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马云峰 《西部资源》2014,(4):156-161
下地——哈达吐——杨树沟银铅锌多金属矿区地处大兴安岭中南段主峰成矿带,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优越,异常组合好,是寻找大型矿床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丁文利 《西部资源》2013,(1):84-85,89
克克齐—东道乌素矿区铜矿体分别产于石炭系中统本巴图组二岩段及上统阿木山组二岩段的海相火山碎屑沉积岩中,地表以铁帽的形式存在。明显的激电异常反映是本区寻找赋存在海相火山碎屑岩地层中铜矿体的有利标志。海相火山岩型是该铜矿的特定类型,岩石见有蚀变褐铁矿化、硅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阐述了铜矿床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和矿床(体)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  相似文献   

3.
西北东部气候异常特征及其对冬季高原感热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赵庆云  张武  唐杰  李栋梁 《中国沙漠》2006,26(3):415-420
利用1960—2000年西北东部100个测站,经过面积权重区域平均的降水、气温资料,对该区域气候异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对异常旱涝年,亚洲西风带环流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最为关键。异常涝年,亚洲地区经向环流占优势,东亚大槽偏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异常旱年,亚洲地区纬向环流占优势,东亚大槽偏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②对异常冷暖年,极涡、西风带环流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状况最为关键。气温异常偏高年,北半球极涡强度及亚洲极涡强度均偏弱,欧亚地区盛行纬向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强度明显偏强,西伸脊点明显偏西,位置偏北;气温异常偏低年,北半球极涡强度及亚洲极涡强度均偏强,欧亚地区盛行经向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小,强度明显偏弱,西伸脊点明显偏东,位置偏南。③冬季高原感热与滞后一个季度的夏季降水、气温的相关较春季的相关更好。  相似文献   

4.
该火山机构范围内矿化蚀变较发育,可见次生石英岩化、明矾石化、伊利石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叶蜡石化、黄玉化、绿泥石化、萤石矿化与褐铁矿化等矿化蚀变,蚀变与该火山机构燕山晚期火山一次火山作用关系密切,其中明矾石化有进一步的工作价值.近年来通过对该火山机构开展地质、物化探工作,在其上圈出了较好1∶5万化探异常、1∶1万激电异常与地表矿化蚀变带,显示其不仅具有寻找明矾石矿产的潜力,还具有寻找铅锌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敖包陶勒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公社北约22.4公里,距中蒙边境线3公里。该地区岩浆活动强烈,大面积出露早二叠世花岗岩体。1∶5万高精磁测异常与矿化蚀变区套合很好,且与化探异常有明显交集。该矿点岩体岩浆分异作用强,岩体局部成矿元素得到初步富集,矿化明显。主攻矿种为Cu、Sn、Ag,矿床类型为构造热液型,找矿部位为化探异常与正磁异常套合地区。该矿点地表孔雀石化及褐铁矿化较为明显,且在其外围物化探异常均有很好反应,建议扩大其勘查范围,力争寻找到中型以上铜、锡多金属矿床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黑柱山地区位于青海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乌兰乌珠尔华力西期铜(锡)成矿亚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研究区工作程度较低,找矿远景不明朗。通过分析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化探、矿(化)体特征等,总结了找矿标志,分析了区内成矿条件及成矿远景,认为I矿化破碎带具有寻找石英脉型铜矿的潜力,AS6、AS7异常区具有寻找铜多金属矿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刘强强  秦姝颖 《西部资源》2014,(1):172-173,175
兴顺西铁矿体主要赋存在东五分子岩组绿帘二云斜长片麻岩地层内,矿区共圈定四条磁铁矿体,其中Ⅰ号铁矿体通过钻探工程控制,钻孔内共见到八层矿体,磁铁矿体为基性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围岩蚀变和磁异常特征是在本区内寻找铁、金矿的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  相似文献   

8.
将糠金矿区位于坤甸市桑高县城,区域上发现众多金矿床,包括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矽卡岩型金矿、斑岩型铜金矿床,以及砂金矿床等,区周边民采砂金矿点众多,是寻找岩浆矿和砂金矿的有利区域。本次工作利用1 5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通过化探异常缩小靶区范围。其中HT1、HT6综合异常是寻找砂金矿的有利地段,Mo1,Mo11单元素异常是寻找斑岩型钼矿,为进一步地质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水化学晕圈对于铀矿选定靶区和寻找深部盲矿体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前人在下庄矿田发现的放射性水化学异常点,圈定放射性水化学异常晕圈,总结了放射性水化学异常晕圈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岩性(相)、构造体系、矿床(点)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在本地区开展放射性水化学寻找铀矿体,提供了重要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勤沙尘暴分布的地理因素及其前期气象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民勤沙区沙尘暴频繁,沙尘暴的分布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地表特征密切相关.河西走廊是我国寒潮南下的必经要道,民勤县恰位于这条寒潮路径的中心线路上,沙尘暴的发生季节、发生次数均与寒潮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民勤境内及其周围沙漠广布,且大面积沙漠裸露,易形成以沙漠为中心的高温低压区,与西西伯利亚向东南方向扩散的冷高压形成明显的气压梯度.当地的沙尘暴以中沙尘暴和强沙尘暴为主,沙尘暴发生的季节、时间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沙尘暴的主风向以NW、WNW为主,与该路径上的寒潮方向完全一致.沙尘暴前期在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方面均会表现出明显的异常特征,当地沙尘暴的季节分布特征也异常明显,依据沙尘暴前期气象要素的异常特征和沙尘暴分布的季节特征以及沙尘暴在前站后站之间的运移方向和速度就可以对沙尘暴进行预测、预报和预防.  相似文献   

11.
近5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变化与东半球环流异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气温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60-2005年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变化与东半球环流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趋势变化特征,夏季气温的上升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是日最低气温上升带来的结果;典型高、低温年,在环流场的垂直分布均呈准正压结构的情况下,从对流层低层一直到高层,东半球大部分区域的异常值符号相反.此外,出现在江淮流域上空的异常环流的形成和维持可能与三支不同源头的波列有关;地面长波辐射对气温的影响在夜间超过白天,气温分别与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呈负相关以及正相关关系;典型高(低)温年,垂直温度平流引起的异常动力增(降)温和非绝热加热引起的异常增(降)温可以作为解释高(低)温年气温异常维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中部正镶白旗东南约25km,成矿带位于突泉—翁牛特Pb-Zn-Ag-Cu-Fe-Sn-REE成矿带西南缘,研究区南部的1:5000激电异常,规模大,分带明显,中心核心区视极化率高。通过槽探揭露、钻探验证,证实了研究区内的激电异常是由银、铅、锌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矿化引起,并且可见品位高、厚度较厚的银多金属工业矿体。初步推断研究区具备寻找小型中温热液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大功率直流激电是寻找金属硫化物矿床的一种有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本文对某地区铅锌矿的激电资料进行了综合整理和分析,研究了该地区铅锌矿的激电异常特征及炭质板岩的激电异常特征,且推断出由铅锌矿引起的异常带和炭质板岩引起的异常带,得到了工程验证,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为应用大功率直流激电方法寻找铅锌矿床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下日陶勒盖铜多金属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额布尔讨来图——合同庙深断裂北侧,褶皱变形强烈,断裂发育,岩浆侵入喷出活动频繁,区域上铜、金金属量异常和重砂异常广泛,铜、金及铅锌等矿点较多。矿区物化探异常规模大呈带状分布,且与西别河组片岩和闪长岩的内外接触部位的蚀变破碎带相吻合,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因此有必要在本区带开展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皮玉莲 《西部资源》2022,(1):174-176
勘查区利用常规地质方法寻找石墨矿难度较大.区内含石墨矿地层与围岩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因此开展综合物探找矿具备电法找矿的前提条件.勘查区圈定激电异常2处,优选1处异常进行激电测深工作进一步查证,提出验证孔1个.经钻探验证,见4.54m厚的石墨矿体,证明了综合电法在凤阳浅覆盖区石墨矿产勘查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与蒙古国开展矿产资源合作勘查,我国对蒙古国及中蒙边境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矿产科学研究工作。本次研究是在充分收集分析资料基础上在蒙古国南戈壁省汗宝格德苏木进行了野外实地踏勘调查,最终划分了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矿产勘查选区。选区周边有欧玉陶勒盖超大型铜金矿,查干苏布尔加大型铜钼矿和鲁根高勒中型稀土矿;区内为丘陵残山地貌特征,基岩露头较好,有铜、钼和钨高值异常,具有寻找斑岩型铜钼矿的前景,建议开展全面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7.
石俊  蔚志成  何浩 《西部资源》2014,(1):178-180
矿体赋存于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三岩组第三岩段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段中,矿体顶底板围岩为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或含磁铁石榴斜长片麻岩及石榴斜长片麻岩。走向近东西,或北西西向,倾向北,呈波状起伏,地表倾角较陡。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成群成带的断续出露,长者1,500m,短者50-100m,全矿区共有44条矿体,其中12条矿体均集中在北部含矿带内,本区铁矿严格受地层控制,是寻找此类型矿床的首选层位。铁矿具有较强的磁性,航空磁测及地面磁测,均有较好的异常显示。区域内本地层出露广阔,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要介绍了放射性物探方法——地面γ能谱剖面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方法,通过对测区内的测线进行地质物探综合剖面测量分析,发现有明显的地面γ能谱铀及铀钍比值异常。实践证明,该放射性物探方法在寻找浅覆盖隐伏构造及铀成矿有利部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表潜热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1979年3月至2004年2月月平均的NCEP/DOE再分析地表潜热资料,在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季潜热基本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通过EOF方法,对沙漠地表潜热异常变化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趋势作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①沙漠地区夏季潜热最大,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小;靠近山区的沙漠西部、西北部地区四季明显大于中、东部地区。②根据四季地表潜热距平场的EOF分析,该区潜热异常主要有全区一致型、南北差异型以及西北—东南差异型三种常见的分布模态。③25 a期间,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表潜热在第一空间尺度上四季都有不同程度增强的趋势;在第二空间尺度上,春季沙漠北部、西北部有减弱的趋势,南部、东南部有增强的趋势,而冬、夏、秋季变化趋势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20.
西北地区5—9月极端干期长度异常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劲松  魏锋 《中国沙漠》2007,27(3):514-519
利用西北地区107个测站1960—2004年逐日降水资料,统计5—9月连续无雨日数 (日降水量小于0.1 mm),得到西北地区5—9月的逐年极端干期长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极端干期长度的基本时空分布特征;对资料标准化后进行经验正交展开(EOF)和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研究其异常的空间结构及时间演变规律;并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极端干期的周期性及突变的时间。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极端干期长度的气候平均分布与海拔高度及地理位置有较大的关系。西北地区极端干期长度异常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整体一致型,其次表现为东西相反的变化趋势。旋转载荷向量场(RLV)反映出极端干期长度的5个异常气候区:高原东北区,南疆区,青海区,北疆区和西北东南区。5个异常区极端干期长度均存在较明显的2~3 a高频振荡;其次西北东南区存在明显的16 a低频变化周期,而其他各区存在明显的8~11 a低频变化周期。新疆及青藏高原20世纪80年代后极端干期有缩短之趋势。高原东北区,青海区,北疆区的极端干期长度的分布有两个突变点;南疆区、西北东南区则各有一突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