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田跃进  朱宜生 《江苏地质》2011,35(2):196-200
简要分析了我国CPT技术与国际CPT技术的差距,介绍了现代多功能CPTU测试系统、应用于CPT的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现代多功能CPTU技术的优势及SCPTU、RCPTU、VisCPT技术的新应用。同时,分析了软土地区多功能CPTU测试技术要点,包括测试计划的制定、孔压系统的饱和与标定、测试精度的保证、负值的分析及探头的保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新的地震勘探技术--三维井地联合Walkaway VSP技术,该技术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和VSP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地面三维地震采集和井下VSP技术联合同步采集,发挥了两种技术的优势,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可应用于油气藏的精细勘探和开发.简述了三维井地联合Walkaway VSP技术野外资料的联合采集,分析对比了Walkaway VSP技术与常规VSP技术、地面三维地震的特点,探讨了利用三维井地联合Walkaway VSP技术进行资料处理、联合精细解释的方法,并以泌阳凹陷赵51井区为例对取得的资料进行了精细的联合解释.该方法可提高地震剖面的分辨率、解释精度和标定精度,为落实构造、发现新的圈闭和确定油藏类型以及进行油藏描述、油气勘探开发评价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玻璃油田”建设与油气勘探开发信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玻璃油田"与"数字油田"的关系,针对油田勘探开发及其信息化方法和技术的特殊性,详细阐述了"玻璃油田"建设的思路和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深部探测技术、三维地震数据智能解释技术、四维"数字油藏"表征与分析技术、四维数字油气成藏模拟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最后指出了"玻璃油田"建设将为油田勘探开发信息化带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文中进一步厘定了煤炭资源/储量的概念,全面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深入阐述了我国煤炭资源保障程度,认为煤炭资源总体丰富,可采、预可采储量不足,服务年限少,区域煤炭资源保障不平衡,优质炼焦用煤稀缺,中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压覆严重,中西部煤炭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在分析煤炭资源保障程度基础上,根据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勘查开发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煤炭资源绿色勘查技术、煤矿高精度高效安全开采地质探测技术、煤矿水害探测与防治技术、煤矿绿色充填开采关键技术、采煤沉陷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恢复再造技术、煤矿瓦斯井上井下联合抽采技术、废弃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恢复技术研究、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及固废处理技术、洁净煤技术的基础地质研究、煤系多能源矿产综合勘查开发和利用技术、煤炭地下气化与煤层气联合协调勘查开发技术、煤源雾霾研究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十二项煤炭绿色勘查开发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永夏城郊矿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应用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永夏矿区城郊矿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为例,论述了利用方差体解释技术、道积分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地震反演技术及断层解释方法与沿层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等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在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地震地质的解释精度,丰富了地质资料的信息,为采矿工作面的合理布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本书论述了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专门技术,建立了以中国煤炭地质新理论为支撑、新形势下煤炭地质勘查规范为依据,由煤炭资源遥感调查技术、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快速精准钻探技术、煤炭资源勘查信息化技术、煤矿区环境监测与  相似文献   

7.
山西晋城地区煤层气钻井完井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晋城地区所钻煤层气井的钻井完井技术总结, 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煤层气开发的钻井技术、完井技术、煤层保护技术、绳索取心技术、固井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90年代以来,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预应力锚固技术、斜坡内部加固技术、地下排水技术的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开发与应用了多种创新性工程结构;引进和发展了欧洲式柔性拦截网和日本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格梁坡面防护技术.在防治技术上的这些突破与创新,使我国崩、滑、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国航空物探技术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盛青 《中国地质》2009,36(6):1366-1374
本文概要介绍了中国航空物探(航磁、航空电磁、航空重力、航空伽马能谱)技术现状,近年来在仪器研制、测量技术、数据处理、解释方法与软件研发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了中国航空物探技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中国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预测航空物探技术将向提高对探测目标的分辨能力和探测深度的方向发展,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将得到广泛的应用.提出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航磁多参数测量方法技术、航空重力测量和重力梯度测量技术、大探测深度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突破高温超导探测器研制的关键技术,发展航空重、磁、电的各种反演技术与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物探仪器重点实验室,完善航空物探动态试验场,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快发展与航空物探相关行业(如通用航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作流的水文数据自动化服务机制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楷  陈雅莉  张文  孟令奎  陈春华 《水文》2015,35(5):46-53
根据水文数据服务的发展现状,研究了工作流原理及其参考模型,结合工作流技术分析了水文数据服务的工作流程,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水文数据索引模型,建立了水文数据服务工作流模型。利用双缓存技术、水文数据动态加载技术和AJAX技术等技术方法,实现了高效性、可靠性的水文数据自动化服务系统。系统在实际的水文数据服务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决了传统人工处理方式面临的问题,为水文数据服务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从伊通盆地复杂的表层结构及深层地质条件出发,分析了影响复杂构造区信噪比和分辨率的主要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研究了复杂构造下的观测系统设计及照明分析技术、复杂地表结构条件下的表层调查技术、提高信噪比的组合检波压制干扰波技术和基于表层调查的激发技术。通过一系列技术研究,形成了三分、三优选的技术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伊通盆地复杂构造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提高了西北缘山地的成像质量,满足了油气勘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概括地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探矿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情况,主要介绍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在天然气水合物保真保压取心技术、松科1井保形取心技术、多介质反循环钻探技术、用于可溶性固体矿产勘探与开发的定向对接连通井技术、可大大提高硬岩钻进效率的液动潜孔锤钻进技术与应用、用于大口径钻进的旋挖钻进技术以及用于各种管道铺设的非开挖铺管装备与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64-467
岩溶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文网错综复杂,对工程建设影响程度很大。本文对贵州西南某工程地段岩溶类型、特征以及易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5种常用的水工环境勘察技术(TEM技术、GPS技术、GPR技术、PTK技术、RS技术)及其在岩溶地区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施斌  朱鸿鹄  张丹  程刚 《工程地质学报》2022,30(6):1811-1818
本文阐述了岩土体原位观测的重要性,简要回顾了岩土体原位观测技术的演化历史,将观测技术分为5类,即测量、遥测、检测、探测和监测,并分别讨论了这5类观测技术的特点与不足;据此,进一步阐述了岩土体多场感知的概念,重点讨论了多场感知技术的内涵与特点,认为时空连续的岩土体感知技术是地质与岩土工程原位观测的一个新范式;最后,简要介绍了实现岩土体多场感知的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乌拉根矿区复杂地层绳索取心钻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乔彦斌 《探矿工程》2011,38(11):18-20,23
在分析了新疆乌拉根矿区绳索取心钻探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在调整钻头、钻具级配,泥浆应用,操作技术等方面采取的技术方法,并对比了钻探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煤炭地质》2014,(9):23-23
正由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范立民编写的《煤矿隐蔽致灾因素与探查》一书,2014年7月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阐述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概念、特点及隐蔽致灾因素种类、形成原因,论述了各类隐蔽致灾因素的致灾特点,叙述了隐蔽致灾因素的探查技术,包括地震勘探技术、电法勘探技术、瞬变电磁法勘探技术、测井技术、钻探技术、地质  相似文献   

17.
张金昌 《探矿工程》2016,43(4):10-17
21世纪初,我国地质钻探技术处于立轴钻机普遍使用、国产绳索取心钻杆只能满足1000 m以内孔深钻进要求、钻探器具相对落后、硬岩地层钻进效率低、复杂地层取心效果差的落后局面。近10多年来,在多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地质大调查专项等科技项目支持下,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形成了硬岩深井科学钻探技术体系和2000 m以内地质岩心钻探技术体系,浅层取心(取样)钻探技术、新能源勘探开发钻探技术、地质灾害调查和防治钻探技术、定向钻探技术、基础工程施工钻掘技术等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对21世纪我国地质钻探技术与装备、关键器具新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我国油页岩地质资源量巨大,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开采是油页岩工业的发展趋势,在系统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油页岩原位转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出了高效加热技术、储层改造技术和地下空间封闭技术三个油页岩原位转化核心技术,并对这三大核心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做出了进一步分析。在明确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开采低成本、高产量和低污染的目标基础上,提出了地表井下协同加热-多阶段物理化学复合加热-自生热驱动链式原位裂解的热流体原位复合加热技术、双水平井小井距电磁测距导向技术、多工艺精确储层改造压裂技术、注浆帷幕和气驱止水地下空间封闭技术等油页岩原位转化核心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我国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开采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怀国 《地下水》2011,33(3):93-94
位山灌区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通过发展井渠相结合灌溉技术,推广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控技术,应用渠道衬砌等高效输配水技术,鼓励发展微灌、喷灌等田间灌水技术,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为农业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20.
在海洋钻探过程中,钻井液循环方式一直备受关注,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和HSE的要求下合理选择钻井液循环技术方法是钻探工程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浅水钻探、深水钻探钻井液循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技术现状,其中包括石油套管循环、双层套管循环、隔水导管循环、隔水管循环、无隔水管循环(RMR)、反循环(RDM)、水力反循环(HRC)以及气举反循环技术,分析了钻井液循环技术的装备结构、施工工艺以及工作原理,提出了海岸工程、近海工程以及深水油气、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对不同钻井液循环技术的市场和技术需求,以及该类技术在大洋科学钻探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