以分析基线的重视度及其与地面精密坐标间的一致性。利用双差法和三差法对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后处理。为了分离大气误差和接收机误差源,测试中使用了精密星历,并验证了多路径误差对载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中,接收机硬件延迟引起的码偏差和相位偏差是影响精密授时、电离层建模以及非差模糊度解算的重要因素。利用GPS对电离层总电子含量进行估计和建模时,通常假定GPS接收机硬件延迟偏差是稳定不变的量,对其可能存在的波动及影响因素考虑不充分。因此,对GPS接收机硬件延迟偏差的时变特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电离层电子含量估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了GPS接收机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DCB)和差分相位偏差(differential phase bias,DPB)单历元及单天解的时间变化特性,并对温度变化与接收机DCB、DPB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验探究。结果表明,接收机重启前后其DCB值会发生突变,重启之后接收机DCB和DPB大约需要25 min才能趋于稳定。接收机DCB和DPB并不能长期保持稳定,实验数据显示,在2~3 h内,DCB的变化量可以达到0.8 m左右,DPB的变化量可以达到4 mm左右,接收机DCB和DPB的波动与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具有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