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符号位统计检测法消除噪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所介绍的是一种在叠后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新方法。地震信号在空间上是相关的,而随机噪声是不相关的,利用这一特性,我们给出了一种在时空域利用多道符号位地震记录统计检测地震信号的方法,有效地把信号和噪声分离开来,从而达到提高信噪比的目的。我们利用这一方法,在IBM—4381的TIPEX应用软件系统上开发了计算机程序,并对理论模型及实际地震资料作了试处理,取得了十分明显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并行计算机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作者在本文中从地震资料并行处理的工业需求,地震资料自身的特点和现代地震数据处理对高性能计算机的要求出发,简述了为什么要用并行机进行大规模并行处理的原因。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两种并行机(IBM SP2和Intel Paragon)的体系结构,给出了并行机硬件的发展现状。作者在文中还着重对前苏联以及我国近几年引进的国外地震处理系统的并行功能和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并结合课题研究,提出了地震资料并行处理的一个发展方向-基于微机群的地震资料交互、并行处理系统。最后,作者对发展并行计算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引进日本OYO公司生产的McSEIS—1500和McSEIS—1600地震仪。笔者在郑于文、李玉辉付教授的指导下,与我系地震教研室及院计算站合作,对McSEIS-1500地震仪5744箱体(改进型)作了部份解剖工作。现将5744箱RS-232C接口技术性能参数以及与外部计算机联机等技术成果,如:5744箱体与宇宙68000、IBM—PC、VICTOR—9000、APPLE—Ⅱ、PC—1500等计算机联机技术.呈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传统表层调查资料的处理方式研究,提出了计算机处理表层结构调查资料的分析方法和处理流程。并通过野外数据存储格式的分析,解决了目前野外现场处理系统不能读取SEG2数据格式的问题,从而为地震资料处理中更好地应用表层结构调查资料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这里提出的方法有效,软件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的技术现状,煤田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的情况,以及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影响分辨率的主要因素,煤田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的技术原则,处理的参考流程。处理标准以及应采取的特殊处理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由于避开了地表低降速带和风化层的影响,井间地震能够采集到高频地震信号,经过资料处理可以得到较高分辨率的速度和上行反射波成像剖面。2004~2005年,胜利油田在垦71 区块实施了8对井间地震资料采集。针对原始资料特点,研究了以层析成像、管波衰减、VSP-CDP技术和有限角度叠加成像等关键处理技术,较好地完成了该区块的井间地震资料处理。初步分析解释表明,井间地震可以识别低序级断层、小幅度构造和薄储层。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石油勘探领域中,计算机工作站及应用软件已经成为科研人员寻找和开发新的油气藏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由Geoquest公司研制的地震资料解释系统,作为石油勘探开发的一体化软件,早已为广大科研人员所使用。大港油田公司研究中心自九十年代起就开始使用其软件。几年来,软件对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对软件功能和效率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针对地震资料解释系统只能在单机工作站上运行的问题,提出了将新兴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地震资料解释系统中的方案。通过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而为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对计算机及应用软件使用效率的需求,还提出了计算机可视化的新概念——可视区域网络技术,并对可视区域网络技术的功能、优点和实施方法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8.
三维静校正在解释工作站上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SUN工作站上利用CPS—3地质绘图系统具有的数据网格化、层位数据运算的功能,对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野外一次静校正。对淮北某区的野外静校资料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煤田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提供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9.
海洋地震勘探中,潮汐对地震资料的质量影响较大,潮汐严重时会严重影响地震资料成像效果。获取海洋地震勘探的准确潮汐值并进行潮汐校正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潮汐值的获取上,以前利用水深求取潮汐值或者利用水文站的历史潮汐数据预测潮汐值,但这两种方法取得的潮汐值精度较低。在中国南海某工区进行的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中,通过对StarFix XP定位系统提供的实时测量高程数据,进行高程转换、信号处理求出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实时的潮汐值,并利用该潮汐数据在Echos地震资料处理系统下,开发了潮汐处理模块对地震资料进行潮汐校正处理,经过实时潮汐校正处理后,地震资料的质量改善明显,地震资料的浅层分辨率和信噪比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减轻了"采集脚印"的影响,提高了资料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资料采集、处理中,低信噪比资料和深部地震信号的信噪比提升非常困难,提高信噪比是该类地震资料处理中最关键的一环,是决定最终成像品质的关键。针对该问题,首先从地震波在粘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出发,详细分析了粘弹性介质对其内部传播地震波的频率、能量和信噪比的影响,总结了地震波在经过地下粘弹介质传播后频率、能量和信噪比的衰减规律和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频率、能量特点;然后讨论了地震波与地下岩层的谐振,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谐振与地震资料频带、能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通过改造地震记录频率使之与地下岩层共振频率带匹配来改善地震资料成像品质的观点;最后讨论宽带Ricker子波的原理及其优点,提出应用宽带Ricker子波对地震记录进行子波整形,最终实现地震资料与地层响应频率的匹配,从而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具体应用方法。该方法已在多个区域的地震资料处理中应用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这表明,通过地震资料与地层响应频率匹配的方法,可有效地提高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处理提供了一条具有参考意义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处黄土塬区,沟壑纵横、地形起伏非常大,受复杂地表条件及近地表结构等因素影响,原始地震记录的振幅、频率及相位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与地下地质信息无关,容易导致解释陷入误区。因此,急需根据该区地震资料特点进行一致性处理方法研究,以提高资料保真度。在总结当前一致性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复杂地表条件下新的地震资料一致性处理技术流程。在创新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思路的基础上,首次应用双域近地表Q吸收补偿技术,拓宽频带的同时,提高沟—塬连接线资料振幅、频率一致性;应用地表一致性俞氏子波反褶积,实现低频噪声的衰减及有效信号频带的拓宽,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分辨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资料子波一致性。实际资料应用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震波地下传播过程中深层的高频成分损耗严重,导致分辨率下降的现象,而常规高分辨率处理受到局限性较高、成本高、处理周期长问题,基于EMD(经验模态分解)自适应分频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改进常规高分辨率处理的方法—基于EMD时频分析地震高分辨率处理。该方法的核心在于依据地震数据本身的时间尺度特征,使用EMD算法进行模态分解,能够在保留该数据本身的特性情况下,将地震信号自适应分解为有限个IMF(本征模态函数),分别对得到的每个IMF进行高分辨率处理,最后叠加得到高分辨率的地震数据。本方法适用于非平稳信号,无假设条件,且无需知道Q值,为解决高频补偿问题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理论模型测试和实际地震资料的运用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在薄互层识别方面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常规地震资料处理系统不能处理高采样率(采样率<1ms)和速度很低的SH波资料的难题,本文提出了运用等效处理方法处理浅层地震资料,同时在保证高信噪比情况下提高资料的分辨率。结果表明,该方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是近年来在国外发展较快的一种地震方法,相比以往的地震勘探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信噪比、分辨率能够大幅提高,能够更细致刻画地质目标。这里详细分析了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在准噶尔盆地面临的困难,论述了准噶尔盆地高密度地震勘探资料处理技术的现状,指出了在准噶尔盆地实施高密度地震勘探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还需要开发和完善一些必备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5.
南黄海盆地普遍存在的高速屏蔽层导致海相中—古生界地震资料品质差,甚至无反射资料,严重阻碍深部油气勘探进展。历经十多年探索,通过深入的理论计算及模拟、长期的海上试验及多轮处理技术攻关形成的"高富强"地震调查技术突破了南黄海海相中—古生界地震成像瓶颈。"高富强"地震调查技术分为采集和处理两大部分,采集系统以"高覆盖次数、富低频及强能量震源"为主要特色,处理核心技术以获得中—古生界"高信噪比、富低频及强有效反射能量"资料为最终目标。使用该技术在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获得了高品质成像资料,清晰地揭示了海相古生代内部地层结构,最终落实了古生界多个大型圈闭构造和钻探目标,为海域深部油气勘查的战略性发现和突破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PC-1500计算机已普及各野外地震分队,用它对测井资料(声速测井及伽马测井)进行现场处理,获得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其成果对指导野外试验和生产、室内资料解释工作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西藏羌塘盆地地震地质条件复杂,要取得高质量的浅层地震勘探资料是非常困难的。文中结合多次在羌塘地区开展的浅层反射地震勘探方法技术试验,探讨了高原冻土层对地震资料的影响因素,地震数据采集采用了小道间距、多道数长排列的接收方式,同时提高覆盖次数,采用大吨位可控震源进行高频激发,获得了高质量的原始数据资料;在地震数据处理阶段,重点在叠前采取相应的去噪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衰减震源干扰波、随机和相干噪声等干扰,获得信噪比较高的地震成像剖面。总结研究区浅层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方法和资料处理解释技术,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研究成果,对今后在高原冻土区开展浅层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三维地震建模与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博  孟小红  侯建全 《地球科学》2007,32(4):549-553
在地震模型与正演中利用已知资料或虚拟建立复杂的二维和三维地震模型, 对进行后续地震模拟和面元分析以及合理地设计观测系统等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为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提供了工具, 为反演方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根据地震模型特点对地震模型建立及其在计算机上可视化的一些算法进行了简要阐述, 对能很好地实现三维地震模型可视化的克里格插值、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的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在SeisWay1.0“地震模型与正演”模块中根据以上算法所生成的模型数据生成三维地震模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OVT域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已成为国内外资料处理研究和试验的热点。在各种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中,OVT处理技术因具有易于实现、使用灵活、效果优良等优点。OVT处理,是一种保存方位角信息的处理方法,可以提供有效而精确的数据域用于去噪、插值、规则化、成像、速度各向异性、AVO/AZAVO和岩石属性反演等处理。以榆林某矿区为例,对OVT域5D数据规则化处理技术进行充分的分析与应用,地震数据经过OVT域5D数据规则化处理后有效改善了常规方法的处理质量,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盆山结合带地质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大,深地震反射资料具有信噪比低、各种干扰波严重以及速度横向变化大等特点。针对盆山结合部位深反射资料的特点,主要利用ProMAX处理系统对横跨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的二维深地震反射资料(简称SP04-2剖面)进行折射静校正、叠前去噪、地表一致性处理、人机交互速度分析、剩余静校正循环迭代处理、地表基准动校正叠加和叠后去噪处理等方法试验研究,形成一套适应盆山结合部位深地震反射资料的处理方法和流程,最终得到SP04-2叠加剖面。该剖面首次揭示出若尔盖盆地—西秦岭造山带盆山结合部位的岩石圈结构,为研究盆山深部接触关系提供了可靠的地震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