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Q—s曲线类型各判别方法的可行性,为避免错判或误判,保证择优,作者提出了外推检验法。经外推检验所建立的曲线方程,可使预测下推深度远远超过2倍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钻孔抽水试验一般应为三个落程,最低亦应不少于二个落程。据此,方可按 Q—S 曲线类型推算单孔最大涌水量。然而在目前实际工作中,因抽水设备条件限制,或因水量不大,有相当数量的水文地质勘探孔只搞一个落程稳定流抽水试验,或是多数搞一个落程,仅个别者搞二或三个落程抽水试验。使得单孔最大涌水量无法按 Q—S 曲线类型推算,只好一概按简单正比直线型处理,统统用单位涌水量“q”乘以设计降深,这样做的结果,有一些与客观实际不符合,还有的甚至出现了笑话。如我省某县,勘探时只傲一个落程抽水,降深只1m 计算出 q=90t/h、m,就用这个“q”推算单井最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针对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的裂缝识别和类型判别方法:在对常规测井曲线进行小波多尺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求取剩余曲线变化率,以消除岩性对测井曲线的影响,突出裂缝信号,提高常规测井对裂缝的分辨率;以岩心描述和成像测井所识别的裂缝类型为样本,以多测井参数为变量,运用主成分分析和Fisher判别等方法,建立裂缝类型的判别模型。此方法应用于胜利油区F潜山碳酸盐岩储层的裂缝类型判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抽水过程中正常情况下,Q~S关系曲线承压水为直线或近乎直线的抛物线;潜水为抛物线。 但是在有些地区有些孔,在进行两个以上含水层混合抽水时有与此相反的情况,既不是直线,又不是抛物线,而是反抛物线或S形曲线。 1963年我们在北京通县地区进行抽水试验时,如  相似文献   

5.
大家知道,垂向电测深三层曲线在一定条件下对中间层具有S(H和A型)或T(K和Q型)等值性.三层曲线的这一性质已在电测深曲线的定量解释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其实,某些二层曲线也有类似性质.譬如,把G型(二层)量板上的理论曲线经平移后重新排列,则可看出不同参数(特别是μ_2≥5)的G型二层曲线的尾段都有相同的形状,并且当这些二层曲线的尾段彼此重合时,其第一层的特征点O(h_1,ρ_1)都将落在同一条倾角为45°的直线(S线)上(图1)-即它们第一层的纵向电导相同  相似文献   

6.
鉴于传统的手工方法或CAD绘制抽水试验过程中Q=f(S)及q=f(S)曲线中出现的效率低、精度不高的问题,利用Excel的计算、图表功能.以内蒙古鄂尔多斯某井田203孔8煤至17煤抽水试验资料为例,详细阐述了图表法和数值法绘制Q=f(S)及q=f(S)曲线的具体步骤及判别啦线是否正常的方法,为野外水文地质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范本。  相似文献   

7.
滇西地区S型和I型花岗岩类的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岗岩物质成分的差异,是区分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最本质的因素。参照B·W·Chappell和J·R·White对S型和I型花岗岩的分类方法,通过对滇西地区494件花岗岩类岩石化学分析资料的计算与统计,获得了该区S型和I型岩类的主要岩石化学指数:A1_2O_3/(K_2O+Na-2O+CaO)S型>1,I型<1;K_2O/Na_2O S型>1.2—1.3,I型<1.2—1.3;Fe~(3+)/(Fe~(3+)+Fe~(2+)) S型0.1—0.6,I型0.2—0.75;SiO_2 S型65—77%,I型56—69%。据以上标准,在已有分析资料的112个岩体中,可分出S型岩体77个,I型岩体30个。上述划分经ACF及Al—K—Na,Ca和Fe~(2+)+Mg(原子数)图解判别,其结果均基本一致。滇西地区含锡及具锡、钨矿化的岩体,都具有S型岩类固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李洪梁  李光明 《地学前缘》2019,26(3):202-210
黄铁矿作为成矿热液活动的产物,是热液金矿床中最为重要的载金矿物,其成分标型特征记录了大量矿床成因信息。在分类总结了各类型热液金矿床关键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比较矿床学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热液金矿床中主成矿期或与金矿化同期的黄铁矿的主微量元素及组合特征、(Fe+S)As特征、δFeδS特征、AsCoNi特征以及热电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热液金矿床中的黄铁矿成分特征具有显著差异,彼此显示出特征性的成因标型特征,可作为判别热液金矿床成因的依据。结合各类热液金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提出热液金矿床是研究大陆动力学的理想对象。通过这些研究,初步建立了不同类型热液金矿床地质与黄铁矿成分标型特征之间的耦合关系,为今后热液金矿床成因的判别和黄铁矿标型特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疆贝勒库都克锡矿带含锡花岗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矿物、岩石、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的研究,重点讨论了我国近年新发现的北方地区第一条独立锡矿带的海西期含锡和非含锡花岗岩的地质特征,确定了该区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及其与锡矿化的关系,认定该区伴随海西运动出现I型、S型和A型三种花岗岩。与锡矿化有关的属S型和A型花岗岩,它们是在早期(造山期)I型和S型花岗岩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而隶属造山晚期—造山期后的产物。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含矿花岗岩与无矿花岗岩的综合判别标志,为该区及邻区同类锡矿的找寻与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时频分析把测井数据从沉积成因上分段,解决Q型聚类待判目标的合理性问题,利用时频分析—聚类判别法对松辽盆地合隆地区采头组上部地层的沉积相类型进行了判别,认为采三段—采四段底部为网状河沉积体系,采四段(除底部外)为曲流河沉积体系。本区的构造沉降、降雨量、地面坡降、古植物及钙结层的发育等是控制网状河和曲流河存在和演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岩浆岩微量元素丰度关系规律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选择了夏威夷瓦胡岛碱性玄武岩系和智利安底斯山脉南段的拉斑玄武岩系,对元素进行全面考虑,即按元素的地球化学类型以一定的方式组合,重新研究二岩系数据,发现P型和F型岩系微量元素丰度关系具有明显的差异特征,由此总结出P型和F型微量元素丰度关系曲线斜率规律;反过来,利用由斜率规律建立的“斜率判别岩成因法”,判别岩系是P型还是F型成因。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7,(6)
多年来,在地下水机井开采工程中,预测某一开采深度下地下水开采量计算。采用裘布依公式与影响半径组合求解渗透系数计算,因受地层岩性、构造、地下水边界及管井结构诸因素影响,影响半径与渗透系数的求解较难较准确地确定,而图形转换法是经过前辈总结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的方法,根据贵州省地下水机井抽水试验中四种典型实例,利用图形转换法将钻孔抽水试验取得的Q=f(s)四种类型曲线线性化,建立单井抽水流量Q与降深S之间的数学模型类型,可用于地下水机井涌水量预测,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实际操作性较强,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3.
吉黑东部花岗岩类的副矿物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黑东部花岗岩类分布广泛,形成历史漫长,岩石类型齐全.按成因类型划分,以I型为主,A型次之,S型较少,M型极少.各类型花岗岩副矿物组成具有明显特点,因此可以利用副矿物和其组合特征作为划分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14.
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实例,说明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曲线具有多样性,既有单一直线段、双直线段—台阶状,又有不规则的水驱曲线。同时还介绍了影响水驱曲线多样性的因素,分析了油藏水驱曲线多样性与单井产能,含水率上升的关系。水驱曲线明显只有一个直线段,这表明供给只有一个水体;水驱曲线出现二个直线段,表明具有多个供给区的生产动态特征;多直线段即台阶状,表明存在多个水体(或残留水体)。最后提出了油藏油水治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侵入岩成因类型分布与边缘成矿的岩石物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境内40多个已知成因类型侵入岩体的岩石物理性质与判别成因的地球化学指标统计分析,证明岩石物理性质能够反映侵入岩的成因类型;同时,发现岩石磁性反应的I型与S型侵入岩没有明显界线,所存在的过渡带是边缘成矿的良好地质环境;通过岩石密度、磁化率的空间分布数据,讨论了河北省侵入岩体成因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九、对应分析 (一) 方法概述对应分析是在R—型与Q—型因子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把R—型和Q—型因子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变量之间、样品之间及变量与样品之间关系。它揭示了R—型与Q—型分析之间的两重性,以较少重要的几个公共因子的综合指标去研究对象在成因上或空间上的联系,应用载荷平面投影图研究不同地质成因的空间分布规律与不同类  相似文献   

17.
在等加速穆斯堡尔谱仪上,用25毫居里Pd衬底的~(57)Co放射源测试了25个岩体中54个黑云母的穆斯堡尔谱。Fe~(2 )为四极分裂(Q.S.)值较大的一组不对称强双峰,而Fe~(3 )则为Q.S.值小的一组不对称弱双峰。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拟合成劳伦兹线型谱表明,Fe~(2 )和Fe~(3 )在晶格中分别有两个八面体M_1和M_2晶位,但部分样品中Fe~(3 )则占据了M_1和四面体T晶位。它们均属三八面体型为主的黑云母类型。由于黑云母样品分别产出于不同成因类型(同熔型、改造型,同熔型 改造型)的花岗岩体中,反映在穆斯堡尔参数值上存在着规律性的变化。从同熔型到改造型的黑云母中,Fe~(2 )M_1和M_2位的Q.S.值逐渐减少,但I.S.值在M_1位中略有增加;Fe~(3 )M_1位的Q.S.值和I.S.值则逐渐地减少。在改造型岩体的黑云母中Fe~(3 )仅见于M_2位,而在同熔型岩体的黑云母中Fe~(3 )则占据T晶位。  相似文献   

18.
空隙岩体与溶洞充填混凝土竖向变形特性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德泉  李传习  杨帆  付玉芬 《岩土力学》2011,32(5):1309-1314
岩溶区空隙岩基和溶洞充填混凝土的变形特性直接影响索塔和锚碇的内部应力与安全使用。澧水特大悬索桥进行的30次岩基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未注浆岩体在加压段,压力p与沉降s曲线呈直线型、上凸型、镰刀型和上凹型,以上凹型为主;注浆岩体在加压段,p-s曲线呈镰刀型和上凹型,以镰刀型为主;空隙岩体回弹段,卸压后到最后1~2级,变形几乎没有恢复,压力全部卸除后,变形才会明显减小;空隙岩体的再压缩曲线均为上凹形,总是处于压缩曲线的下方,具有记忆效应,再回弹曲线总是处于回弹曲线的下方,与回弹曲线近似平行;溶洞充填混凝土的压缩曲线呈镰刀型,再压缩曲线呈上凹型,回弹和再回弹曲线在压力全部卸除前近似平行且水平,再压缩、再回弹曲线的变形残余率较小;水泥浆液能有效充填较大空隙和溶洞,不能进入岩体闭合微裂隙中;现行规范关于终载压力的前级荷载的1/3作为空隙岩基承载力是可行的,对应于p-s曲线上起始直线段的终点为比例界限的规定可能不适应于空隙岩体;不同压力作用下的空隙岩体变形模量是变化的。研究结果可为评价注浆效果、设计优化和施工监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将赤峰元宝山区碱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数据与国内外各类型花岗岩对比和判别,认为内蒙元宝山区花岗岩属于A型花岗岩,具有富硅、富碱、贫钙镁,微量元素出现Sr,P,Eu,Ti的低谷,稀土配分模式曲线呈右倾、富轻稀土、典型的海鸥式等A型花岗岩特点。利用Eby A型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判断岩体为A1型,而且是与大陆造陆抬升有关的A型花岗岩类。  相似文献   

20.
禹祥裕  夏建平 《江苏地质》1992,16(2):110-114
利用涌水量与水位降深关系曲线解决水文地质问题,关键在于曲线类型的正确判断。笔者认为曲线类型的判别以相关系数衡之为佳,为克服手工计算繁琐且精度低的缺点,我们以 BASIC 语言编制了判型求参程序,在PC-1500机上实算通过,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通常需以天为单位的工作量,计算机仅在弹指之间可告结束。该程序具有实用意义,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