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东南部川藏公路波密路段分布着大量的地质灾害,其主要物源为松散堆积物,而风化作用对松散物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现场岩石及采于外地的岩石样品的连续观测,得出该地区岩石的风化速率的剥蚀(产屑)速率;与其他地区岩石的风化速率对比发现,该地区岩石的风化速率异常高。影响该地区岩石风化速率的因素主要为青藏高原隆升和温度的差异变化,其中由于温度的差异变化而导致冻融作用在该地区岩石风化中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缺水的地质环境及找水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黄土高原地下水形成的地质环境,认为降水量、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和地下水循环是造成黄土高原产重缺水的主要因素,地层岩性和新构造运动是影响地下水富集的决定性因素。指出黄土高原基岩风化带潜水的相对富水岩组和富水地段,提出研究含水层的岩性和构造,寻找基岩风化带潜水是解决黄土高原局部地段缺水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3.
贵州册亨板其磷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册亨板其磷矿是近年地质找矿工作中新发现的磷矿床,矿体主要产出于贵州西南部右江盆地二叠纪孤立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相吴家坪组(P3w)礁灰岩分布区的古溶洞中。地质普查工作圈定了5个矿体,矿床规模为小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初步研究表明,该矿床属次生风化淋滤溶洞堆积型磷矿床,可进一步划分为风化-淋积型和残坡积型2个成因亚类。该矿床的发现和普查地质成果充分证实,在特定的风化条件下,富含磷质的灰岩可以直接风化形成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磷矿床。该研究结果为贵州乃至我国南方碳酸盐岩分布区的风化型磷矿找矿工作提供了新资料和新线索,指出了新的找矿区域或方向。  相似文献   

4.
饲料矿产是直接或间接生产饲料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目前国内外应用于饲料方面白标产有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沸石、高岭土、蒙脱石、海泡石、膨润土、泥炭、风化煤、孔雀石、胆矾、磷矿石、石膏、蛇  相似文献   

5.
砒砂岩岩性特征对抗侵蚀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砒砂岩区是黄河中游集中的基岩产沙区,强烈的岩土侵蚀与砒砂岩的岩性密切相关。通过对砒砂岩原状样品的矿物组成、微结构的测试和定量分析表明:砒砂岩中岩石矿物的组成特征是以不稳定、易风化、亲水性强的粘土矿物为主;岩石微结构特征表现为颗粒大小悬殊、排列无序、孔隙发育、胶结物为粘土矿物,影响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降低了砒砂岩的抗风化、抗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现行《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采用矿体延展规模、矿体的矿化连续性、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厚度稳定程度、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5个地质因素来确定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勘查类型。随着实践的积累,发现了其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矿体延展规模、矿体形态的复杂程度基本上也反映了矿体的矿化连续性特征。风化壳中往往含有未风化彻底的夹层或风化球,进而提高矿床勘查的难度,在现行的勘查规范的地质因素中未能体现。本文提出将五大地质因素中的"矿体的矿化连续性"调整为"矿体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调整后勘查类型划分的标准不变,将有利于更好指导稀土矿产的勘查。  相似文献   

7.
东疆中天山北缘大水锰矿带锰矿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根据矿体产出地质部位、形态特征及与围岩的关系,把大水地区锰矿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①近代风化堆积型锰矿,②受构造裂隙控制的风化淋滤型锰矿,③产于细碎屑岩中的沉积型锰矿,④产于地层与岩体接触带内的热接触-变质型锰矿。在对该区矿床成因及成矿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该区有望成为一处大型锰资源勘查-开发基地,深部找矿潜力巨大。提出今后找矿方向应以沉积型锰矿为主攻目标,以花坪锰矿为突破口,运用地质、物探相结合的方法在含锰岩系深部进行找矿,通过点上突破来带动整个锰矿带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8.
云冈石窟水害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宝燕  张爱国  朱丽君 《地下水》2008,30(3):116-118
云冈石窟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目前面临着严重的风化问题,其中水害是大佛最大的“灾难”。将云冈石窟的水害分为五种类型,分别阐述了五种水害类型的成因及其相应的治理措施,旨在说明云冈石窟水害的严重性、复杂性及其治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鹤峰磷矿走马矿区岩湾矿段风化磷矿是湖北境内首次探明的一中型风化磷矿。矿床成因类型有风化残余型、风化淋滤型、洪积型砂磷矿等三类。在时间上 ,风化淋积型矿体位于风化残余型矿体之下 ,是风化残余型的继承发展。在雨水和洪水冲刷下 ,风化残余磷矿在适当的低洼地带堆积成洪积型砂磷矿。对这种风化矿的勘探应因地制宜 ,灵活运用。对岩湾矿段风化磷矿的成因探讨和勘探研究为东山峰寻找和勘探类似风化磷矿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要阐述的是分布在干旱大陆气候带中并产在为古生代山脉所环绕的新第三纪陆相沉积洼地中的铀矿床。矿层的形成是由于铀的原始同生堆积和在成岩作用、后生作用阶段以及地表附近风化条件下铀在岩层中后来重新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风化壳的形成过程中化学风化因素尤为重要,江西相山响石风化壳不同部位遭受的风化程度不一。为了解风化作用对不同风化部位中微量元素的迁移影响,本文以江西相山风化壳中风化土样、风化球体及基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地球化学分析。微量元素方面,以Rb、Sr、Ba、Cs为代表的活动性元素,随着风化作用的进行,逐步从寄主矿物中淋失,风化土样、风化球体与基岩的元素含量表现出明显差异;过渡系金属Sc、V、Cr的含量变化差别不大,被有效地保留;风化土样与风化球体和基岩均富集Rb、Th、U、Nb、Ce、Nd、Hf、Ti、Yb,风化土样与风化球体和基岩具有较为一致的分布趋势;Th、U的分布与其自身性质有关,基岩与风化球体和风化土样三者在风化过程中Th含量基本保持不变,U含量出现一定差异;相山风化壳中不同部位风化程度不一,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不一。  相似文献   

12.
2011年5月对崂山山顶风化坑进行考察和采样,通过对风化坑内碎屑和坑外岩石的粉晶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化学全量分析,研究了风化坑内外的矿物风化及各元素迁移特征,对风化坑的成因过程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崂山山顶风化坑碎屑的英长比总是大于其周边岩石的英长比,说明风化坑的形成是花岗岩造岩矿物差异风化的结果;2)风化坑风化过程中被风化的岩石矿物主要是条纹长石和钾长石;3)风化坑中大量的Mg和Ca主要是外部加入的;4)崂山山顶风化坑内碎屑,坑外岩石面均受到化学风化的作用;5)崂山山顶风化坑内外的风化指数CIA值并不反映崂山当地的气候,山上山下CIA值的差异是风化时间长短不同造成的;6)LOI能很好地反映崂山风化坑内外风化强度的差异,说明长石主要在水解作用下发生分解,也说明了风化坑的积水成因.  相似文献   

13.
云南尖山地区下寒武统磷块岩的风化带广泛发育,其规模、产状、风化程度及风化带中元素的迁移规律均与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元素迁移相对强度曲线揭示了该风化带的发展过程及风化速度。对深层风化带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滇池地区下寒武统磷块岩以碳酸盐类磷块岩为主。原生矿多属中低品位矿,风化后富集。磷块岩经历风化强弱可用风化成熟度来表示,风化磷块岩是风化成熟期的产物,表明矿石风化进入了风化门限之内。根据磷块岩的特点及风化磷块岩形成机制初步建立的本区风化磷块岩的成矿模式将磷块岩的风化分三个阶段,不同的风化阶段,磷块岩的风化成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风化磷块岩是前两个风化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阿龙山地区流纹岩风化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大兴安岭地区两个流纹岩风化剖面的研究发现,大兴安岭地区的岩石风化过程具有特殊性。风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以化学风化为主导的基质风化阶段和以机械风化为主导的斑晶风化阶段,第二阶段显示出与正常风化剖面相反的风化趋势。低温和长冬使第二风化阶段延长,并呈现逆风化趋势。风化过程中Fe和Al始终处于流失状态。上述特征的产生是由原岩的结构及成分、气候因素和生态系统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香港花岗岩风化分级化学指标体系与风化壳分带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火成岩的化学风化过程实质上就是碱、碱土金属组分水解淋失与脱硅富铁铝化的地球化学过程。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处于整个化学风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因而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风化度指标。笔者在对香港九龙两个地方5个钻孔共计150件不同深度、不同风化程度的样品化学全分析结果与岩土风化程度宏观判别结果的相互对比、选择和确认的基础上,建立了香港地区花岗岩风化岩土风化程度工程分级的化学指标体系。这一研究成果的提出不仅有利于提高花岗岩风化岩土工程分类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而且可以为风化岩土工程特性与风化作用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板其磷矿为近年地质找矿工作中新发现的次生磷矿床,矿体产于二叠纪台地边缘吴家坪组礁灰岩分布区的古溶洞和第四系残坡积物中,可再分为溶洞堆积型和风化—淋滤残积型2个矿床成因亚类。本文根据普查地质报告第一手资料,在阐述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床形成条件,并与美国田纳西州中部的风化淋积磷矿床进行对比,建立了该矿床的描述性成矿模式。通过本次研究,增加了贵州磷矿的新类型,指出了我国南方溶洞堆积型磷矿床分布的新区域,为深入研究我国次生风化型磷矿床的形成条件和形成机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不整合面对内生成矿作用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翟裕生 《地质论评》1965,23(5):359-364
研究不整合面不仅能阐明地壳运动的性质和发展历史,而且在找矿勘探工作中也有实际意义。人们都熟知石油的聚集与不整合面有密切的关系。有些沉积型铝、铁、锰矿床产在不整合面上海浸岩系底部。某些风化淋滤型铁、铀矿床产在不整合面的情况也见有报导。古风化壳矿床也是产在不整合面上的。但是对不整合面在内生成矿作用中的意义却了解的很少。近几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内生矿床中发现不整合面上产出有岩浆侵  相似文献   

19.
以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油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露头及浅钻对风化-半风化-未风化岩芯进行系统采样对比分析,同时开展实验室人工风化实验,综合研究油页岩风化特征变化。结果表明,由地表到较深处,油页岩的风化作用逐渐减弱;根据岩石硬度、节理面发育程度、风化程度,可将油页岩风化带划分为强烈风化、中等风化、弱风化和未风化4个带。人工油页岩风化实验分析表明,风化后的油页岩,石英含量明显减少,最高降低了34%;长石、方解石含量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白云石和片钠铝石含量明显增加。风化后的油页岩热解烃(S_2)含量、生烃潜量(Pg)及发热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生烃潜量(Pg)的最大降低幅度可达37.26%。风化作用改变了油页岩的岩石矿物组成,减少了有机质碳和氢含量,降低了有机质的生烃和热力潜能。  相似文献   

20.
江西高岭土矿开采历史悠久,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朝时代,景德镇所产瓷器即享有盛名。高岭石作为矿物,因为首先发现于景德镇市的高岭村而得名。江西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尤以中生代花岗岩、火山岩及各种酸性脉岩发育广泛,后经强烈风化而形成了大量风化残积型高岭土矿床;另外,沉积型和火山岩热液蚀变型高岭土矿床也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全省已知有高岭土矿床、矿点近百处,以赣东北地区分布最为集中(图1),工业储量及年采量在国内均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