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岩矿中铀和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金芳  张兆祥 《岩矿测试》1990,9(3):243-244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岩矿试样中铀和钍的含量时,由于其化学性质相似,需进行预分离。我们用偶氮氯膦Ⅲ为显色剂同时测定U和Th,并采取经典的计算方法求解,实现了岩矿试样中痕量U和Th的同时测定。实验部分一、主要试剂和仪器1.U、Th标准溶液分别含U和Th为5.00μg/ml、4.88μg/ml。2.CL-5208萃淋树脂(85—90目,北京矿冶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水杨基萤光酮导致光度法测定岩矿中痕量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光光度法测定岩矿中痕量锗,以往都必需用蒸馏或萃取作为分离富集手段。近年来对光度法测定锗的灵敏度有了较大的提高,用2,3,7-三羟基-9-取代萤光酮胶束增溶法,其摩尔吸光系数可达1.8×10~5左右,在强酸介质中有较好的选择性,但对岩矿中锗的测定不经分离,某些元素对痕量锗的测定仍有严重干扰,本文利用了导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410哌啶树脂分离岩石矿物中基体元素后富集痕量Ag。交换酸度为0.25—3.5mol/LHCl介质,树脂柱上的Ag用热的0.5—1.0%硫脲解脱,并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用于岩矿中痕量Ag的富集和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辉碲铋矿单矿物的主次痕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夏月莲  温宏利 《岩矿测试》1995,14(4):245-249
建立了一个单矿物分析流程,制备试样溶液后,采用ICP-AES法、AAS法、分光光度法、容量法和催化极谱法,完成了辉碲铋矿单矿物主、次和痕量元素Bi和Te在测定中的相互干扰情况;对主元素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精密度试验,对于含Te36.30%的试样测定6次,其RSD为0.66%,对于含Bi58.45%的试样平行测定9次,其RSD为0.072%。为碲多金属矿床辉碲铋矿研究提供了块状、稠密浸染状和浸染状矿石中  相似文献   

5.
岩矿中痕量铌的测定,一般采用离子交换、丹宁或硅带沉淀及纸色谱分离等方法富集,然后用5-Br-PADAP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此法对岩矿中ppm量铌的测定是较困难的,而且操作手续繁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地质和地球化学工作对岩矿分析测试技术提出的要求出发,阐述现代地质地化样品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一)要求高灵敏度在现代地质和地球化学工作中,如何从痕量和超痕量元素的数据海洋中揭示地质和成矿作用的潜在规律,是不容忽视并急待解决的任务之一。另一方面,则要求分析测试方法的检出限底到能获得肯定的测定值,借以发现或区别是否存在指示元素的异常。另外,各种单矿物除需对主、次元素(或组分)进行分析外,还要求测定其中的痕量  相似文献   

7.
岩矿中痕量铌的测定,一般采用离子交换、丹宁或硅带沉淀及纸色谱分离等方法富集,然后用5-Br-PADAP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此法对岩矿中ppm量铌的测定是较困难的,而且操作手续繁杂,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法测定岩矿试样中有机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金芳  李顺达  林桂芝  张富平 《铀矿地质》2003,19(5):304-309,295
本文研究了化学氧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岩矿试样中有机碳的转化机理、转化温度、转化时间以及试样中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碳酸盐成分的消除等条件,解决了化学处理与仪器测定的衔接问题。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适用于岩矿、水系沉积物等试样中有机碳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亚胺基二乙酸螯合树脂用于由天然水和海水[1-6,12,13],以及高盐水[7、8]中分离和浓集铅、锌、铜、镉和铁等痕量元素、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其它方法进行测定,已获得较好效果,也有用于岩石中某些重金属元素的分离[8-11]。到目前为止,虽然这类树脂在岩矿分析中应用的文章报导得还很少,但其优点已显示出来了。  相似文献   

10.
黄骅拗陷是一个中—新生代的断陷盆地;也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含油盆地之一。下第三系以砂,泥沉积为主,沉积环境不是纯陆相的,而是受海水影响,与海水有连通的过渡环境.其主要环境标志有古生物、岩矿(如微量海绿石)和痕量元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痕量元素分析是岩矿分析的新领域。本文对此领域中的准确度、玷污与损失、富集和测试方法等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和评述。  相似文献   

12.
化探样品中金、铋、钼化学光谱法联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英 《四川地质学报》2001,21(3):190-192
介绍了一种应用化学光谱法对化探样品中痕量金、铋、钼进行联测的方法。该方法是先将试样焙烧后,用王水溶解样品,在盐酸介质中用活性炭静态吸附痕量金、铋、钼,并与其它元素发生分离,再将吸附了待测元素的活性炭灰化后装入电极板,进行光谱测定。生产实践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能够进行三元素联测,进一步改进测试工艺,还可进行多元素联测。  相似文献   

13.
候磊  金秉慧 《岩矿测试》1990,9(3):178-183
本文提出用电生Ag~ 库伦滴定岩矿样品中痕量氯的方法。经对电解液组成、不同电解电流下的电流效率、干扰元素的分离等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测定氯量≥100μg时,回收率达99.5~99.9%,相对标准偏差0.33~0.03%;测定氯量≥10μg,回收率为98.6~98.9%;相对标准偏差2.5~0.58%;方法准确,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用岩石和土壤一级标准物质检验及参加建材一级标准物质协作定值,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用7215型全差示光度计,以偶氮胂Ⅲ为显色剂测定了岩矿中痕量钍。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佳,可准确测定岩矿中n×10~(-4)%—n×10~(-1)%的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朱詠煊同志在岩矿中微量元素分析交流会上提交的报告。提出了作者对分光光度法在微量元素分析中应用前景的看法。现发表于下,以供有关方面参考。岩石分析中习惯上把硅、钛、铝、铁、锰、钙、镁、钠、钾、氢、碳、磷的氧化物,以及氟、硫等成分以外的元素成分称为微量元素。有人则把试样中浓度低于0.1%或0.01%的成分称为微量元素;或再划分为微量成分、痕量成分及超痕量成分。  相似文献   

16.
ICP发射光谱法测定矿样中痕量稀土分量本文讨论了以ICP-AES法测定矿样中痕量稀土元素分量方法.实验曾借鉴岩矿测试所的方法.此方法是将试样经阳离子交换富集,浓缩至小体积,加入内标后,通过气动雾化器将溶液输送到ICP激发,摄取光谱.不同稀土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00X~0.Xμg/g各被测元素光谱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8~4.1%.经GSD-1~GSD-8标样三次分析,以及经半年多来五批样品的生产实践证明,本方法流程简单,分析速度快,易于推广,检出限和精确度基本上能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17.
侯鹏飞  江冶  曹磊 《江苏地质》2019,43(1):166-170
采用无高氯酸常压酸溶分解土壤样品,利用等离子体质谱法可以1次溶矿测定As、Cd、Pb、Cr、Zn、Cu、Ni 7个重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分析效率、较好的分析质量、较低的分析成本。实验表明,试样溶液中氯的含量对分析元素信号有较大影响。采用硝酸-氢氟酸-硫酸-过氧化氢分解样品以避免引入氯离子,从而能有效避免Cr、As元素在样品分解过程中的损失和氯离子产生的质谱干扰。Cd的测定需采用干扰校正公式扣除Sn的干扰。对于As元素,若试样溶液中不含或仅含微量的氯离子,采用标准模式测定即可得到理想的分析结果,否则必须采用CCT模式进行测定。除As以外的其他元素不论在标准模式或CCT模式下均能得到理想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8.
对湘南粤北的扶溪岩体、九峰岩体、南岭地区基底地层的四堡群,以及板溪群、震旦-奥陶纪等岩石进行了主元素及痕量元素含量测定。同时对扶溪和九峰两岩体测定了Sm-Nd同位素含量,初步判断该二岩体的源岩可能是元古代的具陆壳性质的岩石。利用非实比平衡部分熔融公式对上述岩体的岩石成因作了痕量元素定量模拟,进一步确证了该二岩体的形成过程及源岩性质。  相似文献   

19.
微堆中子活化分析测定碳酸盐岩中痕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耀华  洪飞  金平 《岩矿测试》2003,22(1):28-32
研究了微堆中子活化分析测定碳酸盐岩中痕量元素的测量条件和测定中的影响因素。一般样品采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直接测定;痕量元素含量太低的样品,用1mol/LHCl浸取试样,在pH8的NH4Cl NH3·H2O缓冲溶液中用1 (2 吡啶偶氮) 2 萘酚沉淀富集痕量元素,去除大量的钙、镁基体,可降低方法测定下限,检出限为0.001~20μg/g。方法经国家碳酸盐岩标准物质GBW07108和GBW07114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RSD(n=11)<12%。  相似文献   

20.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银,灵敏度很高,适用于岩矿中微量及痕量银的测定。但共存元素对微量银的测定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测定前必须将银与共存元素分离,以达到消除干扰,降低测定下限的目的。分离手段一般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泡沫塑料或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法和巯基棉吸附法。其中用巯基棉分离富集银,有其独具的优点。首先可避免使用有害人体的有机溶剂,且回收率高,空白值低并较稳定。本文在原有文献的基础上,对过去的分析流程提出了改进。建立了岩矿中微量银测定的实用方法。 文献介绍,银在巯基棉上的吸附是在P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