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水工环地质工作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专项水文地质勘查、地下水资源量与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等几个大的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水工环地质成果。水文地质勘查方面先后完成了综合地质水文地质调查与编图工作、地下水资源评价、供水水源地勘查评价、以及专项地下水资源试验研究工作。地质灾害调查、预警与防治主要进行了山东省县级地质灾害调查、矿山地质灾害、环境调查、防灾减灾、预报预警研究工作。农业地质完成了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种植区特色农业地质调查等项目,山东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开展了济南、潍坊、枣庄、东营、青岛、烟台等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加大中大比例尺区域水工环调查工作、水工环工作成果的转化和水工环地质信息系统建设,更好的满足区域性国家战略规划的需求。深入落实“蓝黄”两大战略、加快省会城市经济圈及重要经济区带发展、全面建设“生态山东”提供基础支撑,已成为山东省水工环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紧紧围绕"美丽浙江"建设,主动对接自然资源管理。以"大地质""大岩土"专业特长,不断拓宽海洋地质、水工环地质、农业地质、岩土工程一体化等技术服务特定领域,走出了一条地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一、以地质基础支撑海洋生态建设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南翼、"一带一路"重要枢纽,  相似文献   

3.
我区比较系统的水工环地质工作,源于1958年成立的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以下简称水文队),至今已走过近50个年头。同其他行业一样,水工环地质工作及其队伍也是由小到大,工作范围由单一至综合逐步发展,并伴随着改革开放,又分别向基础性的水工环地质调查、商业性的岩土工程及行政性的地质环境管理方向发展。本文以水文地质工作为主线,以水文队为主体,回顾我区水工环工作走过的历程及其对我区社会经济及岩溶科学发展的贡献,以纪念在该领域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下简称“水工环”)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做出了贡献。21世纪水工环地质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全球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重大问题,立足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地质环境保护两大主题开展工作,既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国土资源规划提供依据,又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相似文献   

5.
"十三五"期间,青海省矿产勘查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以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导向,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及时调整工作布局,大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化实施公益性基础地质调查与支撑工程、地质科技创新与应用工程、矿产资源勘查与保障工程、水工环地质调查与服务工程"四大地质工程",重点加强...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在省自然资源厅党组的正确领导和省地调局的精心指导下,省有色地勘局全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以地质工作转型升级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指导理论、服务方向、发展动力"三大转变",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全年工作呈现出"十大亮点"。一、破瓶颈、拓思路,地质找矿取得新进展、新发现2019年,全局完成各类地勘项目51项,投入地勘费用1.077亿元。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807平方千米,1∶2.5万地球化学测量983平方千米,岩芯钻探2.08万米,浅钻5242米,槽探6.73万立方米。提交资源量铜铅锌3.3万吨、金4.7吨、银230吨,提交4处普查基地,在较好地完成了年度找矿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是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直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协助履行地质环境监督管理职责,承担日常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从事公益性技术服务。现有职工150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人,高级工程师22人。该院拥有国土资源部颁发的水工环地质勘查甲级资质,地质灾害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  相似文献   

8.
正广西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主要职责包括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地质勘查行业管理三个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如火如荼推进之际,地质工作如何转型,地质灾害防治如何提质增效,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的湖南地质工作承载着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发展新理念的新使命,迫切需要转向"新地质";要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观,巩固传统地质,拓展地质灾害防治、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关键矿产勘查、生态修复、地下空间勘查开发、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地质大数据建设领域以及"一带一路"新的区域,打造"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新空间、大数据"的"新地质"格局。  相似文献   

10.
地质工作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地质勘查单位应转变发展思路,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积极探索地质工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为水生态保护提供地质技术支撑、协助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全方位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相似文献   

11.
<正>2月26日,2024年河南省地质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明确了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推进地质科技创新、促进地质产业发展等7项重点工作。服务保障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国家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是地质队伍的重要使命,也是地质工作的重大机遇。河南省地质局坚持以大型资源基地建设为主线,扎实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相似文献   

12.
<正>2月26日,2024年河南省地质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明确了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推进地质科技创新、促进地质产业发展等7项重点工作。服务保障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国家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是地质队伍的重要使命,也是地质工作的重大机遇。河南省地质局坚持以大型资源基地建设为主线,扎实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上半年,河南省地矿局科学谋划地质环境工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为生态国土、绿色国土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共签订水工环项目合同1113个,实现总收入7.2亿元。工作中,该局继续保持工程地质的传统优势,着重加强环境地质类项目的谋划,大力促进水文地质类、生态环境修复类项目的发展,使得地质环境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正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906水文地质部队,1984年"百万大裁军"时,裁撤归建原地质矿产部。1999年实行属地化管理,更名为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主要承担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生态治理工程的勘查、普查、调查以及地质灾害的勘查、设计、治理、监测等工作。近年来,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积极投身青海东部严  相似文献   

15.
日前,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召开以"地灾防治、五水共治、公益救助"为主线的志愿者协会成立大会,近80名干部职工参加,宁波市志愿者协会、宁波市总工会、宁波市国土资源局、宁波晚报社等单位领导亲临会场指导。该队以"水工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独步全省,此举是在新的形势下,以组织、系统、规范的志愿行动,除进一步做好优势领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大力度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救助活动外,以志愿行动继续强化服务“五水共治”领域。  相似文献   

16.
正当下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矿业经济和传统地质工作处于低迷期。地勘单位迎来机构改革,重新定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主线走出具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成为紧迫任务。地质工作站在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新起点上,以自然资源(调查)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出路。转变思路、深化改革、创新模式、提升能力,持续稳健发展成为新时期地勘单位面临的重大课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情况,分析我局发展历程与趋势,对我局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型升级提出初步设想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按照自然资源部"三定"规定,地质勘查管理司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全国地质工作和地质勘查行业,编制地质勘查规划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管理中央级地质勘查项目,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地质矿产勘查专项,承担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监督管理地下水过量开采及引发的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如何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大环境下,全面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这是地质勘  相似文献   

18.
正环境地质工作肩负着地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生态修复和地质环境保护重责,是支撑青海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生态立省战略和旅游大省战略实施的有生力量,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各地地勘行业都在迅速加强环境地质勘查队伍建设,以适应新时期、新阶段、新常态发展的需求。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作为青藏高原环境地质勘查的主力军,先后开展了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  相似文献   

19.
正4月4日,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汝坤一行到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调研。调研组与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刘德良就总站基本情况、近年来公益性项目实施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做了汇报。各分管负责人分别对2017年度工作概况、工作疑难点作了发言。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承担着全省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监测和公益性水工环地质调查工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2月18日,在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强调,地质环境工作要树立国土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理念,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国土资源管理对生态环境的源头保护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湖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立足湖南实际,坚持一手抓资源开发利用,一手抓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