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GPS几何监测系统的数据采样率高,监测点数多,数据管理与利用的可视化技术能使这些数据信息生动、直观。文中以Vc++6.0为开发工具、OpenGL为图形接口,利用OpenGL提供的几何建模、光照等特性,结合苏通大桥GPS监测系统数据,设计并初步实现三维监测数据的动态可视化显示。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变形监测项目有着数据量大、数据类型丰富、工程庞大复杂等特点,BIM技术可以用数字化的方式表达铁路工程沿线监测点、线路构筑物、基本设施设备等实体信息。本文在对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数据和沉降监测数据可视化研究中,验证了BIM技术可用于高速铁路监测数据可视化分析、管理,并在Microstation平台下初步建立了高速铁路沉降监测BIM建模流程,可用于高铁沉降监测点成果录入、表达和管理,并在工程实例中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管理基坑安全性监测过程中采集的海量观测数据,更加直观地展示变形情况,基于时态GIS在数据管理、空间可视化以及时间维动态表现上的强大优势,利用ArcGIS Engine技术建立了基坑时态GIS监测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储存与查询、变形情况图形展示、数据分析与预报、成果报表输出等功能。系统的建立给基坑工程安全性监测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4.
结合物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Web的变形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面向不同的用户,实现了以B/S方式对变形信息的管理、查询、简单的分析和报表生成等功能。介绍了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功能模块,论述了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工程应用实例表明,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统一、高效、有序的管理,并通过丰富的图表等可视化方式展示了实时变形信息。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铁沉降监测数据的海量特性,以及传统管理方式存在的效率不高、可视化效果不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线性参照系统有效管理和显示高铁沉降监测数据的集成模型。该模型中,高铁路网以路径要素集存储,高铁沿线非空间数据以事件表的形式存储,由此实现高铁沉降监测相关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线性建模与集成。同时,使用Arc Engine组件与.NET平台实现了沉降监测数据空间查询和可视化表达功能,可形象地反映高铁线路与沉降监测点的分布状况,更易于进行沉降数据的可视化分析、预测和评估。数据集成模型实现了非空间数据和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有效地减少了数据存储冗余,提高了高铁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的效率,对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与运营安全的海量监测数据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向阳  高宝建 《测绘科学》2012,37(5):52+118
GPS变形监测系统中的监测点的观测资料是与时间有关的信号序列,本文研究应用小波分析优化流程,结合苏通大桥GPS变形监测系统获取的监测点数据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函数,对数据信号进行小波分解与重构,可以有效地从受到强噪声干扰的监测数据序列中提取有用的特征信号,较好解决了传统处理技术对GPS动态观测数据去噪以及特征信息提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人工观测、手动计算、纸质上交存在的低效性与滞后性问题,提出了一套集数据导入、变形计算、信息查询、成果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建筑基坑工程监测系统设计方案。结合精密变形测量、计算机信息可视化、Visual CJHJ网络编程、SQL Server数据库等技术,详细探讨了监测方法优化思路、系统总体架构与功能模块,建立了规范统一的监测点编码体系与数据库结构,为系统研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Cesium是一个基于JavaScript开源库,支持二、三维一体化的时空数据展示与管理功能,为地方(区域)性三维大地测量数据查询展示提供了一个低成本、易共享的平台。基于Cesium的地方大地测量数据库Web平台,将突破以往基于二维平台开发展示查询系统技术,实现大地测量数据三维可视化,进一步提高大地测量成果的共享性、可视性、交互性。本文基于Cesium开源库,结合.NET、Web Service等技术进行了Web应用程序开发,实现了GIS的基本功能,完成了大地测量数据的展示、定位和查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应用三维GIS技术建立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平台,将高速公路地理信息和其路产设施信息相结合,以三维可视化场景实现高速公路景观及信息的浏览查询、三维可视化漫游、检索和动态交互管理.基于三维GIS高速公路管理平台实现路网管理、交通监控、养护、路政等计算机辅助决策,提高了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为最终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的全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需求的增大,传统二维地图的信息深入程度、展现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以三维仿真技术为基础的三维电子地图成为新的热点。本文以"三维仿真楼宇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在线三维仿真成果在楼宇管理中的应用。三维仿真楼宇经济系统采用在线三维仿真,以楼宇信息数据为基础,以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融合数据存储和挖掘、Web动态网页等技术,打造集信息发布、管理、查询、展示、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长城资源调查成果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为了科学合理地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需要构建长城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以陕西省明长城为例,介绍了GIS技术应用于长城资源管理的思路和技术方法,并基于ArcGIS Explorer进行插件式开发,构建了长城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长城资源三维可视化展示,信息查询检索等,提高了长城资源管理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设计了以Arc GIS Engine为二次开发组件、C#为开发语言的变形监测三维可视化程序,实现了对点云数据的数据管理、三维建模、纹理渲染、数据查询、地形分析5大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通过将变形前后的两期点云数据进行三维建模与可视化、区域变形量提取,验证了该程序应用于变形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基坑变形监测数据量非常巨大,且数据管理和分析容易出错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C#.Net的基坑形变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使用ArcGIS Engine与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变形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以及数据成图等功能。主要介绍了该系统使用的关键技术,阐述了该系统的各结构模块的组成以及功能的实现。通过基坑变形工程项目实例,展现了该系统在项目实例下对变形数据的处理以及高效的管理,对变形数据进行属性与空间信息查询,以及对数据进行二维可视化。解决了变形监测数据冗杂,难以进行高效的管理与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索荣遥 《北京测绘》2023,(2):196-203
基于时空实体、实景三维(3D)、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空间数据库等技术,构建了立体化、空间化信息关联的人、地、事等公安实体资源,建立了公安人口精细化管理系统,提供了辖区实景三维可视化、警务机构目录导航、人员实体画像、房/人/事关联查询上图、警务分析展示等功能,实现了“一房一档、一人一档、一事一档”“以图看人、以图看事、以图管房、以房管人”的人口精细化管理目标,可为公安部门(重点)人口管理工作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15.
《测绘》2018,(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工程与重大战略的规划实施,实施地理国情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管理的设计思想,研究了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库管理平台构建的数据储存、查询、可视化及实时统计等关键技术,设计了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管理平台的总体结构和功能,能够提高数据库对百万级别矢量数据查询速度,为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管理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6.
侯兴泽  蒋大鹏  徐健  李俊  南竣详 《测绘》2020,43(2):63-67
本文针对某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资料存储散乱、数据管理及三维可视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利用三维GIS技术将多源数据融合建立三维地形数据库,构建可视化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三维场景,进行信息共享和二次功能开发。实现了对地质灾害隐患信息管理与展示、场景漫游、信息查询、信息共享及三维分析等功能,可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地质灾害防治部门的业务管理、灾后应急指挥和救援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三维地理信息技术以其数据承载能力强、可视化效果好,以及能够充分表达各种复杂的空间关系等特点已经成为多个行业应用的关键技术。特高压电网工程具有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输送距离远等特点,工程建设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问题,对工程建设管理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和特高压电网工程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对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进行工程全数字化表达的方法,通过模型实体三维可视化和工程建设数据可视化表现电网工程建设情况,为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8.
当前城市热力基础设施建设已相对完善,在城市区域内已经逐步形成了大规模、错综复杂的地下热力管网分布。为保证热力管网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提高对生产事故的预测能力和正确处置能力,推进城市供热企业信息化建设,本文研究了基于WebGIS技术,将实时监测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整合,并利用Cesium和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建设二、三维一体化,集热力数据展示、关阀分析、运营调度和数据维护等功能于一体的供热信息服务可视化平台。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变形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变形监测的研究,本文提出点、面结合的变形监测方法。通过提取变形监测点的三维坐标信息,进行多期数据的监测点坐标信息的比较,获取局部的变形信息。运用豪斯多夫距离对点云模型进行求差运算,得到整体变形信息,并对模型的求差运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点、面结合的变形监测方法在变形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字东莞三维城市建设,综合地理信息技术、三维建模技术以及景点业务数据,构建东莞市旅游智慧型三维景区展示平台,实现东莞市旅游资源的可视化、可控化及智慧化管理、运营和服务。为东莞市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东莞市城市宣传、景点推广、高效管理提供建设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