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像技术在矿区重力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力勘探中利用概率成像新方法处理数据,在东北某矿区实测重力剖面数据,在常规处理解释中遇到很多不确定性.而概率成像以及重力梯度概率成像的新方法解决了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进行场分离的难点,去除干扰场的叠加.通过对比分析更好地处理解释矿区的重力异常,圈定异常地质体,为找矿提供更有力的依据,从而解决了复杂地区重力场的反演解释问题,对重力勘探工作中复杂地区重力异常的解释有很好的利用价值,能快速准确稳定地进行重力异常成像反演.  相似文献   

2.
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有关该方法的找矿有效性某些作者已作了报道,但对其干扰因素则很少提及.近年来,我们在应用该力法的找矿过程中发现,耕作区土壤,特别是水稻田的黑土可以引起土壤吸附相态汞的严重干扰异常,有时竟能以假乱真.为了避免这种干扰异常鱼目混珠,提高评价异常的准确性,将这个问题提出来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举出这种干扰异常的一些实例,并探讨其主要控制因素和消除这种干扰异常的某些方法,以供地球化学探矿人员在耕作区开展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评价解释异常时参考. 1.耕作区土壤引起吸附相态汞干扰异常的  相似文献   

3.
土壤油气综合化探异常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壤油气综合化探异常的评价解释工作中 ,如何区分和判别由地下深处油气藏引起的真异常和因某种影响因素引起的干扰异常是非常重要的。在研究不同性质土境 ,即土壤酸碱度对吸附烃和某些微量元素含量影响的基础上 ,探讨了生油岩出露地表引起的干扰异常、断层引起的干扰异常和煤层引起的干扰异常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及其与油气藏化探异常的判别  相似文献   

4.
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瞬变电磁干扰压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田瞬变电磁探测常在人文干扰较强的煤矿周边进行工作,采集到的二次感应场信号大多噪声水平较高,难以开展处理解释工作.为消除野外数据中的电磁干扰,根据衰减曲线形态特征,利用曲线斜率的平均值及方差统计作为干扰判别机制,并参考邻近未受干扰的测点特性,可以快速简便地压制干扰,较好地恢复原始信号.使用该方法对理论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解释,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于煤矿采空区探测中,压制干扰后的曲线反演解释异常显示出与已知资料高度的一致性,得到了与实际相符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贾国相 《矿产与地质》1994,8(6):461-465
在土壤油气综合化探异常的评价解释工作中,如何区分和判别由地下深处油气藏引起的真异常和因某种影响因素引起的干扰异常是非常重要的。在研究不同性质土壤,即土壤酸碱度对吸附烃和某些微量元素含量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油岩出露地在引起的干扰异常、断层引起的干扰异常和煤层引起的干扰异常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及其与油气藏化探异常的判别。  相似文献   

6.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频段的磁异常”的概念.并通过对目前流行的一些滤波方法进行比较,提出使用小波滤波和插值切割法滤波分频的工作思路.探讨了分频段磁异常与地质岩性的关系.认为:①分频以后信息量成倍地增加,读到了许多原始数据(包括常规数据处理)无法读到的信息;②分频提出的信息,不同频率有着不同宏观特征;③不是一种岩性只相关一种频率段异常;④原始数据的结构特点对分频结果起决定性作用;⑤分频有4~5个频段就可以得到许多新的信息;⑥同常规磁异常解释一样,信息提取以后的人工分析是异常解释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环;⑦利用插值切割分频的原则是,切割次数是起圆滑作用的因子,因子的大小取决于原始数据的干扰水平(圆滑水平);⑧分频磁异常可以区分不同的岩性.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在重磁工作中,二次导数法有着较高的分辩能力。利用它可在复杂异常中区分出有意义的异常,对不同深度的质量有分选性,可以压制区域背景的干扰,突出局部异常,达到找矿的目的。因此它在重磁资料解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富立叶变换在频率域上研究异常,给物探重磁数据处理工作增加了新的手段.诸如,利用异常的振幅谱和对数振幅谱估算地质体的埋深,根据频谱曲线确定干扰体的频率范围,设计适宜的滤波算子,通过滤波运算压制干扰、突出有用异常等等.目前获得异常频谱的通用方法是以电子计算机对异常进行数值富立叶变换.在电算尚未充分普及的情况下,为了适应野外物探工作,本文根据积分变换近似计算方法的原理,提出一种二度重磁异常振幅谱的简易手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如何进行充电法的初步解释推断工作,是大家很感兴趣的问题.根据有关参考书和其他文献,本文总结了充电法初步解释推断的一般过程,对从事充电法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是有益的. 初步解释推断的任务和所用图件在野外实际工作中,充电法的初步解释推断就是研究电场的一般特性.所要依次解决的任务应该是:1.确定异常位置;2.确定异常和异常带的性质(定性解释);3.确定导体(矿体)和导  相似文献   

10.
在物探资料的处理和推断解释中,常常遇到在测量误差和地质噪声的干扰背景上划分有用异常的问题.测量的偶然误差和局部地质一地形不均匀体形成的干扰,通常具有随机性质,而有用异常则一般具有某些统计的规律性.因此,可用信息论中的某些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在随机干扰背景上划分有用物探异常的问题. 物探所遇到的随机干扰,一般具有以下性质:  相似文献   

11.
高飞 《地质与资源》2004,13(1):43-46
运用定量解释方法对大板金矿区C6磁异常进行剖析,查明异常原因,说明在特定条件下,根据物理场特征比较,运用定量解释方法搞清异常体的空间赋存状态(形状、产状、埋深),可以区分矿异常与非矿异常.此外,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比较,对高磁适用的几种简便、快速的定量解释方法进行了评价,证明三角系解释法是一种简捷、实用、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工作区地表干燥、基岩裸露、电极接地和供电比较困难等因素,采用双频激电中梯装置方法工作。根据圈定的激电异常组合特征,对激电异常进行了分类和综合解释推断,区分出矿(化)体和含炭质地层干扰异常,以此确定地表工程揭露位置。工程揭露结果与激电异常的解释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激电异常的展布及组合特征区分矿与非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在磁异常解释工作中,磁性体的中心埋深和走向长度是确定磁性体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尺度的主要参量,因而是异常解释的重要内容.在用似二度体模型对三度体磁异常进行选择法计算解释时,也首先遇到如何根据异常形态合理选取似二度体模型的中心埋深和走向长度的问题.对任意形状的三度体和任意截面的似二度体进行严格的理论计算将遇到数学上的困难.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探讨,本文对有限长的水平圆柱体进行了讨论.现提出一种根据异常的特征点——零值点的位置来确定磁性体中心埋深和走向长度  相似文献   

14.
戚志鹏  李貅  钱建兵  楚岩  张旭 《地球科学》2012,37(6):1199-1208
覆盖较厚的区域地球物理异常较弱, 尤其是危机矿山二次空间探矿的人文干扰较大, 从而使找矿难度增加.为了开展覆盖区隐伏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 应用信号较强的人工源工作方式, 分别采用瞬变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激发极化法在同一矿区进行勘查.在理论上分析了这3种方法结合的优势, 使3种方法在深度电阻率断面上互相校正、互相补充.在甘肃某区进行金属矿勘查时, 采用3种方法组合进行联合解释, 取得了较好的探矿效果, 表明多电法综合进行覆盖区找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袁照令 《物探与化探》1987,11(6):469-472
在磁异常解释中,确定磁性体的埋藏深度,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在众多的可以用来确定埋深的异常解释方法中,特征点法具有简便、计算快速的优点,为实际工作所常用。但是,实际中的磁异常往往会有干扰存在,当异常曲线上的特征点受  相似文献   

16.
在油气勘探中,与油气相关的磁异常由于其信号非常弱,通常很难从干扰中分离出来,可以证明希尔伯特变换滤波方法增强弱磁异常是一种有效方法,广东三水盆地的剖面处理解释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在重磁资料解释中,往往需要对异常曲线进行圆滑处理或分离后再作进一步的解释。通常采用的是所谓线性滤波,即设计一种响应或在空间域作褶积或在频率域作乘积。由于使用这类滤波器,要消去的干扰不能全部去掉,而保留的有用信号受到畸变,滤波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有人提出一种非线性滤波方法及位变滤  相似文献   

18.
迄今,国内外对磁异常进行富里叶变换求其频谱以解释磁测资料方面的文章发表得很多,V.L.S.伯赫美树卡雷姆等人的《用富里叶变换解释岩脉磁异常》一文即是其中之一。该论文在频率域给出了岩脉顶宽、顶部埋深及磁化方向与岩脉之间夹角等参数的准确解法,但尚存在着如下缺陷:  相似文献   

19.
Н.  Г.  别尔良德 《物探与化探》1980,4(5):64-65,32
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期,位场解释理论和实际工作的主要特点是把解释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即定性和定量的解释。定性解释(研究位场的结构及其地质解释)缺乏任何的定量标准,以直观目视进行,这种定性解释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而那时的定量解释(估计场源的参数),均假设无干扰,异常是孤立的。  相似文献   

20.
山区重力资料解释的第一步工作就是鉴别异常.干扰的存在使假异常混杂于由物质密度差异而产生的真异常之中.为了认出真异常,不少人作了认真的探索. 很多假重力异常往往位于山脊或沟谷中.有的与地形一道起伏,有的与地形成镜像关系.但由密度差异产生的重力异常一般并无此特点.我们对产生假异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了解到它们与测点座标的关系,并试用回归分析方法来识别假异常,经过初步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